浙教版科学八下4.1土壤的成分同步练习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如图所示,将土壤浸出液进行过滤,收集滤液,放入蒸发皿中,用酒精灯加热蒸干水分,蒸发皿上会残留下白色固体物质。这说明土壤中含有( )

A . 水分 B . 有机质 C . 腐殖质 D . 无机盐
2、月球上的“土壤”主要由月球岩石碎屑、粉末等物质组成。岩石碎屑、粉末这些成分相当于地球土壤中的( )
A . 空气 B . C . 矿物质 D . 腐殖质
3、根据下列实验方案进行实验,不能实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A

B

C

D

实验装置

实验目的

探究植物呼吸作用产生CO2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探究磁体周围的磁场方向

探究土壤中存在有机物

A . A B . B C . C D . D
4、下列实验能证明土壤中存在空气的是(  )
A . B . C . D .
5、土壤在我们周围随处可见,下列关于土壤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构成土壤的物质有固体和气体两大类 B . 稻草还田能够塘加土壤中可被植物直接吸收利用的有机物 C . 土壤中腐殖质越少,土壤肥力越高 D . 土壤能为植物提供水分、养料和空气
6、在研究土壤成分的过程中,兴趣小组同学做了一系列的实验,其中能说明土壤中含有有机物的是(   )
A . B . C . D .
7、如图为证明土壤中含有无机盐的实验装置。实验时,先将土壤浸出液进行过滤,收集滤液后,放入蒸发皿中,用酒精灯加热蒸干水分,蒸发皿上会残留白色固体物质。对该实验分析正确的是(   )

A . 甲装置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防止溶液外洒 B . 只用乙装置还可以用来测量土壤有机物的含量 C . 蒸发皿上残留的白色固体是难溶于水的无机盐 D . 蒸发皿上残留的白色固体一定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
8、在“观察土壤生物”的活动中,不应该作为土壤生物记录在表格中的是(    )
A . 某种蚂蚁 B . 某种蚯蚓 C . 某种植物 D . 某种生物遗体
9、土壤中除了工程生物外,还含有非生命物质。能验证土壤中含有无机盐的实验是(    )
A . B . C . D .
10、土壤中除了土壤生物外,还含有非生命物质。下列实验是为了证明土壤中有空气的是( )
A . B . C . D .
11、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返回地球,它从月球上带回了“土特产”——1731克月壤。要把月壤改造成类似地球上的土壤来栽培植物。改造过程中,不需要提供的是(  )
A . 空气 B . C . 腐殖质 D . 矿物质
12、土壤中除了各种无机物和有机物,还有许多的土壤生物,下列不属于土壤生物的是( )
A . 萝卜 B . 蚯蚓 C . 蜗牛 D . 燕子
13、某同学将甲、乙两组生长状况相同的小麦幼苗,分别用等量的土壤浸出液和蒸馏水在同一环境下进行培养。一段时间后,发现甲组生长正常,乙组植株矮小,叶片发黄。此实验说明小麦生长需要( )
A . B . 空气 C . 有机物 D . 无机盐
14、土壤中除了土壤生物外,还有很多其它的物质。下列实验能证明土壤中存在有机物的是 (   )
A . B . C . D .
15、教材中有四个研究“土壤的成分”实验,其中的实验能说明土壤中有空气的是(   )
A . B . C . D .

二、填空题(共10小题)

1、土壤中的有机物主要来源于生物的              和死亡的               ,腐殖质可以为土壤动物提供             ,也可以为绿色植物提供        。土壤中溶于水的       是植物生长所需的重要物质。土壤中的水分是植物生长的必要条件,土壤             是植物的根呼吸和微生物生命活动所需氧气的来源。

2、从岩石到土壤,是一个长时期的,多种自然因素共同作用的极其复杂的过程。它基本包括            在岩石颗粒间的积累两个过程。岩石风化的因素主要有自然            、各种       的共同作用。土壤中的有机物是靠      的遗体、排泄物积累在岩石颗粒间而逐步形成的。

3、如图所示,在研究“土壤中是否有其他有机物”的实验中,用天平称取刚挖出的土壤50克,并放在细密的铁丝网上,用酒精灯加热。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待土壤冷却后称得其质量为45.2克,实验过程中土壤没有通过铁丝网流失,则说明土壤中含有的有机物质量为4.8克。某同学认为没有用      做实验,因此不能得出有机物质量为4.8克的结论。


4、某同学取四份土壤,在①②③三个花盆中放入较肥沃的土壤,花盆④中放入细砂石和碎石块,把长势相近的同种植物分别移栽到盆中。然后将花盆①放在盛满水的水盆中 ,水面与土面相平。同时每天给花盆①②④中的土壤浇相同的水,花盆③中的土壤不浇水。请回答:

(1)从实验条件上看,①②有什么不同?      。②③有什么不同?      。②④有什么不同?      
(2)从实验结果上看,①②比较说明了      ;②③比较说明了      ;②④比较说明了      
(3)请帮助该同学预测,哪一盆植物生长最好?并说明理由。      
5、岩石在长期的风吹雨打、      和生物的作用下,逐渐      成为越来越小的碎块,最后形成了含有腐殖质、                  的土壤。其中腐殖质主要来源是生物的            
6、               
(1)土壤中存在无机盐的证据是      
(2)土壤中的      可以为土壤动物提供食物,也可以为绿色植物提供养分,土壤中的      是植物生长的必需条件,      是植物根呼吸和微生物生命活动所需氧气的来源,土壤中能溶于水,但不能燃烧的物质是      
7、小杰为研究土壤中的非生命物质,做了一个小实验,请你与他一同完成实验。长、宽、高分别是10厘米、10厘米、5厘米的铁块和土壤,放入大烧杯中注水至浸没为止,往铁块烧杯中加3个满量筒和图甲中的水,往土壤中加3个满量筒和图乙中的水。请回答:

(1)往装铁块的烧杯中加入水的量为      ,往装土壤的烧杯中加水的量为      
(2)同样体积的铁块和土壤,为什么加入的水量不同?      
(3)在适宜植物生长的土壤中,空气占土壤的体积分数大约在15%~35%之间。土壤空气对于植物的作用是给根      
8、土壤是经过漫长的            过程才逐渐形成的。一般每形成一厘米的表土,需100一400年时间,所以要保护土地,珍惜土地。
9、  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之后,月球车“玉兔二号”开始在月面上巡视探测。图1为月球绕地球公转示意图,图2为“月兔二号”留下的第一道痕迹影像图。

(1)图1中,嫦娥四号探测器经历高温考验的时段是      (选填“T1-T2时段”、“T2-T3时段”、“T3-T4时段”或“T4-T1时段”),当月球绕到如图位置时,地球上看到的月相是      
(2)图2中“月兔二号”留下的痕迹说明月球上存在着较厚的“月壤”,月球表面最初主要是由岩石组成,下列哪项因素可能会影响岩石变土壤       (2)
A . 生物 B . 风力 C . 流水 D . 温度
10、为提高成活率,幼苗移栽时还要考虑土壤结构。某同学在移栽地取了一块形状大小与铁块相同的土壤样品,放入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加水没过土壤样品和铁块,且左右烧杯液面相平。如图所示,土壤样品和铁块体积均为V,两个烧杯中所加水的体积分别是V1和V2

(1)求土壤样品中空气的体积分数      
(2)“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生活中人们也发现,将燃烧枯枝落叶得到的灰烬覆盖在土壤上会有利于移栽后植物的生长,这说明植物生长除了要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外,还需要吸收      

三、实验探究题(共5小题)

1、小科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探究泥土中是否有微生物,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实验刚开始时,装置A和B之间唯一的区别是      
(2)经过一段时间后,预计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3)该实验能证明泥土中含有微生物的理由是      
2、一个学生用如下实验来证明泥土中有微生物,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刚开始时,广口瓶A和广口瓶B之间唯一的区别是      ,其中      是实验组。
(2)经过一段时间后,预计可观察到的现象是什么?
(3)该实验证明泥土中有微生物的理由是什么?
3、某同学将甲、乙两种植物种植在成分相同的土壤中,分成A、B、C、D四组(如图所示),其中B与C遮光,降低光照30%,请回答下列问题:

 

A                                 B                     C                     D

(1)若探究甲、乙两种植物是否会争夺土壤中的养分,就实验设计来看,应比较A、B、C、D中哪两组之间的生长差异?请列出两种正确的组合:            
(2)土壤中含有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各种无机盐,该同学为了验证镁是家中植物正常生长所必需的元素,设计了如下实验,选择两盆生长状况相似的甲种植物,在一盆甲种植物的土壤中浇灌蒸馏水,在另一盆甲种植物的土壤中浇灌等量的含镁离子的蒸馏水,保持其他实验条件相同,观察比较两盆植物的生长情况,你认为这样的设计合理吗?      ;理由是      

4、同学们准备测定校园某区域内土壤中的空气含量,开展了如下实验:

①在该区域内选择相对干燥的地方,取长、宽、厚分别是5厘米的一块土壤,体积记作V0 , 另取一块相同规格的铁块,分别放入2只相同的大烧杯中;

②分别沿烧杯壁缓慢地向2只烧杯内注水,开始时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水注入,当快要浸没土壤或铁块时,再换用滴管向烧杯内注水,直到水把土壤和铁块刚好浸没为止;

③记录向两个烧杯注入的水量:盛有土壤的烧杯注入水的体积记作V1;盛有铁块的烧杯注入水的体积记作V2 , 有关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

V0/厘米3

V1/毫升

V2/毫升

1

225

200

2

3

(1)实验时要选取相对干燥的土壤,这是因为      ,实验效果明显。
(2)根据第1次实验可知,该土壤样品中的空气约占土壤体积的体积分数是       。
(3)为使实验更可靠,同学们准备开展多次实验以求得平均值,但每次实验需要重新取土壤样品。就如何选取土壤样品,同学们有下列不同的观点:

观点一:要在同一地方(上述区域内)取样;

观点二:要在不同地方(上述区域外)取样。

你认为哪种观点更合理?并说明理由。      

5、为测定某种土壤中空气的体积分数,小金进行了相关的分析与操作,回答相关的问题。
(1)得到体积相同的土块与铁块。

小金的想法有如下两种:①从较大土块中切下一块棱长为4cm的正方体土块,再找一块规格与之完全相同的铁块。②找一块现成的棱长约4cm的正方体铁块,量出棱长。再从较大的土块中切取与铁块相同的土块。

以上两种做法中,更合理的是      (选填“①”或“②”)。

(2)测量土块中空气体积。

操作:将土块和铁块分别放入2只相同的烧杯中,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水,先沿烧杯壁缓慢地向烧杯内注水,如图甲所示。快要浸没土块或铁块时, , 直到水把土块和铁块刚好浸没。记录用水的体积分别为V1、V2

①上述处的操作应是      

②若土块体积为V,则土壤中空气体积分数为      

③为减小测量误差,实验时所用烧杯应选图乙中的      (选填“A”或“B”)。

四、解答题(共1小题)

1、根据提供的资料回答问题:

我国的人均耕地面积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所以保护好和合理利用现有的土地资源是我国的一项重要国策。提高单位面积的粮食产量、防止水土流失等都是正在研究并且可行的方法。

(1)除草可以除去和庄稼争夺生存条件的杂草以保证粮食产量。除草的方法有多种,“锄禾日当午”中的“锄禾”和喷洒除草剂都能除草,但是“锄禾”的方式更有利于庄稼的生长,因为“锄禾”不光能除草,还能      
(2)农民不光除草,有时还种草,例如在冬季农田闲置的时候,种上学名是“紫云英”、俗称“红花草籽”的草,到来年春天犁田毁草,把紫云英翻压在土里,这样可以增加土壤肥力,这是因为      
(3)水土流失已经严重威胁我国的土地资源,请写出防治水土流失提出两个合理建议: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浙教版科学八下4.1土壤的成分同步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