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九下1.2太阳系的形成和恒星的演化同步练习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7小题)

1、恒星不再收缩的条件是( )
A . 引力消失 B . 引力和核反应产生的压力平衡 C . 引力大于核反应产生的压力 D . 引力小于核反应产生的压力
2、下列关于黑洞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黑洞是存在于宇宙中的一个无底洞 B . 黑洞这种天体因密度和引力大得惊人,以致任何物质甚至光线都无法逃脱它的吸引 C . 黑洞中没有任何物质 D . 黑洞是所有恒星的最后归宿
3、关于恒星演化的不同阶段,发光、发热消耗的能量说法错误的是( )
A . 主序星 核能 B . 白矮星 核能 C . 红巨星 核能 D . 形成中的恒星 引力势能
4、科学家们已经发现宇宙中的一位“超级妈妈”。这个星系,一天之内诞生的新星比我们银河系一年内诞生的还要多。它巨大而遥远,一年产生大约740颗恒星。与之相比,我们的银河系大约每年诞生1颗新星。下列关于该星系和宇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星系属于河外星系 B . 宇宙是无边的、收缩的 C . 该星系一定是宇宙的中心 D . 以上说法都错误
5、天文观测发现,在天狼星的附近有一密度极大、体积小、比天狼星暗一万倍的白色天体——天狼β。根据恒星的演化,你推测天狼β可能是一颗( )
A . 小行星 B . 红巨星 C . 白矮星 D . 主序星
6、2016年2月11日,科学家首次探测到距离地球13亿光年的双黑洞合并所产生的引力波。引力波的发现是物理学100年来最大的突破之一,至此,基于广义相对论的推论全部获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光年是一个时间单位 B . 牛顿提出了广义相对论 C . 引力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D . 引力波的信号于2016年2月11日首次出现
7、在太阳的一生中,体积极小、密度很大的是( )
A . 星云 B . 红巨星 C . 白矮星 D . 成年阶段的太阳
8、对地球和宇宙的有关认识和猜想,已被大家广为认可的是( )

①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

②太阳的大气从里到外分为三层: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③宇宙是由大量的星系构成的,天体系统的结构层次为: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

④太阳的演化过程是:太阳→红巨星→白矮星→星云

A . ①②③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①②③④
9、以下关于太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太阳是距离我们最近的恒星 B . 我们看到火红的太阳,是因为现在太阳正处于红巨星阶段 C . 我们称太阳表面温度相对较低的部分为太阳黑子 D . 太阳的一生会经历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有各自不同的特征
10、下列有关白矮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白矮星是中等质量恒星演化而来 B . 白矮星在银河系中有大量分布 C . 恒星的质量越大,寿命越短 D . 白矮星最终都会演化成黑洞
11、太阳是很普通的一颗恒星,但它和大质量恒星在演化过程中具有的共同点是( )
A . 亮度都是逐渐升高 B . 一定发生超新星爆发 C . 体积先变大后变小 D . 密度逐渐变小
12、下列属于太阳在红巨星阶段特点的是( )

①太阳因为缺少足够的氢,球核开始收缩

②太阳外层的氢转变为氦

③红巨星阶段大约持续10亿年时间

④红巨星阶段进入了太阳的晚年期,亮度将比现在的太阳要弱

⑤星体急剧扩大

A . ①②③④⑤ B . ①②③⑤ C . ①②④⑤ D . ②③④⑤
13、下列依据与“星云说”的提出有关的是( )
A . 太阳系的行星绕日公转的方向和太阳自转的方向不一致 B . 太阳系的行星绕日公转的轨道面不在同一平面上 C . 太阳系的行星绕日公转的轨道都是正圆形的 D . 星云是由气体和尘埃物质组成的巨大云雾状天体
14、科学理论的提出,必须要有一定的证据。下列科学证据与科学理论相符合的是( )
A . 太阳黑子与日心说 B . 谱线红移与地球的演化 C . 微波背景辐射与宇宙大爆炸 D . 始祖鸟化石的发现与生命起源
15、根据科学家的预测,太阳未来的演变过程 ( )
A . 太阳→红巨星→白矮星→暗矮星 B . 太阳→超红巨星→超新星→黑洞 C . 太阳→红巨星→超新星→中子星 D . 太阳→红巨星→白矮星→黑洞
16、下列有关“层次”、“方向”和“顺序”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 松树体内水分输送的方向是:叶→茎→根 B . 太阳的演化:太阳→红巨星→白矮星→黑矮星 C . 人的生殖发育顺序是:胚胎→受精卵→胎儿 D . 种子萌发的顺序:胚轴伸长→胚根发育成根→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17、小科复习时对知识进行梳理,下面四种知识的排序错误的是(    )
A . 遗传信息载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 B . 宇宙的结构层次: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宇宙 C . 物质的微观层次结构:夸克→质子(或中子)→原子核→原子→分子 D . 大恒星的演化过程:大恒星→红巨星→超新星→中子星(或黑洞)

二、填空题(共10小题)

1、太阳系的行星绕日公转方向和太阳自转方向      ,太阳系的行星绕日公转的轨道平面大多接近于      
2、  18世纪,德国哲学家康德和法国数学家拉普拉斯提出了      。该学说认为,太阳系是      收缩形成的。
3、恒星开始于      ,幼年期成为      ,成年期演变成      
4、恒星的寿命取决于它的质量大小,质量越      ,寿命越       ;质量越      ,寿命越      
5、读下面恒星质量与其寿命关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恒星的寿命取决于它的      
(2)质量大的恒星寿命      (填“较长”或“较短”)。
(3)若某恒星的质量为太阳的1.5倍,根据图分析它的寿命约为      年。
6、小到微观粒子,大到宇宙天体都是科学研究的对象。试回答:
(1)物质的性质与其构成的微粒有关。铝碳酸镁片[主要成分是AIMg(OH)3CO3]是一种治

疗胃酸过多的抗酸药物,该药物起抗酸作用的微粒是其中的      (填离子符号)。

(2)宇宙天体处在不断的演化之中,比如太阳也是如此,它老化进入晚年期后,首先将变为一颗巨大的      (填天体名称)。
7、      是大质量恒星在演变成中子星或黑洞时的一次巨大爆炸,它是导致一部分      诞生的直接动力,也是宇宙中      的摇篮。
8、超新星在球核爆炸后会形成一种体积很小、密度极大的星核,称为“      ”,质量更大的恒星爆炸后将形成      ,它的密度非常大,能吸引      
9、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情形:当电压不足时,灯丝的温度较低,我们看到灯丝呈红色;当电压充足时,或点燃一段时间后,灯丝的温度变高了,颜色也变白了。表中是一些恒星表面的温度和颜色数据:

表面颜色

表面温度/K

举例

蓝色

25000~40000

参宿一、参宿三

白色

7700~11500

牛郎星、织女星

黄色

5000~6000

太阳、五车二

红色

2600~3600

心宿二、参宿四

(1)太阳表面的温度约为6000℃,根据表中资料推测其表面颜色为      
(2)你认为恒星表面的颜色可能与什么有关?
10、如图展示了恒星的质量与它的寿命的关系,恒星寿命指恒星在耗尽燃料之前所能存在的时间。由图可知,质量比太阳大的恒星,其寿命比太阳      ;一个质量是太阳0.8倍的恒星大约能存在      亿年;一个质量是太阳1.7倍的恒星大约能存在      亿年。

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1、下图是“太阳系模式图”。

(1)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    )

①太阳系大、小行星绕日公转的轨道面不在同一平面上

②太阳系大、小行星绕日公转的轨道面在同一平面上

③太阳系大、小行星绕日公转的方向各不相同 

④太阳系大、小行星绕日公转的方向一致

(1)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④    D . ②③
(2)这些行星公转的特点可以作为(    )

(2)
A . 推断星云形成的依据 B . 推断太阳形成的依据 C . 推断太阳系形成的依据 D . 推断宇宙形成的依据
2、每天清晨,太阳从东方升起,傍晚,太阳从西方落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从古至今,直至永远,太阳是何等辛苦.何止是太阳,我们看到的月亮和星星,不也是围绕我们地球团团转吗?据此,公元2世纪,托勒密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其他星星围绕地球转动,教会还认为这是上帝为了地球上的人类而特意创造的.请问:

(1)日出日落现象是否因太阳绕地球运转而产生?如果不是,又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2)1543年,哥白尼提出一个与上述不同的学说,叫什么?

四、解答题(共3小题)

1、每天清晨,太阳从东方升起,傍晚,太阳从西方落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从古至今,直至永远,太阳是何等辛苦.何止是太阳,我们看到的月亮和星星,不也是围绕我们地球团团转吗?据此,公元2世纪,托勒密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其他星星围绕地球转动,教会还认为这是上帝为了地球上的人类而特意创造的.请问:     

(1)日出日落现象是否因太阳绕地球运转而产生?如果不是,又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2)1543年,哥白尼提出一个与上述不同的学说,叫什么?

2、分析材料,回答问题。

与其他行星相比,地球的条件是非常优越的。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加上自转周期(1天)与公转周期(1年)适当,使得全球能够接收适量的太阳光热。整个地球表面平均温度约为15 ℃,适于万物生长,而且能够使水在大范围内保持液态,形成水圈。而水星和金星离太阳太近,接收到的太阳辐射能量分别为地球的6.7倍和1.9倍,表面温度分别达350 ℃和480 ℃;木星、土星距太阳又太远,所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仅为地球的4%和1%,表面温度是-150 ℃和-180 ℃;更远的天王星、海王星的表面温度则都在-200 ℃以下,环境条件十分严酷。

(1)由材料可看出,生命存在应具有      ℃~      ℃之间的温度,这是液态水的温度范围。
(2)为什么水星、金星表面温度很高,而天王星、海王星表面温度很低?温度过高或过低对生命的形成、发展有什么影响?
(3)简述地球在太阳系中独特的优越条件。
(4)如果自转周期与公转周期过长,对生命活动会产生什么影响?
3、阅读以下这段有关太阳的文字,回答问题:

太阳是太阳系中唯一的恒星和会发光的天体,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太阳系质量的99.86%都集中在太阳。太阳系中的行星、小行星、流星、彗星以及星际尘埃等,都围绕着太阳运行(公转),而太阳则围绕着银河系的中心运行。

太阳的直径大约是1392000公里,相当于地球直径的109倍,体积大约是地球的130万倍,其质量大约是2×1030kg(约为地球的33万倍)。从化学组成来看,现在太阳质量的四分之三是氢,剩下的几乎都是氦,碳、氖、铁和其他的重元素质量总和少于2%。

目前太阳处于主序星阶段,通过对恒星演化及宇宙年代学模型的计算机模拟,已经历了大约45.7亿年。太阳在其主序星阶段已经到了中年期,它通过核心内部发生的氢核聚变来释放能量。在太阳的核心,每秒能将超过400万吨物质转化为能量,生成中微子和太阳辐射。以这个速度,太阳至今已经将大约100个地球质量的物质转化成了能量。太阳作为主序星的时间大约可以持续100亿年左右。

(1)根据材料可知,目前太阳主要的能量来源是      
(2)太阳现在正处于主序星阶段,未来的太阳将继续演化:主序星→            →黑矮星。
(3)美国NASA计划2018年夏天发射“帕克太阳探测器”,人类将首次近距离对太阳和太阳风进行全面观测,你认为“帕克太阳探测器计划”需要解决哪些技术问题?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浙教版九下1.2太阳系的形成和恒星的演化同步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