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九下1.1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同步练习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宇宙热大爆炸后的不同时期分别形成了星系、恒星、行星等天体,太阳和地球大约是在大爆炸后的多少年形成的( )
A . 110亿 B . 150亿 C . 10亿 D . 100亿
2、下列是宇宙大爆炸理论观点的是( )
A . 大爆炸引起宇宙的膨胀,现在正在加速膨胀 B . 大爆炸引起宇宙的膨胀,现在膨胀已开始变慢 C . 大爆炸发生于很久的过去,现在宇宙已处于稳定状态 D . 大爆炸引起宇宙的膨胀,现在膨胀已结束且开始收缩
3、第一宇宙速度是( )
A . 物体在宇宙中所能达到的最高速度 B . 物体摆脱地球引力所必须具有的速度 C . 物体在地面附近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所必须具有的最小发射速度 D . 物体摆脱太阳引力所必须具有的速度
4、2009年3月1日16时13分,在科技人员的控制下,“嫦娥一号”准确落于月球东经52.36°、南纬1.50°的预定撞击点。此前,它传回了大量的数据和图片,其中包括月球的赤道平均半径1737646m和极区半径1735843m。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月球上也可以用经纬网来确定位置 B . 月球形状与地球相似,也是一个正球体 C . “嫦娥一号”是中国自主研制并发射的首个月球探测器 D . 科技人员是通过电磁波来控制“嫦娥一号”运动轨迹的
5、2011年6月9日,持续绕月9个多月的“嫦娥二号”卫星加速离开月球,并继续进行深空探测,如图所示,AB为卫星的两个喷气发动机,v为离月运动。根据表中指令可知,使“嫦娥二号”卫星加速离月的信号应为( )

指令

信号

发动机A

00100

发动机B

11011

点火

10001

熄火

01110

A . 11011   01110 B . 00100   01110 C . 11011   10001 D . 00100   10001
6、发现宇宙“膨胀”的星系运动证据的科学家是( )
A . 伽利略 B . 哥白尼 C . 托勒密 D . 哈勃
7、我国“嫦娥工程”通过发射嫦娥系列月球探测器,对月球进行各种科学探测,帮助人类更好地了解月球和宇宙环境。月球是地球的卫星,但它没有大气、磁场,和地球环境差异很大,并不适合人类居住。下列各项实验在月球上不能实现的是( )
A . 电子秒表测时间 B . 手电筒照明 C . 指南针指示南北方向 D . 无线电通讯
8、下列关于星系运动速度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星系离地球越远,相对地球的运动速度就越快 B . 星系离宇宙爆炸的中心越近,运动速度越快 C . 星系相对地球的运动速度都相同 D . 星系间的运动速度都相同
9、下列有关宇宙环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宇宙是物质的,但物质之间没有任何联系 B . 宇宙是物质组成的,任何物质之间都有相互吸引和绕转的关系 C . 宇宙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但物质运动没有规律可循 D . 宇宙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的运动和联系是有规律和层次的
10、2018年1月19日12点12分,我国长征十一号固体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以“一箭六星”的方式,成功发射六颗卫星,并使卫星精确进入预定轨道。下列关于此次发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卫星发射升空时,动能增大 B . 卫星发射升空时,重力势能增大 C . 火箭升空的速度必须大于第三宇宙速度 D . 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是一种新型的热机
11、下列关于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正确的一组是( )

①人类认识宇宙顺序是: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总星系

②宇宙是永恒的,宇宙中的天体也是永恒的

③宇宙中的天体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天体之间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④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不断运动着的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12、如果在气球表面点上几个小圆点代表星系,用打气筒给气球充气,气球上的小圆点之间的距离会发生变化。如果这些小圆点代表宇宙中的星系,可以证明( )

①星系间的距离在不断扩大

②地球是宇宙的中心

③如果时间倒退,宇宙中的星系会聚在一起

④星系以不同的速度远离地球

A . ①④ B . ①③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④
13、科学中的论断是需要通过实验或事实去证明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地球自西向东自转”的证据之一是地球上的四季更替现象 B . “地壳在不断变动”的证据之一是高山上有海洋生物化石 C . “宇宙起源于137亿年前的一次大爆炸”的证据之一是哈勃发现的星系运动特点 D . “大陆是漂移的”证据之一是大西洋两岸古生物群具有亲缘关系
14、人类不断推进空间探测和宇宙开发,相信未来人类必将全面实现太空旅行。下列各项关于人类开展太空旅行的考虑中,不正确的是( )
A . 保证航行安全 B . 保证食物和氧气的供给 C . 如果没有带足燃料,整个太空旅行将无任何能量来源 D . 阻挡宇宙辐射
15、我们利用气球做了星系运动特点的模拟实验(如图),下列对该实验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 . 在气球表面画上的这些小圆,是模拟宇宙中的星系 B . 给气球充气,使气球不断地胀大,是模拟宇宙的膨胀 C . 气球胀大过程中各圆点间的距离变化模拟星系运动特点 D . 气球胀大时,对甲圆点而言,乙圆点的远离速度比丙更快

二、填空题(共14小题)

1、在地球上观测到宇宙中的星系都在远离地球而去,这      (选填“能”或“不能”)说明地球是宇宙大爆炸的中心。因为站在地球上看其他星系离我们远去,是以地球为      的,如果站在其他星球上观测,也会有这个现象。所以,做出这样的判断是      的。
2、公元2世纪,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创立了“地心说”,认为地球处于宇宙的中心静止不动。公元16世纪,哥白尼经过对太空的仔细观测,发现这个认识存在错误,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和行星是绕太阳做圆周运动的。再经过几个世纪的观测和研究,科学家发现太阳只是处在银河系的边缘,我们所在的银河系也只是宇宙中无数个星系中的一个。1929年,哈勃根据自己的测量数据,对宇宙又有了新的认识。

请回答:

(1)银河系是由      和星际物质组成的一个天体系统。
(2)宇宙中的天体系统有不同的级别,地球所处的天体系统按由低级别到高级别排列,依次为      (填序号)。

①银河系 ②地月系 ③太阳系 ④总星系

(3)哈勃的发现告诉我们,星系间的距离      (选填“在扩大”“保持不变”或“在缩小”)。
(4)上述科学史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启示?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宇宙是由空间、时间、物质和能量所构成的统一体,是一切空间和时间的总和。近数世纪以来,科学家根据现代物理学和天文学,建立了关于宇宙的现代科学理论,称为“物理宇宙学”。已被我们观测到的时空部分称为“可观测宇宙”“可见宇宙”或“我们的宇宙”。宇宙大约是由4%的普通物质(包括我们人类和地球)、23%的暗物质和73%的暗能量构成。科学家通过观测遥远超新星发现宇宙的加速膨胀。如图所示为宇宙加速膨胀的模型,其中引力使宇宙收缩,暗能量(相当于排斥力)使宇宙膨胀。

(1)科学家在观测遥远超新星时,使用的长度单位是      
(2)关于宇宙加速膨胀的模型,下列观点中正确的是____(填字母)。 (2)
A . 引力作用效果强 B . 暗能量作用效果强 C . 引力和暗能量作用效果相同 D . 不能确定
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支持大爆炸宇宙理论的主要有以下三大观测事实:第一件观测事实是20世纪20年代哈勃关于星系光谱“红移”的重大发现。第二件观测事实是1964年,美国科学家彭齐亚斯和威尔逊测量某一区域星系发射出的电波强度,在7.35cm波长上他们收到了相当大的且与方向无关的微波噪声。在随后一年里,这种微波噪声无变化。研究表明,这种微波背景辐射就是宇宙早期“原始火球”高温热平衡辐射留下的遗迹。第三件重要观测事实是在地球上氦元素很少,但在宇宙中,其含量高居第二,仅次于元素氢。计算表明,氦不可能是在一代代恒星生生灭灭的过程中产生的,只能是由宇宙形成时的原始物质组成的。根据热大爆炸宇宙理论推算,现今宇宙中,9/10的氦都是在宇宙诞生后最初3min内形成的。

(1)对“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填字母,下同)。 (1)
A . 无论把测量天线对着宇宙的哪一个方向,都会接收到这种微波辐射 B . 这种微波辐射,波长和强度都是稳定不变的 C . 这种微波辐射来自于宇宙“原始火球”,“火球”不灭则此种微波辐射也不会消失 D . 这种微波辐射的发现虽属偶然,却成了“大爆炸”宇宙理论的有力证据
(2)宇宙中氦的大量存在可以证明宇宙大爆炸理论,下列陈述与这种“证明”无关的一项是____。 (2)
A . 在地球上所有的元素中,氦元素的数量很少 B . 宇宙中氦元素的含量仅次于氢,高居第二位 C . 恒星的生生灭灭,以其内部的核反应可以产生氦,但数量有限 D . 氦的形成需要一定的条件,而只有宇宙的“大爆炸”才具有生成如此大量的氦的条件
5、2016年11月19日,“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与“天宫二号”目标飞行器成功实现自动交会对接,对接后,“神舟十一号”相对于“天宫二号”是      的。“天宫二号”是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二个空间实验室,并将最终建设成为空间站。空间站既能作为      的研究室和实验站,又能作为人类飞向月球和其他行星的      

6、人造卫星的主要功能是依靠它的高位置优势对地面进行      或作为微波通信的      。因此按照使用功能的不同,人造卫星可分为      卫星和      卫星两大类。
7、我们知道用力抛出的皮球,由于地球的吸引最终会落回地面,但是如果抛出速度越大,抛出的距离就会越远,速度如果达到7.9km/s,它就会像月球一样围绕地球转个不停,这个速度叫做第一宇宙速度,也叫环绕速度;如果达到11.2km/s,它就会飞向太阳系的其他星体,这个速度叫做第二宇宙速度;如果想摆脱太阳的吸引,就必须达到第三宇宙速度也就是16.7km/s,这个速度又叫逃逸速度。现在人们已经利用这些知识进行星际远航了。
(1)人为什么不能通过跳跃离开地球?      
(2)火星充满了神奇的传说和猜想,目前虽然已经发射了火星探测器,但都不如直接登陆火星考察来得重要。如果人类要想飞向火星,那么飞船的速度必须达到第      宇宙速度。
(3)人马座是距太阳系比较近的一个恒星系,星系结构类似于太阳系。科学家猜想在人马座或许有地外文明存在。如果有一天,人类想到人马座去做星际旅游,那么飞船的速度必须达到第      宇宙速度。
8、神舟系列无人航天飞船陆续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航天技术的研究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1)飞船返回舱一般选择在内蒙古中部降落,主要原因是该地____(填字母,下同)。 (1)
A . 是我国人口最稀少的地区 B . 地形平坦 C . 沙尘暴还未开始 D . 天气干燥温暖
(2)开创太空观测、研究地球和宇宙新时代的探测器是____。 (2)
A . 航天飞机  B . 空间站 C . 人造卫星  D . 载人飞船
(3)飞船在轨道上正常飞行时处于“失重”状态。在这种环境中,下列实验不能像在地面上一样正常进行的是____。 (3)
A . 用弹簧测力计测重力 B . 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C . 用平面镜改变光路 D . 用放大镜看物体
9、我们居住的地球所在的星系是      ,离地球最近的星系是      星系,它相距地球16万光年。我们如果要去那里,以光的速度,需要      时间。
10、航天器基本上可分为            两大类。前者包括人造卫星、            等,后者包括            等。
11、关于宇宙的起源有许多假说,其中目前广为人们接受的是热大爆炸宇宙理论,其观测到的主要事实依据之一是      。科学家发现编号为“吉利斯581c”的行星,推测它上面存在生命产生的条件,它围绕编号为“吉利斯581”的红矮星旋转,它距该红矮星的平均距离约为0.107亿千米,从“吉利斯581”的红矮星上发出的光,到达“吉利斯581c”行星的时间约为      s(取整数)。在探索生命的过程中,科学家特别关注其他天体上是否有水的存在,这是因为水对生物的重要性表现在      。若我国的“嫦娥奔月”工程在月球上发现了固体水,我们在开发月球的初期,不存在绿色植物的情况下,在月球上,水除了直接利用外,你认为根据水的化学性质,水的最大用途是      
12、康德-拉普拉斯星云说的依据是太阳系的各行星自转方向            的方向也是一致的,另外行星      的轨道接近于圆形,几乎在      上。这说明了      
13、同学们利用气球完成下列科学实验,请分析回答:

(1)如图甲是模拟人体呼吸运动的装置,其中气球模拟的器官是       。
(2)如图乙,松开气球的吹气口,大量气体从气球开口处往右喷出,气球沿着细绳向左飞去。这个实验说明      
(3)图丙是用气球充气来帮助我们理解星系运动的特点:所有的星系都在远离我们而去,离我们越远,它的退行速度越快;星系间的距离在不断地扩大。该实验模拟宇宙在不断地      
14、用多普勒效应可以解释河外星系谱线红移,从而推断出星系之间正在相互远离,而这种相互远离是指在每一个星系上都能观测到其他星系的离去,所以宇宙的膨胀是      的膨胀。

三、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

1、某科学兴趣小组根据美国天文学家哈勃的发现,采用橡皮筋建立星系运动模型探究星系运动的特点。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一:用红墨水在浅色橡皮筋上依次点上等距离的三点A,B,C,如图甲所示,使L1=L2=1厘米;

步骤二:拉住橡皮筋的两头向两边拉长,如图乙所示,使L′1=L′2=2厘米;

步骤三:继续拉长橡皮筋使L″1=L″2=3厘米……

(1)如果以A点为参照物,图丙中s表示运动距离,t表示运动时间,那么射线      表示vC(C点的运动速度)。

(2)如果以A点表示我们居住的地球,B点和C点分别表示与地球相距较近和较远的星系,那么可以得出什么定性结论?

(3)该实验结果支持的宇宙起源理论是什么?

2、某科学兴趣小组根据美国天文学家哈勃的发现,采用橡皮筋建立星系运动模型探究星系运动的特点。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一:用红墨水在浅色橡皮筋上依次点上等距离的三点A,B,C,如图甲所示,使L1=L2=1厘米;

步骤二:拉住橡皮筋的两头向两边拉长,如图乙所示,使L′1=L′2=2厘米;

步骤三:继续拉长橡皮筋使L″1=L″2=3厘米……

(1)如果以A点为参照物,图丙中s表示运动距离,t表示运动时间,那么射线      表示VC(C点的运动速度)。
(2)如果以A点表示我们居住的地球,B点和C点分别表示与地球相距较近和较远的星系,那么可以得出什么定性结论?       
(3)星系离我们的距离与它的退行速度之间有怎样的定量关系?       
(4)该实验结果支持的宇宙起源理论是      
3、“神舟”系列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预示着我国科学家将实现翱翔太空、登上月球的愿望。
(1)表中所提的问题,应在A、B两个选项中选择       实验思路来验证。

问题实验思路
例:月球表面高度不同的地方温度相同吗?选择月球上高度不同的地方用温度计测量温度,并比较
月球表面有空气吗?A.在月球上跳高,和在地球上跳高比较
B.在月球上观察流星现象
(2)现代科学已经找到了自然界许多问题的答案,但许多疑问至今还没有解开,许多问题都有待于我们去解答,请你提出一个你感兴趣的有关宇宙的问题:       

四、解答题(共3小题)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卡西尼号”飞船曾是人类建造的最复杂和最可靠的太空探测器。1997年10月,“卡西尼号”发射升空,经过近7年的太空旅行后,于2004年7月成功飞入土星轨道,之后进行了长达4年的绕土星飞行,对土星及其卫星进行了透彻的观察。2008年6月30日,“卡西尼号”圆满完成了美国宇航局向其下达的主要任务。因为飞行器燃料充足,科学家们还决定让它延长探测时间,直到2017年10月,燃料用尽的“卡西尼号”受控坠入浓厚的土星大气层而焚毁(失控的飞船若坠毁在可能存在生命的土星卫星上,船身上附着的地球微生物将可能会对这些生命造成灭顶之灾)。如图所示为“卡西尼号”星际航行路线示意图(这是之前的计划图,实际发射时间推迟至1997年10月15日)。

(1)如“卡西尼号”星际航行路线示意图所示,地球等各大行星的公转方向是      (选填“顺时针”或“逆时针”)的。
(2)太阳系中卫星最多的行星是      星,“卡西尼号”对土星的观测过程属于      (选填“逼近观察”或“直接取样观察”)。
(3)人类探测宇宙空间,可以开发哪些空间资源?
2、2007年10月24日18时,搭载着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在西昌发射成功,实现了我国几千年的探月梦想。如图是嫦娥一号卫星(以下简称卫星)从地球奔向月球并绕月飞行的轨道示意图。

(1)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发射过程,燃料的化学能转变成火箭的      能。
(2)“嫦娥一号”进入月球轨道后运动状态将      (选填“不断变化”或“保持不变”)。
(3)成功进入月球轨道后,卫星于2008年2月16日(正月十五)上午10时左右第一次面临月全食的考验。那天晚上气象适宜地区人们看到的月相是      
(4)卫星在到达月球附近时,需要减速才能围绕月球运动。减速的方法是卫星携带的制动火箭沿运动方向向      (选填“前”或“后”)喷火。
(5)“把月球建设成人类的第二故乡”,这是人类新的梦想,但有一些根本问题尚待解决,如需解决重力环境、宇宙辐射、      等问题。
3、气球可以用来完成很多科学实验,请分析回答:

(1)把气球吹成球形后,用沾有墨汁的毛笔在气球表面均匀地画上小圆点,再把气球吹至排球大小,发现黑点之间的距离增大,如图甲所示。该实验可以模拟宇宙在不断地      
(2)用细线把两气球悬挂在木杆上,使两个气球的高度一致,相距约30cm,如图乙所示。两个气球静止时,用嘴向两气球中间吹气,会发现两气球会相互靠近。这个现象可以用      的科学知识来解释。
(3)若应用装置丙制取O2使气球胀大,则锥形瓶中所装的固体物质是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浙教版九下1.1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同步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