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2022年中考二轮复习专题:4功与能

年级: 学科: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继高铁之后,“华龙一号"核电装置成为了我国的另一“国之重器”,目前已经和多个国家签订了核能发电项目。如下图是核电站工作流程图,关于流程中各装置的能量变化,正确的是( )

核反应堆→蒸汽轮机→发电机→应用:电采暖

A . 核反应堆:核能转化为内能 B . 蒸汽轮机:化学能转化为动能 C . 发电机: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D . 电取暖器: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2、利用等重滑轮,分别采用如图所示的两种方式提升同一重物,升高相同高度.若绳重和摩擦不计,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 . 乙绳自由端移动距离较大 B . 乙绳自由端作用力较小 C . 两种方式所做额外功相等 D . 乙装置的机械效率较大
3、如图是空调遥控器,需要安装干电池才能使用。使用时,摁下按键,就能遥控空调。则干电池内具有的能、遥控空调时所利用的能,分别是(    )
A . 电能 电磁能 B . 化学能 电磁能 C . 化学能 电能 D . 电能  电磁能
4、小明同学以一定速度将弹性球扔向地面,弹性球经地面和墙壁两次反弹,重新在同一高度用手接住,碰撞时小球能量损失不计,1处和2处是同一高度。如果1处小球的动能大于2处,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1处的机械能一定大于2处 B . 1处的动能一定大于4处 C . 3处的动能一定大于4处 D . 接到小球时的速度一定小于扔出时的速度
5、下列生活现象中,关于分子和物体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杯子里的水可以任意倒出,说明水分子间没有引力 B . 用透明胶带揭下纸上写错的字,是因为胶带与纸分子之间有斥力 C . “花气袭人知骤暖”说明分子的热运动与温度有关 D . 用力搓手,手发热是通过热传递增加手的内能
6、关于图中几幅图的依次对应表述正确的是(   )

A . 甲图中酒精比煤油的比热容大 B . 乙图中 10kg 酒精比 1kg 煤油的热值大 C . 丙图中金属丝用久了会变细,电阻会变大 D . 丁图中滑轮机械效率随提升物块的高度升高而变大
7、如图甲是热机的能量流向图。图乙显示的是甲、乙两热机的参数。甲、乙相比,甲的(   )

A . 有用机械能较大 B . 损失能量较小 C . 燃料的化学能较大 D . 热机效率较低
8、近年来,杭州新能源电动车(如图所示)迅猛发展。下列用电器能量转换的形式与新能源电动车相同的是( )

A . 电风扇 B . 电灯 C . 收音机 D . 电饭锅
9、热机的出现加快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同时也带来了相应的环境问题。如图所示为汽油机工作原理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图a是吸气冲程 B . 图b中气体温度升高 C . 图d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D . 靠惯性完成的冲程是a、d、e
10、高空抛物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是因为高处的物体具有较大的(   )
A . 动能 B . 重力势能 C . 体积 D . 重力
11、光发动机是一种把光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主要结构如图所示.在太阳光照射下,化学反应室内密封着的气态物质N2O4发生反应: N2O4=O2+2NO,导致室内气压增大:在无光条件下,室内发生“逆向反应”,导致室内气压减小。当窗口有光射入时,活塞移动;该过程相当于汽油机四个冲程中的( )

A . B . C . D .
12、下列情况中,人对物体做了功的是(    )
A . 人用力推木箱却没有椎动 B . 手提着水桶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行走 C . 举重运动员举着杠铃不动 D . 人推着车在水平路面上向前匀速运动
13、下列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 物体吸收热量时,温度一定升高 B . 做功和热传递都能改变物体的内能 C . 物体的内能越大,其含有的热量就越多 D . 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传递
14、如图,把同一小球从同一高度,以相同大小的速度分别沿斜向上和水平方向抛出,小球第一次落地速度为v1 , 第二次落地速度为v2 , 不计空气阻力,则v1和v2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 . v1>v2 B . v1=v2 C . v1<v2 D . 无法比较
15、对下面的图片所描述的物理过程,分析正确的是( )

A . 图甲:厚玻璃内的空气被压缩时,空气的内能减少 B . 图乙:瓶子内的空气推动塞子跳起时,空气的内能增大 C . 图丙:试管内的水蒸气推动了塞子冲出时,水蒸气的内能减少 D . 图丁:汽缸内的气体推动活塞向下运动时,气体的内能增大

二、填空题(共10小题)

1、我国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华龙一号”核电机组的投入运行,使中国跻身核电技术先进国家行列.核电站是利用核反应堆发生核      (裂变/聚变)时提供的能量发电的,反应堆冷却系统采用水冷方式是利用      (做功/热传递)的方式来改变内能
2、如图所示,隔着石棉网同时加热两支规格相同的试管中分别装有质量相同、初温均为20℃的煤油和水。若加热时间相同,则煤油和水吸收的热量      (填“相同”或“不同”),若煤油和水的温度都升高至55℃,则      需要加热较长的时间。(已知:水的比热大于煤油)
  
3、图甲的滑轮组提升重200N的物体,已知拉力F为80N,不计绳重和摩擦.物体和绳子自由端的运动情况如图乙所示,反映绳子自由端运动的图线是      (选填“A”或“B”),动滑轮重为      N,3s 内对物体做的有用功为      J。

4、滑板是深受青少年喜欢的一项体育运动。如图是U型滑台和运动员姿势的简化示意图。运动员在滑台A处下滑,仅依靠滑行,滑到与A相同高度的滑台B处时静止。请回答下列问题:

(1)整个过程中动能最大的位置是      ,机械能最大的位置是      (选填“A”、“O”或“B”)。
(2)若想滑到C点,小金提出只要增加“用力竖直向上跳起一段高度”这个操作即可实现,则在      (选填“A”、“O”或“B”)点起跳有可能达到该目的。
5、如图,甲、乙为四冲程汽油机工作过程中的两个冲程示意图,其中能表示汽油机做功冲程的是      图。 丙、丁是教材中两个演示实验示意图,其中与汽油机压缩冲程原理相同的是      图。

6、一种装有乙醚液体的玻璃瓶,瓶子分上下两部分,中间由一段弧形玻璃细管连接,如图所示。把热的手捂在下面装有液体的部位时,液体会顺着瓶子里的玻璃细管喷涌向上,沸腾起来;松开手,液体就会流回底部。

(1)手捂住下部时,手掌的热通过       (填“做功”或“热传递 ”)的方式,改变了乙醚的内能。
(2)乙醚沸腾时,导致玻璃瓶上部气压增大。松开手后,玻璃瓶上方乙醚蒸汽经      (填物态变化名称)又流回底部。
(3)乙醚的沸点约为35℃,比热容为2.4×103J/ (kg·℃),将10g乙醚溶液从室温20℃加热到沸腾,需要吸收      焦的热量。
7、 2021年5月10日,成都市某小区的个别居民为图方便,将电瓶车停在电梯内过夜,从而发生一起电瓶车自燃事故。
(1)电瓶车自燃的原因很多,常见的是由于电源短路,形成大电流并产生大量的热。这一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能再转化为       能。
(2)电瓶车在电梯内比空旷车库里更易自燃,原因是       。
(3)电动汽车一般由电池包供电。若电池包意外进水,可能引发电动汽车自燃,其机理如下:水电解→可燃性气体累积→遇明火,气体燃烧→引燃整车

这里产生可燃性气体的化学方程为      

8、如图为原子核聚变(原理是让上个原子核发生聚合作用,生成质量更大新的原子核)的示意图,①②③表示三种原子(③原子核未画出),表示原子中的不同微粒,聚变前后的微粒种类不变,各微粒总数也不变。
(1)仿照①②,在图中的③中画出其原子核;
(2)①②③中属于同种元素的原子是      (选填序号)。

9、如图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里放一小团硝化棉,把活塞迅速压下去,会观察到棉花着火了,同时活塞向上弹起。

(1)棉花着火说明筒内空气温度达到了棉花的着火点,因为压缩气体做功使筒内气体内能      (选填“增加”或“减少”)造成的;
(2)以下属于做功使物体内能改变的是____ (2)
A . 放在室内的热水温度逐渐降低 B . 热水瓶内的水蒸气将瓶塞顶起 C . 冬天,用“哈气”的办法取暖 D . “流星”进入大气层时燃烧发光
10、据美国《防务新闻》网站3月9日报道,五角大楼已签署3份合同,开始进行移动式小型核反应堆的设计工作。移动式小型核反应堆也可以用于发电,核能发电利用了      原理(请选填“核裂变”或“核聚变”);发电机是利用      原理工作的。

三、实验探究题(共5小题)

1、为了比较水和煤油的比热大小,小金采用如图所示的两个完全相同的仪器做实验,它们使用相同的电源给加热件供电加热。

(1)物质传导热量的性能称为导热性,导热性越好,则热量在该物质中传递越容易。本实验仪器中,容器应该选择导热性      (选填“好”或“差”) 的材料来制作。
(2)将质量、初温都相等的水和煤油分别装入两个容器,加热至两者的末温也相同,通过比较      来判断谁吸收的热量更多。
(3)如果水和煤油的质量相同而初、末温度都不相同,只要水和煤油      都相同,也能用和(2)一样的方法做出相应的判断。
2、小金同学探究“物体动能大小与物体的速度、质量关系”实验,先采用课本实验方案,将质量大的铜球和质量小的钢球从光滑斜面的hi高处静止自由滑下,到达斜面底端撞击纸盒,纸盒在水平桌面上滑行一段距离停下来。实验结果如图甲、乙,虚线纸盒为纸盒的停留位置。

(1)甲、乙实验中,可通过测量      来表示物体动能的大小;
(2)根据图甲、乙的实验结果,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
(3)接着小金设计了如图丙的实验进行替代,舍去小球和纸盒,让金属块从光滑斜面的h高处静止自由滑下,下滑后金属块直接在水平桌面上滑行,测量其在水平桌面上滑行的距离s,改用材质相同、质量不同的金属块,重复图丙的实验,记录数据,所得实验结果为如表,请你分析出现表格中这种实验结果的原因?

质量m/千克

0.10

0.15

0.20

0.25

0.3

0.3

0.35

0.40

滑行距离s/米

0.42

0.41

0.43

0.42

0.43

0.42

0.42

0.42

3、小和骑自行车上学途中,要经过一段上坡路。他思考:物体冲上斜坡的最大距离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1)他发现车子的初始速度越大,冲上斜坡的最大距离就越长。这是因为车子的初始速度越大,它的初始动能也越大,上坡过程中转化而来的      就越大。
(2)他进而又提出两个猜想:猜想一:物体冲上斜坡的最大距离可能与物体的质量大小有关;猜想二:物体冲上斜坡的最大距离可能与斜坡的倾角大小有关。为了验证猜想一:他将与水平面平滑连接的长木板以一定的倾角θ固定,如图甲所示.实验时为了让不同质量的小球以相同的初始速度滑上长木板,他在左侧放置了一个固定的斜面A。

①请说明使用斜面A进行实验时的操作要点:      

②小和发现:当不同质量的小球以相同初始速度滑上长木板时,向上滑行的最大距离均相同。这说明猜想一是错误的。在验证猜想二的实验中,小和让一小球以相同的初始速度分别滑上不同倾角的长木板,测得的数据记录如下表:

次数

1

2

3

4

6

木板倾角θ

10°

30°

53°

75°

85°

向上滑行的最大距离s/m

0.50

0.40

0.36

0.39

0.43

③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小球向上滑行的最大距离s与倾角θ的关系是:当倾角θ增大时,      

4、小敏同学在探究“重力势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时提出了如下猜想:

纺想一:物体的重力势能大小可能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猜想二:物体的电力势能大小可能与物体所在高度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他利用小桌、沙子、质不同的重物和刻度尺进行实验:如图所示,将小桌桌腿创下放在平整的沙面上,把重物从距桌面某一高度由静止释放,撞击在桌面的中心部位,记录桌腿进入沙子的深度。按上述方案进行实验,其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实验序号

铁块质量m/g

铁块距桌面高度H/cm

桌腿进入沙子的深度h/cm

20

20

1.9

20

30

2.9

20

40

3.8

30

20

2.9

40

20

4.1

(1)实验中通过比铰      来判断物体 重力势能的大小;
(2)为了验证猜想一,需选择表中      (填实验序号)三组数据进行分析;
(3)分析表中①②③的实验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
5、为了比较水和煤油吸热能力的大小,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甲、乙两个电路。其中两电源的电压相等、所用器材都能安全工作;四个烧瓶完全相同,其中装有初温和质量相同的水或煤油,并分别配上规格完全相同的温度计和阻值相同的电阻丝R1、R2。实验提供秒表若干。

同学们选择了其中一个电路进行连拔,并通过实验得到了以下数据:

物质

质量/g

初温/℃

末温/℃

升高温度/℃

300

20

30

10

12

煤油

300

20

30

10

6

(1)由数据可知,同学们是通过____(选填字母)的方法来比较两者吸热能力大小的; (1)
A . 吸收相同的热量,比较温度升高大小 B . 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吸收热量多少
(2)表中①处需要填写的测量内容是      
(3)实验中,当电热丝开始加热时,眼睛应观察       ; 
(4)从节约电能的角度考虑,同学们应选择       电路(选填“甲"或“乙”)进行实验。

四、解答题(共5小题)

1、如图是现代家庭使用的升降衣架的结构示意图,它可以很方便晾起洗好的衣服,其实就是通过一些简单机械的组合来实现此功能的.已知晾衣架上所挂衣服质量为4kg,杆和晾衣架总质量为0.5kg.小燕同学用12.5牛的力F拉动绳子自由端,在5s时间内使衣服匀速上移0.5m(不计绳重和摩擦)求:

(1)装置结构中定滑轮的作用是      
(2)拉力F的功率P;
(3)将衣服质量增加到7千克,使衣服匀速上移0.5m,拉力F做多少功
2、过年前,很多农村家庭开始烧制上好的农家烧酒。其过程主要分为两步:发酵和蒸馏。粮食发酵后产生酒精,然后把酒槽中的酒精蒸煮至汽化出来。其装置如图所示,蒸锅实际上是一个汽化池,将其密封后仅通过输气管与外界相连,然后将“酒气”引入冷凝池后再注入储酒罐,烧酒的“度数”是指气温在20℃时,100mL烧酒中所含酒精的毫升数。比如50度烧酒是指气温在20℃时,100mL烧酒中所含酒精为50mL。

试回答下列问题

物质

密度/(kg/m3

比热/[J/(kg·℃)]

沸点/(℃,标准气压)

1.0×103

4.2×103

100

酒精

0.8×103

2.4×103

78.5

(1)在制作烧酒的两个过程中:发酵属于      变化,蒸馏属于      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2)冷凝池中用水冷却,主要利用的是水的      大的特点,升高相同的温度可以吸收更多的热量。
(3)制作烧酒时远远就能闻到酒香,这说明了酒精分子       
(4)若产生了45度的烧酒,则20℃时100mL此烧酒中所含酒精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3、室温为10℃时,小金利用如图所示装置验证“外界对物体做功,可以使物体的内能增加”。小金用平均为50牛的力将活塞压下12厘米,发现底部浸有0.001千克乙醚的棉花并没有出现燃烧现象。(乙醚的比热容约为1.8×103J/kg·℃,着火点为160℃)

(1)小金的实验没有成功,请帮助他分析原因。
(2)小金对活塞做功多少焦?
(3)0.001千克乙醚温度从10℃升高到着火点至少需要吸收多少热量?
4、小科用三种不同的方法抬升重为200N的物体。

(1)如图甲,将物体匀速竖直向上抬升3m, F所做的功为      
(2)如图乙,斜面长5m,高3m,拉力F=150N,沿斜面匀速拉动物体至斜面顶端,计算该斜面工作时的机械效率。
(3)如图丙,在20s内将重物匀速提升3m,已知动滑轮的重为10N。请计算拉力F做功的功率为      。(不计绳重及摩擦)
5、如图所示的滑轮组,缠绕滑轮的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300牛,在保证绳子未断的情况下,计算并回答下列问题:(已知动滑轮重 80牛,摩擦及绳重不计)

(1)物体重为200N,在10s内被匀速拉升1m.求提升重物的过程中拉力做功的功率为多少?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大小为多少?(精确到 0.1%)
(2)利用该滑轮组能提起物体的最大质量是多少?

五、综合说理题(共2小题)

1、进行《内能》学习时,小科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在塑料瓶内装入少量的水,并滴入几滴酒精。塞紧塞子后,用打气筒往瓶内打气,当瓶塞弹出时,看到瓶内有白雾出现。请你解释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

2、把一个塑料瓶的盖和底各开两个对应的小孔,将两根橡皮筋的一端分别穿入瓶底的两个小孔,另一端再穿过瓶盖的两个孔,并使橡皮筋在瓶内成交叉状 再系紧瓶盖外的橡皮筋的两端。用一段细金属丝的一端紧紧系住一个质量约为 50克 U 型的小铁。金属丝的另一端将小铁块系紧在橡皮筋的中间交叉处,扣上瓶盖,拉直橡皮筋,使小铁块位于瓶子的中部,如图所示。

将制成的塑料瓶从较为平缓的斜面滚下,可观察到瓶子从高处滚下时,先由慢到快再变慢,最后塑料瓶子又会从斜面底部自动往上滚,如此往复多次。请结合所学知识解释塑料瓶如此运动的科学原理。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初中科学2022年中考二轮复习专题:4功与能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