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八下3.3化学方程式同步练习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①参加反应的物质是磷和氧气②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③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④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⑤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⑥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二、填空题(共10小题)
质的方面:表示什么物质参加反应,结果生成了什么物质(宏观上)。
量的方面: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间的 之比。
表示参加反应的反应物的质量总和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
表示各微粒之间的 。

根据以上示意图,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三、实验探究题(共5小题)
①此实验的现象是 。
②待完全反应后,将装置丁置于天平上称量,所得数据较反应前的小。若整个操作过程无差错,则造成上述实验误差的原因是什么?
四、解答题(共5小题)

①去掉装置A,将空气直接鼓入装置B
②去掉装置C,将B与D装置直接相连
③当气泡停止产生时立即停止鼓入空气
④将稀盐酸快速注入锥形瓶中与样品反应
反应前 |
反应后 |
|
烧杯和样品溶液总质量/g |
加入的稀盐酸溶液质量/g |
烧杯和溶液总质量/g |
105 |
200 |
300.6 |
五、综合说理题(共4小题)
①取一洁净的锥形瓶称量,然后往其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并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质量忽略不计),重新称量);
②往上述锥形瓶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氢氧化钠溶液,边滴加边振荡,当观察到溶液由红色恰好变为紫色时,停止滴加,再次称量,数据如下表:
锥形瓶 | 锥形瓶+稀盐酸 | 锥形瓶+反应后溶液 | |
质量(克) | 35.5 | 55.5 | 80.5 |
(1)若要配制500克16%的氢氧化钠溶液,需要氢氧化钠固体 克;
(2)本次实验中,实际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质量为 克;
(3)请通过计算确定该瓶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4)另有同学做了同样实验,却得到了不同的结果,于是用精密pH试纸测得反应后锥形瓶内溶液的pH为8.2,则他测出的盐酸溶质质量分数 (选填“偏大”或“偏小”),造成这一偏差的原因是 。
主要成分 |
NaHCO3 |
Mg(OH)2 |
建议每次剂量/g |
0.5 |
0.3 |
请通过计算说明每次服用Mg(OH)2的剂量比 NaHCO3“少”的原因。
(不计溶液体积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