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浙教版七初中科学七下第三单元巩固训练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单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40分)(共20小题)

1、有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密闭圆台形容器一正一反放置在同一水平桌面上,甲、乙容器内装有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且两容器内液体的深度相同,如图所示。两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分别为P1和P2 , 桌面受到甲、乙两容器的压力分别为F和F。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P1<P2   F=F B . P1=P2     F>F C . P1<P2     F>F D . P1>P2     F=F
2、汽车在公路上以10m/s的速度匀速直线前进,驾驶员发现前方路口灯号转为红灯,经0.5s的反应时间后,开始踩刹车,汽车车速v随时间t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在0.5s的反应时间内,车子前进了10m B . 从开始刹车到停止,车子滑行距离为5m C . 从开始刹车后1s,车速为5m/s D . 从灯号转为红灯起到汽车完全静止,车子共前进了15m
3、如图所示中力的作用效果跟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
A . 弹簧的弹力 B . 小铁球受到的磁力 C . 足球受到的弹力 D . 小球受到的重力
4、如图所示为正在太空中运行的中国空间站。在完全失重的中国空间站的实验舱里,无法完成的是( )

A . 用弹簧测力计测拉力 B . 让笔记本悬浮在空中 C . 用重垂线校正物体是否竖直放置 D . 用握力棒锻炼臂力
5、如图是小明在双休日时去公园玩过山车的情景。下列关于此过程中小明自身重力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大小变化,方向不变 B . 大小和方向都不变 C . 大小和方向都变化 D . 方向变化,大小不变
6、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在月球上举重比在地球上容易,所以同一个物体在月球上比在地球上惯性小 B . 高速公路上汽车限速是为了安全,因为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C . 百米赛跑的运动员撞线后还要跑出去一段距离,是由于受到惯性力的作用 D . 歼击机投入战斗前要抛掉副油箱,这是为了减小惯性,增强歼击机的灵活性
7、如图所示,一长方体木块置于同一粗糙水平面上,甲图木块竖放,乙图木块平放,丙图木块平放并在其上加一重物。在甲、乙、丙三种情况下,匀速拉动.长方体木块所需的水平力分别为F、F、F , 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 . F<F<F B . F>F>F C . F<F=F D . F=F<F
8、如图所示,小红站在商场匀速向上运动的自动扶梯上,她受到的力有( )

A . 重力和支持力 B . 重力、支持力和水平向右的摩擦力 C . 重力、支持力和水平向左的摩擦力 D . 重力、支持力和斜向上的摩擦力
9、分析以下摩擦:①走路时,鞋与地面之间的摩擦;②骑自行车时,车轮与轴之间的摩擦;③汽车行驶时,汽车与空气之间的摩擦;④皮带传动中,皮带与皮带轮之间的摩擦。其中属于有益摩擦的是( )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②④
10、如图所示的水平雪地上,穿着雪橇的芳芳总质量为70 kg,没有陷人雪地;而穿着运动鞋的小明总质量为50kg,却深陷雪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芳芳对雪地的压力比小明的小 B . 芳芳对雪地的压力和小明的一样 C . 芳芳对雪地的压强比小明的小 D . 受力面积和压力都不等,无法比较谁对雪地的压强大
11、如图是某同学在探究甲、乙两种物质质量和体积关系时得到的图像。若用这两种物质分别做成A、B两个质量相等的实心正方体。把它们平放在水平地面上,则两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pA: pB为( )

A . 8:1 B . 4:1 C . 2:1 D . 1:1
12、在探究“力和运动关系”的活动中,小明让同一小车从相同高度滑下,分别在水平面上铺上毛巾、纸板、玻璃等物品。关于小车在不同物体上的运动情况以下四个说法中有一个是理想化的推论,其余三个是可靠的事实,其中理想化推论是( )

A . 小车在毛巾、纸板、玻璃上都将向前滑行一段距离后停止 B . 小车在玻璃上滑行的距离比在毛巾上滑行的距离远 C . 小车在玻璃上所受阻力小 D . 如果没有阻力,则小车将一直运动下去
13、下列有关力和运动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A . 脚踢出去的足球在地面上滚动一段距离后会停下来,是因为脚对足球的力逐渐减小 B . 用手推一下桌面上的橡皮,橡皮会运动,不用力推橡皮,橡皮马上会停下来。说明物体的运动必须要有力维持 C . 水平抛出的物体会做曲线运动,是因为重力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 D . 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时,一定会保持静止状态
14、沾上灰尘的衣服,用手轻轻拍打几下,就干净多了。小刚用下面的四句话解释了这一过程,最合理的排列顺序是( )

①灰尘由于具有惯性,继续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

②一手拿着沾有灰尘的衣服,用另一只手 轻轻拍打

③灰尘与衣服分离落向地面,衣服便干净了

④衣服受力后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由静止运动起来

A . ②④①③ B . ②③①④ C . ②③④① D . ②④③①
15、如图所示,用35牛的水平压力把一重为15牛的物体压在竖直墙壁上,若物体与墙壁AB的接触面积是50厘米2 , 则墙面AB受到的压强是( )
A . 10×103 B . 3×103 C . 7×103 D . 4×104
16、如图所示,用手握住一个空玻璃瓶,保持瓶子在竖直方向静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手对瓶子有握力,瓶子会发生形变 B . 手对瓶子有竖直向上的静摩擦力,大小等于瓶子重力. C . 手对瓶子的握力增大时,瓶子所受的摩擦力也增大 D . 向瓶子里倒入一定量的水,瓶子所受的摩擦力也增大
17、在物理学中,力和运动正确关系的得出,从亚里士多德到牛顿,历经两千多年。如图甲,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在水平向右拉力的作用下,从t=0开始,物体的运动情况如图乙。对于这个过程,力和运动描述正确的是( )

A . 该物体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 B . t=1s时,若F=3N,则地面的滑动摩擦力也为3N C . 从t=0到t=6 s的过程中,力F在逐渐增大 D .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阶段的速度为2 m/s
18、小敏利用海绵、桌子和砝码进行了如图的探究实验。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 探究的问题: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 B . 探究的方法:控制变量法 C . 探究过程分析:通过观察海绵凹陷面积大小判断受力效果 D . 探究的结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19、如图所示,一氢气球吊着一重物以1 m/s 的速度匀速竖直上升,在上升过程中,吊物体的绳子突然断了,则在绳子断开后,物体将(     )

A . 立即下落,且速度越来越大 B . 先上升一段距离,再下落 C . 立即下落,且速度越来越小 D . 由于惯性,物体以1 m/s的速度匀速上升
20、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叠放着A、B两个物体,在力F1和F2的作用下,以共同的速度v一起水平向右匀速运动,已知F1=10 N,F2=6 N,那么下列有关物体A、B和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大小和方向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A对B的摩擦力为10 N,水平向左 B . B对地面的摩擦力为4 N,水平向右 C . A受到的摩擦力为4 N,水平向左 D . 地面对B的摩擦力为6 N,水平向右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5分)(共10小题)

1、将重为10N的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至少要用5N的水平拉力,才能使它从原地开始运动,如图所示,木块从原地开始移动以后,改用4N的水平拉力,就可以使木块持续做匀速直线运动。由此可知: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      N;如果开始时用2N的水平拉力拉木块,则木块会       (选填“运动”或“静止”),受到的摩擦力为      N;木块从原地开始移动以后,仍用5N的水平拉力拉木块,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        N

2、如图是“测量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实验装置示意图。

(1)图甲中,将木板固定水平拉动木块,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与其受到的水平拉力      (填“一定”或“不一定”,下同)大小相等;图乙中,水平拉动木板,待测力计示数稳定后,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与其受到的水平拉力      大小相等。
(2)图丙中,水平拉动木板,待测力计示数稳定后,测力计A的示数为4.0N,测力计B的示数为2.5N,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      N。若增大拉力,当A的示数为4.8N时,B的示数为      N。
3、小明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的因素。

_x0000_i1036

(1)在图乙中,将橡皮膜先后放在a、b位置处可知,同种液体,      越大,压强越大,支持该结论的实验现象是      
(2)为了探究密度对液体内部压强的影响,还需将橡皮膜放在图丙中      (选填“c”或“d”)位置处。
4、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如图所示,小明和小华利用所提供的器材(小桌、海绵、砝码、木板)设计了图甲、乙、丙三个实验。

(1)通过观察图甲、乙两个实验中海绵的      ,可以得出结论: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2)小华把小桌挪放到一块木板上,比较甲、乙两个实验效果,发现小桌对木板的压力效果不够明显,于是得出结论:“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不明显”,请分析前后两个结论矛盾的原因是      
(3)设图乙中小桌对海绵的压强是pb , 图丙中小桌对木板的压强是pc , 则pb      pc(选填“<”“=”或“>”)。
5、近几年道路上多了很多监控设备,如图所示,仔细观察发现,水平的横杆一端粗一端细,竖直的立杆上面细下面粗, 特别是基部,两杆组成“7”字的形状。

(1)两杆组成“7”字的形状,水平横杆没有在中间获得支撑, 它是否受力平衡?      (填“是”“否”)。
(2)竖直的立杆的基部较为宽大为了减小       。
6、跑操是各校大课间活动的主项目,同学们跑操训练时,步伐整齐、气势宏博。

(1)某同学在跑操训练过程中,看到同排同学是静止的,而国旗杆在向后退,则他是以      为参照物的。
(2)班级跑操训练时,同学们听到指挥员的指令,听觉是在      形成的。
(3)跑到指定位置后,同学们利用了光在均匀介质中沿      传播的原理,迅速排成整齐的队伍。
7、两辆汽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同时出发,其位置x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甲车的速度为      ,乙车的速度为      ,当t1=40s时,甲、乙两车相距      

8、某次演练中,直升机悬停于高空,一伞兵(含伞)跳伞后竖直降落,其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在0~t1内,伞兵处于       (填“加速”“减速”或“匀速”)运动状态,此时伞兵受到的重力       (填“<”“=”或“>”)阻力;在      (填“t1~t2”或““t2~t3")时,伞兵受到的阻力保持不变,此时受到的重力      (填“<”“=”或“>”)阻力。
9、学校在运动会上要举行拔河比赛,某班级组队时,同学们陷入了不同意见之中,请你仔细观察,认真分析,帮体育委员解决问题。

探究真知:为了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同学们做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实验中使木块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力的作用下做      运动,这样做可以根据      的知识得出拉力与摩擦力的大小相等。

分析总结:实验现象说明,在拔河比赛中可以通过      (填“增大”或“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      来增大人与地面的摩擦力,使班级赢得比赛。

科学决策:组队时,在班上选体重      (填“大”或“小”)的同学参加比赛,同时在比赛时脚穿      (填“甲”“乙”或“丙”)种鞋。

10、某同学用弹簧测力计缓慢向上提起重物,记下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h和对应的读数F ,并描出F-h图像如图乙所示,由图像可知,该重物质量为      kg,当弹簧测力计挂钩受到的拉力为4.5N时,桌面对重物的支持力为      N,当弹簧测力计移动距离为4 cm时,重物竖直方向所受的力      (填“平衡”或“不平衡”)。(g取10N/kg)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0分)(共2小题)

1、小晨和同组的同学们在“探究液体内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将两端开口的玻璃管一端扎上橡皮薄膜,竖直插入水或盐水的不同深度处,观察到橡皮薄膜分别向上凸起,实验现象如图1(a)、(b)、(c)所示。

(1)根据实验现象实验小组的同学提出猜想:

①根据图1(b)和(c),小组同学一致认为:液体内部压强可能与      有关;

②根据图1(a)和(b),小组同学产生了不同观点:小晨认为液体内部某点压强可能与距液面的距离h有关;小萍则认为液体内部某点压强可能与距容器底部的距离d有关;

(2)为进一步验证猜想,小组同学接着将一端扎有橡皮膜的玻璃管分别竖直插入甲、乙两种不同液体中,并设法改变h和d,通过在玻璃管中加入适量的水,使橡皮薄膜在液体的不同位置处都能保持平整,如图2所示。然后通过测量玻璃管中所加水的质量,再设法求得橡皮薄膜所受的液体压强p,并将实验有关数据分别记录在表一、表二中:

表一液体甲密度为0.8×10kg/m3

实验序号

h(cm)

d(cm)

P(pa)

1

5

15

0.4×10kg/m3

2

10

10

0.8×10kg/m3

3

15

5

1.2×10kg/m3

4

20

5

1.6×10kg/m3

5

30

5

2.4×10kg/m3

表一液体甲密度为1.2×10kg/m3

实验序号

h(cm)

d(cm)

P(pa)

6

5

15

0.6×10kg/m3

7

10

10

1.2×10kg/m3

8

15

5

1.8×10kg/m3

9

20

5

2.4×10kg/m3

20

30

5

3.6×10kg/m3

①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6(或2与7,或3与8,或4与9,或5与10)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②小晨分析实验序号3与4与5(或8与9与10)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得到的初步结论是:同种液体内部,当距容器底部的距离d相同,液体内部压强p与h成正比;小萍分析实验序号1与2与3(或6与7与8)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得到的初步结论是:同种液体内部压强p与d成反比。小晨和小萍的结论,你认为是错误的是      ,理由是      

2、某科学兴趣小组对“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和接触面的湿度是否有关”的问题进行探究。他们选择了一块各面粗糙程度相同并带有挂钩的长方体物块作为研究对象。
(1)实验所用到的测量工具是       
(2)在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时,必须让物块在水平面上做       运动,才能使测出的拉力的大小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相等。
(3)如表为实验记录表格,通过分析表中序号为      的实验记录,可得到初步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      无关;分析表中序号为      的实验记录,可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       有关。

序号

接触面积

接触面干湿程度

摩擦力f/牛

1

0.5

2

0.5

3

0.5

4

较湿

0.6

5

湿

0.8

四、综合说理题(共1小题)

1、无风的雨天,雨滴会落在雨伞上并最终从雨伞边缘滑落。如图为雨滴从伞顶A点滑至雨伞边缘B点,最后落至地面C点的运动轨迹,利用学过的知识解释雨滴出现这样的运动轨迹的原因。(忽略空气阻力)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22年浙教版七初中科学七下第三单元巩固训练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