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提分系列: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期末精选巩固训练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图甲表示“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图乙表示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在消化道各部位被消化的情况,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图甲中最顶层食物的主要成分,在图乙消化道的  A  开始消化 B . 图甲中最底层食物的主要成分的消化过程,符合图乙中的 Z 曲线 C . 肝脏分泌的胆汁含有多种消化酶,流入图乙所示的消化道 D . 中食物进入大肠前,Y 被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
2、经医生确诊某患者为急性炎症,对他进行消炎治疗,病人没过多久就痊愈了,则能正确表示他体内白细胞数目变化的图像是(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白细胞数目)( )
A . B . C . D .
3、在如图所示的“汽油机模型”实验中,将少量的汽油喷入筒内,用软木塞塞住筒口,摇动起电机,观察到放电针放电,汽油燃烧,软木塞被高温高压的气体冲出。该实验可模拟四冲程汽油机工作时的(    )

A . 吸气冲程 B . 压缩冲程 C . 做功冲程 D . 排气冲程
4、如图所示,物块在拉力F的作用下沿斜面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物块的相关科学量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图像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5、以下是用开瓶器打开汽水瓶盖时的杠杆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6、如图所示分别是某同学家上月初和月末的电能表的表盘,表盘上“1600imp/kW·h“表示每消耗1千瓦时的电能,指示灯闪烁1600次。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 . 若指示灯闪烁越快,电能表所在电路消耗的电能越多 B . 该同学家上月消耗的电能为911千瓦时 C . 该同学家电路中的电流不得超过10安 D . 若指示灯闪烁32次,消耗的电能为0.02千瓦时
7、有3个用电器,其中一个是“220V 100W"的电风扇,一一个是“220V 100W“的电视机,另一个是“220V 100W”的低功率电熨斗,都在额定电压下工作相同的时间,这3个用电器产生的热量最多的是( )。
A . 电风扇 B . 电视机 C . 低功率电熨斗 D . 产生热量一样多
8、关于能量守恒定律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能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 B . 能量守恒定律既适用于能量的转化,又适用于能量的转移 C . 由于能量的转化过程符合能量守恒定律,所以不会发生能源危机 D . 凡是能量守恒的过程,就一定会发生能量的转化
9、我们生活中有一些有趣的小现象,关于他们的原理解释错误的是(    )
A . 挂在墙上的时钟当电池耗尽停止走动时,秒针往往停留在“9”处,因为重力距阻碍作用最大 B . 飘落的薄纸片由于表面凹凸不平,各处空气流速不同,压强不一致,所以纸片会不断翻滚 C . 棒冰拿出来后周围有“白气”上升,这是因为汽化现象 D . 水煮开前,由于深度浅,压强小,所以气泡越上升越大
10、如图甲所示,小球从某高度处静止下落到竖直放置的轻弹簧上并压缩弹簧。从小球刚接触到弹簧到将弹簧压缩最短的过程中,得到小球的速度v和弹簧被压缩的长度Δl之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其中b为曲线最高点。不计空气阻力,弹簧在整个过程中始终发生弹性形变,则小球(    )

A . 受到的弹力始终不变 B . 运动过程动能一直增大 C . 运动过程机械能不变 D . 在b点时重力等于弹力
11、氯化氢(HCl)的水溶液是盐酸,溴化氢(HBr)的水溶液是氢溴酸,某化学小组为了探究溴化氢的性质,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根据上述的操作和相关现象分析,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 . 溴化氢的密度比空气大 B . 溴化氢溶于水使试管内压强减小  C . 若将紫色石蕊溶液改为酚酞溶液,可看到红色喷泉 D . 试管内液体的pH<7
12、向盛有50mL稀硫酸的烧杯中,缓慢滴加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钡溶液至过量。随着氢氧化钡溶液的滴加,某些量变化趋势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13、小金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CO与CuO反应的实验。若小金的实验操作均正确,则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A . 在实验中可观察到:①中硬质玻璃管内红色粉末变黑;②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B . 实验结束后,①中硬质玻璃管内固体减小的质量与②中增加的质量相等 C . 在实验中,若要制得6.4gCu需通入2.8gCO D . 此实验能说明CO具有还原性和可燃性
14、将两种溶液混合未发生化学反应,所得溶液的pH等于8,则原来两种溶液的pH可能分别是( )
A . 2和10 B . 2和7 C . 8和9 D . 7和10
15、生锈的铁钉放入足量的稀盐酸中,会产生气泡。为探究气体是什么反应产生的,兴趣小组设计如图实验,比较分析实验现象后,小明认为还需要继续补充实验。以下观点正确的是(    )

A . 应补充一支加入稀盐酸的试管,久置观察 B . 应补充一个铁与水能否反应的实验 C . 应补充一个氧化铁与水能否反应的实验 D . 应同时补充B和C两个实验

二、填空题(共12小题)

1、温州地区端午节有吃粽子的习俗,其中“灰汤粽”特别受欢迎。制作灰汤粽的关键是做好“灰汤”。

(1)作为粽子品质改良剂、防腐剂的灰汤富含碳酸钾。碳酸钾水溶液呈碱性,这是碳酸钾的      (选填“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
(2)制作灰汤时,用沸水浇淋草木灰(如图),比用冷水浇淋可得到溶质质量分数更大的碳酸钾溶液。这说明物质的溶解性受      影响。
(3)灰汤粽是将糯米用棕叶包裹,放在灰汤中煮制而成。灰汤粽中为人体提供能量的主要营养素是      
2、2021年5月,我国“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如图甲实现了我国首次地外行星着陆。图乙是其阶段Ⅲ着陆过程中的高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

(1)火星大气密度是地球的1%,大气中氧气含量为0.15%且没有液态水,表面平均温度为-55℃,绕日公转周期为687天。下列关于火星的说法不合理的是___________。 (1)
A . 表面平均温度比地球低 B . 公转周期比地球长 C . 大气中氧气含量比地球低 D . 雨、雪天数比地球多
(2)图乙中t1~t2时段,着陆巡视器在竖直向上推力作用下,竖直下落的速度减小,该过程中推力F与重力G的大小关系是      。(不计大气阻力)
(3)着陆巡视器在火星上总重为4888牛,其重力在t2~t4时段做功      焦。
3、如图所示,为两个光滑的圆弧槽和一段粗糙的水平面相连接的装置。将质量为m的物体从左侧圆弧槽A点由静止释放,最高到达右侧圆弧槽B点处,然后再次滑下,最高到达左侧圆弧槽C点处,其中A、B两点距离水平面的高度分别为H、h。(忽略空气阻力)
(1)物体从A点滑到水平面时,重力所做的功为      
(2)物体从A点滑到B点的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转化为物体内能的效率为η,则物体到达B点时温度升高了      。(物体比热容用c表示)
(3)C点距离水平面的高度为      
4、某电热器的简化电路如图所示,可通过转动旋钮开关实现加热和保温功能。该电热器额定电压为220伏,R1=2000欧,R2=484欧。

(1)开关转至ac位置时,电阻R1和R2的连接方式是      
(2)开关转至bd位置时,该电热器可实现      功能、它的额定功率是      瓦。
5、在测定“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电源电压为4.5V,小灯泡额定电压为2.5V、电阻约为10Ω。

(1)若将图1中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还需要将电流表0.6所对应的接线柱与图示中灯座的      (选填“左”或“右”)侧接线柱相连;
(2)小叶同学闭合开关,移动滑片P到某一点时,电压表示数(如图2所示)为      V,若他想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应将图1中滑片P向      (选填“A”或“B”)端移动,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5V。
(3)小向同学移动滑片P,记下多组对应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并绘制成图3所示的I-U图像,根据图像信息,可计算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      W。
6、人类的日常生活离不开酸、碱、盐三类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山药中含有皂角素,呈碱性,皮肤沾上会奇痒难忍。你认为可涂厨房中的    来止痒; (1)
A . 苏打(Na2CO3) B . 食醋(CH3COOH) C . 蔗糖(C12H22O11)
(2)胃酸主要成分是盐酸,具有杀菌、帮助消化的作用,如果胃酸过多反而会伤及胃、十二指肠等,可用含有氢氧化铝的药物“胃舒平”治疗胃酸过多症。某胃酸过多的病人按医生处方服用合适剂量的“胃舒平”后缓解了症状。下列图像大致符合病人服用合适剂量的“胃舒平”后胃液 pH 变化的是    。 (2)
A . B . C .
7、小莉去山区旅游,坐在汽车里通过了弯弯绕绕很长一段路程来到了一座村庄。村民告诉她还只是在半山腰,她感到很惊讶。为什么汽车要走这么长的路程呢?小莉回校后请教了科学老师,并用如图所示的斜面进行模拟实验。在保持斜面高度不变的情况下,改变斜面的长度。发现斜面越长,拉动小车匀速上升的力F越小。

(1)由此她明白了“很长的山路”可使汽车爬坡时      (选填“省力”或“省功”)。
(2)一辆总质量为2000kg的汽车以10m/s的速度匀速通过一段长3750m的路程,提高250m,需要的时间为      s,所做的有用功为      J。(g 取 10 N/kg)
8、利用数据传感技术可以形象地比较不同形状的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的速率。某同学倾斜锥形瓶,使试管内的稀盐酸流入瓶中与碳酸钙发生反应,测得瓶内气压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1)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传感器应是采集      数据来反应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的速率。
(3)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3)
A . 对比分析a、b点可知,曲线①表示块状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 B . 对比分析c、d点可知,相同的气压时,碳酸钙粉末与稀盐酸反应速率更快 C . 碳酸钙粉末产生的CO2质量多
9、如下图所示:若关闭II阀打开I阀,紫色小花(用石蕊溶液染成)变红;若关闭I阀打开II阀,小花不变红。

(1)若甲瓶中未发生化学反应,则甲瓶中盛有的液体可能是      
(2)若甲瓶中发生化学反应,但无明显现象,则甲瓶中发生的反应方程式可能为:      
10、食用碱的主要成分是Na2CO3(常含有少量的NaCl)。课外探究小组为测定市售食用碱中Na2CO3的含量,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设计思路:用空气将装置B中生成的二氧化碳缓缓吹入装置D中,利用装置D的质量变化测定食用碱中Na2CO3的含量。请结合实验装置和设计思路,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缓缓通入空气的目的是      
(3)若撤除装置A,直接通入空气会导致实验结果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11、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人们广泛使用医用口罩和“84”消毒液进行防护。
(1)口罩的防护原理与科学中的      (填实验操作名称)相似。
(2)医用口罩原料主要是聚丙烯,N95口罩实际上就是用聚丙烯无纺布SMMMS制作成的能过滤95%微细颗粒的5层口罩,聚丙烯属于      (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3)医用酒精与次氯酸钠消毒液不能混合使用。二者混合能发生复杂的化学反应,其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2H5OH+7NaClO=5NaCl+2X+Cl2↑+2H2O,则X的化学式为      

12、小明记录了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溶液的pH随加入试剂的质量变化的关系图像,如图甲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

  

(1)加入的试剂X是      
(2)能表示A点溶液中所含微粒种类的是图乙中的      (填序号)。

三、解答题(共2小题)

1、如图一弹簧竖直放置,一重为G的铁球从P处静止释放向下运动,A位置为弹簧原长,到达C位置小球的速度变为零。(不考虑空气阻力)

(1)请在右图中画出小球从P到C的过程中,其动能随位置变化的大致关系图像。
(2)说出各段的能量变化情况。
2、用不纯的锌片(杂质不参加反应)与稀硫酸反应,六次实验结果记录如下:

次数

1

2

3

4

5

6

加入锌的质量(g)

2

4

6

8

10

12

稀硫酸的质量(g)

60

60

60

60

60

60

生成的硫酸锌的质量(g)

5

15

16.1

16.1

16.1

(1)上表中第2次实验生成硫酸锌的质量为克;
(2)若将(10+m)g这种锌片放入60g这种稀硫酸中,充分反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为      g;
(3)该实验所使用的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四、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1、某兴趣小组在研究“串联电路特点”的实验中,将一个阻值约为10欧的普通小灯泡L和一个LED灯串联后接入电路(如图甲) ,闭合开关S,发现LED灯亮而小灯泡L不亮,小明

实验次数

电压/N

电流/mA

电阻/Ω

1

1.4

12

116.7

2

1.6

14

114.3

3

1.8

16

112.5

认为这是因为通过LED灯的电流大于小灯泡的电流引起的。

(1)小应同学反对小明的这种说法,理由是      
(2)两位同学进行如下实验寻找原因:

实验一:将一根导线并联在图甲电路中LED灯的两端, 观察到小灯泡L发光了。

实验二:在老师帮助下, 他们利用电压表和电流表, 按图乙所示的电路对LED灯的电阻进行测量,闭合开关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获得多组数据如上表:

①实验一排除了哪种因素导致小灯泡不发光的可能性?      

②根据实验数据, 他们分析“LED灯亮而小灯泡L不亮”的可能原因是      

【表达与交流】同学们把实验结果向老师汇报之后,老师肯定了他们的研究成果,并引导同学们该实验也说明了LED灯和普通小灯泡的发光原理有所不同, 可以继续探究……

2、人体内有很多种酶,不同的酶催化体内不同的化学反应。

例如过氧化氢酶能催化H2O2分解形成H2O和O2 , 这种酶在马铃薯体内也存在。某同学将马铃薯块茎磨碎、过滤得到提取液进行了三次实验:

实验Ⅰ:在温度30℃的条件下,取等量提取液分别加到四支盛有等量H2O2溶液、pH分别为3、5、7、9的试管中,结果每一支试管都产生气体。请回答:

(1)实验在30℃下进行的原因是      
(2)实验Ⅱ:将加入四支试管中的马铃薯提取液的量减半,重复实验Ⅰ。分别测定实验Ⅰ、Ⅱ中H2O2在相同时间内的含量变化,绘制成如图所示曲线,请回答:

曲线A是实验      (选填“Ⅰ”或“Ⅱ”)的结果。

(3)曲线A和B中,H2O2的含量的最低点位于横坐标同一位置的原因是      

五、综合说理题(共1小题)

1、  2018年11月18日,2018环浙江自行车公开赛第六站绿野爬坡赛在我县广度乡的盘山公路上举行。此赛事激发了小丽同学研究自行车的兴趣,通过研究发现了很多有趣的现象:自行车车架都要进行喷漆处理;当有大型卡车快速并排通过时,不能太过靠近,不然可能会被“吸”过去,发生危险;当经过很陡峭的上坡时,采用“S”路线比直线要省力的多;但是下坡时即使脚停止蹬脚踏板,车速也会越来越快;骑车强度要适度,如果强度过大,大腿肌肉会酸疼的厉害。

请你解释上述现象所涉及的科学道理。(说出4点)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期末提分系列: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期末精选巩固训练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