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一第三单元——9课《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年级:高一 学科:语文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基础攻坚(共15小题)

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先秦两汉历史散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编年体的《左传》,有国别体的《国语》《战国策》,有纪传体的《史记》《汉书》等。 B . 《红楼梦》中的刘姥姥进稻香村,被鸳鸯插了一头菊花。在潇湘馆布满苍苔的小路上刘姥姥滑了一跤,还把潇湘馆误以为是公子书房。在秋爽斋早饭时,凤姐一句“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引起了大观园里史无前例的大笑。在缀锦阁午饭,席间行酒令,刘姥姥插科打诨,藏精于拙,博取一笑。 C . 小说的结构是一个“容器”,意思是作家在构思一篇小说时,他总是想方设法找到一样东西,让人物和情节围绕这样东西来表现和行进,如《牲畜林》中的“牲畜林”,《半张纸》中的“半张纸”等。 D . 我国的现当代散文名篇不胜枚举,有巴金的《小狗包弟》、陆蠡的《囚绿记》、梁实秋的《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等。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在西汉时期,我们祖先就开始使用仪器进行气象观测了,但那时比较简单。

②要把那些           党纪国法,敢于顶风作案的领导干部,交司法部门处理,尤其不能以纪律处分代替法律制裁。

③刚上任就碰上这样一件棘手的事情,他真不知道该怎样          才好。

A . 大约    违反    处治 B . 大约    违犯    处置 C . 大概    违犯    处治 D . 大概    违反    处置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中国古典美学讲和谐。           , 可高度概括为阴阳统一,刚柔统一。           , 而强调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感统一。        , 所以又称之为“中和”,                        , 孔子观东流之水,喟然长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①这种和谐由于做到恰到好处

②“中”,恰当之谓也

③和谐不是同一重复,而是众多因素对立的统一

④中华民族十分重视天人合一之美

⑤这种统一不强调部分与部分或部分与整体之间的统一

A . ④⑤③②① B . ③⑤①②④ C . ④①②③⑤ D . ③④⑤②①   
4、下列加下划线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huàn)     (lì)校    (bǐng)息以待 B . (lǚ)      沉(zhuó)   (tì)泗交流 C . (xiāo)洒     (sū)北    大汗(lín)漓 D . (hàn)     激(kàng)   手舞足(dǎo)
5、下列文段空白处依次应填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我记得清清楚楚,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高等科楼上大教堂里坐满了听众,随后走进了一位短小精悍秃头顶宽下巴的人物,穿着______长袍,步履______,风神潇洒,______顾盼,______四射,这就是梁任公先生。

A . 肥大的  稳健  左右  光芒 B . 瘦窄的  稳健  前后  神采 C . 瘦窄的   沉着  前后  光芒 D . 肥大的  沉着 左右  神采
6、下文加下划线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    )

A . 我记得清清楚楚,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高等科楼上大教堂里坐满了听众,随后走进了一位短小精悍秃头顶宽下巴的人物。 B . 过去也有不少显宦,以及翻云覆雨的人物,莅校讲话。但是他们没有能留下深刻的印象。 C . 他的讲演是预先写好的,整整齐齐地写在宽大的宣纸制的稿纸上面,他的书法很是秀丽,用浓墨写在宣纸上,十分美观。 D . 读他这篇文章和听他这篇讲演,那趣味相差很多,犹之乎读剧本与看戏之迥乎不同
7、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景仰  戊戌  启迪  风神潇洒 B . 谦逊  宏亮  箜篌  公竞渡河 C . 弥漫  苍茫  引证  起承转合 D . 机缘  酣畅  沾襟  博闻强记
8、选出填入下文空白处最妥当的一项(    )

梁任公先生晚年不谈政治,专心学术。大约在民国十年左右,清华学校请他作第一次的演讲,题目是《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我很幸运地有机会听到这一篇动人的演讲。那时候的青年学子,对梁任公先生怀着无限的景仰,______。过去也有不少显宦,以及叱咤风云的人物,莅校讲话。但是他们没有能留下深刻的印象。

A . 倒不是因为他的学术文章对于青年确有启迪领导的作用,也不是因为他是云南起义的策划者,实在是因为他是戊戌政变的主角 B . 倒不是因为他是云南起义的策划者,也不是因为他是戊戌政变的主角,实在是因为他的学术文章对于青年确有启迪领导的作用 C . 倒不是因为他是戊戌政变的主角,也不是因为他的学术文章对于青年确有启迪领导的作用,实在是因为他是云南起义的策划者 D . 倒不是因为他是戊戌政变的主角,也不是因为他是云南起义的策划者,实在是因为他的学术文章对于青年确有启迪领导的作用
9、下列各句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 演讲稿是人们在工作和社会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文体。它可以用来交流思想、感情,表达主张、见解;也可以用来介绍自己的学习、工作情况和经验……等等;演讲稿具有宣传、鼓 动、教育和欣赏等作用,它可以把演讲者的观点、主张与思想感情传达给听众以及读者,使他们信服并在思想感情上产生共鸣。 B . 本文题为记一次演讲,是梁实秋的一篇演讲稿。本文好像是记事,其实是写人,通过写一次演讲的情景来表现梁任公的一些特点,并表达对老师的崇敬之情。 C . 梁实秋(1902-1987),中国散文家、文学评论家、翻译家。原名治华,创作以散文小品著称,风格朴实隽永,有幽默感,以《雅舍小品》为代表作。 D . 梁启超,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学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和其师康有为一起,倡导变法维新,并称“康梁”。五四时期,曾倡导文体改良的“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
10、下列关于相关课文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记念刘和珍君》通过记述刘和珍等人的遇难过程,控诉段政府虐杀青年的罪行,痛斥走狗文人的无耻流言,评述惨案给人的教训,激励人们奋然前行。 B . 《小狗包弟》通过讲述小狗的悲惨遭遇及其留给作者永难磨灭的创痛,表达了深重的悲悯、歉疚和忏悔之情。这痛苦的反思历程,表现了敢说真话的勇气。 C .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形象地描绘了梁实秋先生的风采,热情赞美了梁先生潜心学术,热心扶掖后学的精神,并表达了对梁先生的崇敬之情。 D . 《记念刘和珍君》的作者鲁迅先生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原名周树人,著有《呐喊》《彷徨》《坟》《野草》《朝花夕拾》《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
11、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荆轲刺秦王》选自《战国策》。《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编订的一部国别体史书,共33篇,它标志着我国古代历史散文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给后世散文和辞赋的创作以重大影响。 B . 《史记》为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所著,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分“本纪”“世家”“列传”“表”“书”等五种体例。鲁迅评价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C .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论语》集中体现了孔子在政治、伦理、哲学、教育等方面的思想,其思想核心是“仁”。 D . 中学课本上有不少令人难忘的教师形象,有温柔、热情、公正、热爱学生的蔡云芝先生(魏巍《我的老师》),有方正。质朴、博学的寿镜吾先生(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有刚毅、深沉的爱国者韩麦尔先生(歌德《最后一课》),有才华横溢、风趣幽默、稳健而潇洒的梁启超先生(梁实秋《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12、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 看它怎样舒开折叠着的嫩叶,渐渐变青,渐渐变老,我细细观赏它纤细的脉络,嫩芽,我以拔苗助长的心情,巴不得它长得快,长得茂绿。 B . 过去也有不少显宦,以及叱咤风云的人物,莅校讲话。但是他们没有能留下深刻的印象。 C . 1963年并不意味着斗争的结束,而是开始。有人希望,黑人只要撒撒气就会满足;如果国家安然无恙 , 毫无反应,这些人必会大失所望的。 D . 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
13、下面对作家作品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 《记念刘和珍君》以作者的悲愤感情为线索,边叙边议,是一篇记叙、抒情和议论结合得很完美的文章。 B . 《小狗包弟》一文思路清晰,行文自然;以身边琐事入文,抒发了真挚的情感,在构思上做到了以小见大。 C . 《包身工》一文,是以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为原型来揭露丑恶现实的一篇小说。 D .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一文,篇幅虽然非常简短,但文意深刻、高远,格调高雅,气势雄浑。
14、仿照示例写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示例:希望产生勇气,勇气使希望之门变得宽阔。

A . 知识源于生活,知识让生活之光变得明亮。 B . 人生拥有快乐,快乐让人生更加丰富多彩。 C . 友谊产生力量,力量使友谊之路变得平坦。 D . 勤奋造就成功,勤奋使成功之路更加辉煌。
15、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恶运只能将弱者淘汰,即使为它挡过这次灾难,它也会在另一次灾难里沉没。 B . 花草是种费钱的玩艺,可是北平的“花草儿”很便宜,而且家家有院子,可以花不多的钱而种一院子花。 C . 六只小狼喜气洋洋地摇着尾巴,嘻戏地搅在一起,在峭壁之下的空地上蠕动和互相碰撞。 D . 朋友,坚定地相信未来吧,相信不屈不挠的努力,相信战胜死亡的年青,相信未来,热爱生命。

二、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共5小题)

1、《论语》中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            

2、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             

3、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                   。(《论语》)

4、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直接描写动物(莺燕报春)的两句诗是:             

5、孟浩然的《过故人庄》表现对朋友、对乡村的依恋之情的句子是: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共1小题)

1、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先生的讲演,到紧张处,便成为表演。他真是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有时掩面,有时顿足,有时狂笑,有时太息。听他讲到他最喜爱的《桃花扇》,讲到“高皇帝,在九天,不管……”那一段,他悲从中,竟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已。他掏出手巾拭泪,听讲的人不知有几多也泪下沾襟了!又听他讲杜氏讲到“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先生又真是于涕泗交流之中张口大笑了。

   这一篇讲演分三次讲完,每次讲过,先生大汗淋漓,状极愉快。听过这讲演的人,除了当时所受的感动之外,不少人从此对于中国文学发生了强烈的爱好。先生尝自谓“笔锋常带情感”,其实先生在言谈讲演之中所带的情感不知要更强烈多少倍!

   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的学者,求之当世能有几人?于是我想起了从前的一段经历,笔而记之。

                                     (节选自梁实秋《记梁任公先生的的一次演讲》)

(1)第一段文字中,作者用了“表演”一词,请联系上下文谈一谈你对该词的理解。

(2)文章描写梁先生的演讲,特别提到《桃花扇》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用意何在?

(3)请简要概括以上节选这部分文字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个字)

四、语言表达题。(共2小题)

1、试赏析梁实秋《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中的一段话。

有时候,他背到酣畅处,忽然记不起下文,他便用手指敲打他的秃头,敲几下之后,记忆力便又畅通,成本大套的背诵下去了。他敲头的时候,我们屏息以待,他记起来的时候,我们也跟着他欢喜。

2、整句的使用是《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的一大特点。将下面文字中画线的句子改为用整句的形式表达。

倾听,简单地说是人与人交流的方式方法,而从本质上说则是做人的学问和境界。会不会倾听,不仅仅是个性、习惯问题,它涉及对人的理解、尊重。不懂倾听的人往往是自私的人,心胸狭窄的人不会倾听,那些不知倾听的人又缺乏爱心。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人教版必修一第三单元——9课《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