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七下3.6摩擦力同步练习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二、填空题(共10小题)
两物体相互挤压,发生形变,有弹力。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实验次数 | 木块运动状态 | 弹簧测力计示数/N |
1 | 静止 | 0.5 |
2 | 静止 | 0.6 |
3 | 加速 | 0.8 |
4 | 匀速 | 0.7 |
5 | 减速 | 0 |
探究真知:为了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同学们做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实验中使木块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力的作用下做 运动,这样做可以根据 的知识得出拉力与摩擦力的大小相等。
分析总结:实验现象说明,在拔河比赛中可以通过 (填“增大”或“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 来增大人与地面的摩擦力,使班级赢得比赛。
科学决策:组队时,在班上选体重 (填“大”或“小”)的同学参加比赛,同时在比赛时脚穿 (填“甲”“乙”或“丙”)种鞋。
汽车刹车之后
现代社会汽车大量增加,发生交通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遇到意外情况时不能立即停止,司机从看到情况到肌肉动作操作制动器需要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叫反应时间;在这段时间内汽车要保持原速前进一段距离,叫反应距离;从操作制动器刹车,到车停下来,汽车又要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制动距离(如图所示)。
下表是一个机警的司机驾驶一辆保养得很好的汽车在干燥的水平公路上以不同的速度行驶时,测得的反应距离和制动距离。
速度/(km·h-1) |
40 |
50 |
60 |
80 |
100 |
反应距离/m |
7 |
9 |
11 |
15 |
19 |
制动距离/m |
8 |
13 |
29 |
34 |
54 |
①汽车由静止加速运动时(木箱和车面无相对滑动): 。②汽车刹车时(二者无相对滑动): 。③汽车匀速运动时(二者无相对滑动): 。④汽车刹车,木箱在车上向前滑动时: 。⑤汽车在匀速行驶中突然加速,木箱在车上滑动时: 。
三、实验探究题(共6小题)
步骤一:将质量小的金属盒放在白纸上,读出此时压力传感器的示数为F , 水平向左拉动白纸,记录拉力传感器的示数。
步骤二:换用质量不同、粗糙程度和底面积都相同的金属盒,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平向左拉动白纸,记录拉力传感器的示数。记录结果如表:
请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 次数 | 质量不同 的金属盒 | 压力传感器 示数(牛) | 拉力传感器 示数(牛) |
1 | 小 | 5.0 | 2.10 |
2 | 中 | 5.0 | 2.11 |
3 | 大 | 5.0 | 2.11 |
步骤一:在甲乙的水平木板分别铺上毛巾和棉布,丙木板不铺任何材料;
步骤二:让小车分别从甲、乙、丙斜面的相同高度由静止释放,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并记录。
请回答:
从图甲中可知木块受到摩擦力的方向是 。
①如图甲,将毛巾铺在水平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
②如图乙,取下毛巾,将棉布铺在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
③如图丙,取下棉布,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
实验次数 |
1 |
2 |
3 |
4 |
5 |
压力F/N |
3 |
4 |
5 |
6 |
7 |
摩擦力f/N |
0.6 |
0.8 |
1.0 |
1.2 |
1.4 |
序号 |
接触面积 |
接触面干湿程度 |
摩擦力f/牛 |
1 |
小 |
干 |
0.5 |
2 |
中 |
干 |
0.5 |
3 |
大 |
干 |
0.5 |
4 |
大 |
较湿 |
0.6 |
5 |
大 |
湿 |
0.8 |
四、解答题(共3小题)
②小华左右手戴上同样的手套,木板水平对称地放在左右手上,现左手向左、右手向右,使两手距离快速增大,若木板向左运动,则木板 侧更粗糙.
A.将轻弹簧的一端分别固定在板上MN左右两侧的P、Q点,另一端分别与同一滑块接触.
B.移动滑块使弹簧压缩相同的长度,由静止释放滑块,使滑块越过MN但不滑离木板.
C.分别测出滑块越过MN后滑行的距离x1和x2 . 小明想根据x1和x2的大小关系判断木板的粗糙程度,小华提出疑义.
①为能根据x1和x2的大小关系作出正确判断,请指出小明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是 . ②简述改进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