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丰润区2021年中考数学一模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6小题)
1、五边形的外角和等于( )
A . 180°
B . 360 °
C . 540°
D . 720°
2、一个不透明的袋子里装有4个红球和2个黄球,它们除颜色外其余都相同.从袋中任意摸出一个球是红球的概率为( )
A .
B .
C .
D .




3、如图,把△ABC先向右平移3个单位,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得到△DEF,则顶点C(0,-1)对应点的坐标为( )
A . (0,0)
B . (1,2)
C . (1,3)
D . (3,1)
4、下列几何体中,俯视图是圆的几何体是( )
A .
B .
C .
D .




5、如图,
中,
,点D在
上,
.若
,则
的长度为( )






A .
B .
C .
D . 4



6、如图,二次函数
的图象与
轴交于
,B两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B . 图象的对称轴为直线
C . 点B的坐标为
D . 当
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




7、往直径为
的圆柱形容器内装入一些水以后,截面如图所示,若水面宽
,则水的最大深度为( )


A .
B .
C .
D .




8、如图,点O为矩形ABCD的对称中心,点E从点A出发沿AB向点B运动,移动到点B停止,延长EO交CD于点F,则四边形AECF形状的变化依次为( )
A . 平行四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矩形
B . 平行四边形→菱形→平行四边形→矩形
C . 平行四边形→正方形→菱形→矩形
D . 平行四边形→菱形→正方形→矩形
9、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bx﹣1=0,则下列关于该方程根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B .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C . 没有实数根
D . 实数根的个数与实数b的取值有关
10、如图,E是直线
上一点,
,射线
平分
,
.则
( )






A .
B .
C .
D .




11、不等式3(1﹣x)>2﹣4x的解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12、实数2,0,﹣2,
中,为负数的是( )

A . 2
B . 0
C . ﹣2
D .

13、数据0.0125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 .
B .
C .
D .




14、如图,在△ABC中,∠A=40°,AB=AC,点D在AC边上,以CB,CD为边作□BCDE,则∠E的度数为( )
A . 40°
B . 50°
C . 60°
D . 70°
15、如图,在Rt
中,
,
为中线,延长
至点E,使
,连结
,F为
中点,连结
.若
,
,则
的长为( )











A . 2
B . 2.5
C . 3
D . 4
16、已知点(﹣2,a),(2,b),(3,c)在函数y=
(k>0)的图象上,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a<b<c
B . b<a<c
C . a<c<b
D . c<b<a
二、填空题(共3小题)
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在x轴、y轴的正半轴上分别截取OA、OB,使OA=OB;再分别以点A、B为圆心,以大于
长为半径作弧,两弧交于点P.若点C的坐标为(
),则a的值为 .


2、计算:
.

3、把黑色三角形按如图所示的规律拼图案,其中第①个图案中有1个黑色三角形,第②个图案中有3个黑色三角形,第③个图案中有6个黑色三角形,…,按此规律排列下去,则第⑤个图案中黑色三角形的个数为 ;第 个图案中黑色三角形的个数为300.
三、解答题(共7小题)
1、黔东南州某超市购进甲、乙两种商品,已知购进3件甲商品和2件乙商品,需60元;购进2件甲商品和3件乙商品,需65元.
(1)甲、乙两种商品的进货单价分别是多少?
(2)设甲商品的销售单价为x(单位:元/件),在销售过程中发现:当11≤x≤19时,甲商品的日销售量y(单位:件)与销售单价x之间存在一次函数关系,x、y之间的部分数值对应关系如表:
销售单价x(元/件) |
11 |
19 |
日销售量y(件) |
18 |
2 |
请写出当11≤x≤19时,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3)在(2)的条件下,设甲商品的日销售利润为w元,当甲商品的销售单价x(元/件)定为多少时,日销售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多少?
2、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某校开设了五门手工活动课.按照类别分为:A“剪纸”、B“沙画”、C“葫芦雕刻”、D“泥塑”、E“插花”.为了了解学生对每种活动课的喜爱情况,随机抽取了部分同学进行调查,将调查结果绘制成如下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本次调查的样本容量为 ;统计图中的
,
;


(2)通过计算补全条形统计图;
(3)该校共有2500名学生,请你估计全校喜爱“葫芦雕刻”的学生人数.
3、先化简,再求值:
,其中
.


4、如图,在△ABC和△DCE中,AC=DE,∠B=∠DCE=90°,点A,C,D依次在同一直线上,且AB∥DE.
(1)求证:△ABC≌△DCE;
(2)连结AE,当BC=5,AC=12时,求AE的长.
5、计算:
.

6、如图,已知点
在双曲线
上,过点
的直线与双曲线的另一支交于点
.




(1)求直线
的解析式;

(2)过点B作
轴于点C,连结
,过点C作
于点D.求线段
的长.




7、如图,在△ABC中,AB=
,∠B=45°,∠C=60°.

(1)求BC边上的高线长.
(2)点E为线段AB的中点,点F在边AC上,连结EF , 沿EF将△AEF折叠得到△PEF .
①如图2,当点P落在BC上时,求∠AEP的度数.
②如图3,连结AP , 当PF⊥AC时,求AP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