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册期中考试模拟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0小题)

1、

如图是用家庭中的物品制成的电解水装置,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氧气和氢气的体积之比是2∶1 B . 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的目的是增强水的导电性 C . 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 D . 实验说明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2、水资源是可再生资源,在水循环中,不断地在大气和地表之间运动,如图表示水循环的一部分,图中标着X、y和Z的地方表示水循环中的三个阶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X阶段是蒸发,y阶段是凝结,Z阶段是降水 B . X阶段是蒸腾,y阶段是凝结,Z阶段是降水 C . X阶段是凝结,y阶段是蒸发,Z阶段是凝固 D . x阶段是降水,y阶段是蒸腾,z阶段是凝结
3、小明说:“今天夜里到明天,深圳市内有中到大雨”。小亮说:“深圳冬季温暖少雨,夏季高温多雨。”这两句话分别描述深圳的(     )
A . 气候、天气 B . 天气、气候 C . 天气、天气 D . 气候、气候
4、在制药时,为了从溶液中提取抗菌素,要用加热的方法使水沸腾而除去水分,但抗菌素不能在超过80℃的温度下提取,可采用的方法是(    )
A . 缩短加热沸腾的时间 B . 用微火加热使其沸腾 C . 增加容器内气压,使水的沸点低于80℃ D . 降低容器内气压,使水的沸点低于80℃
5、下列四个地区,水循环比较活跃的是(   )
A . 长江、黄河发源地区 B . 长江中下游地区 C . 新疆沙漠地区 D . 南极冰川地区
6、实验室进行NaCl溶液蒸发时,一般有以下操作过程,其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

①放置酒精灯   ②固定铁圈位置  ③放上蒸发皿 ④加热搅拌  ⑤停止加热、余热蒸干

A . ②③④⑤① B . ①②③④⑤ C . ②③①④⑤ D . ②①③④⑤
7、已知硝酸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溶解度/g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A . 20℃时,饱和硝酸钾溶液的质量分数为31.6% B . 硝酸钾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大 C . 30℃时,145.8g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含有45.8g溶质 D . 将40℃的硝酸钾溶液降温至20℃,不一定有晶体析出
8、如图是水电解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一个水分子中含有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 B . 电解水属于化学变化 C . 化学变化中分子可拆分成原子 D . 水分子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
9、如图所示,在雨中撑伞的行人,每当大风吹来,会有伞被向上“吸”的感觉,关于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伞上方的空气流速大于下方 B . 伞上方的空气流速小于下方 C . 伞受到的空气浮力变大 D . 伞受到的空气浮力变小
10、小应用矿泉水瓶和小玻璃瓶制作了一个“浮沉子”(如图),将装有适量水的小玻璃瓶瓶口朝下,使其漂浮在矿泉水瓶内的水面上,矿泉水瓶内留有少量空气,拧紧瓶盖使其密封,用力挤压矿泉水瓶侧面时“浮沉子”下沉,松手后“浮沉子”即上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浮沉子”是靠改变浮力大小来实现浮沉的 B . 无论怎样挤压矿泉水瓶侧面,“浮沉子”不可能悬浮在水中 C . “浮沉子”上浮时,小瓶内的压缩空气会将内部的水压出 D . “浮沉子”下沉时,所受重力小于它受到的浮力
11、下图几种大气运动形式中,气流运动方向表示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12、如图所示,两只相同的气球,分别充入氢气和空气,充气后体积相同,放飞气球时只有   氢气气球升上空中。若它们在空气中受到的浮力分别为 F和 F ,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F>F B . F=F C . F<F D . 条件不足,无法比较
13、小明用刻度尺、塑料碗、大烧杯(底面积为S)等器材测量金属球的体积和质量,他先在烧杯内放入适量水,再将塑料碗轻轻放入水中,如图甲所示,测出此时烧杯内水的深度为h1;将金属球放在塑料碗中,放入球后的状态如图乙所示,测出此时烧杯内水的深度为h2;将塑料碗中的金属球轻放入烧杯中,如图丙所示,测出此时烧杯内水的深度为h3 , 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金属球的体积是(h3-h2)S B . 金属球的体积是(h2-h1)S C . 金属球的质量是ρ(h2-h1)S D . 金属球的质量是ρ(h3-h1)S
14、今有6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食盐溶液,欲将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一倍,应采用的方法是(    )
A . 把溶剂蒸发掉一半 B . 加入6g食盐晶体 C . 把溶剂蒸发掉30g D . 加入20%的食盐溶液30g
15、“天气预报瓶”的创意新品如图所示,A为玻璃管与大气相通,B为密闭的玻璃球,A与B下部连通,内装有红墨水,小科仿制了一个,发现比较灵验,当A管液面明显上开时,往往转为阴雨天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A管越粗,越容易看出天气的气压变化 B . A管和B管液面相平时,瓶内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 C . A管液面上升时,显示大气压变大 D . B球内装有较多红墨水,会增大瓶内温度变化造成的于扰
16、将烧瓶内的水加热至沸腾后移去酒精灯,水会停止沸腾,迅速塞上瓶塞,把烧瓶倒置并向瓶底浇冷水,你会观察到烧瓶内的水又沸腾起来,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 . 瓶内气体温度升高,压强增大,水的沸点降低 B . 瓶内气体温度降低,压强减小,水的沸点降低 C . 瓶内气体温度降低,压强减小,水的沸点升高 D . 瓶内气体温度升高,压强增大,水的沸点升高
17、如图所示,将一个瓶子装入适量带色的水,再取一根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使玻璃管穿过橡皮塞插入水中。从管子上端吹入少量气体(如图所示),使瓶内气体压强大于大气压,水沿玻璃管上升到瓶口以上。当拿着它从山脚到山顶,玻璃管内水柱高度将( )

A . 升高 B . 不变 C . 降低 D . 无法判断
18、如右图所示,装有水的甲、乙两试管分别放在盛有水的A、B两容器中,其中A容器无盖,B容器有密封的盖子。给两容器加热,使容器内的水沸腾,则  (    )

A . 甲、乙两试管内的水都沸腾 B . 甲、乙两试管内的水都不沸腾 C . 甲试管内的水沸腾,乙试管内的水不沸腾 D . 甲试管内的水不沸腾,乙试管内的水沸腾
19、如图所示,在托里拆利实验中,测得玻璃管内水银面比水银槽内水银高出760mm,能使这个高度差改变的做法是(   )

A . 使玻璃管稍下降一点 B . 把玻璃管稍稍往上提一提 C . 将玻璃管稍微倾斜一点 D . 把实验移到高山上去做
20、密度计是测量液体密度的仪器。如右图所示,把两支完全相同的自制密度计分别放在甲、乙两种液体中,它们所受到的浮力大小以及这两种液体的密度关系( )

A . F<F ρ B . F=F ρ C . F<F ρ D . F=F ρ

二、填空题(共6小题)

1、小楠自制了一支密度计,将其分别放入盛有液体密度为ρ和ρ甲、乙两个容器中,静止时,如图所示,从观察到的现象可以判断:ρ       ρ;若该密度计排开液体的质量分别为m、m , 则m       (该题两空均选填“<”“=”或“>”)。

_x0000_i1055

2、读气温的垂直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Picture_x0020_25

(1)在①②③三层中,①为中间层,有利于高空飞行的是      ;(填序号)

(2)下列关于对流层描述正确的是      (填序号)。

①对流层内随高度的增加气温升高   ②不同地表的对流层高度是一样的  ③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是空气有强烈的水平运动    ④对流层集中了3/4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 ⑤对流层的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3、

如图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和电解水生成气体体积与时间的关系图。试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甲试管中生成气体B,则B是      气,b应接电源的      极。

(2)图中现象表明实验是“未开始”“刚开始”还是“已进行一段时间”?      

(3)如果该实验中产生氧气的体积是8毫升,则生成氢气的体积是      毫升。

(4)该实验可以说明,水在通直流电的条件下,生成了两种不同的气体,请书写其文字表达式:      

4、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量本地大气压的大小,其中弹簧测力计和2mL注射器的自重可忽略不计,活塞与针筒之间气密性很好,但摩擦较大。他进行了如下实验。

(1)拔去橡皮帽,将活塞推至底端,当绳端钩码加至2N时,针筒恰由静止开始向右移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1.5N,则活塞与针筒间的摩擦力为      N,若绳端钩码增加为3N,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为减小活塞与针筒之间的摩擦,小明找来润滑油涂在活塞与针筒壁上,再次测量后发现摩擦减到很小。于是他重新将活塞推至底端,用橡皮帽密封小孔。当弹簧测力计示数为5.1N时,针筒开始向右移动,又测得针筒全部刻度的总长度为4cm,则本地大气压强的测量值为      Pa.小明发现将活塞推至底端时,注射器前端小孔内的气体无法排尽,这将使得大气压的测量值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5、如图是小华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NaCl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
(1)如图中的玻璃仪器分别是广口瓶、量筒、      和玻璃棒,其中玻璃棒在此操作中的作用是      
(2)指出图②中的一处错误操作      
(3)通过计算确定需要水的质量是      g,配制时应选择        (填10、50或100)mL的量筒量取所需要的水。量水时,量筒必须平放,视线要跟量筒中水的凹液面的      处保持水平。
(4)用上述图示的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操作顺序       
6、水的循环示意图中,序号①②③④表示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如图),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1)序号②表示水循环中的      环节;
(2)下列三个地区,水循环最活跃的是     (填字母)。 (2)
A . 冰川广布的南极大陆 B . 地表裸露的沙漠地区 C . 森林覆盖良好的水库区

三、实验探究题(共6小题)

1、

某科学实验小组利用注射器、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等器材测量大气压强的值,实验步骤如下:

如图1,用细尼龙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使绳的另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刚被拉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0N;

(1)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堵住注射器的小孔,这样做的目的是      

(2)如图2,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全部刻度的长度为      cm,计算出活塞的横截面积.

(3)计算得到大气压强的数值为      Pa;

(4)同学们发现实验误差较大,请分析,该实验过程中导致误差的原因(请写出一条即可)

      

2、如下图所示,某中学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物体在水中不同深度所受浮力的变化情况,将一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圆柱体金属块缓慢浸入水中(水足够深),在金属块接触容器底之前,分别记下金属块下表面所处不同深度h和弹簧测力计相应的示数F。实验数据如下:

次数

1

2

3

4

5

6

7

8

h/cm

0

2

3

6

8

10

12

14

F/N

6.75

6.25

5.75

5.25

4.75

4.25

4.25

4.25

(1)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物体重      N第4次实验时,物体所受到的浮力为      N。

(2)分析表中1~5次实验数据,说明:      

(3)图2中能正确反映弹簧测力计示数F与金属块下表面到水面距离h关系的图象是      

(4)金属块的密度为      kg/m3

3、分析处理图表中的信息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
(1)如表是KNO3、NaCl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单位:g/100g水)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KNO3

13.3

20.9

32

45.8

64

85.5

110

138

169

202

246

NaCl

35.7

35.8

36

36.3

36.6

37

37.3

37.8

38.4

39

39.8

Ⅰ.20℃时,NaCl的溶解度是       g.

Ⅱ.30℃时,KNO3溶液的最大浓度(溶质质量分数)为      (只列计算式,不需要计算结果).

Ⅲ.KNO3中含少量氯化钠时,提纯硝酸钾的一般方法是      

Ⅳ.根据表内数据可知,KNO3和NaCl在某一温度时具有相同的溶解度X,则X的取值范围是      

(2)如图是对20℃一定质量的甲的溶液进行恒温蒸发结晶的实验过程,请回答.

Ⅰ.蒸发前原溶液是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n的数值是      

Ⅱ.依据上述实验,你认为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是      (填字母).

A.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C.无法判断.

4、某同学配制6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NaCl溶液,准备了如图1所示实验用品.回答下列问题:

(1)该同学按下列实验步骤进行:①计算,②称量,③量取,④      .(填步骤名称)
(2)配制过程还缺少的一种玻璃仪器是      .(填名称)
(3)计算所需NaCl质量为3g,称量时NaCl应放在托盘天平的      (填“左盘”或“右盘”)上.
(4)量取蒸馏水操作如下:

将蒸馏水注入量筒,待液面接近量取体积对应刻度线时,改用      (填仪器名称)滴加蒸馏水至刻度线.如图2所示,该同学观察方式正确的是      (填序号).

(5)若用C观察方式量取水的体积,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5、

如图所示,实验Ⅰ是制备蒸馏水的装置,实验Ⅱ是电解水的装置.

(1)实验I中水从A经B转移到C的过程中,水分子的组成没有发生变化,发生变化的是水分子的      

(2)实验Ⅱ间隔中发生了化学反应为      ,b试管中产生的气体可以用      检验.当b中产生10mL气体时,则a中产生的气体体积是      ;它们的质量比是      

(3)点燃a中气体时,观察到的现象是      .该实验能够说明:水是由      组成的,一个水分子由      构成.

(4)下列变化中,能用来确定水的组成的是      

(4)
A . H2和O2反应 B . 电解水 C . Na和Cl2反应 D . 酒精燃烧.
(5)“世界上最后一滴水就是人类的眼泪”.这句话警示我们要树立保护水资源的意识:一是      ,二是      

6、下面是有关流体压强和流速关系在生活中的实例,请运用所学过的知识解答这些物理现象。

(1)图甲,取两张白纸,使其平行自然下垂,向两纸中间用力吹气,可观察到两纸相互靠拢,由此得到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是      
(2)图乙,飞机前进时,机翼把气流分为上、下两部分,机翼上方气流速度大于机翼下方气流速度,原因是      。在气流的作用下机翼受到的升力的原因是      
(3)图丙小汽车的外形类似于飞机机翼,当一辆飞奔的小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时,请回答:

①小汽车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阻力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它的牵引力;

②小汽车对地面的压力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车的重力。

四、解答题(共5小题)

1、高压锅是家庭厨房中常见的炊具,利用它可以将食物加热到100℃以上。它省时高效,深受消费者欢迎。图甲为高压锅的构造,图乙为水的沸点与气压的关系图像,气压每一格为105Pa。

_x0000_i1083

(1)若高压锅出气孔的横截面积约为12毫米2 , 压在出气孔上的限压阀的质量为84克。通过计算并对照图像说明,利用这种高压锅烧水时,最高温度大约是多少?

(2)若要把这种高压锅销售到两藏地区,在保证高压锅安全使用的前提下,用这种高压锅烧水时,要达到同样的最高温度。你认为需要怎样改进?

2、如图甲所示,石块在钢绳拉力的作用下从水面上方以恒定的速度下降,直至全部没入水中,如图乙所示是钢绳拉力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若不计水的阻力(g取10N/kg,ρ=1.0×103kg/m3),求:

(1)石块全部没入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多少?
(2)石块的体积是多少?
3、如图,小茗同学将200克质量分数为20%的硝酸钾溶液做如图操作,请通过计算回答以下问题:

(1)往甲杯溶液加入5克硝酸钾固体,完全溶解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结果保留到0.1%)
(2)若将乙杯溶液稀释为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硝酸钾溶液,则需加水多少克?
4、如图所示,在一个装满水的容器中,轻质弹簧的一端连着小球,另一端固定在容器底部。已知小球的体积是500cm3 , 小球静止时受到弹簧对它的作用力为4N。则:

(1)此时小球受到的浮力为多少?
(2)如果剪断弹簧后,请分析小球的运动情况,并计算再次静止后小球受到的浮力是多少?
5、如图,将一个体积为1.0×10-3m3、重力为6N的木球用细线系在底面积为500cm2的圆柱形容器的底部,当容器中倒入足够的水使木球浸没时,求:

(1)木球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2)细线对容器底部的拉力。
(3)剪断细线,木球处于静止时,木球露出水面的体积为多少升。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浙教版科学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册期中考试模拟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