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第二章 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 3~4节夯实基础训练题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0小题)
A.化学与生活 | B.化学与材料 |
把煤做成蜂窝状—促进煤的燃烧 除去餐具上的油污—用洗洁精乳化 |
合金、塑料一有机合成材料 陶瓷、普通玻璃一无机非金属材料 |
C.性质与用途 | D.化学与安全 |
氧气具有助燃性一作燃料 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一作保护气 |
炒菜时油锅着火一弃锅逃走 皮肤沾上浓硫酸一涂抹氢氧化钠溶液 |
①CO能与Fe2O3反应生成Fe,CO也能与CuO反应生成Cu
②NaOH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Cu(OH)2也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③有机化合物含碳元素,则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化合物
④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⑤碱溶液能使无色酚酞变红,能使无色酚酞变红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消毒剂类型 | 成分 | 使用注意事项 |
含氯消毒剂 | 84消毒液(有效成分NaClO) | 不能与洁厕灵(含盐酸)混用 |
醇类消毒剂 | 医用酒精(C2H5OH含量为75%) | 远离火源 |
过氧化物类 | 过氧化氢(H2O2)消毒剂 | 见光或受热易分解 |
消毒剂 | 过氧乙酸(CH3COOOH)消毒剂 | 有腐蚀性、有灼伤危险 |
下列有关上述常用消毒剂的分析,错误的是( )
①稀有气体可做保护气,可做保护气的一定是稀有气体
②性质活泼的金属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气体,能跟酸反应产生气体的物质一定是金属
③氢氧化钠溶液中有OH- , 能与酸反应,氢氧化钾溶液中也有OH- , 也能与酸反应
④有机化合物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化合物
⑤收集比空气轻的气体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氢气比空气轻,可用此法收集

反应
D . 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通入二氧化碳后的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则二氧化碳属于酸
二、填空题(共6小题)

已知:2Cu+O2+2H2SO4=2CuSO4+2H2O。回答下列问题:
①根据信息可知,维生素C溶液显 (填“酸性”“中性”或“碱性")。
②在下列物质中,能与维生素C溶液发生反应的是 (填选项序号)。
a.食盐
b.苛性钠
c.硫酸镁
③为较好吸收利用维生素C,食用黄瓜时宜 (填“凉拌”或“煮熟“)
混合物: ;单质: ;非金属氧化物: ;盐: ;有机物: ;碱: 。
三、实验探究题(共6小题)
名称 | 甲烷 | 乙烷 | 丙烷 | 丁烷 | 戊烷 | 十一烷 | 十六烷 |
化学式 | CH4 | C2H6 | C3H8 | ? | C5H12 | C11H24 | C16H34 |
沸点(℃) | -164 | -88.6 | -42.1 | -0.5 | 36.1 | 194.5 | 287.5 |
相对密度 | 0.466 | 0.572 | 0.585 | 0.579 | 0.626 | 0.741 | 0.774 |
分析上表中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某个同学在做“唾液淀粉酶的消化作用”的实验时,设计了以下两个实验装置:
【作出猜想】①该塑料袋是用聚乙烯制成的;
②该塑料袋是用聚氯乙烯制成的。
【查阅资料】聚乙烯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聚氯乙烯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水和氯化氢。
【实验探究】小凤将装置按A、B、C、D顺序连接好后,进行实验。在实验过程中,B、D产生明显现象,C无明显现象,说明塑料袋燃烧没有 (填化学式)气体生成。B装置的作用是 ;D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证明,猜想 是正确的。
【交流反思】⑴从化学角度分析,大量使用塑料制品会导致 。
⑵连接实验仪器时, (填“能”或“不能”)将B、C位置进行交换,理由是 。
甲烷气体浓度% |
0 |
20 |
40 |
60 |
80 |
100 |
Rx/Ω |
25 |
20 |
15 |
10 |
7 |
5 |
四、解答题(共5小题)
体重 |
小于等于15Kg |
15-23Kg |
23-40Kg |
大于 40Kg |
每次用量 |
30mg |
45mg |
60mg |
60mg |
假如患病儿童的体重是 35Kg,在治疗过程中,需每天服用“达菲”2 次,每个疗程为 5 天,若每颗“达菲”胶囊含“达菲”75mg,则一个疗程需要 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