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 第2章 天气与气候 2.1~2.2同步练习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0小题)

1、“早穿棉袄,午披纱”反映的是(     )

A . 某地的气温日较差大 B . 某地的气温月较差大 C . 某地的气温年较差大 D . 某地的气温年较差小
2、如果大气平流层的臭氧层被破坏,下列最有可能发生的是( )

A . 太阳辐射增强,热带范围扩大 B . 地面失去保护层,全球气温变暖 C . 紫外线大量进入地表,伤害人类和其他生物 D . 大气高度电离,危及人类生存
3、

在近地面,大气的对流运动正确的是( )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④ D . ②③
4、

如图所示为竖直放置的“口”字形管子,管内装有染成红色的水,如果要使管中的水发生对流且沿顺时针方向流动,最好将加热点放在( )

A . A B . B C . C D . D
5、根据某地的气温资料,

时间/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气温/℃

25.3

25.2

24.8

22.0

19.4

16

13.2

15.0

18.1

19.8

23.4

25.4

该地的气温年较差是(     )

A . 12.2 ℃ B . 26.4 ℃ C . 25 ℃ D . 13 ℃
6、下列词组描述天气现象的是(     )
A . 冬暖夏凉 B . 四季如春 C . 终年高温 D . 和风细雨
7、北半球国家气象站台的百叶箱正门的朝向应该为(   )
A . 朝北 B . 朝南 C . 朝东 D . 朝西
8、对流层的主要特点(   )
A . 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加 B . 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 C . 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D . 适于高空飞行
9、有关对流层特点的叙述有:①有强烈的对流运动;②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③是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一层;④对流层中的天气现象复杂多变;⑤对流层占据大气质量的3/4和几乎全部的水汽和固体杂质。其中正确的是(   )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③⑤ C . ①③④⑤ D . ①②④⑤
10、下列关于大气作用的说法,不合理的是(   )
A . 阻碍太阳的热辐射 B . 阻碍夜间地球热量散失 C . 抵挡来自天体的侵袭 D . 不断提供氧气,满足生物生命所需
11、2016年1月23日受最强寒潮侵袭,杭州气温低至-9 ℃。为应对极端低温天气,若采用集中供暖气的方法为居民供暖,住房中都设计安装暖气片。为了通过对流加热空气,暖气片应该安装在(   )
A . 房间的中央 B . 靠近地面的墙上 C . 任何地方都可以 D . 靠近天花板的墙上
12、关于大气层的气温变化特点,下列各图中表示不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13、封闭玻璃管内装有水,现将玻璃管的右下角置于冰块上(如图),则(     )

A . 水会逆时针流动 B . 水会顺时针流动 C . 水只在右侧竖直管内上下流动 D . 水不会流动
14、下图几种大气运动形式中,气流运动方向表示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15、在炎热的夏季,人们常到A、C 两地避暑的原因是( )

A . A 处地处迎风坡,降水多;C 处沿海降水多 B . A 处在山顶海拔高,气温低;C 处在海边,海水对气温有调节作用 C . A 处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弱;C 空气稠密,太阳辐射强 D . A 处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C 空气稠密,太阳辐射弱
16、下列有关气温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人体最感舒适的气温是22℃ B . 一天中最高气温通常出现在正午 C . 同一纬度,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D . 百叶箱内温度与百叶箱外阳光直接照射下的温度相比,箱内平均值低,数值变化小
17、下列关于大气层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 雷电风雨等主要的天气现象都发生在平流层 B . 大气层能保护地球,减少小天体的撞击 C . 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是有强烈的对流运动 D . 大气分层的主要依据是大气在垂直方向上的温度变化
18、下列对a、b、c、d四地的天气状况判断,正确的是(    )

A . a、b、c、d都为阴雨天气 B . b、c为阴雨天气 C . a、b、c、d都为晴朗天气 D . b、c为晴朗天气
19、如图所示是大气温度垂直分布图,下列是关于大气各层及其相关作用之间的连线,其中正确的是(  ) 

①图中A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②图中A层——与人类生活关系最密切

③图中B层——航天飞船活动的主要空间

④图中B层——集中了大气中四分之三的大气质量和全部水汽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①④ D . ③④
20、下列图像中,能正确表达相关选项的方向或刻度的是( )
A . 甲:大气对流运动的方向 B . 乙:物体受到液体对它的浮力方向 C . 丙:对流管中水流动的方向 D . 丁:密度计上的刻度

二、填空题(共6小题)

1、读气温的垂直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Picture_x0020_25

(1)在①②③三层中,①为中间层,有利于高空飞行的是      ;(填序号)

(2)下列关于对流层描述正确的是      (填序号)。

①对流层内随高度的增加气温升高   ②不同地表的对流层高度是一样的  ③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是空气有强烈的水平运动    ④对流层集中了3/4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 ⑤对流层的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2、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受对流运动的影响,热的地方的空气      (填“向上”或“向下”,下同)垂直运动,冷的地方的空气      垂直运动。
(2)在图中用箭头标出各线段的气流运动方向。
(3)大气各层中,对对流运动形成有利的气温垂直分布状态是      。由此可知,若想较快地冷却一盒牛奶,应将冰块放在牛奶的      (填“上方”“下方”“左方”或“右方”)。
3、读“水循环”示意图和大气运动示意图,完成下面问题。
(1)图1中环节E的名称是      
图片_x0020_2062图1
(2)图2中甲、乙两地的大气运动示意图所示,      地为晴朗天气。
(3)图1中C环节中大气运动方向是图2中的      (选填“甲→乙”或“乙→甲”)。
图2
4、  2020年8月2日,我国首次高空大型无人机台风探测试验成功,圆满完成对台风“森拉克”外围云系综合气象观测任务,对台风探测和预警预报具有重要意义。

(1)无人机在升空过程中,依次会穿过大气层中的      、平流层、中间层等。
(2)台风在东海生成,水蒸气在空中通过水循环的      环节,达到我们杭州地区上

空,给我们带来丰富的降水。

(3)无人机可探测大气温度等气象指标。一天中气温的最高值一般出现在      左右。
5、阅读大气温度垂直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各序号所示的大气层名称:

      , ②      ,③      ,④      

(2)序号      所示的大气层中的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下降;序号      所示的大气层中的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上升。
(3)①层最显著的特点是      
(4)民航客机常在序号      所示的大气层中飞行。
6、在夏天,如果用冰块来保存新鲜牛奶,冰块放在牛奶盒上面和下面,哪种效果更好?      。理由是       。

三、实验探究题(共6小题)

1、为了验证天气观测中温度计要放在百叶箱里的必要性,小明分别把两支温度计放在箱内和箱外观测.得到数据如下表.

    时间

10:00

10:10

10:20

10:30

10:40

10:50

箱内温度/℃

21.2

 21.4

  21.6

  21.8

  22.0

  22.3

箱外温度/℃

21.3

  21.7

  21.6

 22.0

  22.4

  22.8

(1)求出两支温度计6次观测的平均温度值:箱内温度       ,箱外温度       。

(2)箱外的平均气温要比箱内       ,这是由于       。

(3)百叶箱内外哪个气温变化较大?    。

2、夏天烈日曝晒过的汽车,车内温度可达50 ℃以上。针对这一情况,市场上出现了一些汽车遮阳帘,汽车遮阳帘是否真的有遮阳效果?研究人员选取了普通型、加厚型和折叠反射型三款汽车遮阳帘进行了以下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①选取三辆小轿车,并排朝南停放在阳光充足的空旷地方。

②将三款汽车遮阳帘分别安装在汽车的前挡风玻璃后,关上车门,并编号。

③一段时间后,用灵敏温度计分别测量车内的温度。

(1)该实验选取的三辆小轿车应该保持型号、颜色      
(2)该实验所用的探究方法是      ,不足之处是      
(3)进行该实验的最佳时间是____。(填字母) (3)
A . 早晨 B . 中午 C . 傍晚
(4)15分钟后研究人员发现三个温度计示数如下表所示:

遮阳帘

普通型

加厚型

折叠反射型

温度/℃

45

40

30

由此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遮阳帘的遮阳效果最好。

3、小明进行一次气温观测实验:他用两支温度计对4月3日的气温变化进行了观测.他将一支温度计放在阳光下,另一支放在室内,每隔2小时观测一次,其数据记录如下表:

时刻

室外温度/℃

室内温度/℃

2

7

16

4

6

16

6

5

15.5

8

9

16

10

12

18

12

18

20

14

26

21

16

22

20

18

19

19

20

15

18

22

10

17.5

24

8.5

17

请根据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室内、室外温度波动的情况是      
(2)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      ,最低值出现在      
(3)小明将两支温度计分别放在两处的目的是进行      
4、读气温的垂直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在 ① ② ③ 三层中, ① 为高层大气; ② 为      层; ③ 为      层。
(2)用图中数字填空:天气现象发生在      层,臭氧主要集中在      层,空气垂直运动强烈的是      层,有利于高空飞行的是      层。
(3)③ 层的厚度不均,一般地说,      地区较厚,      地区较薄,其原因在于      
(4)③ 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说明了(_______) (4)
A . 空气越稀薄,保温作用越差 B . 该层顶部是臭氧层 C . 地面是该层的主要直接热源 D . 该层热量直接来自于太阳辐射
5、阅读“北京某年10月1日气温变化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一天,北京最高气温出现在      ,最低气温出现在      ,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相差约      ℃。
(2)北京当日的平均气温约为       ℃。
(3)请总结当地气温在一天中变化的规律。
6、为了验证天气观测中温度计放在百叶箱里的必要性,小明分别把两支温度计放在箱内和箱外进行观测,得到数据如下表。

时间

10:00

10:10

10:20

10:30

10:40

10:50

箱内温度/℃

21.2

21.4

21.6

21.8

22.0

22.3

箱外温度/℃

21.3

21.7

21.6

22.0

22.4

22.8

(1)求出两支温度计6次观测的平均温度值:箱内温度      ℃,箱外温度      ℃。
(2)箱外的平均气温要比箱内      ,这是由于      
(3)百叶箱内外哪个气温变化较大?

四、解答题(共5小题)

1、按照下列程序和要求,完成活动内容。

活动材料:百叶箱1个、温度计1支、数据记录等工具1套。

(1)

实践过程:

①按照测定气温要求,将      (填仪器)放到百叶箱内,该仪器离地面1.5米,原因是:      

   ②气温观测时间:北京时间2时、8时、14时、20时。

   ③记录观测结果(图示为某日的气温观测记录)。

根据图示可知,当天最高气温为      ℃;日平均气温为4次观测结果的平均值,则某日的平均气温为      ℃。根据当地的气温观测数据,结合当地生活实际,以下选项可能的是(       )

A.市民纷纷下河游泳         B.天气炎热,吃西瓜降暑       C.正是春暖花开时        D.动物们正在冬眠

(2)归纳分析:一天当中,我国陆地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       时左右,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日出前后。

2、为了验证天气观测中温度计要放在百叶箱里的必要性,小明分别把两支温度计放在箱内和箱外观测。得到数据如下表:

时间

10:00

10:10

10:20

10:30

10:40

10:50

箱内温度/ ℃

21.2

21.4

21.6

21.8

22.0

22.3

箱外温度/ ℃

21.3

21.7

21.6

22.0

22.4

22.8

(1)求出两支温度计6次观测的平均温度值:箱内温度为      ,箱外温度为      
(2)箱外的平均气温要比箱内      ,这是由于      
(3)百叶箱内外哪个气温变化较大?      
3、如图是一根环形管,管内注满水,水中有一只乒乓球。请运用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若在A处用火加热,则乒乓球会向哪个方向运动?为什么?
(2)根据此原理,你能解释冰箱冷藏室的冷凝管为什么要安装在冷藏室的上部吗?
4、读“气温的垂直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大气层的名称:

A      ,B      ,C      

(2)A层气温垂直变化的规律是      
(3)空气对流显著的大气层是      。(填字母)
(4)当太阳大气中的黑子和耀斑增多时,      层会被扰乱,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
(5)某地区近地面气温32℃,该地对流层的厚度为16.8千米,按一般规律,此时该地对流层顶的气温应是________。(填字母) (5)
A . -100.8℃ B . -68.8℃ C . -132.8℃ D . -42.8℃
(6)图中B层气温随高度升高而      ,这是因为      
5、读株洲市某日气温变化曲线图,回答(1)——(3)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   ) (1)
A . 正午12点 B . 约14时 C . 日出以前 D . 子夜
(2)气温日较差指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之差.这一天,株洲的气温日较差是(   ) (2)
A . 10.5℃ B . 9℃ C . 11.5℃ D . 67.5℃
(3)下列对当地人们的生产与生活的描述,与这一天株洲所处的季节不相符合的是(   ) (3)
A . 超市大量销售消暑食品 B . 学校放暑假 C . 人们用电风扇或空调降温 D . 农民采摘春茶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 第2章 天气与气候 2.1~2.2同步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