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册期中检测1

年级: 学科: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如图所示,它表示的天气变化是(   )

A . 少云转晴 B . 晴转阴 C . 晴转多云 D . 多云转晴
2、下列描述中,属于天气的是( )
A . 春暖花开 B . 雨过天晴 C . 秋高气爽 D . 寒冬腊月
3、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现将500克50℃时的饱和硝酸钾溶液降温至10℃,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
A . 溶液的质量 B . 溶液里溶质的质量 C . 溶液里溶剂的质量 D . 溶质的溶解度
4、下列有关水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通常说的水资源主要是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 B . 我国水资源丰富,按人口平均居世界第六位 C . 世界水资源除沙漠地区以外,其分布是较均匀的 D . 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及浅层地下水占陆地上淡水资源储量的大部分
5、夏季,近海地区海陆风的风向通常昼夜交替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图是白天形成的海风 B . 甲图是白天形成的陆风 C . 乙图是白天形成的海风 D . 乙图是白天形成的陆风
6、下列有关我国寒潮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是一种来自热带洋面的大气涡旋 B . 源地是西伯利亚、蒙古一带 C . 多发季节是秋末、冬季和初春 D . 可带来严寒、大风和霜冻天气
7、关于大气层的气温特点,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
A . B . C . D .
8、下列所述气候与影响因素相对应的是( )。
A . 青藏高原纬度较低,但是气候寒冷——纬度因素 B . 海南岛终年如夏,降水较多;黑龙江北部冬季漫长,多冰雪——地形因素 C . 新疆塔里木盆地气候干燥,同纬度的北京气候比较湿润——纬度因素 D . 郑州夏天比青岛热——海陆因素
9、某同学设计了一个“不用绳子扎口的气球”,如图所示,先将气球放入玻璃管中,再将气球口紧套在玻璃管口,从抽气口抽气,观察到气球变大,停止抽气后,马上用橡皮套封住抽气口。此时气球不用绳扎,也能保持膨胀状态。假设抽气前后气球内的气压分别是p1、p2 , 瓶内的气压分别是p3、p4 , 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 . p1<p2 B . p1=p2 C . p3<p4 D . p3=p4
10、实验室现要配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2%的氯化钠溶液50克,下列实验操作会使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的是( )
A . 用量筒量取蒸馏水时,俯视读数 B . 量筒中的水未完全倒入烧杯中 C . 称量前游码未归零就调节天平平衡,后称量氯化钠  D . 搅拌后,氯化钠充分溶解,玻璃棒带出少许溶液
11、如图为验证水的组成的实验装置,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正极(阳极)和负极(阴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2:1 B . 负极(阴极)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C . 水通直流电会产生氢气和氧气 D . 水是由氢气和氧气构成的
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物体浸没在水中越深,受的浮力越大 B . 密度较大的物体在水中受的浮力大 C . 重的物体受的浮力小 D . 同体积的铁块和木块浸没在水中受的浮力一样大
13、下列有关水循环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陆地上的水可直接蒸发转化为大气水 B . 固态的冰川不参与水循环 C . 空气中的水汽在适当的条件下会转化会固态、液态的水降落到地表或海洋 D . 通过水循环,使得地球上的水、大气、岩石和生物发生了密切的联系,共同构成了人类生存的自然界
14、下列生活中常见的物质,依次为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的一组是(   )
A . 矿泉水、泥浆水、肥皂水 B . 牛奶、汽水、石灰水 C . 血液、汽油和水的混合物、碘酒 D . 酒精、自来水、汽水
15、浙江省的五水共治成效显著,针对各种废水,下列处理措施和方法类别都正确的是(    )

选项

废水中的主要污染物

处理措施

方法类别

A

不溶性颗粒物

加明矾

结晶法

B

异味物质

加活性炭

吸附法

C

氯化铜

加硫酸钠

过滤法

D

纯碱

加石灰水

蒸馏法

A . A B . B C . C D . D

二、填空题(共10小题)

1、地球一小时”关灯接力活动由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呼吁公众每年3月28日晚20:30熄灯一小时.读图回答:

(1)“地球一小时”活动旨在提醒人们节约能源,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防止气候变暖.小明的下列生活行为不利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是        . (1)
A . 上学、放学轿车接送 B . 衣服尽量手洗,很少使用洗衣机 C . 充电器不用时及时拨下插头 D . 尽量少使用空调
(2)图中P点的地理坐标是      
(3)地球由西向东自转,北京和华盛顿先看到太阳的是      
2、下列物质:①冰水混合物 ②血液 ③油脂放入汽油中 ④白酒 ⑤硫酸铜放入足量的水中,搅拌 ⑥木炭粉放入水中,搅拌。 其中属于溶液的是      ,(填序号,下同)属于悬浊液的是      
3、水是生命有机体的重要组成成分。据测定,水分占人体质量的 以上,一个健康的成年人平均每天需要大约      升的淡水,当人体内含水量不足时就会造成      ,严重时会危及生命。
4、如图所示,悬浮于液体中的A、B两球的体积相同,A球受到的浮力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下同)B球,A球的密度      B球。

5、将5克蔗糖完全溶解在50克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克,其中溶质的质量为      克,溶剂的质量为      克。
6、在研究物质溶解性的实验中,某同学将2克硝酸钾加入6克水中,充分振荡后静置,现象如图甲所示。

(1)该同学认为 :图甲试管中的溶液为该温度下硝酸钾的饱和溶液,判断的依据是      
(2)对该试管进行加热(不考虑水的蒸发),得到如图丙所示的溶液,此时溶液中硝酸钾的质量分数是      
7、为探究空气的对流运动是怎样形成的,甲同学进行了图甲所示的实验,乙同学进行了图乙所示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关于甲同学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有     (可多选)。 (1)
A . 管内的水将按顺时针流动 B . 管内的水将按逆时针流动 C . 该实验能证明空气的对流 D . 该实验能类比空气的对流
(2)乙同学实验时将观察到线香的烟      
(3)根据甲,乙同学的实验结果,请在图丙中用箭头表示出空气对流运动的方向。
8、降水量一般用      来计量,表示一定时间内降落到地面的      。在气象观测中常用      来收集雨水。
9、如图所示是用水银气压计在不同海拔处测出的大气压值,从图中的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请从表中查出海拔大约为1千米处的乌鲁木齐的气压为      千帕;若测得山上某处气压约为80千帕,则该处的海拔是      千米。

10、如图为“北半球中纬度某地区天气系统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气压状况看,A点气压值      (高、低)于B点气压值。
(2)图中的两条锋线,甲乙之间的是      锋(冷或暖)
(3)C、D两处,      是低气压中心,在这种天气系统下的控制下,其天气是      .

三、实验探究题(共5小题)

1、氯化钠是生活必需品,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下表是氯化钠和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根据此表回答问题。

温度/℃

20

30

40

50

60

溶解度/ g

氯化钠

36.0

36.3

36.6

37.0

37.3

硝酸钾

31.6

45.8

63.9

85.5

110

(1)要把硝酸钾从含有少量氯化钠的溶液中提出,最好采用的方法是      。提纯含少量泥沙的粗盐,一般经过以下操作流程:

(2)在做过滤实验后,发现得到的滤液仍然浑浊,其可能的原因是      (写出一种) 
(3)操作⑤的名称是      , 玻璃棒的作用是      。  
(4)实验结束后称量获得的精盐,发现精盐含量较低,其可能原因是______(可多选)。 (4)
A . 食盐没有全部溶解即过滤 B . 蒸发时食盐飞溅剧烈 C . 蒸发后,所得精盐有点潮湿 D . 器皿上沾有的精盐没全部转移到称量纸上
2、如图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和电解水生成气体体积与时间的关系图。试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产生气体的体积判断b应接电源的      极。
(2)根据图像,反应初,当该实验中产生氢气的体积是4毫升时,则生成氧气的体积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2毫升。反应较长时间后,产生的甲乙两管内气体的体积之比约为1:2。
(3)该实验可以说明,水在通直流电的条件下,生成了两种不同的气体,请书写其文字表达式:      。由此说明水是由      组成。
3、为了验证天气观测中温度计放在百叶箱里的必要性,小明分别把两支温度计放在箱内和箱外进行观测,得到数据如下表。

时间

10:00

10:10

10:20

10:30

10:40

10:50

箱内温度/℃

21.2

21.4

21.6

21.8

22.0

22.3

箱外温度/℃

21.3

21.7

21.6

22.0

22.4

22.8

(1)求出两支温度计6次观测的平均温度值:箱内温度      ℃,箱外温度      ℃。
(2)箱外的平均气温要比箱内      ,这是由于      
(3)百叶箱内外哪个气温变化较大?
4、小金利用如图所示装置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回答下列问题:

(1)小物块受到的浮力为      N。
(2)若小金的实验验证了阿基米德原理,则F4=      N。
(3)根据实验数据可知小物块的密度是      Kg/m3.
(4)若实验前溢水杯中的水未装满,能否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并说明理由      
5、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因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青蒿素一时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青蒿素事实上是从黄花蒿中提取的,某兴趣小组利用苗期、生长盛期、花期和果期的黄花蒿的叶片,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见右图,他们进行该实验的目的是      
(2)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应选择      期的黄花蒿叶片作为提取青蒿素的材料。
(3)屠呦呦从晋代葛洪所著的《肘后备急方》获得灵感,把黄花蒿浸泡在乙醚(沸点为35摄氏度)中加热煮沸来提取黄花蒿中的青蒿素,从而避免了高温破坏青蒿素的有效成分。为什么用乙醚来提取黄花蒿中的青蒿素可避免高温破坏青蒿素的有效成分,请对此做出解释。      

四、解答题(共5小题)

1、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日常生活与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读图表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缺水程度

人均水量/m3•年-1

轻度缺水

1700~3000

中度缺水

1000~1700

重度缺水

500~1000

极度缺水

<500

(1)写出图中下列字母所代表的水循环环节名称。

A.        B.蒸发   C.水汽输送    D.植物蒸腾    E.地表径流    F.地下径流

(2)“南水北调”说明我国的水资源在地理上的分布特点是      
(3)从水循环的角度理解,“百川东到海”体现的是            。 (3)
A . 陆上内循环 B . 海上内循环 C . 海陆间循环
(4)台州人均拥有水资源量1650 m3•年-1 , 上表资料显示,台州属于      缺水城市。
2、如图,将一个体积为1.0×10-3m3、重力为6N的木球用细线系在底面积为500cm2的圆柱形容器的底部,当容器中倒入足够的水使木球浸没时,求:

(1)木球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2)细线对容器底部的拉力。
(3)剪断细线,木球处于静止时,木球露出水面的体积为多少升。
3、读硫酸溶液和氨水的密度与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对照表(20℃),回答问题。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

4

12

16

24

28

硫酸溶液的密度(克/厘米3)

1.02

1.08

1.11

1.17

1.20

氨水的密度(克/厘米3)

0.98

0.95

0.94

0.91

0.90

(1)20℃时,随着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大,硫酸溶液的密度逐渐      ,氨水的密度逐渐      
(2)将100克12%的氨水稀释成3%的溶液,需要加水多少克 ?
(3)配制100克12%的硫酸溶液,需要24%的硫酸溶液多少克 ?即需取多少毫升24%的硫酸溶液 ?
4、图甲是一个深度较浅的皮碗,图乙是将皮碗压向水平的天花板,几乎挤完皮碗内的空气,在大气压的作用下,皮碗像吸盘一样 “平贴"在天花板上。皮碗的吸附面积为10厘米2 , 皮碗中心引出的细线可悬挂一个物体。问所挂物体的重力不超过多少,吸盘才不会脱落? (不计细线和皮碗的重力,大气压约为1×105帕,g取10牛/千克)

5、如图所示的潜水艇模型,通过胶管A可以从烧瓶中吸气或向烧瓶中吹气。当烧瓶处于如图所示的悬浮状态时,若要使烧瓶上浮,请写出操作方法及原理。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浙教版科学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册期中检测1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