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七上4.1生物体同步练习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0小题)

1、许多动物的“脸”不呈一个平面,眼位于头部两侧,口向前突出。这种结构对动物的哪些方面是有利的( )
A . 使动物看起来更威风,从而使敌害不敢靠近 B . 使动物更具特色和迷人风姿 C . 使动物视野开阔,有利于捕获猎物,逃避敌害 D . 没有任何意义,只是一种外在形态而已
2、下列属于器官的是( )
A . B . 叶子 C . 血液 D . 精子
3、关于生物体器官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大脑是人体最大的器官 B . 不同的细胞聚集在一起就形成器官 C . 人体内各种器官的功能都是一样的 D . 每种器官都是由不同的组织形成的
4、下列各项中,属于动物器官或植物器官的是( )

①一朵月季花  ②一块洋葱表皮

③一个肾脏  ④一试管血液

⑤一颗心脏  ⑥一块皮下脂肪

A . ①②③⑤ B . ①③⑤ C . ②③⑤⑥ D . ①④⑤⑥
5、“根深叶茂,树干粗壮”,这是对一棵大树的整体性描述。下列选项中属于器官的是( )
A . 一个细胞 B . 一层树皮 C . 一段树干 D . 一棵大树
6、肱二头肌在结构层次上属于( )
A . 细胞 B . 组织 C . 器官 D . 系统
7、下列生物体的结构,都属于器官层次的是( )
A . 大脑和肝脏 B . 心脏和血液 C . 果皮和种子 D . 叶和花瓣
8、人们常食用的下列食物中属于营养器官的一组是( )

①葡萄  ②葵花籽  ③萝卜  ④杏仁

⑤甘蔗  ⑥四季豆

A . ①②③⑤ B . ③⑤ C . ①③④⑥ D . ①②④⑥
9、下列属于植物营养器官的是(   )
A . 番茄果实 B . 食用的菜花 C . 甘蔗的茎 D . 葵花籽
10、青霉素过敏是一种药物过敏反应。对青霉素过敏的患者一旦注射了青霉素,轻者出现皮疹、瘙痒等皮肤过敏症状,重者可出现过敏性休克而危及生命,造成严重的后果。所以,为了预防青霉素过敏,在使用青霉素前必须做皮试。“皮试”是将药物注射到皮肤的哪个层次(    )
A . 表皮 B . 真皮 C . 生发层 D . 皮下组织
11、小明经常用小儿感冒灵来治疗感冒,开始时效果显著,长期使用后效果越来越差,最可能的原因是( )
A . 流感病毒对小儿感冒灵产生了定向变异 B . 流感病毒对小儿感冒灵产生了隔离 C . 小儿感冒灵对流感病毒的抗药性变异进行了定向的选择 D . 流感病毒对小儿感冒灵进行了定向的选择
12、根据达尔文的进化学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鲸没有牙齿,是因为它们吞食浮游生物 B . 长颈鹿的长颈是采食高处树叶反复伸颈的结果 C . 羚羊听觉灵敏,奔跑快是因为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D . 蛇身体细长无足,是经常出入鼠穴捕食的结果
13、科学家通过比较如图所示的与马相似动物的骨骼化石,以及它们的生存时期,认为它们是现代马的祖先。科学家不能直接从图中获得的演化证据是( )

A . 腿骨结构大部分相同 B . 足趾个数逐渐减少 C . 中足趾逐渐变得发达 D . 遗传物质基本相近
14、许多哺乳动物起源于古代的食虫类动物,但由于它们长期适应不同的生活环境而进化发展成为在外形上有很大差别的蝙蝠、斑马、鲸、熊等,这种现象主要说明了( )
A . 不管环境如何,物种总是在发生变化 B . 自然选择是不定向的 C . 动物的变异是动物本身的意愿所决定的 D . 环境变化是物种变化的原因
15、据《自然》杂志介绍:地球上树木生长的高度极限约为122~130m。下列关于树木生长高度有极限的原因叙述,错误的是( )
A . 130m以上的高空空气稀薄,影响了树冠的光合作用 B . 树木生长的高度有极限的现象应该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C .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高大的树木更容易招致风折雷劈 D . 重力的存在制约了水分、无机盐在树木内向上运输的高度
16、小柯同学走楼梯时摔倒,膝盖受伤渗出了一些血。他至少伤到了皮肤的(   )
A . 表皮层 B . 真皮层 C . 皮下组织层 D . 保护组织
17、下图为各种宁波土特产,不属于果实的是(   )
A . 宁海的白枇杷 B . 慈溪的杨梅 C . 奉化的雷笋 D . 北仑的金柑
18、下列对各种现象的解释中,与达尔文进化理论一致的是(    )
A . 长颈鹿“长颈”的形成是其为了适应环境将脖子伸长的结果 B . 人们对“超级细菌”无可奈何是抗生素质量下降的缘故 C . 狼和鹿两者进行相互选择,结果都能迅速奔跑 D . 害虫在农药的作用下,产生了抗药性变异
19、抗生素作为治疗细菌感染的特效药被广泛使用,但现在对抗生素敏感性下降的“耐药菌”越来越多,这已经成为世界性难题。图中①②③表示细菌在人体内的变化过程,根据自然选择理论解释此现象,下列最合理的一项是(   )

A . 耐药细菌个体能够在人体内大量繁殖 B . 细菌产生的变异一定都有利于适应环境 C . 抗生素对细菌的耐药性起了进行不定向的选择的作用 D . 病菌的耐药性变异是为了适应存在抗生素的环境而产生的
20、在某个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达尔文发现昆虫一般呈现出两种类型:多数昆虫无翅、残翅,少数昆虫有强健翅,岛上具有正常翅的昆虫消失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翅型的差异体现出生物的多样性 B . 正常翅昆虫的消失是与海岛环境斗争的结果 C . 频繁的大风导致昆虫的变异类型出现 D . 无翅、残翅和强健翅都是与海岛环境相适应的

二、填空题(共10小题)

1、在进化过程中,有些动物的附肢发生了演变,如鸟的前肢演变成      ,海豚的前肢演变成      
2、多细胞生物体内许多      联系起来,共同完成某种连续的基本生理功能,这些器官组成了一个系统。人和高等动物由                                                等八大系统组成。
3、如图是人体消化系统组成示意图,认真阅图,完成填空。

(1)消化系统由多个器官按照一定顺序排列在一起,共同完成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的,其中B器官的名称是      
(2)胆汁能消化脂肪,能分泌胆汁的器官是      
4、器官是由      组织构成.具有      的结构,如      (举出4个例子)。
5、构成人体的系统有      
6、人的消化系统中有许多与摄食、消化有关的器官,这些消化器官协同工作,共同完成对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其中可暂时贮存食物,并且将食物初步消化为糊状的器官是      ,能分泌胆汁的器官是      
7、如图表示消化系统的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内填数字)

(1)消化系统包括            两部分。
(2)消化道中最膨大的部分,可初步消化蛋白质的场所是[      ]。
(3)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是[      ]食物中的营养成分经吸收后进入循环系统。
(4)[⑧]是      ,它所分泌的胆汁能促进脂肪的消化。
8、云南红河被誉为蝶类的“伊甸园”。科考队发现此处箭环蝶爆发时,竹叶被幼虫吃光,但是,竹子不会因此而死去,而且来年还长得比往年更加枝叶繁茂。这是一种自然选择形成的生态系统稳定性。对这种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解释,你认为合理的是      (填字母)。
A、箭环蝶长期有规律地爆发,可能使竹子的变异性增加
B、箭环蝶与竹子之间已达到完美程度,都不需要继续变异
C、有益于竹子的微小变异被遗传下来,最终成为竹子特有的性状
D、箭环蝶“大脑”与人脑一样发达,知道竹子死了自己也活不了
9、竹生长快,适应性强,又有广泛的用途,更是一种重要的森林资源。

(1)如图所示表示竹的不同结构,其中属于器官的是      ,因为它是由       构成的。
(2)在生物结构层次当中,人体具有而竹子没有的是      
10、如图为一块马铃薯甲虫成灾区域先后使用两种杀虫剂的实验结果曲线图,请据图回答:

(1)从图中可以看到,使用某种杀虫剂消灭害虫,杀虫剂的杀虫效果是      
(2)某种杀虫剂使用之前,害虫对这种杀虫剂的抗药性存在着      ,害虫抗药性越来越强是因为杀虫剂对害虫长期      的结果。

三、解答题(共4小题)

1、近年来,关于“超级细菌”感染的临床案例屡见不鲜。其实只要使用抗生素,出现耐药菌就不可避免,而滥用抗生素则会催生耐药菌的出现。如图是几种抗生素被允许使用的年份及相应的耐药菌出现的年份(注:上下深浅一致的箭头,分别表示抗生素及相对应的耐药菌)。

 

(1)从图中可以发现,最早用于临床的抗生素是      ,而该抗生素相对应的耐药菌出现在临床使用之      (填“前”或“后”)。
(2)青霉素使用之前,细菌对青霉素的抗药性存在着差异,患者使用青霉素后,体内的大多数细菌被杀死,以达尔文的自然选择观点看,这叫做      ,极少数抗药性强的细菌活下来并繁殖后代,这叫做      
(3)绝大部分耐药菌都是在对应的抗生素使用之后出现的,这是通过细菌与抗生素之间的      (填“生存斗争”“过度繁殖”或“遗传变异”)实现的。根据生物进化理论,各种耐药菌的出现是对应的抗生素对其不断      的结果。
2、请你根据下面的皮肤的结构图,判断皮肤属于人体结构层次中的哪一部分,并说明理由?

3、下列为我们经常食用的植物,请写出它们的食用部分主要是植物的什么器官。

植物

马铃薯

白菜

金针菜

芹菜

松子

玉米

器官

4、国庆前后,一年一度的运动会在嘉兴市各个学校隆重召开.在运动会上,最引人注目的是1000米长跑.
(1)当你在跑步时,运动系统需要更多的氧气,这时,在            的调节下,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活动就会加强,使呼吸变急、心跳加快并加强.
(2)我们知道,皮肤由外到内可分为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三层.那么,皮肤是一种组织、一种器官,还是一个系统?请说明理由.

四、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

1、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分析解释斑马的进化过程:


(1)斑马群中存在不同体色的个体,随着环境的不断改变,体色为黑白相间、跑得快的斑马因与环境相适应、不易被敌害发现而在                 中获得生存、繁衍。这样,环境对斑马起了选择作用,而这种选择作用是定向的,它决定着生物进化的        。

(2)上述过程表明,自然选择的动力是             ,自然选择的结果是                 。  

2、我国药学家屠呦呦因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早在 1971 年青蒿素对鼠疟、猴疟都具有 100%的抗疟作用,青蒿植物会产生青蒿素这种性状是由青蒿的      决定的。但是在单方青蒿素的地区,疟原虫对单方青蒿素敏感度下降,这意味着疟原虫出现抗药性,这种现象是      的结果。之后屠呦呦团队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解决了这一问题,治疗疟疾获得更大的突破。
(2)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同一地点采集黄花蒿的根、茎、叶(叶龄7天),共采集3 次,并测定样品中青蒿素的含量,记录入下表.


青蒿素的含量(mg/g)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1.02

1.05

1.14


0.09

0.11

0.10


叶(叶龄7天)

4.57

4.65

4.58


请补充完整表格内最后一列栏目的信息      ,此实验的研究目的是      

3、用自然选择学说分析解释斑马的进化过程:
(1)斑马群中存在着不同体色的个体。随着环境的不断改变,体色黑白相间、跑得快的斑马因与环境相适应,不易被敌害发现而在      中得以生存、繁衍。环境对斑马的选择作用是定向的,它决定着生物进化的      
(2)上述现象表明,自然选择的动力是      ;自然选择的结果      

五、综合说理题(共1小题)

1、在印度洋的南部有个克格伦岛,岛上经常刮风暴。当年达尔文在这个岛上发现昆虫一般呈现出两种类型:多数昆虫翅膀退化不能飞,少数昆虫翅膀异常发达。试分析这种两极分化现象产生的原因。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华师大七上4.1生物体同步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