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七上走近科学 什么是科学探究同步练习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9小题)

1、某小组在探究“蚯蚓的运动”中,作出的假设是:蚯蚓在玻璃板上比在粗糙纸上运动速度更快,可是实验结果却相反。对此该小组应(    )
A . 放弃自己的实验结果 B . 进一步查找资料并重新作出假设 C . 适当修改实验结果以保持与原有假设一致 D . 不管实验结果,直接根据假设得出结论
2、有蚂蚁和草莓两种生物,如果蚂蚁会爬到草莓的根上,并据此探究蚂蚁和草莓之间的关系。探究过程的第一步应该是(   )
A . 观察蚂蚁在草莓上的行为 B . 作出蚂蚁吃草莓根的假设 C . 提出蚂蚁是否吃草莓的问题 D . 记录蚂蚁是否吃草莓根情况
3、问题是探究之源,课堂上我们一般会根据情景及生活经验,提出明确而科学的问题。在探究“鸟的生殖和发育”时,提出的不属于科学问题的是(  )
A . 养鸡场孵化箱里的蛋是种蛋,为什么种蛋能孵化出小鸡 B . 鸟蛋颜色、大小不一,但结构都一样,我想知道鸟蛋是怎样孵出小鸟的 C . 假如树林中没有鸟,谁来捉害虫 D . 刚孵出的小鸡毛茸茸的,到处乱跑,可刚孵出的小燕子全身无毛,为什么会如此不同
4、某同学为研究水温与鱼受精卵孵化率的关系,进行了如下探究。其中属于“作出假设”的是(   )

序号

探究过程

水的温度对鱼受精卵孵化率有怎样的影响?

根据已有知识和经验推测,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鱼的受精卵才能孵化

在不同温度放入等量的鱼受精卵,并在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并计算鱼受精卵的孵化率

根据观察现象,得出“鱼的受精卵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才孵化”的结论

A . B . C . D .
5、科学探究是指人们通过一定的过程和方法对客观事物和现象进行探索、质疑和研究的过程.下列行为中,不属于科学探究的是(   )
A . 琴纳对天花和牛痘的研究 B . 小嘉探究人脚印的长度与身高的关系 C . 小嘉探究使凹陷乒乓球复原的方法和原理 D . 科学家发现雅鲁藏布大峡谷
6、在练习掷实心球时,小嘉发现每次虽然用最大的力量掷实心球,可是实心球抛出距离并不一样,小嘉猜想可能是实心球脱离手时的方向不相同导致的,请对以上现象提出一个具有探究价值和易于探究的科学问题(   )
A . 做抛物运动的物体抛出点与落地间的水平距离与抛出角度是否有关 B . 投实心球时抛出点与落地间的水平距离与初速度是否有关 C . 做抛物运动时物体抛出点与落地间的水平距离跟力的大小是否有关 D . 投实心球时抛出点与落地间的水平距离与哪些因素有关
7、每年的7月下旬至9月是吃西瓜的最佳时间。我们在购买西瓜时,习惯用手指来弹西瓜,根据发出的声音判断西瓜是否已经成熟,如右图所示。“用手指弹西瓜”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 . 提出问题 B . 建立假设 C . 获取事实与证据 D . 得出结论
8、小明为了选一个弹性比较好的篮球参加测试,他依次将几只篮球举过头顶并静止释放,观察篮球反弹的高度进行选择。小明的行为类似于科学探究中的(   )
A . 提出猜想和假设 B . 制订探究方案 C . 获取事实与证据 D . 解释、检验与评价
9、科学已经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下列不属于科学研究的是 ( )
A . 小明到椒江的大陈岛旅游,为“甲午岩”的雄伟而叹服 B . 麦哲伦航海探险,发现地球是圆的 C . 苹果落在牛顿身上,结果他发现了万有引力 D . 天空布满了乌云,小明觉得特别闷热,由此他认为天快要下雨了
10、当有人宣称通过实验获得一项重要发现时,判断此发现是否可信的最好理由是(   )
A . 该领域其他专家的意见 B . 此人是否为这一领域的权威 C . 撰写的实验报告有无疵漏 D . 他人能否重复其实验并得到相同的结果
11、进行实验探究时,若要使已获得的探究结论更具有说服力,下列做法通常无效的是(    )
A . 增加自变量的数量 B . 同一实验者重复实验 C . 增加实验样本的数量 D . 不同实验者重复实验
12、2019年2月20日下午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任务参研参试人员代表,他强调,太空探索永无止境。关于太空,下列不属于科学问题的是(    )
A . 太空中哪颗星星最美? B . 带入太空的水稻能否正常生长? C . 新型材料在太空中会表现出什么性质? D . 太空回收的植物是否发生改变?
13、下列问题中不属于科学问题的是(  )
A . 哪种品牌牛奶的蛋白质含量高? B . 哪种品牌牛奶的密度大? C . 哪种品牌牛奶的矿物质种类多? D . 哪种品牌牛奶的味道好?
14、在探究蜗牛是否有视觉时,小明先让蜗牛在灯光下爬行3分钟,再用书本遮在它上面,使其一半身体处于阴暗中,观察是否都爬向阴暗处。下列实验方案设计合理的是(  )

A . B . C . D .
15、课间,小科发现同桌趴在桌上,满脸通红。小王说他可能发烧了,提出用体温计测量。对于“提出用体温计测量”属于科学探究中的哪个环节(   )
A . 提出问题 B . 建立假设 C . 设计方案 D . 收集证据
16、目前,全球的气候均在变暖,近150年来,全球平均气温升高了1℃,这个数字在气象学上是个不可忽视的大数字。对这种现象,有些科学家认为:可能是由于大量排放二氧化碳而造成的温室效应。科学家提出这种观点是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 . 提出问题 B . 建立假设 C . 收集证据,检验假设 D . 做出解释
17、2020年全球流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小科同学在晨检时,发现自己体温偏高,于是到医院去检查,医生给他量体温、化验血液等。医生采取这些行动的直接目的是为了( )
A . 建立假设 B . 获取事实与证据 C . 制定计划 D . 提出问题
18、如图所示是“探究食物上滋生微生物条件”的实验。一星期后用放大镜观察,结果只有乙中有大量微生物生长。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 . 甲、乙这一组对照实验中,变量是水分 B . 通过甲、乙的对照,说明微生物的生长需要水 C . 设置丙的目的是排除乙中的大量微生物可能来自于水 D . 通过乙、丙的对照,说明这些微生物为自养生物
19、有人说:“由于地球自转的原因,在南北半球,马桶下水的旋转方向不同。”小科为验证这个观点是否正确,以下做法属于获取证据的是( )

①相信这种说法

②建立新的假设

③查找资料研究

④亲自动手实验

⑤向南半球的朋友求证

A . ①③④ B . ①③⑤ C . ②④⑤ D . ③④⑤

二、填空题(共9小题)

1、一种以地下茎繁殖为主的多年生野菊分别生长在海拔 10m、500m 和 1000m 的同一山坡上。在相应生长发育阶段,同一海拔的野菊株高无明显差异,但不同海拔的野菊随海拔的增高而显著变矮。为检验环境(主要指海拔)和遗传(指不同海拔的植株)因素对野菊株高的影响,请完成以下实验设计。

⑴实验处理:春天,将海拔 500m、1000m 处的野菊幼芽同时移栽于 10m 处。

⑵收集数据:要测量第二年秋天      

⑶预测支持下列假设的试验结果:

假设一 野菊株高的变化只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实验结果是:移栽至 10m 处的野菊株高      

假设二 野菊株高的变化只受遗传因素的影响,实验结果是:移栽至 10m 处的野菊株高      

2、如图表示了一种怀孕蜥蜴培养在不同温度下,所产幼仔的性别百分比。

(1)如果有10只蜥蜴出生于32℃ 的环境中,则雄性的数目最可能是      
(2)根据图示信息,请提出一种合理的推断:      
3、媒体报道某餐馆的一道名菜含有黄樟素。

①小明认为微量黄樟素可能会导致癌症;

②于是,他准备了两组老鼠,一组长期喂含微量黄樟素的食物,另一组喂正常食物;

③一年后,两组老鼠都没患癌症。

(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实验以及得出结论。上文①应属于科学探究方法的哪一步?      
(2)当实验结果不符合假设时,说明假设是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3)步骤      采用的是科学探究活动中常用的对照实验。
4、请你仿照例子,针对现象提出一个恰当的问题。
(1)例:鱼在水中游动。

问题:鱼为什么会在水中游动?

①雨后出现彩虹。

问题:      

②秋天,有些树开始落叶了,有些树却终年常绿。

问题:      

(2)例:钢铁在潮湿的环境中易生锈。

问题:钢铁在什么条件下易生锈?

①种子在温暖的环境中易发芽。

问题:      

②湿衣服在有风的环境中易干。

问题:      

5、科学探究需要不断地            ,需要通过多种途径      ,还需要不断地      ,用科学原理      
6、人的指甲是在不断长长的,但到底是由指甲的哪一部位长长的呢?某同学对此提出假设:指甲长长可能是由指甲的根部不断长长而形成的。为此,他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①在指甲的中轴线上,按图所示涂上指甲油(指甲油较难擦去,可以在指甲上保留较长时间);②半个月后,观察、测量并分析。

(1)如果该同学的假设是正确的,那么应观察到AB间的距离      (选填“增大”“不变”或“缩短")。
(2)对于指甲的生长,你还想研究的问题是:       
7、以下是某同学开展探究活动的几个步骤,请阅读并回答下列问题。

①某同学发现池水中有小白点在浮动,仔细看了很久。

②他想这是什么生物呢?

③于是取出一滴池水,做成坡片标本,用显微镜观察。

④原来是草履虫。

以上叙述中,属于提出问题的是      ,属于进行实验的是      

8、阅读材料,将问题答案的字母填写在对应的横线上。

A.暑假,甲和乙两位同学在海滩上玩耍,白天觉得沙子很烫而海水较凉,傍晚,沙子却比海水凉。

B.甲说,为什么中午海水比沙子凉,傍晚沙子却比海水凉?

C.乙说,可能是海水和沙子吸(放)热的本领不一样。

D.甲与乙分别取相同质量的海水和沙子,用相同的杯子、相同的加热器加热,分别记下相同时间内海水和沙子升高的温度;移去加热器,分别记下相同时间内它们降低的温度。

E.甲与乙在笔记本上写道:实验数据表明海水吸(放)热的本领比沙子强。

以上叙述中:

(1)属于提出问题的是:      
(2)属于建立假设的是:      
(3)属于描述科学实验过程的是:        。
(4)属于得出结论的是:       
9、经常熬夜会导致人体“生物钟”紊乱,“生物钟”紊乱的人记忆力是否会下降呢?带着这个问题,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如下探究。

①将32只健康老鼠(年龄、大小等条件均相似)随机平均分成两组,饲养在两个相同的鼠笼中,分别标上A组、B组。

②利用遮光布和灯光等方法打乱A组老鼠的“生物钟”,B组老鼠保持自然昼夜节律不变。保持其他条件都相同进行饲养。

③  饲养四个星期后,让A、B两组老鼠走同一迷宫,记录老鼠从入口到达出口所用的时间。5小时后让A、B两组老鼠第二次走原来的迷宫。获得数据如下表。

组别

老鼠走迷宫所用平均时间(S)

第一次

第二次

A

90.22

83.53

B

32.4

20.25

(1)B组实验的作用是       。
(2)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发现      (填“A”或“B”)组老鼠记忆力比较差。
(3)受该实验的启发,请你对青少年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提出一条建议。       

三、解答题(共1小题)

1、鱼儿的生活离不开水,鱼类受精卵的孵化受水温影响很显著,下列表格和曲线图是某种鱼的受精卵在不同水温中孵化的实验结果:

水温(℃)

14

18

22

26

30

34

38

42

平均孵化率(%)

0

55

70

92

84

56

6

0

请根据图表数据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该种鱼的受精卵在水温为      ℃时平均孵化率最高。
(2)若将14℃和42℃两组鱼受精卵所处的水温分别逐步调节到26℃,结果14℃组的能孵化出鱼苗,而42℃组的不能孵化出鱼苗,原因是:42℃组的鱼受精卵      
(3)分析如图,水温在18~34℃之间时,鱼受精卵平均孵化时间与水温的关系是      

四、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1、小明利用矿泉水瓶等器材制作了“会旋转的瓶子”。将矿泉水瓶去掉顶部,在靠近底部同一高度的侧壁上等距打若干个相同的小孔,小孔中插入吸管,再用细线将其悬挂起来,如图甲所示。

【实验目的】探究矿泉水瓶旋转快慢的影响因素。

【实验过程】往瓶中加水至一定水位,同时拔出吸管口的盖子,水从吸管中喷出,瓶子发生旋转。通过调节注水速度使瓶内水位保持不变。记录矿泉水瓶旋转5周所需时间。

【实验结果】如表所示。

编号

水位深度

吸管数量/根

矿泉水瓶旋转5周所时间/秒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1号

15

2

15.1

15.3

16.1

2号

4

7.9

7.3

8.2

3号

6

4.9

4.5

4.7

4号

7.5

2

5.0

5.3

5.5

5号

4

2.4

2.6

3.1

(1)根据图乙中吸管的出水方向,可判断矿泉水瓶沿      时针旋转。(选填“顺”或“逆”)
(2)实验中,1号矿泉水瓶旋转1周所需时间      秒。
(3)根据本实验数据可获得的结论是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华师大七上走近科学 什么是科学探究同步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