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七上第四章第6节 汽化与液化同步练习(优生加练)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0小题)




二、填空题(共5小题)
夏天,剥开包装纸的冰棍会冒“白气”是 现象(汽化/液化);根据你的观察,在室内无风时,冰棍冒出的“白气”符合实际的是图 (甲/乙)。
三、实验探究题(共10小题)
①将一定质量温度为t1的冷水装入一个双层通入玻璃真空保温杯中,液面如图甲所示位置,标记为A;
②向杯中插入导管,将100℃的水蒸气通入保温杯的冷水中(水蒸气全部被吸收),发现杯中水面明显上升;
③一段时间后,停止通入水蒸气,移出导管后,杯中液面位置如图乙所示,标记为B,再测出此时杯中水的温度为t2 , 比较发现t2高于t1。
【提出问题】液体蒸发快慢跟哪些因素有关?
【联系实际】①将湿衣服晾在太阳底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摊开晾比叠着晾干得快,晾在通风处比无风处干得快;②相同条件下,将水和酒精同时擦在手臂上,酒精更容易干。
【作出猜想】猜想一:液体蒸发的快慢可能跟液体 的高低、液体 的大小和液体表面空气流速的快慢有关。
猜想二:液体蒸发的快慢可能与 有关。
【进行实验】如图所示,小明在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一滴质量相同的酒精,通过观察图中情景可知,他探究的是酒精蒸发的快慢与 是否有关。
【交流反思】该实验过程中需控制酒精的 和液体表面上方空气流动速度相同。
【联系实际】我们知道液体蒸发时要 ,请你列举一个应用该特性的事例: 。

【实验过程】(实验中的热损失及热胀冷缩对实验的影响忽略不计)
①将一定质量温度为t1的冷水装入一个双层玻璃真空保温杯中,液面如图甲所示位置,标记为A。
②向杯中插入导管,将100℃的水蒸气通入保温杯的冷水中(水蒸气全部被吸收),发现杯中水面明显上升。
③一段时间后,停止通入水蒸气,移出导管后,杯中液面位置如图乙所示,标记为B,再测出此时杯中水的温度为t2 , 比较发现t2高于t1。

在液体沸腾过程中,观察到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可知该液体的沸点为 ℃,虽然液体的温度不变,但要继续加热,所以说液体在沸腾的过程中要不断 (选填“吸热”或“放热”)。
①该实验是通过比较 判断液体蒸发的快慢。
②学习小组的同学对乙图中实验装置进行改进。以下是他们设计的三种玻璃片,玻璃片内有不同形状的凹陷,可以滴加液体。从变量控制的角度分析,你选择哪种玻璃片进行实验,并说明理由。 。
物质 | 质量(克) | 温度(℃) | 小烧杯 | 实验现象记录 |
水 | 2 | 15 | 相同 | |
酒精 | 2 | 15 | 相同 |
四、解答题(共11小题)
室内温度为20℃,此时用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裹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画出能正确反映温度计示数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的大致图像。
夏天,用冷水洗过的两件完全相同的湿衣服,都展开挂在晾衣绳上,一件在阳光下,另一件在树荫下,如图所示.阳光下的湿衣服干得快.请解释这个现象.
五一节放假,早晨小明帮助妈妈准备早餐,当他从冰箱里拿出冷藏后的火腿(如图所示),一会儿发现它变湿了,马上用干布擦拭却擦不干,但是在桌面上放置一段时间后火腿自己也会变干,请你解释上述现象。
本报讯:昨晚,南京市建宁路上一停车场内发生氮气泄露事故,现场周围“寒气”逼人,车厢挂起冰柱,地面结了厚厚一层冰.
昨晚10点左右,建宁路上一家名为“的士”的休闲中心的一名工作人员突然发现停车场里一辆大型槽罐车尾部不断冒出白烟,并且越来越大,当他走过去一看,被现场的情景吓了一跳,只见车尾部开始结冰,车厢下端已经有大约10cm长的冰柱,而液体刚滴到地面上就开始结冰,不久地面上就是一层厚厚的冰.原来,这辆属于南京气体产品公司的槽罐车满载液态氮气,车尾部冒出的白烟就是车罐内液态氮发生泄露的表现.据介绍,氮气具有快速制冷的效果,如果有足够多的氮,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将周围气温降低到零下50℃,情况比较危险…
小盼是个爱动脑筋的好孩子,阅读了这则新闻后,提出了下面的问题,你能帮她解答吗?
根据以上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对划线部分的现象作出解释。
|
五、综合说理题(共4小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