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2 浙教版科学 中考高频考点 加强练 第95讲 太阳系和宇宙

年级: 学科: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0小题)

1、有关地球的演化,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太阳系中的地球和其他行星都来自宇宙中的同一星云 B . 星云不停地旋转,使中心部分聚集收缩,成为原始太阳 C . 随着地壳的不断运动,渐渐形成了陆地 D . 地球上最初的生命诞生在原始大气之中
2、下列依据与“星云说”的提出有关的是( )
A . 太阳系的行星绕日公转的方向和太阳自转的方向不一致 B . 太阳系的行星绕日公转的轨道面不在同一平面上 C . 太阳系的行星绕日公转的轨道都是正圆形的 D . 星云是由气体和尘埃物质组成的巨大云雾状天体
3、宇宙中存在的各种天体,根据它们的体积大小和质量大小,从大到小可以排列为( )
A . 星系 星团 恒星 行星 B . 星团 星系 恒星 行星 C . 行星 恒星 星团 星系 D . 星团 星系 行星 恒星
4、下列假说与其证据相一致的是( )

选项

假说

证据

A

康德——拉普拉斯星云说

太阳自转方向与八大行星公转方向一致

B

化学进化假说

始祖马化石

C

大爆炸宇宙论

宇宙年龄约有137亿年

D

生物进化论

陨石中发现氨基酸

A . A B . B C . C D . D
5、现代宇宙论最重要的证据是(   )
A . 霍金提出的黑洞理论 B . 所有的星系都在远离我们而去,星系离我们越远,它的退行速度越快 C . 古代“上帝”创造的宇宙以及其中的万物 D . 气球充气后不断膨胀,气球上各个小圆点间的距离不断变大
6、如图为太阳系局部示意图,读图分析:与地球相比,天体M没有生命存在的根本原因是(   )

①没有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和液态水②没有坚硬的地表③距日较近,表面温度较高④体积和质量很小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7、太阳表面发生的变化统称为太阳活动。常见的太阳活动有耀斑、日珥、太阳黑子、太阳风等。其中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主要标志是(   )
A . 太阳黑子 B . 日珥 C . 耀斑 D . 太阳风
8、不包含地球的天体系统是( )
A . 河外星系 B . 银河系 C . 太阳系 D . 地月系
9、太阳是太阳系中唯一的恒星,每时每刻向外辐射太阳能。下列关于太阳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中的能量最终来自于太阳能 B .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的 C . 地球上的水循环是由太阳能推动的 D . 太阳能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裂变
10、2021年太阳活动频繁,如图是太阳释放的耀斑,它出现在太阳的 (    )

A . 色球层 B . 光球层 C . 日冕层 D . 外层
11、2020年7月23日,“天问一号”成功发射,奔向火星;至2021年5月15日(农历四月初四),携带“祝融号”火星车的着陆巡视器在火星着陆,我国成为首个在一次火星探测任务中完成“绕、落、巡"三项目标的国家。下 列描述错误的是( )

A . 图甲中箭头所指的行星是火星 B . 2021 年5月15日,地球上看到的月相是下弦月 C . 陨石撞击火星可以形成撞击坑 D . “天问一号”拍摄的照片信息是以电磁波的形式传回地球的
12、人类对天体的认识是不断深入、不断完善的。下列天体系统关系图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13、人类从未间断过对太阳系的探索。下列有关太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耀斑爆发常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B . 金星可以直接用肉眼观察到 C . 除地球外,其他行星至今没有发现水 D . 土星和木星周围都没有卫星
14、上是天文望远镜所拍摄的太阳表面照片,照片中①区域呈现的太阳活动主要是(   )

A . 日珥 B . 太阳风 C . 耀斑 D . 太阳黑子
15、科学家研究发现,太阳系附近有3颗可能存在外星生命的行星。下图为其中一颗行星与其绕转的恒星所组成的星系,该星系相当于宇宙结构层次中的( )

A . 地月系 B . 太阳系 C . 河外星系 D . 银河系
16、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 . 在北半球,北斗星是指北最好的参照物 B . 地球自转引起了昼夜长短的变化 C . 一年中每天的正午杆影的长短都不同 D . 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往往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17、科幻片《流浪地球》震撼了广大观众,故事中太阳由子某些原因提前步入晚年,而现实中的太阳大概还有50亿年的寿命。下列关于太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太阳是一颗自己能发光和发热的气体星球 B . 日珥是太阳活动强弱的主要标志 C . 太阳大气从里到外依次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 D . 太阳黑子是太阳表面由于温度较低而显得较暗的气体斑块
18、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成功着陆火星。如图所示为太阳系局部示意图,其中表示火星的是(   )

A .   ① B . C . D .
19、如图,太阳和月球分别是离我们最近的恒星和卫星,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平时所看到的太阳是它的大气层,耀斑发生在光球层 B . 月球表面有许多较暗的区域,是由于温度较低而显得较暗 C . 月球表面有许多由于火山喷发和小天体撞击而形成的环形山 D . 太阳的质量比月球要大得多,但是体积和月球相近
20、在初中科学的学习过程中,能正确梳理概念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我们更好的学习。下列选项中前者包含后者的是(   )
A . 真菌、食用菌 B . 花、果实 C . 可见光、红外线 D . 银河系、河外星系

二、填空题(共10小题)

1、神舟系列无人航天飞船陆续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航天技术的研究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1)飞船返回舱一般选择在内蒙古中部降落,主要原因是该地____(填字母,下同)。 (1)
A . 是我国人口最稀少的地区 B . 地形平坦 C . 沙尘暴还未开始 D . 天气干燥温暖
(2)开创太空观测、研究地球和宇宙新时代的探测器是____。 (2)
A . 航天飞机  B . 空间站 C . 人造卫星  D . 载人飞船
(3)飞船在轨道上正常飞行时处于“失重”状态。在这种环境中,下列实验不能像在地面上一样正常进行的是____。 (3)
A . 用弹簧测力计测重力 B . 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C . 用平面镜改变光路 D . 用放大镜看物体
2、  2012年6月,“好奇”号火星车成功着陆火星表面,人类探索火星又迈进了一步。
(1)火星是太阳系中的一颗      (选填“恒星”“行星”或“彗星”)。
(2)火星车的重要任务是寻找火星上支持生命存在的证据之一——有机物。有机物在组成上的共同特点是都含有      元素。
(3)火星车着陆器在进入火星大气后减速下降。在减速直线下降过程中,只受到阻力F1和火星引力F2的作用,此时F1      F2(选填“>”“=”或“<”)。
3、关于宇宙的起源有许多假说,其中目前广为人们接受的是热大爆炸宇宙理论,其观测到的主要事实依据之一是      。科学家发现编号为“吉利斯581c”的行星,推测它上面存在生命产生的条件,它围绕编号为“吉利斯581”的红矮星旋转,它距该红矮星的平均距离约为0.107亿千米,从“吉利斯581”的红矮星上发出的光,到达“吉利斯581c”行星的时间约为      s(取整数)。在探索生命的过程中,科学家特别关注其他天体上是否有水的存在,这是因为水对生物的重要性表现在      。若我国的“嫦娥奔月”工程在月球上发现了固体水,我们在开发月球的初期,不存在绿色植物的情况下,在月球上,水除了直接利用外,你认为根据水的化学性质,水的最大用途是      
4、请结合地球演化的历史,按先后顺序排序:      

①出现人类

②形成原始海洋

③恐龙时代开始,爬行动物盛行

④海洋中出现蓝藻开始进行光合作用

⑤形成原始大气

⑥出现鱼类和古老的蕨类植物

5、太阳是一个巨大的能源,阳光给地球带来的光和      是太阳辐射能的主要形式;太阳能电池板一般是黑色的,气象站的百叶箱涂成白色,这说明物体的吸热本领与颜色的关系为      
6、《流浪地球》是一部科幻电影,于2019年2月5日(农历大年初一)在中国内地上映,掀起了一股观影热潮,电影好看,也蕴含着许多科学知识。

(1)地球如果要“流浪”到太阳系外,要经过某些行星的运行轨道,在除地球外的七大行星中,肯定不会经过的行星有      (填行星的名称)。
(2)地球“流浪”是为了逃离太阳毁灭对地球的影响。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有      (填序号);

①扰乱地球上空的电离层,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甚至中断;

②太阳黑子增强时,紫外线相对增多;

③世界许多地区降水量年际变化与黑子的11年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

7、火星与地球最为相似且距离较近,2021年5月15日,天向一号携带的“祝融号”火星车(如图)成功着陆火星,迈出了我国星际探测征程的重要一步 。

(1)火星是太阳系中的一颗       (填“行星”或“恒星");
(2)“祝触号”进入火星大气后减速下降时,相对于火星表面是      的(填“运动”或“静止");
(3)火星上昼夜温差大,为保证“祝融号”度过漫漫寒夜,其顶部有一个集热窗装置,里面装有的正十一烷白天会吸热熔化储存能量,晚上      放热释放能量(填物态变化名称)。
8、“祝融号”在火星成功降落,使火星成为关注热点。火星是离地球最近的行星之一,应城火红色而得名。火星的自转方向与地球相同,自转周期与地球接近,公转周期约为地球的两倍。回答下列问题:
(1)在太阳系八大行星中,与火星相邻的两大行星,除了地球外,另一颗是      
(2)火星上也有昼夜交替现象,在火星上一昼夜时长约为地球上的      小时。
9、        
(1)如图甲为“宇宙层次结构”概念图,其中空格部分应填上      

(2)如图乙,将一盏电灯放在桌子中央代表太阳,用一个地球仪代表地球,以电灯为圆心,在桌面上按箭头方向沿虚线平移地球仪,该实验能模拟地球的      (填“自转”或“公转”)运动。仔细观察地球仪被灯光照亮部分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我国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地球仪平移的位置处于图中的      (填“A”或“B”)附近。
10、  2020 年 1 月,科学家拍下太阳表面最高清的图片,太阳表层有玫瑰色的舌状气体喷出,再沿着弧形路线落回(如图),这种太阳活动称为      ;该现象发生在太阳大气的      层。

三、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

1、读“太阳系模式示意图,请回答:

(1)在我国古代,常用“金、木、水、火、土”五行来说明世界万物的起源。在天文学上,金、木、水、火、土星是距离地球较近的行星。图中表示金星的字母是                 。

(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有      。(填序号)

①扰乱地球上空的电离层,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甚至中断

②太阳耀斑增强时,紫外线相对增强

③世界许多地区降水量年际变化与黑子的11年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

(3)若图示中的地球绕日运行恰好处在6月16日。那么,6个月后的那天,绍兴地区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

2、如图是记录地球历史的“金钉子”。

你知道下列现象或生物分别出现在“金钉子”的哪段时间区间吗?

(1)原始海洋形成      
(2)从原始生命形成藻类的进化      
(3)哺乳动物的出现      
(4)恐龙生活的时期      
(5)大气中氧气的出现和增多      
(6)鱼类的出现和繁盛      
3、多普勒效应是波源和观察者之间有相对运动时,观察者接收到的波的频率与波源发出的频率不同的现象。观察者与声源发生相对运动,靠近声源使声音变尖细,远离声源声音变低沉。这是由于单位时间到达耳朵的波峰数不同造成的。

如图所示:A点为发出固定频率声波的声源(通常情况下,声波的频率不变,其波长也不变,也就是说两个相邻波峰之间的距离也不变),圆弧可代表每一个波峰数,当小车B靠近A时,与远离A时在单位时间内碰到的波峰数也不同。声音的尖细则是由于波峰数变多的原因。

现在小明要探究“多普勒效应现象”。

步骤一:在水平空地上取A点,放置能发出固定频率声波的发生装置。

步骤二:小明坐在能匀速运动的小车上,从B点径直向A点靠近,记录听到的声音变化情况。

步骤三:……

对比步骤二、三,得出结论。

回答下列问题:

(1)选择的发生装置是否一定要发出固定频率的声波?为什么?      
(2)请帮小明设计步骤三:      
(3)小明的实验是否存在缺陷,请指出:      
(4)有公式v=λf,v为声音传播的速度,大小保持不变,λ为波长,在这可等效替换为人耳能听到的两个相邻波峰之间的时间长短,f为声波的频率。当观察者靠近声源时,在观察者看来声源的频率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四、解答题(共5小题)

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用箭头标出木星和哈雷彗星的绕日公转方向。
(2)当哈雷彗星运行到图中A、B、C三点中的      点时,彗尾最长。哈雷彗星的彗尾朝向也是有规律的,一般是朝着      的方向;这是因为彗尾是彗星的物质被太阳风剥离出来形成的。
(3)当哈雷彗星绕日公转一周时,地球绕日公转约      圈。
(4)木星轨道内还有      颗行星。按结构特征,木星属于巨行星,属于该类行星的还有      
2、美国“好奇号”火星探测器登陆火星,我国“嫦娥四号”卫星也已经带“月球车”登陆月球。
(1)“好奇号”选择火星登陆,其中的原因之一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中,火星离地球近,大小和质量也接近地球,太阳系中另外两颗类地行星是            。地球、火星等都按照一定的轨道围绕      公转。
(2)“月球车”登陆月球,将面临的环境特征是____(填字母)。 (2)
A . 沙尘暴 B . 暴雨 C . 温差大 D . 噪音干扰 E . 引力比地球上小
3、2007年10月24日18时,搭载着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在西昌发射成功,实现了我国几千年的探月梦想。如图是嫦娥一号卫星(以下简称卫星)从地球奔向月球并绕月飞行的轨道示意图。

(1)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发射过程,燃料的化学能转变成火箭的      能。
(2)“嫦娥一号”进入月球轨道后运动状态将      (选填“不断变化”或“保持不变”)。
(3)成功进入月球轨道后,卫星于2008年2月16日(正月十五)上午10时左右第一次面临月全食的考验。那天晚上气象适宜地区人们看到的月相是      
(4)卫星在到达月球附近时,需要减速才能围绕月球运动。减速的方法是卫星携带的制动火箭沿运动方向向      (选填“前”或“后”)喷火。
(5)“把月球建设成人类的第二故乡”,这是人类新的梦想,但有一些根本问题尚待解决,如需解决重力环境、宇宙辐射、      等问题。
4、气球可以用来完成很多科学实验,请分析回答:

(1)把气球吹成球形后,用沾有墨汁的毛笔在气球表面均匀地画上小圆点,再把气球吹至排球大小,发现黑点之间的距离增大,如图甲所示。该实验可以模拟宇宙在不断地      
(2)用细线把两气球悬挂在木杆上,使两个气球的高度一致,相距约30cm,如图乙所示。两个气球静止时,用嘴向两气球中间吹气,会发现两气球会相互靠近。这个现象可以用      的科学知识来解释。
(3)若应用装置丙制取O2使气球胀大,则锥形瓶中所装的固体物质是      
5、5月15日,我国首个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 着陆巡视器成功降落在火星表面,开启“绕、落、巡”中的第三个任务,这也是我国行星探测的一个历史性时刻。

(1)图甲为太阳系示意图,代表火星的是图中的      (选填字母) 。
(2)5月16日夜里,我国西方天空上演了“火星合月”的美丽天象,如图乙。这一天的农历日期是      (选填“初七之前” 或“二十三之后”)。
(3)“天问一号”的巡视器在火星上可能观察到的现象:      。 (3)
A . 荒凉的火星表面布满岩石 B . 蔚蓝的天空上白云朵朵 C . 太阳看起来比地球上看到的还要大
(4)人类把火星选为移居外星球的第一站,其理由是      (请说出一点)。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备战2022 浙教版科学 中考高频考点 加强练 第95讲 太阳系和宇宙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