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七上第四章第1节 物质的构成同步练习(基础巩固)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8小题)

1、

 将2个分别装有空气和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ρ二氧化氮>ρ空气)的玻璃瓶口对口对接,中间用玻璃板隔开.抽开隔板后,通过观察瓶内颜色变化推断气体分子是否作无规则运动.对于玻璃瓶的三种放置方法(如图所示),四位同学判断正确的是

A . 小华认为甲图放置最不合理 B . 小夏认为乙图放置最不合理 C . 小梦认为丙图放置最不合理 D . 小满认为三种放置方法都不合理
2、一壶水烧开了,壶盖被顶开,这是因为(    )

A . 水分子间隔变大 B . 水分子体积变大 C . 水分子数目增多 D . 水分子质量变大
3、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现象是(   )
A . 漫天沙尘 B . 花香四溢 C . 落叶纷飞 D . 细雨绵绵
4、通常情况下,下列能实现“1+1=2”这一结果的是(    )
A . 1毫升酒精加1毫升水得到2毫升酒精的水溶液 B . 1克酒精加1克水得到2克酒精的水溶液 C . 1克食盐加1克水得到2克食盐的水溶液              D . 1克食盐溶液加1克硝酸银溶液得到2克混合溶液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空气中细小的灰尘就是分子 B . 大雾中,我们看到空气中许多极小的水珠就是一个个小分子 C . 把一块铜块锉成极细的铜屑就是铜分子 D . 由于分子非常小,人们无法直接用肉眼进行观察
6、有关分子热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斥力 B . 手捏海绵,海绵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C . 扫地时尘土飞扬,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D . 扩散现象不能在固体中发生
7、将复写纸夹在两张白纸之间后放在水平桌面上,再分别取两个盛有等量冷水和热水的相同铝质易拉罐压在纸上。一段时间后,发现纸上留下痕迹的颜色深浅不同。该现象说明(  )
A . 分子热运动与温度有关 B . 分子间存在引力 C . 分子间存在斥力 D . 分子间有空隙
8、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其中错误的是(  )
A . “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停运动 B . 10毫升酒精和10毫升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毫升,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C . 热胀冷缩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升降而改变 D . 湿衣服在夏天比冬天容易晾干,说明分子的运动随温度升高而加快
9、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很多公共场所贴了如图所示的标志,这主要是考虑到在空气不流通的房间里,只要有一个人吸烟,整个房间就会充满烟味,这是因为(  )
A . 分子的体积很小 B . 分子之间有间隔 C . 分子间有力 D . 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10、有一密封容器储有一定量氧气,上面有一个不漏气的活塞,慢慢下压活塞,密封容器内部分子变化模型合理的是(    )

A . A B . B C . C D . D
11、“模拟实验”是一种常用的科学研究方法。下列研究分子特点实验中,采用该方法的是(   )
A . 酒精和水混合 B . 黄豆和芝麻混合 C . 气体扩散实验 D . 铅柱粘合实验
12、有关分子热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无间隙 B . 水会结冰,是因为结冰时水分子静止不动 C . “一人吸烟,众人受害”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D . 将石块研磨成粉状,说明分子变小了
13、下列事例中,不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 . 炒菜时,我们闻到了香味 B . 在阴凉的地方晾衣服,衣服变干了 C . 腌咸蛋时,时间久了,蛋变咸了 D . 扫地时,灰尘在空中飞舞
14、如图所示,是由微颗粒(1﹣50nm)制备得到新型防菌“纳米纸”。在“纳米纸”的表面细菌无法停留且油水不沾,与此现象有关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 组成“纳米纸”的分子间没有间隙 B . 油与“纳米纸”分子间有斥力没有引力 C . “纳米纸”可阻止细菌分子无规则运动 D . 纳米纸上互相靠的很近的两滴油能自动结合 成一滴是因为分子引力的缘故
15、八月桂花盛开,微风吹过,飘来阵阵花香,这说明( )
A . 分子非常小 B . 分子间有相互作用力 C . 分子是可分的 D . 分子处在无规则运动中
16、“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句描述了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淡淡的梅花香味,这个现象说明( )。
A . 分子很小 B . 分子是可分的 C . 分子之间有空隙 D . 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17、下图是《物质的构成》一课中的四个重要实验,下面关于实验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 图甲说明分子总是在不断的做无规则运动,集气瓶水平放置可排除地心引力对实验的干扰 B . 图乙说明分子之间有空隙,实验时将装置上下翻转几次,可加快酒精与水的混合 C . 图丙中两杯水温度不同,红墨水扩散的速度也不同,说明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 D . 图丁和图乙实验操作方法、实验现象、实验结论都相同
18、下列事例中,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 . 春天,柳絮飞扬 B . 夏天,狂风暴雨 C . 秋天,桂花飘香 D . 冬天,雪花纷飞

二、填空题(共9小题)

1、
  • 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跟       有关,这种运动叫       运动;        越高, 运动越激烈。
2、 小丽从网上学会了“鱼香肉丝”的做法,“母亲节”那天,当她做好这道菜,她的妈妈恰好进家门,就惊讶地叫道:“她爸,今天的菜好香啊!”,小丽高兴地端着菜从厨房出来,走到妈妈的面前,对着妈妈说:“祝妈妈节日快乐!”.从物理学来说,妈妈能闻到菜香是由于分子的       现象,说明了分子做       规则运动.(选填“无”或“有”)

3、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说明了分子间存在着      

4、小明在上学途中经过酒厂时闻到阵阵酒香,这是      现象.并且夏天的香味要比冬天更浓,这是因为      

5、四月天正是赏樱花的好时节,走进樱花谷,一簇簇盛开的樱花,千姿百态、妩媚动人。“淡淡的花香向游人扑面而来”所蕴含的科学知识是      。一阵风吹过,樱花花瓣漫天飞舞,但最终会落向地面,是因为受到      作用。
6、“端午浓情,粽叶飘香”,煮粽子时,小明闻到了粽子的香味,这是      现象,吃粽子时,米粒和粽叶不容易分开,这表明:分子间存在      
7、进入刚装修完的房屋,我们常常会闻到一种刺鼻的气味,这种气味主要来自装修材料中的甲醛,是一种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这说明甲醛分子在做      运动,这种运动会随气温的升高而      (填“加剧”或“减缓”)。

8、将水和酒精混合后在一起得到的混合液的体积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混合前水和酒精的体积之和。解释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在针筒内充满水,将针筒口堵住,用手推压活塞,水的体积几乎没有变小。解释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9、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分子之间存在      ,分子处于不停的      之中,分子之间有相互作用的            

三、解答题(共1小题)

1、分子间存在引力,物体内部的分子必然由于引力的作用而无间隙的团聚在一起是吗?请你用实验或一个现象来说明.

四、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1、

学习了分子的相关知识后,小明等同学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分子的运动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在观察的基础上,他们提出了几种猜想:A.分子运动快慢与物质的温度有关;B.分子运动快慢与物质的种类有关;为了研究猜想A是否正确,他们进行了如下实验:取相同的两只烧杯,在其中放质量相同的热水和冷水,同时各滴入一滴蓝墨水,观察两杯水的颜色变化的快慢(如图所示).小明他们通过分析归纳,总结得出分子运动与物质温度之间的关系.

(1)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得出的结论是      

(2)为验证猜想B,小明和同学们又设计出如下实验方案:取相同的两只烧杯,在其中放质量相同的水和酒精,各滴入一滴蓝墨水,观察两杯水的颜色变化的快慢.

请你指出实验中存在的问题(一条即可)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浙教版科学七上第四章第1节 物质的构成同步练习(基础巩固)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