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七上第三章第6节 地球表面的板块同步练习(基础巩固)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0小题)

1、板块构造学说是20世纪最重要的科学成果之一,如图为某种类型的板块运动示意图,与该图示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图示表示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活跃 B . 图中两侧箭头表示板块的运动方向 C . 图中所示是板块张裂,形成了裂谷或海洋 D . 图中所示的板块碰控,地表隆起,形成山脉
2、2017年8月8日21时19分在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此次地震造成25人死亡,525人受伤。四川地震频发,原因是其位于哪两大板块的交界地带(   )
A . 欧亚板块与印度洋板块 B . 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   C . 欧亚板块与太平洋板块 D . 美洲板块与欧亚板块
3、下列地理事物因板块相互碰撞.挤压而形成的是(   )
A . 东非大裂谷 B . 红海 C . 海沟 D . 大西洋
4、有关板块的正确说法是(   )
A . 板块是地壳被构造带分割成的较大的单元 B . 板块在软流层上运动 C . 全球共有五大板块 D . 板块之间的界线一定是造山带
5、关于板块构造学说正确的是( )

①板块构造学说是在大陆漂移学说的基础上由魏格纳创建的;②板块构造学说是依据大西洋两岸大陆轮廓的可拼合性创立的;③地球的岩石圈被海沟、海岭和巨大的山脉分割成六大板块;④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不断发生碰撞和张裂;⑤板块的张裂形成了裂谷和海洋。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③④⑤ D . ①③⑤
6、关于板块构造学说,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全球由七大板块构成 B . 长江三角洲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板块的运动引起的 C . 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上 D . 板块内部比较活跃,易发生火山、地震
7、澳大利亚所在的板块为(     )
A . 亚欧大陆 B . 太平洋板块 C . 印度洋板块 D . 南极洲板块
8、关于六大板块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非洲板块全部由陆地组成 B . 亚欧板块与亚欧大陆重合 C . 印度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 D . 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
9、下列有关板块构造学说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板块构造学说是在“大陆漂移假说”的基础上由魏格纳创建的

②板块构造学说是依据大西洋两岸大陆轮廓的可拼性创立的

③地壳的岩石圈被分割成六大板块

④板块漂浮在软流圈上

⑤板块的张裂形成了裂谷和海洋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③④⑤ D . ①③⑤
10、下列关于全球构造理论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大陆漂移说是德国的莫霍提出的 B . 大陆漂移说认为板块交界处地壳不稳定 C .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板块内部地壳稳定 D .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大西洋在不断缩小
11、下列探索中,体现了“观察发现—大胆假设—寻找证据”这一过程的是( )
A . 斯科特南极探险 B . 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假说” C . 麦哲伦环球航行 D . 中国发射“神舟”飞船
12、我国东部地处哪两大板块的交界处( )
A . 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 B . 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 C . 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 D . 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
13、“大陆漂移说”起始提出的主要依据是大西洋两岸的( )
A . 气候相似 B . 大陆轮廓相吻合 C . 地质构造相似 D . 古生物相似
14、六大板块中几乎全部为海洋的是( )
A . 太平洋板块 B . 南极洲板块 C . 美洲板块 D . 大洋洲板块
15、2011年3月11日发生的东日本大地震已过去8年,逾5万灾民仍在等待回家。该次地震,说明当地( )
A . 位于太平洋板块中部的“活跃区” B . 位于太平洋板块中部的“稳定区” C . 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D . 位于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16、应用板块构造理论解释下列地理现象正确的是(    )

①大西洋、东非大裂谷均由板块张裂而产生;
②台湾山脉由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而成;
③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相撞,使古地中海一部分消失;
④北太平洋西部的深海沟和弧状岛链是新大洋地壳的诞生地。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17、下列叙述中,不能够证明大陆漂移的是(   )
A . 各大陆有相似的自然风景 B . 各相邻大陆的边缘大致吻合 C . 调査发现,大西洋两岸的一些古生物化石是同类的,有些岩层也是连续的 D . 现在测量证实,海陆分布在不断地、极其缓慢地变化着
18、模拟实验是科学实验的一种类型。如图所示的实验是为了模拟(   )

A . 山体滑坡 B . 火山喷发 C . 宇宙膨胀 D . 板块相撞
19、据最新测定,数据表明,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现在正以平均每年约1厘米的距离在升高。致使珠峰不断升高的主要原因是(   )
A . 地球自转 B . 火山地震 C . 板块碰撞 D . 板块张裂
20、板使的碰撞和张裂是引起海陆变化的主要原因,下列主要由板块张裂形成的是   (    )
A . 喜马拉雅山脉和东非大裂谷 B . 东非大裂谷和大西洋 C . 喜马拉雅山脉和大西洋 D . 喜马拉雅山脉、东非大裂谷和大西洋

二、填空题(共10小题)

1、德国地球物理学家根据            两岸大陆轮廓的可拼合性,提出了      学说。
2、板块的碰撞形成了      ,板块的张裂形成了            
3、墨西哥城发端的甲型HINI流感疫情,目前已蔓延全球,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在四川成都出现了我国内地首例甲型HINI流感患者。从图可知,今年甲型HINI 流感发端地墨西哥城处于      板块。

4、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现在仍以每年0.33——1.27厘米的速度上升。那是因为      板块俯冲到      板块造成的,附近也是      多发区。
5、科学家研究发现:地球上的地壳可以划分为六个大的块体,称为“板块”,即:                                    ,“漂浮”在      上,相互不断地发生            。最后形成今天地球的海陆分布大势,科学家称之为“板块构造学说”。
6、在“大陆漂移说”的基础上,经过许多科学家的努力,在20世纪六十年代建立了      学说理论,认为地壳的岩石圈分裂成      板块,板块漂浮在      上慢慢地移动。
7、在“大陆漂移说”的基础上,经许多科学家的努力,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建立了      理论,认为地壳的岩石圈分裂成      大板块,板块“漂浮“在      上慢慢地移动着。
8、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      技术的发展,科学家们能够精确的绘制出海底的地形图,形成了      学说。
9、1910年魏格纳发现,大西洋两岸的      大陆和      大陆的轮廓是如此的相对应,几乎可以拼合起来。1915年,“      ”正式成为地球物理学方面的新理论。20世纪60年代,人们在此基础上又创建了新的地球构造理论——      
10、家住太行山的小明,在一次野外活动中,发现了许多海螺、海蚌等海洋生物化石,这一现象说明了太行山可能曾经是      ,现在变成了      

三、解答题(共1小题)

1、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根据测量,位于欧洲和非洲之间的地中海在不断缩小,有人预言,几千万年后地中海将消失。

材料二:如右上图所示是板块局部图。

(1)板块构造学说认为,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分为      大板块,各大板块处在不断运动之中。地中海不断缩小,就是因为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不断      (填“碰撞”或“张裂”)而导致的。
(2)根据板块构造学说,结合材料二,预测位于亚洲和非洲之间的红海会不断地      (填“扩张”或“缩小”)。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浙教版科学七上第三章第6节 地球表面的板块同步练习(基础巩固)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