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初中科学八上第六章 第五节固态物质同步练习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0小题)
1、实验室中小锐同学在做物质熔化的实验,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示数,并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14所示图象.由图可知: 为晶体;当对物体进行加热到8min时,此时物体乙处于 状态( )
A . 甲、液态
B . 乙、固态
C . 甲、固液共存
D . 乙、固液共存
2、塑料袋属于非晶体.高压输电线路上飘挂的塑料袋会影响输电安全,供电部门利用“激光炮”向塑料袋发射激光,使塑料袋熔化,达到清除目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塑料袋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
B . 塑料袋熔化过程中内能增加
C . 激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
D . 激光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约为3×105km/s
3、研究晶体与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特点实验中,小强绘制了如图所示的四幅图象,其中能反映晶体凝固特点的图象是( )
A .
B .
C .
D .




4、某物质发生物态变化时,它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则该图象是( )
A . 冰的熔化图象
B . 松香的熔化图象
C . 蜂蜡的凝固图象
D . 海波的凝固图象
5、如图所示,150℃的液态蜡凝固为30℃的固态蜡中间会凹陷下去,关于此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固态蜡分子的间距比液态蜡分子大
B . 凝固后蜡的密度变小
C . 蜡在凝固过程中温度是变化的
D . 30℃的固态蜡的热运动比150℃的液态蜡剧烈
6、2015年5月26 日印度出现高温天气,首都马德里的一条道路上的沥青被烤化,斑马线变得扭曲模糊,如图所示.关于这个情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沥青属于晶体
B . 沥青被烤化过程放热
C . 沥青被烤化属于熔化现象
D . 沥青被烤化后其内能减小
7、金刚石、石墨和木炭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都是黑色固体
B . 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时都生成二氧化碳
C .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相同
D . 一定条件下,石墨转化成金刚石是物理变化
8、把盛有碎冰块的大试管插入烧杯里的碎冰块中,用酒精灯对烧杯底部慢慢加热(所有固定装置均省略),如图所示,当烧杯中的冰块大部分熔化时,试管中的冰( )
A . 也熔化一部分
B . 全部熔化
C . 一点都没熔化
D . 下边的熔化,上边的没熔化
9、小美同学对冰加热,她将冰熔化成水直到沸腾的过程绘制成如图1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图像中的DE段是冰的熔化过程
B . AB,CD段物质在吸热,BC,DE段物质没有吸热
C . 水的凝固点是0℃
D . 物质在AB段比CD段比热大
10、下列固体中属于晶体的是( )
A . 沥青
B . 冰
C . 松香
D . 石蜡
11、石墨烯是一种革命性材料,具有优异的光学、电学和力学特性。图为金刚石、石墨和石墨烯的结构模型图, 图中小球代表碳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石墨烯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②三种物质分别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相同
③金刚石和石墨烯是组成相同但结构不同的两种物质
④石墨烯有超强的导电性和导热性,说明石墨烯的化学性质和金属相似
A . ①④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②③④
12、下列各组物质是晶体的一组是( )
A . 铁、食盐、松香
B . 萘、食盐、水晶
C . 铝、石蜡、玻璃
D . 冰、沥青、松香
13、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生发现了原子内有带负电的电子,而原子是电中性的,由此推测,原子内还有带正电的物质。在此基础上,经过卢瑟福、玻尔等科学家的不断完善和修正,建立了现代原子结构模型。如图是小萍整理的物质微观构成网络图,则汤姆生当年推测的“带正电的物质”相当于图中的( )
A . 甲
B . 乙
C . 丙
D . 丁
14、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但是性质和用途差异很大。下列关于金刚石和石墨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金刚石和石墨是同种物质
B . 金刚石和石墨的导电性不同
C . 金刚石和石墨的碳原子的排列不同
D . 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
15、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所有的固体都有一定的熔点
B . 同一种晶体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C . 晶体在熔化时,吸热但温度不变
D . 温度达到熔点的晶体,可能处于固态、固液共存状态或液态
16、下列有关金刚石、石墨、C60、木炭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金刚石可用于制作切割工具
B . C60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C . 石墨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可用作电极材料
D . 木炭疏松多孔,具有吸附能力
17、下列有关碳单质的性质和结构,说法正确的是( )
A .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是因为构成它们的原子大小不同
B . 金刚石是最硬的物质
C . C60可以表示一个C60分子
D . 所有碳单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所以属于同种物质
18、如图中X、Y、Z、W分别表示金刚石、石墨、C60、石墨烯的结构模型。下列对它们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它们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多种单质
B . 它们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一种单质
C . 它们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新型化合物
D . 它们的性质和用途都相同
19、下列各组物质中,都是晶体的是( )
A . 冰和塑料
B . 铜和固态水银
C . 玻璃和石蜡
D . 海波和松香
20、“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是自然科学的重要思想。过氧化氢是一种常用的杀菌消毒剂,其原因是过氧化氢分子中含有一种叫“过氧基”的结构(如图方框部分)。据此推测下列物质中,可作杀菌消毒剂的是( )
A .
B .
C .
D .




二、填空题(共10小题)
1、如图是某物质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可知:该物质是 (填“晶体”或“非晶体”),该物质的熔点是 ℃.
2、将蜡块磨碎放入试管中加热,蜡吸热后逐渐变软、变稀,直至完全变成液态.在此过程中,它的温度不断升高,由此可知蜡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停止加热后,液态蜡的温度逐渐降低,同时 热(选填“吸”或“放”).
3、如图是两种物质熔化时温度时间图象,其中 是非晶体的熔化曲线.另一种物质的熔点大约是 ℃,在12分钟时,该物质处在 状态。
4、如图,是某种物质熔化过程中的“时间—温度”图象,由图可判断该物质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5、
(1)金刚石、石墨、C60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三种不同单质,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但物理性质相差很大,其原因是 。
(2)写出石墨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工业上可以将石墨制作成电极(石墨电极)的原因是 。
(3)木炭的主要成分与上述三种物质相同。木炭完全燃烧的产物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说明) 。
6、由于构成晶体内部的微粒 ,犹如一支正待检阅的队伍,因此晶体在生长过程中自然形成 的多面体外形;由于构成非晶体内部的微粒 ,好像一群正在草坪上玩耍的孩子,因而没有规则的外形,故又称为 。
7、用下列所给物质的序号填空:
①二氧化碳 ②石墨 ③金刚石 ④活性炭
⑤氢气 ⑥氖气
(1)可用于霓虹灯的是 。
(2)可用于切割玻璃的是 。
(3)可制碳酸饮料的是 。
(4)可作燃料的气体单质是 。
(5)可用于制铅笔芯的是 。
(6)可用于冰箱除味的是 。
8、根据固体熔化时的不同特点,可将固体分为 和 两类。晶体具有 的熔化温度,熔化时温度 。非晶体 的熔化温度,熔化时温度 。无论晶体还是非晶体,熔化时都要从外界 热量。
9、科学上,把有确定熔点的一类固体称为 ,如 等;把没有确定熔点的一类固体称为 ,如 等。
10、一种新型材料在15℃~40℃的温度间熔化,可知这种材料属于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把它掺在水泥里,制作储热地板和墙壁,能起到调节室温的作用,当气温下降时,这种建筑的室内比一般建筑的降温要 (选填“快”或“慢”)
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1、
小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两种装置来探究“冰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
(1)实验室常用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 性质制成的
(2)该实验应选用 (选填“大冰块”或“碎冰块”)来进行实验,效果更好些.
(3)为了使试管中的冰受热均匀.且便于记录各时刻的温度值,小华应选用 (选填“甲”或“乙”)装置来进行实验.
2、铅笔为什么有软和硬的差别呢?这是由于石墨太软,光用石墨做笔芯,既易断又易磨损,因此,生产上常在石墨粉末中掺进一些粘土粉末以增加硬度。粘土掺得越多,铅笔就越硬。下表为部分普通铅笔的标号及笔芯原料的配比:
标号 原料配比 | 2H | H | HB | 2B |
石墨(质量分数)% | 74.0% | 75.2% | 81.3% | 85.5% |
粘土(质量分数)% | 26.0% | 24.8% | 18.7% | 14.5% |
试回答下列问题:
(1)上表中硬度最大的铅笔是(填标号) ;
(2)请列举石墨的另一种用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