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嘉兴市六校联盟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素质检测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40分)(共20小题)

1、显微镜视野内可以看清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细胞壁和细胞核,但看不清液泡。为了能显示细胞质与液泡的界面,可以换用(    )


A . 凹面反光镜和较大光圈 B . 平面反光镜和较大光圈 C . 凹面反光镜和较小光圈 D . 平面反光镜和较小光圈
2、活的细胞,细胞膜能够让有用的物质进入细胞,把其他物质挡在细胞外,同时,还能把细胞内产生的废物排出体外,而又不让细胞内有用的物质随便流出.请你总结出细胞膜的功能特性是()

A . 选择透过性 B . 完全透过性 C . 全封闭特性 D . 有时全透性,有时半透性
3、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下列是小科同学整理的“错误操作”与对应测量结果。各选项中正确的是(   )           

选项

错误操作

测量结果

A

用拉得很紧的皮卷尺去测量某同学的跳远距离

偏大

B

在测量头发的直径时,如果把头发绕在铅笔上时没有排列紧密

偏大

C

用温度计测沸水温度时,将温度计移出沸水读数

偏大

D

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仰视读数

偏大

A . A B . B C . C D . D
4、小球藻和柳树同属植物界,两者差别很大,共同点很少;玉米和月季同属种子植物门,共同点较多这一事实说明( )
A . 分类等级越高,所包含的生物间的共同点越多 B . 分类等级越高,所包含的生物间的差别越少 C . 分类等级越低,所包含的生物间的共同点越多 D . 分类等级越低,所包含的生物间的差别越多
5、下列为小敏使用显微镜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部分操作与问题分析,其中合理的是(   )

A . 显微镜对光时,应调节图甲中的④ B . 图乙中小敏看物镜镜头的目的是防止物镜下降过程中压到玻片 C . 图丙视野中出现黑色圆圈的原因是口腔上皮细胞未经染色处理 D . 欲将图丁视野中细胞a移至中央,需向左下方移动装片
6、下列选项中,1、2、3之间能构成右图所示的“包含”关系的是(    )

选项

1

2

3

A

蜈蚣

昆虫

节肢动物

B

海带

藻类植物

无种子植物

C

娃娃鱼

鱼类

脊椎动物

D

细胞

器官

组织

A . A B . B C . C D . D
7、橘子的皮、橘子瓣上的“丝络”、甜甜的果肉分别属于(    )
A . 输导组织、营养组织、结缔组织 B . 上皮组织、输导组织、营养组织 C . 保护组织、输导组织、营养组织 D . 保护组织、营养组织、结缔组织
8、如图表示多细胞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草履虫在结构层次上属于a B . 根、茎、叶在结构层次上属于b C . 人的一块骨头在结构层次上属于d D . 一棵橘树的结构层次可表示为:细胞→a→b→d→e
9、下列实验操作及事故处理中,错误的是( )
A . 用滴管向试管中滴加液体 B . 酒精灯用后及时吹灭 C . 烫伤后用大量冷水冲洗 D . 被化学试剂灼伤,用流水缓缓冲洗
10、下列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 )
A . 900纳米=900×10微米=9000微米 B . 0.556升=0.556×1000毫升=556毫升 C . 0.5毫米=0.5毫米×1000微米=500微米 D . 1.8米=1.8×1000=1800毫米
11、小明同学在研究“人的身高和脚长的关系”的实验时,测得他自己的身高为167.6cm,脚长为23.94cm,则他两次测量时所用的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分别是( )
A . 1cm、1cm B . 1mm、1mm C . 1cm、1mm D . 1mm、1cm
12、一支温度计刻度均匀但示数不准,在一标准大气压下,将它放入沸水中,示数为95℃。放在冰水混合物中,示数为5℃,现把该温度计挂在教室墙上,其示数为32℃,教室内的实际温度为 ( )
A . 30℃ B . 27℃ C . 32℃ D . 36℃
13、某科学学习小组在讨论生物的基本特征时,出现了下列几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A . 需要从外界环境获取食物 B . 能快速运动 C . 由结构相同的细胞构成 D . 对外界刺激能作出一定的反应
14、某校科学活动小组的同学,在实习园地种植了经航天飞船搭载的太空番茄种子,在收获的番茄中有的味道较甜,有的味道较酸。控制番茄具有酸或甜等不同味道的遗传物质存在于细胞的 ( )
A . 大液泡 B . 细胞核 C . 叶绿体 D . 细胞膜
15、经过多年攻关,由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承担的国家重大科研装备项目“全自动干细胞诱导培养设备”完成研制,于今年5月15日顺利通过验收,这标志着世界首台全自动、大规模、规范化的干细胞诱导生产系统研制成功。干细胞被医学界称为“万能细胞”,在特定条件下它能再生成为人体的各种细胞、组织或器官,这体现了细胞的( )
A . 分裂能力 B . 生长能力 C . 繁殖能力 D . 分化能力
16、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有所不同。植物细胞还要形成新的( )
A . 细胞核 B . 细胞壁 C . 细胞质 D . 细胞膜
17、下列选项中植物类群及特征错误的是( )

选项

植物类群

主要特征

A

藻类植物

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B

苔藓植物

有茎、叶的分化,没有真正的根(假根)

C

蕨类植物

有根、茎、叶的分化,种子繁殖

D

种子植物

有根、茎、叶的分化,有输导组织,种子繁殖

A . A B . B C . C D . D
18、下列关于人体组织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皮肤的分泌物具有杀菌作用,属于保护组织 B . 血液和骨组织属于结缔组织 C . 肌肉组织具有收缩和舒张的功能 D . 神经组织主要由神经细胞构成,能够感受刺激、传导神经冲动
19、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叙述中,哪一项不正确( )
A . 毁林开垦,水土流失、环境恶化等原因造成森林面积锐减 B . 火山爆发、地震濒发、瘟疫流行等自然灾害是造成我国生物多样性锐减的重要原因 C . 人类对动植物资源的滥捕、乱伐及不合理的开发利用,造成大量物种濒临灭绝 D . 人类活动缺乏环保意识,造成生物生存环境的严重破坏
20、不同历史时期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是不同的,如①地球是个球体、②地球是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③天圆地方等,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是( )
A . ①②③ B . ③①② C . ②①③ D . ③②①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共9小题)

1、在下列仪器中,选择合适的仪器序号填写在空格上。

①烧杯;②胶头滴管;③酒精灯;④玻璃棒;⑤药匙;⑥试管

用于加热的是      ,取用少量粉末状固体药品的是      ,滴加少量液体的是      

2、下图是在海边观察远处驶来的轮船时所拍到的图片。


从海边观察,首先看到的是上图中的      (填序号);这种现象反映的事实是      

3、科学研究过程中经常要进行各种测量,请根据图示填空。

(1)图甲中,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      ,物体的长度是      cm。
(2)图乙是常用的体温计,它的工作原理是利用      性质制成的。此时指示的温度是      ℃。
4、如图所示的量筒最小刻度是      ;测量时如果按如图所示读数,则读出的液体体积与真实值相比      (选填“偏大”“偏小”或“相等”)。液体的体积是      mL。

5、如右图显示两类生物的细胞分裂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显示      细胞的分裂过程,图乙显示      细胞的分裂过程。
(2)在细胞分裂时,两图中A时期细胞核内变化最明显的是出现      
(3)由图可知,细胞分裂先是      分裂成两份,再是细胞质分裂成两份。
(4)图中C所示的新细胞与A中所示细胞的遗传物质      (填“相同”或“不相同”)。
6、显微镜能帮助我们观察到用肉眼无法看到的细微结构。如图分别为镜头、显微镜以及先后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的不同的细胞图像。

(1)图甲中的镜头能使物像放大的最大倍数是      倍。
(2)在使用显微镜的过程中,某同学在对光后没有在目镜中看到白亮的视野。他采取了以下补救方法,你认为不起作用的一项是     (填字母)。 (2)
A . 转动遮光器 B . 转动转换器 C . 调节细准焦螺旋 D . 转动反光镜
(3)若其显微镜的视野由图丙得到图丁所示的物像,需进行下列操作:①转动细准焦螺旋;②将装片向左方适当移动;③转动物镜转换器。

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用序号表示)。

7、自然界的各种生物种类繁多,形态各异,观察图示生物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在使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的运动时,要在载玻片的培养液的液滴上放几丝棉花纤维,再盖上盖玻片,目的是      
(2)图中属于两栖动物的是      (填序号),它的幼体呼吸主要是通过      进行的。
(3)其中体温恒定的是      ,属于最早成为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类别的是      。(以上两空均填序号)
8、某同学采集了一些植物,包括葫芦藓、海带、蕨、郁金香、银杏,并设计了一个检索表来分析这些植物(如下表),则B是      ,①处填写内容是      

1a有种子 …………………………………………… 2

1b无种子 …………………………………………… 3

2a种子外有果皮包被 ……………………………… A

2b种子外无果皮包被 ……………………………… B

3a有茎叶分化 ……………………………………… 4

3b无茎叶分化 ……………………………………… C

4a  ①   …………………………………… 葫芦藓

4b  ②   ……………………………………… D

9、某科学兴趣小组收集了如图几种常见的动物,欲了解它们的形态结构特征。请你结合学过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某同学将蚯蚓、蜜蜂划分为一类,青蛙、蜂鸟、猫划分为一类,他进行分类的依据是      
(2)猫在生殖发育方面的主要特点是      
(3)蜜蜂的身体可分为      三部分。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30分)(共4小题)

1、天花和牛痘的故事是科学探究中一次成功的案例。
(1)18世纪前,天花是一种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的传染病,但医生琴纳发现,养牛场的挤奶女工没有人患天花。后挤奶工告诉他,她们挤奶时也会被感染牛痘(牛天花),但很快会痊愈,以后她们就不会再得天花了,于是琴纳产生一个想法(如图),这属科学探究      环节。

(2)1796年5月的一天,琴纳从一位挤奶女工的手上取出微量牛痘脓浆,接种到一个男孩的手臂上。不久,种痘的地方长出痘疱,接着痘疱结痴脱落。一个多月后,琴纳在这个男孩手臂上再接种人类的天花痘浆,竟没有出现任何天花病症。这个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      
(3)琴纳的假设被证实了,人类也从此获得了抵御天花的有效办法——种牛痘。不过从今天的医学研究来看,你认为琴纳的研究存在什么问题?      
2、请根据表中的两个实验,回答有关问题:

 

实验一、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

实验二、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实验

步骤

①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①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②取材,并将材料放在水滴中展平

②用消毒牙签在自己已漱净的口腔内侧壁上轻刮

③盖盖玻片

③将牙签上的碎屑涂在载玻片液滴中,并分散开

④染色

④盖盖玻片

⑤观察

⑤染色

 

⑥观察

(1)实验一步骤⑤中,出现如图的视野,这是实验中的哪一步骤有问题?      (填序号)。
(2)实验二的步骤中有一处错误,请指出并更正:

步骤:      ,更正:      

3、周日张丽同学帮助妈妈去市场买菜,发现包心菜的叶子是绿色的,里面的叶子是白色的。经仔细观察,她又发现大葱和韭菜埋在地下的部分是白色的,露出地面的部分却是绿色的。张丽同学提出这样的问题,叶绿素的形成与光照有关吗?于是她用家里的蒜

瓣为实验材料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来研究。

(1)针对张丽同学提出的问题,作出的假设是:      
(2)张丽将相同数量的蒜瓣分别栽种在甲、乙两个花盆中,然后将甲花盆放在      下,乙花盆放在完全密闭的纸箱中,定时观察记录蒜苗叶子的颜色;
(3)假如张丽的假设是正确的,请你预测实验现象:      
(4)在设计这个实验中,实验的变量是      ,设计两个装置的目的是进行      
4、某小组三位同学发现钟摆的摆动似乎是有规律的。于是他们在细绳下面挂一小球制成了单摆,研究在摆动角度θ不大的情况下,单摆来回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t)与哪些因素有关。如图所示,l为单摆的摆长,m为单摆摆球的质量。为了减小误差,三位同学在实验中每次测量单摆摆动30次(30t)的时间。丙同学在甲、乙同学实验的基础上继续实验,三位同学的实验数据分别记录在表中。

同学

实验序号

l (m)

m(g)

θ(°)

30t(s)

1

1.0

30

4

60

2

1.0

40

4

60

3

1.0

50

4

60

4

1.0

30

3

60

5

1.0

30

4

60

6

1.0

30

5

60

7

0.8

30

4

54

8

1.0

40

4

60

9

1.2

50

3

66

(1)分析比较实验1、2与3,可知甲同学得出的结论:当单摆的摆长和摆动角度相同时,单摆的周期(t)与摆球的质量      (选填“有关”或“无关”)。
(2)分析比较实验4、5与6,可知乙同学研究的是单摆的周期与摆球的      关系。他得出的结论是当单摆的摆长和摆球质量相同时,      
(3)本实验中用到的科学探究方法是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浙江省嘉兴市六校联盟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素质检测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