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金属的化学性质(二)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基础与巩固(共6小题)
1、某汽车安全气囊中的反应之一为:6Na+Fe2O3=2Fe+3Na2O,该反应属于( )。
A . 化合反应
B . 置换反应
C . 分解反应
D . 复分解反应
2、有X、Y、Z三种金属,将X、Y和Z分别浸人盐酸中,只有Y表面逸出气泡;将Z浸入X的硝酸盐溶液中,在Z的表面有X析出。那么,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
A . X、Y、Z
B . X、Z、Y
C . Y、Z、X
D . Y、X、Z
3、某工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较多的硫酸铜,从回收利用和防止重金属污染的角度考虑,切实可行的方案是在废水中加入( ) 。
A . 食盐
B . 盐酸
C . 铁粉
D . 碳酸钙
4、下列四个实验中只需要完成其中三个,就可以比较得出Fe、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其中不必进行的是( ) 。
A . 将铁片放入稀盐酸
B . 将铜片放入稀盐酸
C . 将铁片放人硝酸银溶液
D . 将铜片放人硝酸银溶液
5、若金属锰(Mn)的活动性顺序位于铝和锌之间,则下列反应不会发生的是( )
A . Mn+H2SO4=MnSO4+H2↑
B . Mg+MnSO4=MgSO4+Mn
C . Fe+MnSO4=FeSO4+Mn
D . Mn+CuSO4=MnSO4+Cu
6、某同学为了探究铁、银、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实验中产生的现象有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通过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
二、拓展与提高(共3小题)
1、将过量的铁粉加入Cu(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所得滤渣和滤液溶质分别是( )
A . 滤渣为铁、铜、银,滤液溶质为硝酸铁
B . 滤渣为铜、银,滤液溶质为硝酸亚铁
C . 滤渣为铁、银,滤液溶质为硝酸亚铁、硝酸铜
D . 滤渣为铁、铜、银,滤液溶质为硝酸亚铁
2、某同学在整理实验器材时,将还在反应的锌和稀硫酸的残留物,倒入有少量硫酸铜溶液的废液缸中,观察到锌粒表面产生气泡的速度大大加快。与硫酸铜溶液混合怎么会加快锌和稀硫酸的反应速度呢?对此,他查阅资料得知:①相互接触的两种活动性不同的金属,同时放入酸中,活动性较强的金属与酸反应产生氢气的速度会大大加快。②硫酸铜对锌和稀硫酸反应没有催化作用。然后,该同学根据下表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现象。
第一组 |
第二组 |
|||
组别 |
A |
B |
C |
D |
金属 |
锌片 |
绑有铜片的锌片 |
铁片 |
绑有铜片的铁片 |
30%硫酸溶液/毫升 |
20 |
? |
20 |
20 |
产生气泡快慢 |
快 |
明显加快 |
慢 |
明显加快 |
(1)第一组实验中“?”处的数据应为 。
(2)为了定量比较产生气体的快慢,可以测量“相同时间收集到氢气的体积“或测量 ,然后进行比较。
(3)请推测与废液缸中少量硫酸铜溶液混合后,锌与稀硫酸反应速度加快的原因是 。
3、为比较镁和铝的金属活动性强弱,某科学学习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1)准备两根表面积相同的镁条和铝条,并除去表面的氧化膜。要求两种金属片表面积相同的目的是 。
(2)方案一:将除去氧化膜的镁条、铝条,分别与体积和质量分数均相同的硫酸反应,观察到镁比铝反应更剧烈,说明 。
(3)方案二:连接仪器组装成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某同学用抽拉法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发现被拉出的针筒活塞一段时间后又回到原来的位置,则该装置是否漏气? 。取镁、铝依次与硫酸反应,写出镁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要比较两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可以测定两种金属与硫酸反应得到相同体积氢气所需要的时间,也可以测定 。
(4)请再设计一个简单的、与上述不同的实验方案.比较镁和铝的金属活动性强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