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八上第二章 第1节 大气层同步练习(中等难度)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0小题)

1、如图是大气温度垂直分布图,下列几种关于大气各层及其相关作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图中A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②图中A层——与人类生活关系最密切;

③图中B层——人造卫星在其中运行;

④图中B层——集中了大气中四分之三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水汽。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①④ D . ③④
2、如图是大气温度垂直分布图,下列是关于大气各层及其相关作用之间的连线,其中正确的是(    )

①图中A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②图中A层——与人类生活关系最密切

③图中B层——航天飞船活动的主要空间

④图中B层——集中了大气中四分之三的大气质量和全部水汽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①④ D . ③④
3、某航班飞机飞行时,飞行员向塔台请求向左偏航以躲避积雨云,从而避免暴雨的影响,说明当时飞机很可能飞行在大气层的(    )
A . 对流层 B . 平流层 C . 中间层 D . 暖层
4、大气层分层的主要依据是(    )
A . 大气压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 B . 大气温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 C . 大气密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 D . 以上都是
5、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①层占了大气质量的3/4和几乎全部的水汽 B . ②层中有臭氧层,能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 C . ③层“风平浪静”,适合飞机飞行 D . ④层叫暖层,其温度随高度的升高而升高
6、小科从湖州坐飞机到北京旅游,在空中他感觉飞机颠簸得很厉害,此时飞机处于大气层中的(    )
A . 对流层 B . 平流层 C . 中间层 D . 暖层
7、飞机在大气层中飞行主要是在平流层而不是在对流层是因为(   )
A . 平流层距地面最低,有利于飞机的飞行 B . 平流层没有强的对流运动,而且空气流动平稳 C . 对流层的温度太高了,飞机承受不了 D . 对流层的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但不会影响飞机的飞行
8、地球是个适宜生命繁衍的星球,原因之一是( )
A . 地球是个球体 B . 只有月球一颗卫星 C . 存在大气圈 D . 存在南极和北极
9、有关对流层的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

①有强烈的对流运动

②其中存在大量臭氧

③是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一层

④对流层中的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A . 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10、某航班飞机飞行时,飞行员向塔台请求向左偏航以躲避积雨云,从而避免暴风雨的影响,说明当时飞机可能飞在大气层的( )
A . 对流层 B . 平流层 C . 中间层 D . 暖层
11、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民旅游到了前所未有的热度。如果没有大气层,下列风景将依旧存在的是(   )
A . 北极的极光 B . 黄山的怪石 C . 青岛的蓝天碧水 D . 峨眉山的佛光
12、地球大气层分层的依据是(   )
A . 大气的厚度 B . 大气的质量 C . 大气的比热 D . 大气的温度、密度等
13、在气温垂直分布图上,表示平流层的是(   )

A . A区 B . B区 C . C区 D . D区
14、2020年12月17日,经过23天的太空之旅,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2千克月壤样品成功从月球返回地球。航天器进入地球大气层后速度极大,与大气剧烈摩擦产生大量热量。以下关于地球大气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外层是地球大气与宇宙空间的过渡层 B . 随着高度的上升,大气逐渐变得稀薄 C . 大气温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是大气层分层的主要依据 D . 返回器返回地球时依次经过外层→暖层→平流层→中间层→对流层
15、地球外部的大气有起保护的作用,请设想:如果一旦地球外部的大气消失,下列哪种情况仍然存在?(    )
A . 流星雨现象 B . 蔚蓝色的天空 C . 阳光普照大地 D . 建造风力发电站
16、“嫦娥一号”发射成功,从而揭开了中国的探月之旅。此次月球探测工程的成功,是继人造地球卫星、载人航天飞行取得成功之后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又一座里程碑,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千年奔月梦想,开启了中国人走向深空探索宇宙奥秘的时代,标志着我国已经进入世界具有深空探测能力的国家行列。“嫦娥一号”从发射升空首先要经过大气层的哪一层(    )
A . 对流层 B . 平流层 C . 中间层 D . 暖层
17、地球上的大气层像一件外衣一样保护着地球,如果没有大气层,则地球将会( )
A . 出现睛天、下雨等非常复杂的天气现象 B . 仍然听到讲话的声音 C . 频繁地受天外来客(如陨石)的袭击 D . 没有白天和黑夜
18、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我国“神舟十号”载人航天飞船顺利升空,飞行乘组由男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和女航天员王亚平组成.并首次开展中国航天员太空授课活动。飞船升空时首先经过的大气层是( )
A . 对流层 B . 平流层 C . 中间层 D . 暖层
19、臭氧能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物免受伤害,臭氧存在于大气的(   )
A . 对流层 B . 平流层 C . 中间层 D . 电离层
20、臭氧能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使地球上的人和动物免受紫外线的伤害,臭氧存在于大气的(   )
A . 对流层 B . 平流层 C . 中间层 D . 电离层

二、填空题(共15小题)

1、北京时间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将“嫦娥一号”卫星成功送入太空。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后,先经过       、平流层和中间层等,最后奔向月球。其中天气现象复杂多变的是       层。

2、神舟十号载人航天飞船于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发射上天, 它穿过            、和中间层,最后与天宫一号进行对接成组合体飞行。
3、读气温的垂直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在①②③三层中,①为高层大气;②为      层;③为      层。
(2)用图中数字填空:

天气现象发生在      层,臭氧主要集中在      层。

(3)③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说明了________。 (3)
A . 空气越稀薄,保温作用越差 B . 该层顶部是臭氧层 C . 地面是该层的主要直接热源 D . 该层热量直接来自于太阳辐射
4、决定云、雾、降水等天气现象的重要因素是      ;降水、云、雾等主要天气现象 都发生在大气层的      层。
5、        右图为大气温度的垂直分布示意图

(1)    ②层气温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      
(2)对流层的天气复杂多变,造成对流层天气复杂多变的原因是           。 (2)
A . 对流层集中了四分之三的大气 B . 对流层有强烈的对流运动 C . 对流层的厚度随纬度的升高而降低 D . 对流层集中大气中几乎全部的水汽和固体杂质
6、神舟十一号飞船自10月17日升空,绕地球飞行一月后于11月18日13时59分在内蒙古中部预定区域成功着陆。飞船在返回大气层时最后穿过大气层的名称是      。这一层最显著的特点是      

7、  2016年10月17日7时30分,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FY11运载火箭将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送入太空。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后,先经过对流层、      和中间层等,最后奔向月球。大气这样分层的主要依据是大气      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
8、由“大气垂直分层图”可知,A层大气以      运动为主,      (填字母)是平流层,该层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飞机在其中受力比较稳定。

9、大气层由内到外可以分为五层,其中,臭氧层位于      。我们生活在      层,请你在图中画出空气对流的方向      

10、根据气温的垂直分布情况,完成下列问题。
(1)有利于高空飞行的是大气中的      层;
(2)下列关于对流层描述正确的是      (填序号)。

①对流层内随高度的增加气温升高

②不同地表的对流层高度是一样的

③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是空气有强烈的水平运动

④对流层集中了3/4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

⑤对流层的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11、下面是气象台发布的一条气象消息:我县今天夜里到明天多云,明天白天最高气温为8℃,最低气温是零下3℃,西北风3-4级,森林防火等级4级。试问:
(1)气象消息中说明天最高气温为8℃,出现的时间应在      左右。
(2)今天夜里到明天多云,明天白天最高气温为8℃,这一天中我县的大气状态及变化称为      (选填“天气”或“气候”)
12、在气温垂直分布图上,A层表示      ,它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大气中的臭氧层被称为“地球生命保护伞”,它位于      层(填字母)

13、某航班飞机飞行时,飞行员向塔台请求向左偏航以躲避积雨云,从而避免暴雨的影响,说明当时飞机很可能飞行在大气层的      
14、大气可以分成对流层、      层、中间层、暖层和外层,它分层的主要依据是      
15、大气分层的主要依据是      。在对流层,近地面热空气密度      ,向      运动;上空的空气温度      ,密度      ,气流下沉,从而形成明显的      运动。如图,在容器a点放上一冰块,水流动方向是      。(填“顺时针”或“逆时针”)

三、解答题(共1小题)

1、小周对于研究地球大气层的平均温度与地球上二氧化碳(CO2)排放量之间的关系很有兴趣,他在图书馆里找到了两幅曲线图。

问题1:小周从曲线图中得出结论。认为地球大气层平均温度的上升、显然是由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而引起的,图中的什么信息支持小周的结论?

问题2:小周的同学小丽却不同意他的观点,她比较了两幅图的曲线,指出其中有些信息并不符合小周的结论。请从曲线图中举出一项不符合小周结论的信息。

问题3:小周在图书馆又找到了很多人类活动导致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的实例。他可能找到的例子是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浙教版科学八上第二章 第1节 大气层同步练习(中等难度)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