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2 浙教版科学 中考高频考点 加强练 第23讲 晶体和非晶体
年级: 学科: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研究晶体与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特点实验中,小强绘制了如图所示的四幅图象,其中能反映晶体凝固特点的图象是( )
A .
B .
C .
D .




2、关于物态变化中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和内能均保持不变
B . 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和内能均保持不变
C .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但内能增加
D . 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但内能增加
3、某物质发生物态变化时,它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则该图象是( )
A . 冰的熔化图象
B . 松香的熔化图象
C . 蜂蜡的凝固图象
D . 海波的凝固图象
4、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物质从固态开始加热,它们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等,加热时间都为6min,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在3min~6min内是液态
B . 甲是晶体,乙是非晶体
C . 在3min~6min内,甲的内能保持不变
D . 在固态时,甲的比热容小于乙的比热容
5、把盛有碎冰块的大试管插入烧杯里的碎冰块中,用酒精灯对烧杯底部慢慢加热(所有固定装置均省略),如图所示,当烧杯中的冰块大部分熔化时,试管中的冰( )
A . 也熔化一部分
B . 全部熔化
C . 一点都没熔化
D . 下边的熔化,上边的没熔化
6、小美同学对冰加热,她将冰熔化成水直到沸腾的过程绘制成如图1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图像中的DE段是冰的熔化过程
B . AB,CD段物质在吸热,BC,DE段物质没有吸热
C . 水的凝固点是0℃
D . 物质在AB段比CD段比热大
7、在探究某种物质的熔化规律时,小刚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物质属于非晶体
B . 该物质的温度达到46℃时,其状态是液态
C . 将50℃的该物质放在教室里,它会逐渐凝固
D . 将装有该物质的试管放在48℃的温水中,该物质会逐渐熔化
8、下列各组物质是晶体的一组是( )
A . 铁、食盐、松香
B . 萘、食盐、水晶
C . 铝、石蜡、玻璃
D . 冰、沥青、松香
9、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种物质温度T随加热时间t变化的熔化曲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物质是晶体,乙物质是非晶体
B . 甲物质的熔点为210℃
C . 乙物质在BC段时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D . 乙物质在BC段温度不变,不吸热
10、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所有的固体都有一定的熔点
B . 同一种晶体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C . 晶体在熔化时,吸热但温度不变
D . 温度达到熔点的晶体,可能处于固态、固液共存状态或液态
11、2015年5月26日印度出现高温天气,首都新德里的一条道路上的沥青被烤化,斑马线变得扭曲模糊。如图所示,关于这个情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沥青被烤化属于熔化现象
B . 沥青属于晶体
C . 沥青被烤化过程放热
D . 沥青被烤化后其温度保持不变
12、当晶体的温度正好是熔点或凝固点时,它的状态为( )
A . 一定是固体
B . 一定是液体
C . 可能是固体
D . 一定是固液共存
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晶体熔化时吸热,非晶体熔化时不吸热
B . 海波、冰、各种金属都是晶体
C . 晶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D . 同一晶体的熔化温度比它的凝固温度要高
14、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物质从固态开始加热,它们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等,加热时间都为6min,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在3~6min内是液态
B . 甲是晶体,乙是非晶体
C . 在4~6min内,甲不吸收热量,所以温度不变
D . 在固态时,甲的吸热本领小于乙
15、下列各组物质中,都是晶体的是( )
A . 冰和塑料
B . 铜和固态水银
C . 玻璃和石蜡
D . 海波和松香
二、填空题(共9小题)
1、请你将下列物质分为两类:属于晶体的是: ;属于非晶体的是: (填序号)。
①海波 ②玻璃 ③橡胶 ④冰 ⑤水晶 ⑥松香
2、如图是两种物质熔化时温度时间图象,其中 是非晶体的熔化曲线.另一种物质的熔点大约是 ℃,在12分钟时,该物质处在 状态。
3、如图所示为某晶体的凝固图象,从A到D整个过程是 的(填“吸热”或“放热”),BC段物质处于 状态,其对应的温度48℃代表此晶体的 。
4、如图,是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根据图像的特征和信息,可以判断该物质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它的熔点是 在熔化过程中 填“吸热”“放热”或“不吸热也不放热”);这种物质液体的比热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固体的比热
5、如图,是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根据图像的特征和信息,可以判断该物质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它的熔点是 ℃
6、学习物态变化时,老师写了一副对联,上联是“杯中冰水,水放热结冰温度不降”;下联是“盘内水冰,冰吸热化水温度未升”。该对联先后包含的两种物态变化分别是 和 ,它还说明了冰是一种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7、科学上,把有确定熔点的一类固体称为 ,如 等;把没有确定熔点的一类固体称为 ,如 等。
8、一种新型材料在15℃~40℃的温度间熔化,可知这种材料属于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把它掺在水泥里,制作储热地板和墙壁,能起到调节室温的作用,当气温下降时,这种建筑的室内比一般建筑的降温要 (选填“快”或“慢”)
9、小明在标准大气压下,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某种物质在熔化前后其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规律,得到下表的实验记录:
时间/min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温度/℃ |
30 |
34 |
38 |
43 |
48 |
48 |
48 |
48 |
48 |
50 |
55 |
(1)该物质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2)已知标准大气压下,煤油的沸点为120℃,水的沸点为100℃。如果在烧杯中倒入水,而在试管中倒入煤油(试管与烧杯不接触),煤油 沸腾;如果试管中倒入的是水,水 沸腾。(选填“会”或“不会”)
三、实验探究题(共4小题)
1、
小华和小国两位同学利用图甲所示装置对试管里的冰进行加热,并且每隔相同的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同时观察物质的状态.图乙和图丙是他们根据记录的实验数据分别绘制的温度﹣时间的关系图象,根据图象可知:
(1)冰属于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2)在图象中BC阶段物质处于 状态(选填“固体”、“液体”或“固液共存”)
(3)通过观察两位同学绘制的温度一时间的关系图象,你认为图 (选填“乙”或“丙”)的CD段数据有问题,你这样判断的依据是 .
2、在“探究冰和蜡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温度计的玻璃泡要 在固体粉末中,不要碰到试管底或试管壁。
(2)若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则此时温度计的读数为 ℃。
(3)图乙和图丙,是小明绘制的冰和蜡的熔化图像,则图 是蜡的熔化图像,判断的依据是 。
(4)实验中小林同学发现冰熔化时间短,不便于观察熔化时的现象,在不改变原来实验装置的情况下,请你告诉她一种延长冰熔化时间的方法: 。
(5)细心的小丽发现:在图像乙中,物质第1分钟和第5分钟升高的温度不同,其原因是 。
3、某兴趣小组把一固态物质加热后变成了液体,随后停止加热让它冷却变成固体,记录开始冷却后20分钟内温度和时间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时间/分 |
0 |
2 |
4 |
6 |
8 |
10 |
12 |
14 |
16 |
18 |
20 |
温度/℃ |
95 |
89 |
84 |
80 |
70 |
80 |
75 |
71 |
67 |
64 |
60 |
(1)表格中一个时间的温度值读错了,请你指出: 。
(2)请你判断该物体是不是晶体? 。说明理由: 。
(3)该小组成员甲和乙重做实验,并画出了同一固体的熔化图像如图所示。该物质在BC段(不包括端点)中,处于 状态,此时该物质要 (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4)观察并分析:乙所画图像是否错误?造成乙所画图像所示现象的可能原因是什么? 。
4、某小组在“探究冰和蜡的熔化规律”时,使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向试管中放入500g冰,应选用颗粒 (选填“较大”或“较小”)的冰块做实验。
(2)从加热到熔化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可以判断蜡属于 (填“晶体”或“非晶体”)。小组成员发现冰从开始加热至开始熔化,酒精灯内共消耗了3.5g酒精,若加热的效率为10%,则酒精的热值是 J/kg(C水=4.2×103J/kg℃)
(3)根据冰加热过程中记录的数据画出如图丙所示温度-时间图象,AB这段时间内,该物质处于 状态。若继续加热,试管中的水 (选填“会”或“不会”)沸腾。实验后将烧杯中的沸水放在桌上越来越凉,探究水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特点,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如图象,最合理表示其温度T随时间t变化关系的是 。
时间/min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蜡的温度/℃ |
42 |
44 |
46 |
48 |
49 |
50 |
51 |
52 |
四、综合说理题(共1小题)
1、科学创新小组设计并制作了一个能将水温调控在48℃左右的自动控温杯,结构示意图如图甲,其夹层填充物为海波晶体(熔点为48℃)。小组同学为检测该自动控温杯控温功能,做了如下测试:①在杯中装满100℃的水,盖紧杯盖,摇动杯子,水温下降到48℃并稳定在此温度一段时间;②t2时,将杯内的水倒掉,迅速加入20℃的水,盖紧杯盖,摇动杯子,水温上升到48℃并保持。上述检测过程中水温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乙所示。请用所学知识解释图乙中ac段水温变化的原因。(提示:图乙中de段不必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