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辽宁省大连市中山区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

年级:八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注意:第1~12题中,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第13~第15题,每小题至少有两个选项正确.(共15小题)

1、医护人员用体温计给病人测量体温时,体温计中的水银在测量过程中始终不变的是(  )

A . 质量 B . 体积 C . 密度 D . 温度
2、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适当的长度,拨动钢尺,就可听到钢尺振动发出的声音.保持钢尺振动幅度大致相同,逐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观察振动和发声的关系,这个实验是用来研究(  )

A . 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B . 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C . 音色与波形的关系 D . 声音传播的条件
3、用大小不同的力击打同一鼓面,鼓面发出的声音的不同点是(   )
A . 响度 B . 音调 C . 音色 D . 频率
4、某旅游船在平静的湖面上航行,小明坐在该旅游船的座位上,如果说他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   )
A . 湖水 B . 湖岸边的树 C . 该旅游船 D . 远处的山峰
5、在太阳光下物体会形成影子,这类现象可以说明(   )
A . 光的反射 B . 光的折射 C . 光的色散 D . 光的直线传播
6、下列各种现象中,需要吸热的是(   )
A . 冰箱冷冻室内壁出现白色的霜 B . 寒冷的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变干 C . 春天的早晨花草上有小露珠 D . 秋冬季节教室的玻璃上常常出现雾水
7、小明站在平面镜前1m,他向平面镜走进的过程中(   )
A . 像逐渐变大,像距逐渐变小 B . 像逐渐变小,但像距逐渐变大 C . 像大小不变,像距逐渐变大 D . 像大小不变,像距逐渐变小
8、下列各物理量得估测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 一部手机的质量大约在1kg~1.5kg之间 B . 一本物理书的长度大约在50cm~60cm之间 C . 人的正常体温大约在36℃~37℃之间 D . 一节物理课的时间大约在0.4h~0.45h之间
9、“质量一定时,水的体积与温度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分析图象可知:这些水的温度从0℃升到7℃的过程中(   )

A . 水的密度先变小后变大 B . 水的密度保持不变 C . 水的密度先变大后变小 D . 水的密度逐渐变小
10、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把烛焰放在凸透镜前15cm处,在透镜另一侧距离透镜6cm处的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则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 . 5cm B . 15cm C . 3cm D . 6cm
11、氧气瓶内的氧气用掉了一部分后,剩余的氧气(   )
A . 质量变小,体积变小 B . 体积不变,密度变小 C . 质量变小,密度不变 D . 质量不变,体积变小
12、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烛焰到光屏的距离为50cm.保持烛焰与光屏的距离不变,将凸透镜从光屏处缓慢靠近烛焰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光屏上只能一次接收到像 B . 光屏能两次接收到像 C . 光屏能无数次接收到像 D . 只能成一次虚像
13、下列实例中,可以加快蒸发的是(   )
A . 将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 B . 晒粮食时,将粮食摊开 C . 用电热吹风机将头发吹干 D . 把新鲜的水果装入保鲜袋中
14、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M是玻璃板,A,B是两支相同的蜡烛,A蜡烛是“物”.实验中(   )

A . 用B蜡烛找像时,B蜡烛应点燃 B . 玻璃板越厚,A蜡烛的两个像的距离越大 C . 透过玻璃板看到的“B蜡烛”与B蜡烛等大 D . 每次实验测出的像距都偏大
1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某次实验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缩小的像,如图所示.如果换用了焦距稍小的凸透镜,为了在光屏上仍然能得到像,可行的办法是(   )

A . 光屏、透镜的位置不动,将蜡烛靠近透镜 B . 光屏、透镜的位置不动,将蜡烛远离透镜 C . 三者位置都不动,在凸透镜前放一个焦距合适的凸透镜 D . 三者位置都不动,在凸透镜前放一个焦距合适的凹透镜

二、填空题(共8小题)

1、如图所示,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物体A的长度是       cm.

2、某合金块的体积是20cm3 , 用天平测量合金块的质量时,砝码质量和游码的如图所示,则该合金块的质量是       g,密度是       kg/m3

3、城市很多路口安装了监控摄像头,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      透镜,拍照时,违章车辆到镜头的距离是      (选填“小于焦距”、“大于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或“大于二倍焦距”).
4、优美的小提琴声是靠      的振动产生的;利用超声波可以钻孔说明声音具有      
5、清晨草叶上常挂有晶莹的露珠,这是由于夜间温度低,空气中的水蒸气      形成的,在阳光照射下这些露珠又会慢慢消失,是由于露珠发生了      的缘故.
6、用电视机遥控器更换频道时,遥控器的前端发光二极管会发出      线脉冲.在光的反射中,若入射光线靠近法线,则反射光线      法线(选填“靠近”或“远离“).
7、如图所示,是      眼成像示意图.矫正时应佩戴眼镜的镜片是      透镜.

8、一物体放在距离凸透镜10cm处时,在另一侧距离凸透镜16cm处的光屏上出现了一个清晰的像,该像的性质是      立、      的实像.

三、画图题(共2小题)

1、一束光斜射向玻璃表面,如图所示.请画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2、如图所示,平行主光轴和通过光心的两条光线入射到凹透镜上,画出这两条光线的折射光线.

四、计算题(共3小题)

1、一个容器中装有质量为72kg的水.已知水的密度是1.0×103kg/m3 , 冰的密度是0.9×103kg/m3 . 试求:
(1)这些水的体积是多少?
(2)这些水全部结为冰后,体积变化了多少?
2、汽车在出厂前要进行测试.某次测试中,先让汽车在模拟公路上行驶8min,通过了4.8km的路程;接着在模拟山路上以18km/h的速度行驶2min.试求:
(1)该汽车在模拟公路上行驶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整个测试过程中汽车通过的路程是多少?
(3)汽车在整个测试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3、环卫工人驾驶着洒水车以8km/h的速度在平直路面上匀速行驶10km,消耗的汽油为1L.洒水车水箱容积为7m3 , 汽油的密度为ρ=0.71×103kg/m3 , 水的密度为ρ=1.0×103kg/m3 . 试求:
(1)洒水车行驶10km所用的时间是多少小时?
(2)洒水车水箱最多能装下多少千克的水?
(3)这段路程洒水车消耗汽油的质量是多少?

五、简答题、(共2小题)

1、今年冬天,寒潮几次袭击大连地区.当寒潮来袭时,小明看到家里的窗玻璃上出现了美丽的“冰花”.这些“冰花”是在窗玻璃的室内表面上形成还是在窗玻璃的室外表面上形成的?并解释“冰花”是怎样形成的.
2、海上有风时,海面出现波浪,某区域海面呈圆弧形,O为圆心,圆弧形海面正下方的水中有一条鱼(用箭头AB表示),如图所示.此时,从圆弧形海面上方看到了水中的这条“鱼”.看到的“鱼”是鱼的放大的虚像,请分析说明其原因.(注:可在图上画光路示意图,以辅助说明)

六、综合题(共4小题)

1、小明为了探究“光反射时,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是否相等”,实验器材有:激光笔、平面镜、白纸板、笔、刻度尺.
(1)小明要完成该实验,至少还需要的器材是      
(2)请画出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表中要有必要的信息.
(3)实验时,将激光笔紧贴在白纸板上,在白纸板上会看到光的传播径迹.这是因为光在白纸板上发生了      (选填“镜面”或“漫”)反射的缘故.
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
(1)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组装在光具座上,调整凸透镜和光屏所在的两个平面都与光具座的轨道(视为水平直线)      
(2)点燃蜡烛,调整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这样做可使实验中的像都能成在      .(设实验中烛焰中心高度不变)
(3)小明在探究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做了三次实验.与一次和二次实验相比较,三次实验的好处是:      
(4)实验过程中,由于蜡烛燃烧变短,使烛焰的像成在了光屏中心的上方,要使像重新成在光屏的中心,如果只调凸透镜,应将凸透镜向      调.调好后,烛焰中心在凸透镜      (选填“主光轴的上方”、“主光轴的下方”或“主光轴上”).
3、在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不同体积的铝块若干、托盘天平(配砝码).

(1)在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指针静止后如图1所示,此时应进行的操作      .天平横梁调平衡后,在称物体的质量时,当加上最小砝码时,指针的偏转情况如图2所示,则接下来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2)记录的实验数据如表.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物质种类

铝块

体积V/cm3

10

20

30

40

50

60

质量m/kg

27

54

81

108

135

162

①分析表中数据,得出的探究结论是:      

②从表中提取的能得出该结论的信息是:      

(3)理论上来说,该实验收集的数据越多越好,更多组数据比六组数据的好处是:      
(4)为了使该探究结论具有普遍性,还应该怎么做?      
4、在探究“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与时间关系”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1)实验中,某一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2所示,则读数方法正确的是 B (选填“A”、“B”或“C”),该时刻的温度示数为      ℃.
(2)记录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根据表中数据,请在图3中上画出温度与时间关系图象      

次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温度/℃

30

36

41

45

47

48

48

48

48

49

状态

固态

固液共存

液态

(3)根据图象可知:

①该物质熔化前温度与时间的关系是      

②该物质熔化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是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5-2016学年辽宁省大连市中山区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