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2 浙教版科学 中考高频考点 加强练 第14讲 细菌和真菌

年级: 学科: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猕猴桃果醋是利用醋酸杆菌的发酵作用制成的,醋酸杆菌是一种细菌,其细胞结构的主要特点是(        )

A . 有叶绿体 B . 没有成形细胞核 C . 没有细胞壁 D . 没有细胞质
2、磐安是有名的香菇之乡,香菇是一种可食用的真菌,它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人们十分喜爱的美味佳肴。下列有关香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属单细胞生物 B . 细胞中有成形的细胞核 C . 能进行光合作用  D . 不属于微生物
3、

木耳近来被各家媒体推荐为抵抗PM2.5对人体危害的优良食用菌,虽然医学专家对此不认同,但木耳中的胶质可把残留在人体消化系统内的灰尘、杂质吸附、集中起来排出体外,从而起到清胃涤肠的作用。同时它含有抗肿瘤活性物质,能增强机体免疫力,经常食用可防癌抗癌。根据以上信息,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木耳生活在腐木上,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B . 木耳的新陈代谢方式是异养需氧 C . 多食用木耳,对肿瘤的抑制有一定的作用        D . 木耳属于真菌,其细胞中有细胞核
4、在人体的消化道中存在着大量微生物,如大肠杆菌、双歧杆菌等,它们对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具有重要的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人体的主要消化器官是小肠 B . 细菌属于多细胞生物 C . 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 D . 观察细菌的结构需要借助高倍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
5、

与如图所示生物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该生物是一种杆状细菌 B . 在生态系统中,该生物属于生产者 C . 该生物依靠呼吸作用贮存能量 D . 该生物有细胞核
6、下列四种生物中没有细胞结构的是(   )
A . 诺如病毒 B . 大肠杆菌 C . 酵母菌 D . 东北虎
7、某同学在琼脂培养基上接种了甲、乙两种细菌进行培养,同时他还在培养基上放了盐水浸过的纸片,经过恒温培养一段时间后,盐纸片周围只有甲细菌生长(如图),以下对实验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 用盐渍法可以保存某些食物 B . 甲细菌比乙细菌更耐盐 C . 乙细菌生活不需要无机盐 D . 不同种类的细菌生活环境不同
8、抗生素作为治疗细菌感染的特效药被广泛使用,但现在对抗生素敏感性下降的“耐药菌”越来越多,这已经成为世界性难题。如图,上方箭头表示抗生素开始用于医疗的时间,下方相应箭头表示该抗生素的耐药菌出现的时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细菌具有成形的细胞核 B . 可用抗生素治疗所有微生物引起的疾病 C . 耐药菌的形成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 . 耐药菌出现的时间和抗生素用于医疗的时间没有关系
9、细菌和真菌是两类不同的微生物,它们最大的差异在于(   )
A . 获取营养物质的方式不同 B . 有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C . 对人类有益还是有害 D . 是单细胞生物还是多细胞生物
10、如图所示的四种单细胞生物在结构上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它们都能在各自的环境中独立存在。下列关于这四种生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a、b在细胞结构上最主要的区别是a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B . c属于植物,其细胞结构中有叶绿体 C . b、d属于动物,它在细胞结构上与其他两种生物最主要的区别是没有细胞壁 D . b、c、d细胞的基本结构相同的,都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11、2010年5月20日,美国科学家宣布世界首个“人造生命”诞生。研究人员先人工合成了一种细菌DNA,再植入另一个内部被掏空的细菌细胞内,该细菌不断繁殖形成菌落(如图)。对于人造生命技术,下列启示或论述不合理的有( )

A .   细胞仍是生命存在的重要结构 B . 能培育具有特殊功能的“人造细菌”服务人类 C . 必须警惕此技术给人类可能带来的巨大风险 D . 由此技术可预见人工制造的高等动植物将会很快出现
12、如图,利用“曲颈瓶”进行如下实验:①甲、乙两瓶内装等量的同种肉汤,甲瓶煮沸,乙瓶不做处理,一段时间后,其中一瓶仍然保鲜,另一瓶变质;②接着,将仍然保鲜的那瓶的瓶颈打断,如图丙,数日后,瓶中的肉汤也变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步骤①中乙瓶内的肉汤能“仍然保鲜” B . “曲颈瓶”内肉汤中的细菌来自空气 C . 使肉汤变质的是寄生细菌 D . 出芽生殖使细菌大量繁殖
13、下列关于如图四种微生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甲用孢子繁殖后代,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 B . 人们酿酒、做面包离不开乙,它的繁殖是出芽生殖 C . 图丁有细胞壁、细胞膜,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D . 图中乙和丙属于真核生物,甲和丁属于原核生物
14、如图,利用“曲颈瓶”进行如下实验:①甲、乙两瓶内装等量的同种肉汤,甲瓶煮沸,乙瓶不做处理,一段时间后,其中一瓶仍然保鲜,另一瓶变质;②接着,将仍然保鲜的那瓶的瓶颈打断,如图丙,数日后,瓶中的肉汤也变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出芽生殖使细菌大量繁殖 B . 步骤①中乙瓶内的肉汤能“仍然保鲜” C . 使肉汤变质的是细菌等微生物 D . 乙“曲颈瓶”内肉汤中的细菌来自空气
15、下列对青霉菌和酵母菌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 青霉菌有细胞核,酵母菌没有明显的细胞核 B . 青霉菌是多细胞生物,酵母菌是单细胞生物 C . 青霉菌有细胞壁,酵母菌没有细胞壁 D . 青霉菌用于制作馒头,酵母苗用于制作药物

二、填空题(共6小题)

1、

如图是培育转基因细菌的过程,请读图回答:

(1)大肠杆菌细胞和人体细胞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大肠杆菌没有       。

(2)细菌通过       繁殖,数量迅速增加,从而在短时间内合成大量人胰岛素。

(3)请结合基因工程相关知识•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基因工程作为尖端技术,不存在风险问题

B.基因工程在医药、农业等领域可以发挥积极作用

C.图中培育转基因细菌的过程,体现了基因的改变会导致生物体性状的变化 

2、CCTV-1 2018年5月26日晚间新闻报道:在一个美国女性公民的尿液中发现了一种超级细菌。该细菌对所有的抗生素都有耐药性,甚至连被称为抗生素最后一道防线的黏菌素也丧失效力。因此,目前对有些病人来说,已经无药可用。据统计,全球每年约70万人死于超级细菌等耐药菌感染,23万新生儿因此不治天折。所以抵制滥用抗生素,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分析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超级细菌的细胞结构与动植物细胞结构相比,最主要的区别是       。
(2)从传染病流行的环节分析,超级细菌属于      ,超级细菌等耐药菌感染者属于      
(3)从自然选择学说的角度分析,超级细菌出现的原因是      对耐药性细菌的长期选择,导致细菌耐药性逐渐增强。
3、图一:表示在不同的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曲线。图二:表示某种对人体有害细菌在不同温度下的成活情况。请回答下面问题:

(1)该细菌在细胞结构上和动植物的主要区别是      
(2)细菌是通过      繁殖后代,这种生殖方式属于      
(3)该细菌最适宜生存的环境温度是      
(4)某同学想采用高压锅煮沸杀菌,高压锅的气压应不低于      个标准大气压。
(5)对这种细菌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杀灭?      
4、绍兴黄酒是中国名酒之一,酿酒历史源远流长,选用上好糯米、优质麦曲,辅以明净澄澈的鉴湖水,用古法酿制,再贮以时日,产生出独特的风味和丰富的营养。
(1)酿酒过程中需要先把糯米煮熟的目的是      
(2)发酵过程需要加入酒曲,酒曲中的酵母菌属于      生物(选填“自养”或“异养”)。
5、历史上蘑菇等真菌曾被归于植物界,后来由于其在营养方式和细胞结构等方面的独特性,被单独归为真菌界。最近,科学家发现真菌的遗传物质与动物遗传物质的相似性超过了植物。
(1)酵母菌的繁殖方式是      。(选填“有性生殖”或“无性生殖”)
(2)真菌与绿色植物在营养方式上的差异,主要原因是真菌细胞缺乏       。(填写细胞结构)
(3)根据上述材料可初步推测,真菌与      (选填“植物”或“动物”)的亲缘关系更近。
6、鸡蛋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材,但鸡蛋中的沙门氏菌可能会引起食物中毒。沙门氏菌最适宜繁殖的温度为37℃,在70℃条件下只能存活5分钟。
(1)鸡蛋的主要营养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是      
(2)常温条件下,鸡蛋内的沙门氏菌数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2)
A . 刚产出的鸡蛋含有沙门氏菌 B . 鸡蛋内的沙门氏菌数量是不变的 C . 常温放置的鸡蛋宜在10天内食用
(3)为防止沙门氏菌感染,鸡蛋食用前可以用      的方法杀菌。

三、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

1、利用灭菌技术,将某种细菌接种到培养皿内,以不同的方式处理培养皿并加盖(下图表内阴影部分表示有细菌,白色清晰区表示无细菌)。

实验组

1

2

3

4

5

实验处理

圆纸片滴加

圆纸片滴加

抗生素P

抗生素Q

抗生素P+Q

蒸馏水

温度

37℃

37℃

37℃

37℃

0℃

实验结果

(1)根据1、2、4组的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      ;根据4、5组的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      
(2)根据实验结果的判断,抗生素P和Q同时用于治疗由这种细菌引起的疾病,疗效如何?为什么?      
(3)滥用抗生素会导致出现超级细菌(抗药性强的菌株),这是      的结果。
2、细菌等微生物是土壤的成分之一,它必须从土壤中吸收含碳的物质、含氮的物质、水和无机盐等,以维持其生命活动。有的土壤细菌(以下简称为“X细菌”)能将环境中的尿素转化为氨气。为探究某土壤样品中是否含X细菌,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

①制备土壤浸出液。

②在专业人士指导下配制培养基(内有除含氮物质外的其他必需物质),将培养基分装在A和B两个培养皿中。

③在A培养皿中再加入      ,B培养皿不加(如图甲)。

④将等量土壤浸出液涂抹在A和B两个培养皿的培养基表面,并在适宜环境下培养一段时间(如图乙)。

⑤在A和B两个培养皿中加入      ,观察颜色变化。

实验结果:A培养基表面显红色,B培养基表面不显红色。

实验结果分析:

⑴A培养基表面显红色是由于培养基中含有较多的氨水。这是由于X细菌在适宜环境下进行      生殖(填生殖方式),产生较多的X细菌所致。

⑵X细菌能将尿素转化为氨气,所以它是生态系统中的      (填生态系统的成分)。

实验结论:土壤样品中含有能分解尿素的细菌。

3、清明前后,有市民因食用“红心”甘蔗而发生中毒事件。甘蔗出现“红心”现象,是因甘蔗富含糖分和水分,易被节菱孢霉菌、镰刀菌、假丝酵母、枝孢霉、刺黑乌霉等霉菌侵蚀。为确定引起食用“红心”甘蔗中毒的霉菌种类,某微生物研究所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准备]

①取正常甘蔗,榨汁后灭菌,均分6组,每组500mL。

②将从“红心”甘蔗中分离得到的上述5种霉菌,分别接种于其中的5组甘蔗汁中。

③将_上述5组霉菌培养液和1组未接种的甘蔗汁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15天,备用。

④选同种健康、断乳小鼠750只备用。

[实验步骤]

①喂养实验:将备用的5组霉菌培养液和1组未接种的甘蔗汁各喂养20组小鼠(每组3只),每次给每只小鼠喂养0.5mL,未出现中毒症状的隔2小时加喂1次,最多4次。

②统计小鼠中毒组数:若每组3只小鼠中有2只或3只小鼠出现中毒症状,再用备用小鼠重复实验,结果仍有2只或3只小鼠出现中毒症状,确定为中毒组。

③症状对比:将小鼠中毒症状与人食用“红心”甘蔗的中毒症状对比。

[实验数据]

毒性试验结果统计表

接种霉菌种类

节菱孢霉菌

镰刀菌

假丝酵母

枝孢霉

刺黑乌霉

小鼠中毒组数

12

0

3

0

0

0

与人中毒症状对比

相同

-

不同

-

-

-

[实验分析及结论]

(1)步骤①用未接种的灭菌甘蔗汁以同样的方法进行实验,目的是      
(2)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判断:食用“红心”甘蔗导致人中毒的霉菌是      
(3)[知识拓展]进一步研究发现:甘蔗被该霉菌污染后,产生了一种毒素(3-硝基丙酸)。该毒素与黄曲霉素一样,高温下不易分解。由此联系生活实际,下列做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 (3)
A . “红心”甘蔗榨汁后饮用 B . 不食用发霉变质的面包 C . 被黄曲霉素污染的花生加热后食用

四、解答题(共1小题)

1、小敏用酸奶机自制酸奶。将酸奶机内的容器放在沸水中煮5分钟,取出冷却后,将买来的盒装鲜奶和乳酸菌粉(里面含有大量活的A乳酸杆菌)倒入其中,充分搅拌后,放入酸奶机中,设定加热温度(38℃)和时间,让其进行发酵。


回答下列问题:

(1)将容器放在开水中煮5分钟,目的是      
(2)乳酸杆菌的营养方式是        (选填“自养”或“异养”)。
(3)查阅资料:

资料1:不同温度下,A乳酸杆菌菌株生长情况如表。

资料2:在38℃和适宜的环境下,每ml奶中的A乳酸杆菌活菌数随发酵时间的关系如图。

资料3:每ml酸奶中的A乳酸杆菌活菌数越多,酸奶的品质越好。

根据资料,小敏制作酸奶时应将温度控制在      范围内;发酵最长时间不宜超过      小时。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备战2022 浙教版科学 中考高频考点 加强练 第14讲 细菌和真菌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