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八上第三章第1节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同步练习(中等难度)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0小题)

1、植物幼苗的向光生长是由于生长素分布不均引起的。下列有关如图所示幼苗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向光一侧生长素分布多,细胞生长慢 B . 向光一侧生长素分布多,细胞生长快 C . 背光一侧生长素分布多,细胞生长慢 D . 背光一侧生长素分布多,细胞生长快
2、如图一棵植株被纸盒罩住,纸盒的右侧开口,左侧照光。固定幼苗旋转纸盒。一段时间后,幼苗的生长状况是(     )

A . 直立生长 B . 向左弯曲生长 C . 向右弯曲生长 D . 先向右弯曲生长再向左弯曲生长
3、如图甲所示是小乐研究“环境因素对植物生长影响”的实验。一段时间后,暗箱中植株的生长情况最有可能是(   )

A . B . C . D .
4、为了探究植物的某种向性运动,小乐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 实验目的:探究植物的向地性 B . 实验设计:尚不完善,还需要设置对照组 C . 实验观察:观察并记录植物茎的生长方向 D . 实验结论:可用来解释“为什么沙漠植物的根系长得很深?”
5、下列植物的行为属于植物的向光性表现的是( )
A . 茎叶背地生长 B . 捕蝇草捕虫 C . 向日葵向太阳 D . 含羞草收缩叶片
6、下列实验中,用不透光的锡箔纸套在燕麦胚芽鞘的不同部位(如图所示),从不同方向照光,培养一段时间后,胚芽鞘的生长情况是( )

A . 甲向右生长 B . 乙向右生长 C . 甲向左生长 D . 乙向左生长
7、在正方形暗箱内放1盆幼苗,暗箱一侧开一小窗,固定光源的光可以从窗口射入。把暗箱放在旋转器上水平旋转,保持15 min匀速转1周。一星期后幼苗生长情况为( )
A . B . C . D .
8、将燕麦胚芽鞘尖端放在琼脂小块上,正中插入生长素不能透过的云母片,琼脂被分成相等的两部分(如图)。单侧光照射后,琼脂内生长素含量( )

A . 左右相等 B . 左多右少 C . 左少右多 D . 左右均无
9、如图为温特研究植物向光性的实验设计,①~⑥是在黑暗环境中对切去尖端的胚芽鞘进行的不同处理。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 温特猜想尖端产生的化学物质可以扩散到琼脂块中 B . 若在单侧光照下进行该实验,不能得到相同的实验结果 C . ④和⑥结果表明胚芽鞘向光弯曲与尖端产生的物质有关 D . 设置⑤和⑥组的目的是排除琼脂块对胚芽鞘生长的影响
10、把一株直立植物放倒后,根向下生长,茎向上生长,如图所示。这说明植物( )

A . 能够繁殖 B . 具有向性 C . 能够运动 D . 具有磁性
11、在太空飞行的宇宙飞船上有一株水平放置的幼苗,培养一段时间后,根和茎的生长方向是( )
A . 根向下生长,茎向上生长 B . 根、茎都向上生长 C . 根、茎都向水平方向生长 D . 根向水平方向生长,茎向上生长
12、下列生命活动中,属于生物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是( )
A . 同一株碧桃上开出不同颜色的花 B . 斑马发现敌害迅速逃跑 C . 蘑菇从小长大 D . 雏鸡破壳而出
13、如图所示是小科研究“环境因素对植物感应性生长影响”的实验,一周后,暗箱中植株的生长情况最有可能是下列选项中的( )

A . B . C . D .
14、研究“外界刺激对根的生长反应”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斜置的铁丝网上垫一层棉絮,下端浸入水中。请根据萌发种子所受外界刺激的作用,分析以下较可能出现的是( )

A . 重力的作用使根向下生长 B . 水分的刺激使根向上弯曲生长 C . 重力首先使根向下生长,继而棉絮中的水分使根向上生长 D . 重力与水的刺激抵消,根停止生长
15、将一株正在生长的植物水平放入在太空中飞行的航天飞机的暗室内,暗室朝向地心的一侧开一个小孔,小孔附近放一光源(如图),一段时间后,该植物茎的生长方向是( )

A . 背地(心)生长 B . 向水平方向生长 C . 向光生长 D . 无法确定
16、下列关于胚芽鞘弯向光源的原理叙述错误的是( )
A . 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 B . 向光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一段 C . 向光一侧生长素分布多,生长慢 D . 生长素在尖端产生并向下输送
17、某校科学小组研究了“激素甲和激素乙对柳树插条生根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该实验的变量是激素的种类和激素的浓度 B . 该实验证明激素乙对柳树插条生根有抑制作用 C . 该实验证明激素甲对柳树插条生根有促进作用 D . 若探究激素甲、乙对柳树插条生根的共同影响,应设计2组实验进行对照
18、如图表示有关生长素的一项实验。经过一段时间后,图中甲、乙、丙、丁四个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中弯曲程度最大的是( )

A . B . C . D .
19、荷兰科学家温特曾做以下实验:把燕麦胚芽鞘尖端切下,放在琼脂块上,几小时后,移去胚芽鞘尖端,将琼脂切成小块并放在去顶的胚芽鞘一侧,然后置于黑暗条件下培养,胚芽鞘逐渐向放置琼脂小块的对侧弯曲生长(如图)。该实验结果不能直接证明的是( )

A . 胚芽鞘尖端能产生影响其生长的物质 B . 单侧光使该物质在胚芽鞘内呈不均匀分布 C . 该物质能促进胚芽鞘的生长 D . 影响生长的物质从尖端向下运输
20、研究表明,生长素只能从植物体的上端(顶端)向下端(根部)运输,取两根相似的柳枝条,把一根正挂在潮湿的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其生长情况如图甲所示。若把另一根枝条倒挂在同样潮湿的空气中,如图乙所示,一段时间后其生长情况可能是图中的( )

A . B . C . D .

二、填空题(共10小题)

1、学习植物的感应性后,小应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将若干滤纸剪成培养皿大小并用水浸湿,填满培养皿,把4粒浸泡过的玉米种子如图甲摆放(胚根都朝向培养皿中心);

②盖上培养皿盖,用透明胶带固定,将培养皿侧立于橡皮泥上,放在暗处;

③观察并记录每颗玉米粒根和芽的生长方向。

请你根据学过的知识回答:

(1)本实验验证了植物的哪种感应性现象?      。这种感应性现象是对外界的什么刺激作出的反应      
(2)培养皿放在暗处的目的是      
(3)请设计一个在室外空旷处进行的实验,在不用任何药剂、装置和不触及幼苗的情况下,使盆栽植物长成如图乙所示形状。请简要说明实验思路:      
2、            是植物感应性的两种基本表现形式,是植物对太阳光.地球引力、水、化学物质、接触及其他外界刺激做出的反应。
3、利用两盆植株大小相当的含羞草做如下对比实验。
(1)把一盆含羞草放在太阳下,另一盆含羞草放在暗室内,过一段时间,会发现两盆含羞草有什么不一样?      
(2)将振动着的音叉放在含羞草上面,但不触碰含羞草,含羞草      (选填“做出反应”或“不反应”)这说明含羞草      (选填“能”或“不能" )对声音做出反应。
(3)若将振动着的音叉轻碰含羞草的顶部和叶,含羞草      (选填“做出反应“或“不反应”),可见含羞草能对      做出反应。
(4)小心地用铅笔触碰含羞草的各个部位,发现含羞草反应最敏感的部位是      
4、在浙江某地开阔地上的树冠向      (选填“南”或“北”)的方向较茂盛,这是植物对      做出的反应。
5、向日葵向太阳,这是向日葵对      做出的反应——植物的向光性。黄豆苗的根向下生长,这是豆苗对      做出的反应——植物的向地性。黄豆芽(茎)向上生长,即茎的背地生长,这是豆苗对地球引力以及光照做出的反应,即植物的      性和      性。
6、植物激素是指一些在植物体内合成的,从产生部位运输到      部位,并且对植物的生命活动产生显著      的微量      
7、如图是植物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变化的反应,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不同器官对不同浓度生长素的反应      (选填“相同”或“不同”)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植物的影响是:低浓度      (选填“促进”或“抑制”,下同)植物生长,高浓度      植物生长。
(2)枝条扦插繁殖时,适宜的生长素浓度是      摩/升。要使甘薯迅速育出薯秧,适宜的生长素浓度是      摩/升。
(3)比较生长素浓度对根、芽、茎的不同影响,可以看出对生长素浓度敏感性程度依次增强的顺序是      
8、乙烯是一 种调节生长、发育和衰老的植物激素。所有的果实在发育期间都会产生微量乙烯。在果实未成熟时乙烯含量很低,在果实进入成熟期时会出现高峰。若将一个成熟果实,如梨、草果放在未成熟的柿子或香蕉中,用塑料袋严密地包裹起来,搁置几天,柿子或香蕉会发生什么变化?      。这是怎么回事呢?      
9、植物能对外界环境中的各种不同的刺激作出反应。
(1)好望角茅膏菜是生长在南非的一种食肉植物,它像捕蝇草一样能捕捉昆虫。这种反应属于植物的      (选填“向性”或“感性”) 运动。
(2)在单侧光照射下,植物弯向光源生长,是因为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一侧生长素       (选填“多于”或“少于”)背光一侧。
10、实验是学习科学重要的手段和方法,也是科学的重要内容。养成实验后再思考、再发现的习惯,能使我们更好地学习科学。如图是植物胚芽鞘的向光性生长实验,在此实验中,单侧光改变了      的分布,其      (填“向光侧”或“背光侧”)分布多。所以植物表现出向光性生长。

三、解答题(共2小题)

1、某兴趣小组在学习植物的感应性后,进行以下实验:

   

①将若干滤纸剪成培养皿大小并用水浸湿,填满培养皿,把4粒浸泡过的玉米种子如图摆放(胚根都朝向培养皿中心);

②盖上培养皿盖,用透明胶带固定,将培养皿侧立于橡皮泥上,放在暗处;

③观察并记录幼根的生长状况。

(1)本实验的目的是验证      
(2)A,B,C,D四粒玉米中,作为对照组的是      
(3)请设计一个室外空旷处进行的实验,在不用任何药剂、装置和不触及幼苗的情况下,使盆栽植物长成如图乙所示形状。请简要说明实验思路。

2、以下是有关生命活动调节方面的问题,请分析回答:

(1)向日葵幼嫩的花盘跟着太阳转,放在窗台上的草本植物会朝向窗外生长,这些现象被称为向光性,是植物对环境一种适应。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光线能够使植物体中的生长素在背光一侧比向光一侧分布      (选填“多”或“少”),因此,背光一侧比向光一侧生长快.。
(2)如图是三盆燕麦幼苗。A、C盆中是正常幼苗,B盆中是切去胚芽鞘尖端的幼苗。将A、B盆分别放在缓慢匀速转动的圆盘上,将C盆放在不旋转的圆盘上,三盆都有单侧光照射。几天后,A盆幼苗生长情况为       。(选填①、②或③)

①不生长  ②直立生长  ③向右侧弯曲生长

(3)通过燕麦胚芽鞘的向光性实验,我们不难发现产生生长素的部分是       

四、实验探究题(共7小题)

1、植物在单侧光照射下弯向光源生长。这个现象被解释为“光线能够使生长素在背光一侧比向光一侧分布多”。为什么生长素在背光一侧比向光一侧分布多?是因为向光侧的生长素在光的影响下被分解了,还是向光侧的生长素向背光侧转移了。为此有人做了下述实验:

(一)实验步骤:将生长状况相同的胚芽鞘尖端切下来,放在琼脂切块上,分别放在黑暗中和单侧光下(见下图)。

(二)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请回答:

[注:图中c、d、e和f用一生长素不能透过的薄玻璃片将胚芽鞘分割;琼脂下方的数字表示琼脂块收集到的生长素(IAA)的量]

(1)图a和b说明什么?
(2)图c和d说明什么?
(3)图e和f说明什么? 

(4)通过上述实验可得出什么结论?
2、材料一:1880年,达尔文在研究光照对植物胚芽生长影响时,进行了向光性实验,并认为在单侧光照射下,胚芽的尖端可能会产生某种物质,对胚芽生长会产生影响

材料二:1928年,温特完成了图9-J-5甲实验。证实了尖端确实产生了某种物质,能控制胚芽生长。

材料三:1934年,郭葛等人从一些植物中分离出了生长素。

(1)材料一中画线句既是达尔文的实验结论,也可以作为材料二的温特实验探究中的      环节。
(2)图甲的实验中,B组的作用是      
(3)为证明“胚芽弯曲是尖端下部生长不均匀引起的”猜想,小敏设计了如图乙所示实验,在胚芽尖端下部标上等距横线,用单侧光照射。当横线左侧间隔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横线右侧间隔,说明猜想成立。
(4)进一步研究发现:在低浓度范围,随着生长素浓度增大,促进作用增强;在高浓度范围,随浓度增大,促进作用减弱;超过一定浓度,表现为抑制作用。把切去尖端的胚芽静置一段时间,将含有不同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分别放置在不同的切去尖端的胚芽切面左侧如图丙,图丁中,曲线能正确表示胚芽弯曲程度与生长素浓度关系的是      
3、植物的根不仅具有向地下竖直生长的感应性现象,并且还有向较潮湿的地方生长的感应性现象,即植物具有向水性。请你对植物的向水性进行实验探究。
(1)提出假设:      
(2)设置对照组:取两盆生长情况一样的蚕豆苗,分别标上A和B,在A盆植株的四周每天均匀地浇适量的水,在B盆植株的一个方向处每天浇适量的水。放置一周后,轻轻去掉泥土,观察植株根的分布。

①其中作为对照组的是      盆蚕豆苗。

②在图中的方框内用文字或图画表示A、B盆中植株根的分布情况      

(3)实验结论:      
4、某兴趣小组的同学探究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促进植物扦插枝条生根的影响。实验材料生长状况相同的杨树枝条,分成等量的6组,分别插入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和清水中培养,实验分4次并在同一实验室内完成。每次实验直到枝条不再生根为止,计算每根枝条生出根的平均数量,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生长素浓度

根数量

实验日期

2×10-1(克/升)

2×10-2(克/升)

2×10-3(克/升)

2×10-4(克/升)

2×10-5(克/升)

清水

5月26日

0

0

0

1

6

0

5月31日

0

0

0

2

11

0

6月5日

0

1

1

5

13

1

6月10日

0

2

5

6

16

1

(1)本实验中设置清水组的目的是      
(2)表中数据显示,用浓度为      的生长素处理后,枝条生根最多。
(3)生长素浓度过大时,      (选填“有利于”或“不利于”)枝条的生根。
(4)有同学分析上表的数据后,得出一个结论“生长素浓度越低,促进生根的作用越明显”,你认为这个结论正确吗?请说明理由。
5、生长素有调节茎的生长速率、抑制侧芽、促进生根等作用,在农业上用以促进插枝生根,效果显著。为探究两种生长素类似物甲、乙对月季幼茎插条生根的影响,某兴趣小组开展了如下实验:

①选取生长良好、生理状态相似的月季幼茎切成5cm的插条,将插条在清水中浸泡一段时间后均匀分为7组;

②分别在不同浓度的甲、乙两种生长素类似物溶液中沾蘸5s,在适宜且相同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

③培养一段时间后,计算每组月季生根数目。

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第五组

第六组

第七组

激素浓度(单位: μ molL)

0

1

5

10

50

100

150

激素类似物甲各浓度下生根数

6

8

10

12

12

10

6

激素类似物乙各浓度下生根数

5.8

6.1

3.8

3

2

0.8

0.3

(1)七组实验中,起对照作用是第      组;
(2)实验中,通过观察比较      来说明生长素类似物对月季幼茎插条生根的影响;
(3)从激素类似物甲各浓度下生根数的数据分析中,得出的结论是      (回答一点即可);
(4)据图表分析:在1-150μmo/L浓度下,月季插条对激素类似物甲的敏感度比对激素类似物乙的敏感度      。(“高”或“低”)
6、有些植物能否开花和日照时间长短有密切关系。唐菖蒲必须在每日14小时以上的长日照环境下才能分化出花芽,才能开花,因此叫作长日照植物。菊花在夏季长日照环境下只生长,不能分化花芽;入秋后,当每天的日照时间缩短到12个小时以后才能分化花芽,才能开花,因此叫作短日照植物。前苏联科学家M.H.Chailakhian用菊花做了一个实验,来探究植物感受光周期刺激和产生开花激素的器官。如图是他设计的实验方案:去掉菊花顶端的全部叶子,①②植株分别接受长日照、短日照,③④植株的顶端下部带叶的部位分别接受长日照和短日照处理。请根据实验结果回答问题。

(1)根据图中的实验结果分析,感受光周期刺激和产生开花激素的器官是      
(2)根据实验请提出一条让菊花夏天开花的方法:      
(3)设计实验方案证明:短日照条件下,菊花会分化出花芽,并开花,是因为短日照条件下菊花感受光刺激的器官产生了开花激素,而菊花能分化出花芽,并开花是开花激素在起作用。(请写出简要的实验思路)
7、  
(1)材料一:达尔文在研究光照对植物胚芽生长影响时,进行了向光性实验,并认为      

(2)材料二:1928年,温特完成了图甲实验。证实尖端确实产生了某种物质,能控制胚芽生长。

材料三:1934年,郭葛等人从一些植物中分离出了生长素。

材料一中划线句既是达尔文的实验结论,也可以作为材料二的温特实验探究中的      环节。

(3)图甲的实验中,B组的作用是      
(4)为证明“胚芽弯曲是尖端下部生长不均匀引起的”猜想,小敏设计了如图乙实验,在胚芽尖端下部标上等距横线,用单侧光照射。当横线左侧间隔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横线右侧间隔,说明猜想成立。
(5)进一步研究发现:在低浓度范围,随着生长素浓度增大,促进作用增强;在高浓度范围,随浓度增大,促进作用减弱;超过一定浓度,表现为抑制作用。把切去尖端的胚芽静置一段时间,将含有不同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分别放置在不同的切去尖端的胚芽切面左侧,如图丙。图丁中,能正确表示胚芽弯曲程度与生长素浓度关系的是曲线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浙教版科学八上第三章第1节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同步练习(中等难度)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