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明湖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模拟试卷
年级:八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一.选择题 (共24小题)
1、下列过程中,有一个力的作用效果与其他三个不同类,它是( )
A . 把橡皮泥捏成不同造型
B . 进站的火车受阻力缓缓停下
C . 苹果受重力竖直下落
D . 用力把铅球推出
2、用天平和弹簧测力计分别在地球和月球上测同一物体,测量的结果是( )
A . 天平弹簧测力计测的都相同
B . 天平测的相同,弹簧测力计测的不同
C . 天平测的不同,弹簧测力计测的相同
D . 天平、弹簧测力计测的都不同
3、“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器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人实现“奔月”的梦想将成为现实,试分析,下列哪种活动在月球上不可实现( )
A . 利用凸透镜探究成像规律
B . 利用录音机录下自己的歌声
C . 利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
D . 利用弹簧测力计测物体的重力
4、小华尝试比较地沟油和花生油的物理性质,她将这两种油放入冰箱的冷藏室降温,发现当这两种油的温度都降到7℃时,地沟油变为固态而花生油仍为液态,这说明地沟油和花生油具有不同的( )
A . 密度
B . 硬度
C . 凝固点
D . 沸点
5、晓燕在学校春季运动会百米赛跑中以16s的成绩获得冠军,测得她在50m处的速度是6m/s,到终点时的速度为7.5m/s,则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 )
A . 6m/s
B . 6.25m/s
C . 6.75m/s
D . 7.5m/s
6、关于中学生的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 初中生的质量大约是50kg
B . 身高大约为160m
C . 中学生跑完50m用时约3s
D . 一个中学生重约50N
7、李明同学测量课本宽度的4次结果如下,其中记录错误的一次是( )
A . 17.31cm
B . 17.32cm
C . 17.52cm
D . 17.30cm
8、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其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
A . 两物体在0~10s内都做匀速运动,且v甲>v乙
B . 两物体在15~20s内都做匀速运动,且v甲<v乙
C . 两物体在15s末相遇,且0~15s内通过的路程相等
D . 两物体在20s末相遇,且0~20s内通过的路程相等
9、夏天,打开冰箱门时,门的附近会出现“白气”,而这些“白气”又会消失,在“白气”产生与消失的过程中,先后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 . 升华 液化
B . 汽化 升华
C . 汽化 液化
D . 液化 汽化
10、为了测定牛奶的密度,除准备了牛奶外,还提供有以下器材:①天平,②烧杯,③量筒,④弹簧测力计,⑤小铁块,⑥细线.下列器材组合能够解决这一问题的是( )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③④⑤
D . ③⑤⑥
11、舞蹈演员站在平面镜前训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演员靠近平面镜时,像远离平面镜
B . 演员远离平面镜时,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变小
C . 演员在平面镜中成实像
D . 演员以0.5m/s的速度运动时,像也以0.5m/s的速度运动
12、我国自行研制的“嫦娥三号”登月探测器(包括着陆器和“玉兔”月球车)发射成功,并在月球成功实施软着陆,假设月球对其表面物体的引力只有地球对地面物体引力的六分之一,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在地球上质量为140kg的“玉兔”月球车,在月球上只有约23.3kg
B . “嫦娥三号”探测器向地球传递信号既可以用电磁波,也可以用次声波
C . 制造“玉兔”月球车的金属在月球上的密度只有地球上的六分之一
D . “玉兔”月球车上的相机在地球上重为60N,在月球上重为10N
13、如图所示,一束平行光经过一凸透镜,调节光屏的位置直到在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小明用此凸透镜和蜡烛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当烛焰距凸透镜30cm时,重新调节光屏的位置,可以在光屏上得到( )
A . 正立放大的虚像
B . 倒立等大的实像
C . 倒立放大的实像
D . 倒立缩小的实像
14、如图所示是艺术体操训练房的俯视图,训练房的北墙有一大平面镜,当老师从室外进入到图示位置时,甲、乙、丙、丁四位同学能通过平面镜观察到老师的是( )
A . 甲丙同学
B . 甲乙同学
C . 乙丙同学
D . 乙丁同学
15、放映幻灯片时,要想使屏幕上出现“上”字,则幻灯片上的图片应是( )
A .
B .
C .
D .




16、某同学用已心调节好的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他将物体放入天平,通过增、减砝码后,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边一点,这时他应该( )
A . 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右旋出一些
B . 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左旋进一些
C . 向右移动游码
D . 把天平右盘的砝码减少一些
17、如图所示,小明同学把钩码挂到弹簧秤的挂钩上,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此时弹簧秤的示数为5.4N
B . 钩码受到的重力与它的质量成正比
C . 称量时挂钩和钩码之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 . 称量时弹簧秤中的弹簧在拉力的作用下发生了形变
18、人的眼睛可以看作是凸透镜,当人看物体时物距与眼镜焦距的关系是( )
A . 一倍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
B . 一倍焦距以内
C . 二倍焦距以外
D . 二倍焦距上
19、小明学习了密度知识后,对一个鸡蛋的体积进行了估算,下列估算值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 10cm3
B . 50cm3
C . 100cm3
D . 150cm3
20、放在水平桌面上的茶杯,对桌面有压力,下列有关“茶杯对桌面压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茶杯对桌面的压力就是重力
B . 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是作用在茶杯上的
C . 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是由于茶杯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D . 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是由于桌面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21、下列有关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都有关系
B . 弹簧被拉伸时产生的力是弹力,钢丝绳悬挂重物的力不是弹力
C . 手拍桌子时,手对桌子施加了力,桌子对手没有施加力
D . 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
22、如图所示的符号分别代表小雪、霜冻、雾和冰雹四种天气现象,其中主要通过液化形成的是( )
A .
小雪
B .
霜冻
C .
雾
D .
冰雹




23、如图所示,由不同物质制成的甲、乙两种实心球的体积相等,此时天平平衡.则制成甲、乙两种球的物质密度之比为( )
A . 3:4
B . 4:3
C . 2:1
D . 1:2
24、如图所示,常温下两个烧杯,分别盛有冰块和热水,上方均盖有一块玻璃分别为a、b,过一会儿可明显看到( )
A . a、b两块玻璃外侧均有小水珠
B . a、b两块玻璃内侧均有小水珠
C . a块玻璃内侧,b块玻璃外侧有小水珠
D . a块玻璃外侧,b块玻璃内侧有小水珠
二、填空题 (共5小题)
1、目前,“全碳气凝胶”是世界上最轻材料.一块体积为100cm3的“全碳气凝胶”的质量是0.016g,则它的密度为 kg/m3;实验发现,用这种材料制成的“碳海绵”被压缩80%后仍可恢复原状,说明这种材料具有很强的 .(选填“塑性”或“弹性”)
2、如图是某物质的熔化图象,从图象中可以看出它是 (晶体/非晶体),它的熔点是 ℃,其中熔化的过程经历了 min的时间,熔化过程中它处于 状态.
3、几种测量仪器的测量结果如图所示
(1)被测物体的长度为 cm
(2)温度计的读数为 ℃
(3)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N.
4、请在下列数值后写上合适的单位:
(1)一本书的质量约为300 ;
(2)空气的密度是1.29 ;
(3)铅的密度是11.3 .
5、按照题目要求作图:
(1)如图甲所示,SA、SB是光源S发出的两条光线,其中SA平行于主光轴,SB过左焦点,请画出这两条光线通过凸透镜后出射光线(注意标出箭头方向).
(2)如图乙所示,考古人员需要对一口古井进行清理,为了解决照明问题,请你帮他们把太阳光反射到井里,并能垂直照亮井底.
(3)如图丙所示,一木块正沿着固定在地面上的光滑斜面下滑,请作出木块受到的重力G和支持力F的示意图.
三、实验题: (共3小题)
1、在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
(1)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在组装过程中需要先调整的是 (选填“A”或“B”)部分.
(2)当水的温度加热到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直到水沸腾后几分钟为止.记录数据如下表:
时间/min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温度/℃ | 90 | 94 | 96 | 98 | 98 | 98 | 98 |
第1min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水的温度是 ℃,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 ℃.
(3)请根据上表中数据在丙图中画出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图象 .
(4)撤掉酒精灯后,水不会立刻停止沸腾,原因是 .
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由图甲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2)实验前,在摆放凸透镜、蜡烛和光屏时要求三者的中心在同一水平高度,同时注意将 (填“凸透镜”、“蜡烛”或“光屏”)摆放在另外两个元件的中间.
(3)如图乙所示,若想在光屏上(光屏未画出)得到烛焰清晰放大的实像,则烛焰应位于透镜左侧a、b、c、d四个位置中的 位置,.
(4)小明进一步学习知道了眼球的成像原理.一束来自远处的光经眼球的角膜和晶状体折射后所成的像落在视网膜 (填“前”或“后”),这就是远视眼,矫正方法是戴一副由 (填“凸”或“凹”)透镜片做的眼镜.
3、各种复合材料由于密度小、强度大,广泛应用于汽车、飞机等制造业.小明测量一块实心复合材料的密度.
(1)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零刻线处,发现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中线的左侧,如图甲,则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横梁平衡.
(2)用调好的天平测量该物块的质量时,当在右盘放入最小的砝码后,指针偏在分度盘中线左侧一点,则应该 (选填下面选项前的字母).
(2)
(2)
A . 向右调平衡螺母
B . 向右盘中加砝码
C . 向右移动游码
(3)当天平重新平衡时,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则所测物块的质量为 g.因复合材料的密度小于水,小明在该物块下方悬挂了一铁块,按照如图丙所示123顺序,测出了该物块的体积,则这种材料的密度是 kg/m3 .
四、计算题 (共3小题)
1、明湖中学组织学生进行郊游,队伍要经过清河大桥,队伍长800m,若队伍前进可看作是匀速直线运动,已知这支队伍行进速度为2m/s,整列队伍全部通过桥共用20min,公路桥梁的两端有类似如图的标志(t是“吨”的符号,30t表示桥梁最大能承受质量为30t的物体的重力).试求:
(1)清河大桥的长度是多少?
(2)桥梁最大能承受物体的重力.
(3)若一辆自身质量为3t的汽车,装有10m3的砖,已知ρ砖=2.5×103kg/m3 , 汽车能否通过这座桥?(g=10N/kg)
2、中国自行研制的载人宇宙飞船“神舟六号”已发射成功,“神舟六号”正在研制中,在研制过程中设计人员曾设计了一个50千克的钢制零件,经安装测试后发现飞船总重超出了10.4千克.为了减轻重量,设计师考虑在其中掺入一定质量的铝,问至少需掺入多少铝才能保证飞船总重不超重?(铁的密度是7.9×103kg/m3 , 铝的密度是2.7×103kg/m3 )
3、图甲为某地距离传感器发出和接受超声波信号检测汽车速度的示意图.
(1)已知超声波的速度为340m/s,某次检测车速时,传感器发出至接受超声波信号用了0.4s,求超声波信号遇到汽车时,汽车与传感器之间的距离是多少米?
(2)如果将距离传感器与计算机连接,可以将物体运动的距离(s)﹣时间(t)图象显示在计算机的屏幕上.利用传感器测得某一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运动的距离(s)﹣时间(t)图象如图乙所示,请在丙图中画出汽车运动的速度(v)﹣时间(t)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