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2 浙教版科学 中考高频考点 加强练 第2讲 常见的实验操作

年级: 学科: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9小题)

1、下列实验操作中,有明显错误的是(  )

A . 加热液体 B . 检查气密性 C . 滴加液体 D . 过滤浊液
2、正确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实验操作符合规范的是(   )

A . 高倍镜下调焦 B . 检验气密性 C . 辨别火线 D . 滴加液体
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闻气体气味 B . 点燃酒精灯 C . 滴加液体 D . 读取液体体积
4、实验时要严格遵守实验室安全守则,重视规范操作。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 . 手持试管加热 B . 闻气味 C . 稀释浓硫酸 D . 用嘴吹灭酒精灯
5、下列实验操作规范的是(  )

A . 取适量液体 B . 取液时挤入空气 C . 两人合作滴加液体 D . 手按短柄加热液体
6、规范操作是科学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 . 倾倒液体 B . 稀释浓硫酸 C . 测液体pH D . 检查气密性
7、在粗盐提纯的实验中,下列操作不规范的是(    )
A . 称量 B . 溶解 C . 过滤 D . 蒸发
8、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基本保证,下列实验操作规范的是(    )
A . 加热液体 B . 测溶液pH C . 气密性检查 D . 稀释浓硫酸
9、规范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实验操作规范的是(   )
A . 取用固体粉末 B . 加热液体 C . 过滤除杂 D . 倾倒液体
10、某废旧干电池内有二氧化锰、炭黑、氯化锌、氯化铵等物质。某实验小组回收并利用其中的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制氧气。下列实验操作和装置中,错误的是(   )
A . 溶解 B . 过滤 C . 装药品 D . 制氧气
11、科学研究以实验为基础, 正确的操作是确保实验安全与结果可靠的前提。 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 . 加热前先通氢气 B . 高倍镜下调焦 C . 叶片脱色 D . 温度计读数
1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读取液体体积 B . 闻气味 C . 测定溶液pH D . 稀释浓硫酸
13、下列实验操作需要纠正的是(  )
A . 检查气密性 B . 向试管中加固体 C . 倾倒液体    D . 收集氧气
14、正确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实验操作规范的是(   )
A . 闻气味 B . 滴加液体 C . 倾倒液体 D . 稀释浓硫酸
1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加热液体 B . 加固体药品 C . 滴加液体药品 D . 检验气密性

16、实验操作,不仅要科学规范,还要关注环保、安全等问题。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装入固体粉末 B . 加热液体 C . 添加酒精 D . 处理废弃药品
17、“操作千万条,安全第一条”。卞列实验操作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
A . 点燃酒精灯 B . 转移蒸发皿 C . 闻气味 D . 稀释浓硫酸
18、正确规范的操作室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实验操作规范的是( )
A . 盖盖玻片 B . 熄灭酒精灯 C . 装粉末状固体 D . 取用砝码
19、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读取液体体积 B . 滴加液体 C . 取用氯化钠 D . 稀释浓硫酸

二、填空题(共2小题)

1、装置的选择与检查是实验成功的前提,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气体发生装置。

(1)检查装置气密性。关闭止水夹,往长颈漏斗中加入一定量水,若观察到      现象,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2)以下是几种常见气体的制取原理,其中能用该装置制取的有      (选填字母)。

A.氢气:Zn+H2SO4=ZnSO4+H2

B.氧气:2KMnO4 K2MnO4+MnO2+ O2

C.二氧化碳:CaCO3+2HCl=CaCl2+H2O+CO2

2、思维模型的建构既方便于问题的解决,又能促进深度学习。以下是小金同学对解决“气密性检查”类问题建构的思维模型:

结合小金建构的思维模型,完成如图装置气密性检查相关操作的问题:

(1)操作一:往锥形瓶中加水至如图所示位置,从建模的角度分析,该操作归属于上述思维模型中的      
(2)操作二:往锥形瓶中加水后,接下来应该是从      (填“A”或“B”)管向瓶内吹气。

三、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

1、

滑轮是工农业生产中常用的一种简单机械.甲同学用定滑轮进行了如图所示的三个实验

(1)甲同学研究的问题是       。

(2)研究该问题时,弹簧测力计的操作方法可以是       (填序号)。

①拉着重物保持静止    ②匀速向下拉动重物    ③随意拉动重物

2、小明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等知识进行了研究。

(1)将甲、乙两种金属片分别放入硫酸铜溶液中,乙表面析出红色固体,甲没有明显现象。判断甲、乙、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2)查阅资料: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氢后面的金属Cu,在常温下虽然不能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但可以与稀硝酸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反应生成的NO是无色、难溶于水的气体,在常温下与空气中的O2迅速化合生成NO2 , NO2是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用下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可以证明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的气体是NO。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关闭弹簧夹,将干燥管放入带有水的烧杯中,若观察到      ,则表明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②按上图所示进行实验:打开弹簧夹,用注射器慢慢抽取干燥管内的气体,稀硝酸沿着干燥管慢慢上升,直到      ,停止抽拉注射器,关闭弹簧夹,观察干燥管内的现象:      。反应停止后,打开弹簧夹,用注射器抽取干燥管内的气体(事先已将注射器内原有的气体推出),关闭弹簧夹后取下注射器,并抽取一定量的空气,观察到气体变为红棕色。

③述实验完成后,将注射器内的气体压入足量NaOH溶液中,其目的是      

④在3.84gCu中加入100g稀HNO3溶液,如恰好完全反应,计算生成NO的质量为      

3、如图是实验室加热KClO3与MnO2的混合物制取氧气的装置图。

(1)下列操作顺序合理的是      (填序号);

①先加药品、再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再加药品

(2)实验结束后,若要回收MnO2 , 则可将试管内的剩余物经溶解、      、洗涤、干燥等加以回收。

四、解答题(共1小题)

1、

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方法测定某氧化铜样品的纯度(杂质不与氢气反应),同学们设计了以下实验装置。准确称取15克干燥样品进行实验。

(1)在实验中,乙装置的作用是      

(2)准确称取完全反应前后装置丙和丁的质量如表:


装置丙装置丁
反应前48.8克161.2克
反应后46.5克163.9克

小明根据装置丙减少的质量就是氧元素质量,求得氧化铜的质量为11.5克,纯度为76.7%。

小丽想根据装置丁的质量变化进行计算,请帮小丽求出氧化铜样品的纯度(写出计算过程)。

(3)比较两种计算结果,请分析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   )

(3)
A . 装置的气密性不好 B . 空气中的水分被丁处浓硫酸吸收 C . 通入的氢气量不足 D . 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被丁处浓硫酸吸收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备战2022 浙教版科学 中考高频考点 加强练 第2讲 常见的实验操作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