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台州九校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共20小题)

1、美国及挪威的三位科学家因发现了“大脑中的GPS”——组成大脑定位系统的细胞,   而获得201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些具有特殊功能的细胞被称为网格细胞,它们构成人体四大基本组织中的(  )

A . 神经组织 B . 上皮组织 C . 肌肉组织 D . 结缔组织
2、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选项

宏观事实

微观解释

A

塑料带很难被拉断

分子之间有引力

B

水结冰后不再流动

分子停止了运动

C

切洋葱时眼睛被熏得直流泪

分子在不停运动

D

水很难被压缩

分子之间有斥力

A . A        B . B        C . C         D . D
3、伞藻是海生的单细胞藻类植物,细胞长2~5厘米,有细胞壁、叶绿体、细胞核等结构,可分为“帽”“柄”和“足”三部分,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伞藻能长到2~5厘米,离不开细胞壁的支持作用 B . 伞藻的叶绿体是制造有机物的场所 C . 伞藻的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 D . 伞藻的“帽”“柄”和“足”是细胞分化的结果
4、当有人宣称通过实验获得一项重要发现时,判断此发现是否可信的最好理由是(   )
A . 该领域其他专家的意见 B . 此人是否为这一领域的权威 C . 撰写的实验报告有无疵漏 D . 他人能否重复其实验并得到相同的结果
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取用粉末状药品 B . 取用液体药品 C . 加热液体 D . 向试管中滴加液体
6、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 人体的正常体温为38.8℃ B . 吃饭用的筷子长度约为0.6m C . 正常人的脉搏跳动1次用1s D . 一块学生用橡皮的质量约为0.5kg
7、如下图所示,测量圆柱体的直径的方法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8、量筒做得细而高,不做成粗而矮的形状,这主要是因为(   )
A . 实验中,细高的量筒便于操作 B . 细高的量筒可做出相对较大的底座,增加稳定 C . 细高的量筒与粗矮的量筒相比,相应的刻度间隔较大,便于准确地读数 D . 粗矮量筒中的液体较多,需要较厚的玻璃,因而不便读数
9、量筒内装有一定的水,水面处于下图所示的位置,正确的读数方法是(   )

A . B . C . D .
10、下列哪种现象与其他三种现象有本质的区别(   )
A . 种子萌发 B . 汽球爆炸 C . 向日葵向着太阳转 D . 母马生小马
11、水稻苗吸收含硅的无机盐多,而吸收含钙的无机盐少,是因为细胞具有(   )
A . 细胞膜 B . 细胞质 C . 细胞壁 D . 细胞核
12、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实验的过程中出现以下情形,其中描述正确的是 (   )

A . 甲图在换用高倍物镜后,调节②来观察物像 B . 乙图清晰物像的视野中细胞数目多的是② C . 丙图物像要移到视野中央,应将载玻片往右下方移动 D . 丁图中黑色的圆圈是大细胞
13、用同一显微镜,只通过调整目镜、物镜和准焦螺旋,观察同一标本 4 次,分别看到如图所示的四个视野。则 A、B、C、D 中视野最暗的是(   )
A . B . C . D .
14、小科将水稻、西瓜、松树和蕨归为一类,把海带、地钱归为另一类。他分类的依据主要是(   )
A . 有根或无根 B . 有种子或无种子 C . 水生或陆生 D . 有果实或无果实
15、下列有关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被子植物是种子外有果皮包被的植物 B . 被子植物能产生种子,裸子植物则不能产生种子 C . 被子植物是植物界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植物 D . 马尾松、水杉、侧柏等都是常见的裸子植物
16、白蚁家族中的“大熊猫”——浙江亮白蚁,它体表有外骨骼,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在生物分类上它属于(   )
A . 昆虫类 B . 两栖类 C . 爬行类 D . 鸟类
17、以下对动物结构、生理和功能关系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 . 鱼的体形呈梭形——减少游泳时水的阻力 B . 青蛙的皮肤裸露湿润,内含丰富血管——便于消化吸收营养物质 C . 鸟类的骨骼愈合、薄、中空——减轻体重,便于飞翔 D . 人体皮肤的皮下组织主要是脂肪——缓冲撞击、储藏能量
18、观察右侧食肉目部分动物的分类图解,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虎和狮和共同点比虎和猫的共同点多 B . 猫与虎长得最相像 C . 猫与狮的亲缘关系比犬的近 D . 种是分类的最基本单位
19、小明在观察蚊子的幼虫孑孓的生活习性时,发现了孑孓要经常浮到水面,他猜想“孑孓经常浮到水面可能跟温度有关”。为了求证假设是否正确,设计了下表所示的四种实验方案,其中正确的是(   )

序 号

烧   杯

水量(mL)

孑孓(只)

光   线

温度(℃)

A

400

20(大)

光照下

28

300

20(小)

黑暗处

20

B

400

20(大)

光照下

28

400

20(大)

黑暗处

28

C

300

10(大)、10(小)

黑暗处

20

300

10(大)、10(小)

黑暗处

28

D

300

20(小)

光照下

20

400

20(小)

黑暗处

20

A . A B . B C . C D . D
20、如图所示,左、右两个广口瓶分别装有空气和二氧化氮气体,中间用玻璃板隔开,抽去玻璃板后(   )

A . 二氧化氮向左扩散,空气不会向右扩散 B . 空气向右扩散,二氧化氮不会向左扩散 C . 空气和二氧化氮将同时向对方扩散 D . 当两种气体分布均匀后,分子就不会向左或向右运动了

二、填空简答题(本题共 9 小题,每空 1 分,共 33 分)(共9小题)

1、如图是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的图示。例如,A类动物是以卵生为分类依据进行归类的。

(1)蛇属于五类脊椎动物中的      类动物。
(2)图中C类动物是以      (选填“终生用肺呼吸”或“胎生、哺乳”)为分类依据进行归类。
2、请给下列测量数据填上适当的单位.
(1)科学课本的长度是 256.0      
(2)一元硬币的厚度约 2.0      
(3)一张试卷的面积约为 1000      
(4)一盒鲜牛奶的体积是 250      
3、用同一把刻度尺测量书本宽度,五次测量结果分别为 18.36 厘米、18.35 厘米、18.36 厘米、17.35 厘米、18.35 厘米,则测量结果应取      厘米。
4、下图体温计内水银的温度为       ℃,水银温度计的原理是利用了水银的      

5、        
(1)在测金属丝直径时,为了减小误差,采用如图方法进行测量。由图可知该金属丝直径为      毫米。若在数匝数时少数了 1 匝,则测量值比真实值要偏       ;若在绕线时匝与匝之间不够紧,则测量值比真实值要偏         
(2)与上述测量的思想方法相同的有      

①用量筒和水测出 100 枚大头针的体积,求一枚大头针的体积;②测量 1 分钟脉搏跳动的次数, 求出脉搏跳动一次所需的时间;③测量课本长度时取五次测量的平均值;④测量一本书的厚度,   得出一张纸的厚度;⑤用量筒和水测量不规则石块的体积。

6、如图所示,量筒的量程是       ,最小刻度为      。量筒内液体体积为      毫升,小石块体积为       厘米3。若观察液体体积读数时,眼睛俯视,读总体积时,眼睛仰视,则所读液体的体积将      ,测出的小石块体积将      。(填“偏大”、“偏小”或“正确” )

7、看图,并在横线上填上相应的细胞结构名称(或序号):

(1)甲、乙两图中,可能是蜗牛的体细胞的图是      
(2)柳树之所以能长得比较高大,这与细胞结构中的      有关;
(3)细胞生命活动的主要场所在细胞结构中的      
(4)“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是生物普遍的遗传现象,控制这种现象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结构中的      
(5)切开一个西瓜,有许多汁液流出,这些汁液是西瓜的      ,它主要来自于细胞结构中的      
8、图中 A—E 表示人体的不同结构层次,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A 细胞通过      形成 B。在此过程中,变化最显著的是细胞核中出现      
(2)B 通过      形成 C。在此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产生了差异。
(3)上图的结构层次当中,人体具有而植物没有的是【            。(方括号中填字母)
9、小华学习了“生物类群”后,对生物的分类产生了兴趣,在老师的指导下,编造了一张植物分类检索表:

请回答:

(1)a 和 b 处应分别填上            
(2)小华在一次野外活动时,采集到甲、乙、丙 3 种植物,通过观察标注了它们在检索表中的位置。这 3 种植物中,共同特征比较多的两种植物是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 5 小题,每空 2 分,共 47 分)(共5小题)

1、小聪和小明一起做“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临时装片”实验。

(1)小聪制作“洋葱表皮临时装片”,进行了如下操作,正确的顺序是       
(2)接下来小聪用显微镜观察临时装片,下图是使用显微镜的几个操作步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3)小聪调节好显微镜后,看到细胞有严重重叠,其原因可能是        。 (3)
A . 取材时洋葱表皮撕得过厚 B . 洋葱表皮放入水中没有展平 C . 盖片时没有将空气挤尽 D . 染色时没有将水吸尽
(4)小明也制作了“洋葱表皮临时装片”,他将小聪身前的显微镜移到自己身前,将装片安放后,通过目镜向内观察,结果看不到明亮的视野,接下来他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

(4)
A . 调节粗准焦螺旋 B . 调节细准焦螺旋 C . 调节反光镜进行重新对光 D . 调节光圈大小
(5)小明正确操作显微镜后,看到右图所示的图像。显微镜下看到的边缘黑的圆圈是      ,很可能是在      (选填“滴水”、“取材”“展平”、 “盖片”、“染色”等)过程中操作不当引起的。
(6)小聪重新制作临时装片后,再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看到了右图甲所示的图像。他继续进行一系列操作后又看到了右图乙所示的图像,他所进行的系列操作顺序是      

①转动粗准焦螺旋;②转动细准焦螺旋;③转动物镜转换

器;④向左上方移动装片;⑤向右下方移动装片。

2、修路时,有时要在水泥里面掺入少量纤维材料。某科学兴趣小组为探究在水泥中掺入纤维材   料是否会影响水泥路面的牢固程度,设计好方案,利用图中装置用落锤对样品进行连续撞击直至   样品断裂,将数据记录在表中。

实验组别

样品厚度/cm

样品面积/cm2

     /cm

掺入纤维种类

纤维掺量/%

撞击次数

1

4

100

50

20

2

4

100

50

A纤维

0.1

80

3

4

100

50

B纤维

0.1

80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样品的牢固程度可通过比较样品断裂时所承受的          来判断。
(2)表中“ _____”处填写的内容应为      
(3)为缩短实验时间,需减少撞击次数,可采用的方法是      
3、盛夏来临,人们又为“怎样才能晒不黑”而犯愁。资料表明:将皮肤晒黑的罪魁祸首是太阳光中的长波紫外线。“好奇实验室”为此检测了若干衣服的防晒效果。检测方法:先用光纤探头和计算机测算出阳光中长波紫外线的强度;再把衣服挡在光纤探头上,测算出透射到光纤探头上的长   波紫外线强度。利用前后两次测得的长波紫外线的强度计算出长波紫外线的透过率。实验数据如   下表所示:

实验序号

衣服材质

衣服布料层数

长波紫外线透过率

1

天蚕丝

1

12%

2

2

5%

3

化纤

1

28%

4

2

14%

5

全棉 T 恤(白色)

1

7%

6

全棉 T 恤(黑色)

1

4%

分析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是通过比较      来分析衣服的防晒效果。
(2)比较实验 l、2 或 3、4 得到的结论是      
(3)根据测量结果,请向你的家人提出一条夏季户外活动时着装的建议      
4、某班在实验室做“观察蜗牛”的实验,第四小组有以下研究过程:

①小王说:蜗牛有听觉吗?

②旁边的小明说:它应该有听觉。

③小王说:我们可以试一下,拍一拍蜗牛爬行的桌子,制造响声。如果蜗牛有听觉,它的行   为应该会发生明显变化。

④他们观察到多只原本爬行的蜗牛,在响声后都停止了爬行。

⑤小明笑着说:看来蜗牛是有听觉的。

(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1)
A . ①是提出问题,②是得出结论 B . ②是建立假设,③是收集事实与证据 C . ③是设计方案,④是得出结论 D . ③是设计实验方案,⑤是得出结论
(2)请指出实验方案中的一处错误,并说明原因。
(3)他们在实验中选择了用多只蜗牛重复试验的原因是      
5、某实验小组为探究水的体积随温度变化的关系,进行了图甲所示的实验: 在锥形瓶中装满混有少量红墨水的冷开水,用带细玻璃管的橡皮塞密封锥形瓶口,将锥形瓶浸没在水温可设定的加热水壶中。设置初始温度为 40℃,待玻璃管内液面稳定后,用细橡皮筋在液面位置做标记。实验过程中分别设置不同的温度,记录玻璃管内液面稳定后到标记处的距离。

(1)实验中观察锥形瓶内水的体积变化,需要用到的测量仪器是:       
(2)通过图甲实验,兴趣小组同学得到如下的数据:

温度/℃

40

42

44

46

48

50

液面到标记

处的距离/mm

0

6

11.5

17.5

24

30

分析数据,可以得出水的体积随温度变化的规律是:      

(3)在甲装置的细玻璃管外标上对应的刻度值可以制成简易的温度计,构成该简易温度计的锥形瓶相当于实验室用普通温度计结构当中的      
(4)小明同学为了探究空气与水哪个受热膨胀更明显,在甲实验的基础上增加了一组实验:用同一只锥形瓶,在瓶内冷开水上方保留一部分空气(如图乙),重复甲实验的操作,得到如下的数据:

温度/℃

40

43

45

46

47

49

液面到标记

处的距离/mm

0

22

37

43.5

52

72

比较甲、乙两组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5)图丙为伽利略温度计(球形容器内有空气,细玻璃管内有水),当环境温度升高时,细玻璃管内的液面      (选填“上升”或“下降”),请简述理由:      .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浙江省台州九校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