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七下专题复习之摩擦力(基础巩固)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0小题)

1、下列措施中,能增大摩擦的是(  )

A . 鞋底印有花纹 B . 溜冰鞋底装有滚轮 C . 用光滑材料做滑梯 D . 在机器的转轴处加润滑油
2、在自行车的设计和使用中,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

A . 给车轴加润滑油  B . 车把套上制作了花纹 C . 刹车时用力捏闸柄 D . 轮胎的表面做得凹凸不平
3、在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为了增大摩擦的是(  )

A . 拔河比赛时换上新鞋 B . 穿上雪橇滑雪 C . 司机开车要系安全带   D . 飞机机翼上下不对称
4、如果上课时教室内的摩擦力突然消失10s,我们身边的情境不可能发生的是(  )

A . 教师和学生可以更轻松地在教室内行走 B . 轻轻一吹,书桌上的课本便可飞出去 C . 黑板上的粉笔字消失不见了 D . 天花板上的吸顶灯会下落
5、 消防队员抓着竹杆从楼顶向地面匀速滑下,这过程中关于消防队员所受的摩擦力,说法正确的是

A . 不受摩擦力 B . 受摩擦力,方向向下 C . 受摩擦力,方向向上 D . 没有告诉队员质量,无法判断
6、假设一切物体间的摩擦突然消失,下列哪些现象是不可能发生的(    )

A . 静止在水平路面上的车无法开动 B . 我们将无法写字,因为笔从手上滑下 C . 马会容易拉车 D . 沿铁轨方向的风能把火车吹动
7、生物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各自与生存环境相适应的特性,下列各种生物的特征中,有利于减小摩擦的是(  )

A . 泥鳅润滑的体表 B . 人手指上的指纹 C . 鸭趾间的蹼 D . 猫足上的肉垫
8、自行车的结柯和使用涉及到不少科学知识,自行车的车轮表面有不少花纹是为了( )

A . 增大压力 B . 增大摩擦 C . 减小压力 D . 减小摩擦
9、自行车的结构和使用涉及到不少科学知识,自行车的车轮表面有不少花纹是为了( )
A . 增大压力 B . 减小压力 C . 增大摩擦力 D . 减小摩擦力
10、下列措施中,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
A . 下雪天,汽车轮胎上缠铁链 B . 气垫船行驶时在船体和水面之间形成高压空气层 C . 在拔河比赛中,用力握紧绳子 D . 皮带打滑时,可以把皮带拉紧一点
11、下列实例属于减小摩擦的是( )
A . 鞋底的花纹 B . 浴室内地面上的防滑垫 C . 矿泉水瓶盖上的细条纹 D . 冰箱底下安装的小轮子
12、下列方法中属于增大有益摩擦的是( )
A . 给机器加润滑油 B . 旱冰鞋底装有滚轮 C . 轮胎上刻有花纹 D . 制作气垫船
13、下列事件中,不是利用摩擦完成的是( )
A . 走路 B . 用粉笔写字 C . 绳子打结 D . 炒菜
14、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属于增大摩擦的是(   )
A . 给车轴加润滑油 B . 车胎上的花纹 C . 轴承间安装钢珠 D . 气垫船和水面间的气垫
15、小明同学用实验研究当物体不受力时,将怎样运动。她已设计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为得出研究结果,她必须再进行的实验步骤是( )

A . 将小车从高于 H   的地方释放,再进行几次实验 B . 改变小车的质量,从 H 高处释放,再进行几次实验 C . 用表面光滑程度不同的物体取代毛巾再进行几次实验 D . 改变斜面倾斜的角度,再进行几次实验
16、如图所示自行车的各个部件中,减小了有害摩擦的是(    )
A . 车胎 B . 车把 C . 车轴 D . 脚踏板面
17、小科在游玩意大利比萨斜塔时买了一个斜塔模型,当模型塔倾斜着身子静止在水平桌面上时,(如图),对模型塔是否受到摩擦力的作用及方向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 模型塔未受到摩擦力的作用 B . 模型塔受到水平向左的摩擦力 C . 模型塔受到水平向右的摩擦力 D . 模型塔受到沿塔身向上的摩擦力
18、假如没有摩擦,下列现象不可能发生的是( )
A . 地面上滚动的球、行驶的车辆很难停下来 B . 写字时手拿不住笔 C . 人可以在地面上行走如飞 D . 用吹灰之力就可以将火车沿铁轨推动
19、自行车刹车时,手捏车闸越紧,自行车就停得越快,这是因为( )
A . 增大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B . 变滚动摩擦为滑动摩擦 C . 增大了车轮与闸皮间的接触面积 D . 增大了压力
20、下列措施中,能增大摩擦的是( )
A . 在机器的轴上安装滚动轴承 B . 雪后,在车轮上缠铁链 C . 搬运机器时,在机器下面垫上圆木 D . 给电风扇转轴加润滑油

二、填空题(共10小题)

1、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受到的压力及接触面的       程度有关.

2、为抗风,搭帐篷时要用“地钉”(类似于长铁钉)将帐篷固定在地面上,人们发现地面越松软,地钉插入越容易,原因主要是       .一人用100N的压力将重5N的地钉竖直匀速插入地面,则地钉与地之间的摩擦力为       N;若要将地钉拔出,则至少需       N的拉力.

3、生活处处有物理.细心发现就会有收获.

(1)公园里:坐在船里的人向后划水,船向前行驶是利用       ;氢气球飞上天会受到空气对它向上的       作用.

(2)厨房里:洗菜池的下水管道通常做成弯管,以防止异味进入室内,这是利用物理模型       的原理来设计的;挂勺子用的塑料挂钩吸盘能压在光滑的墙上是       的作用;拿沾有油渍的碗时,碗容易滑脱,是因为油渍减小了手和碗之间的       ;磕鸡蛋时,用鸡蛋磕碗的边缘,蛋壳就裂了,这是由于碗边缘的       小,增大了对蛋壳的压强.

4、小明想验证“用滚动代替滑动可以减小摩擦”的正确性,利用以下一些器材:质量不相等、带钩的木块A和木块B、弹簧测力计、砝码、棉布、圆柱状铅笔若干,进行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一:把木块A放在水平桌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

实验步骤二:把       放在水平桌面上,将       放在其上方,用步骤一的方法拉动木块,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2

实验分析:当满足       的条件时,上述结论是正确的.

5、冬天,汽车在松花江的冰面上行驶时,轮胎上经常缠上防滑链,这是采用      的办法来      摩擦的。

6、冬天马路表面上结了一层冰,为了防止行车时打滑,驾驶员在车轮上装了防滑链,这是采用的方法,从而      了摩擦。普通自行车上,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的装置是      ;在前后轮中减小摩擦的措施是在轮子的轴上安装了      

7、当你用铅笔写字时,笔尖与纸面之间的摩擦是      摩擦;当你用圆珠笔写字时,笔头里的小钢珠与纸面之间的摩擦是      摩擦;擦黑板时黑板擦与黑板面之间的摩擦是      摩擦;人走路时,鞋底与地面之间的摩擦是      摩擦。

8、想在拔河比赛获胜有不少诀窍,其中之一就是要设法增大队员与地面的摩擦,所以选择参赛队员时,应选择体重      (填“较重”或“较轻”)的同学,同时全体队员应穿鞋底较      (填“粗糙”或“光滑”)的鞋子。
9、下列事例中,为了增大摩擦力的是      ,为了减小摩擦力的是      

①补衣服时,把针在头发上擦一下;②轮胎上刻有花纹;③自行车车轴上要经常上油;

④刹车时用力捏紧刹车片;⑤扳手的把手上刻有花纹;⑥举重运动员举杠铃之前,在手上擦一些镁粉。

10、在探究运动和力关系的实验中,将同一辆小车从相同的高度处由静止开始沿斜面滑下,如图所示。第一次水平木板上铺有毛巾,第二次是棉布,第三次直接滑在水平木板上,小车在三种不同的水平面运动一段距离后,分别停在木板上的不同位置。

_x0000_i1034

(1)小车在三个不同的水平面上运动时,水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      (选填“远”或“近”),这表明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      (选填“大”或“小”)。
(2)对上问实验分析后可以推测:如果小车在水平面受到的阻力为零,物体将保持      运动状态不变。
(3)英国科学家      _对上面实验进行科学的推理,并概括出著名的      定律。

三、解答题(共2小题)

1、

重50N的物体紧靠在墙面上,并在100N的压力作用下保持静止:

(1)通过计算求出物体的质量是多少?

(2)当作用的压力增大为200N时,物体所受的摩擦力为多少?

2、

如图所示,一正方体物块在光滑斜面上下滑,作出物块的受力示意图.

四、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1、

为探究滑动摩檫力与哪些因素有关,某同学做了以下实验(实验过程中保持长木板水平固定)

第1次:把木块平放在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如图甲所示,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并记入表格中

第2次:把木块侧在长木板上,重复上述实验操作,如图乙所示

第3次:把两块与第1次相同的木块叠放在一起,平放在长木板上,重复上述实验操作,如图丙所示


实验次数

木块对木板压力/N

弹簧测力计示数/N

滑动摩擦力/N

1

10

4.0

4.0

2

10

4.0

4.0

3

20

8.0

8.0


(1)每次实验都要求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水平方向做      运动,根据       原理可知,此时摩擦力与拉力大小相等.

(2)比较        两次实验数据,可发现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       无关.

(3)比较       两次实验数据,可发现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      有关.

2、

 某实验小组在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组成员认为: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及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于是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它沿长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并记录弹簧测力计示数(见表格).根据       知识,可以知道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

实验次数

测力计示数/N

2.4

3.1

3.5

(2)分析图中       (选填“甲”、“乙”、“丙”)两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当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浙教版科学七下专题复习之摩擦力(基础巩固)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