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九上第一章第4节 常见的碱同步练习(基础巩固)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0小题)

1、若利用碱的性质进行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 )
A . 分别加入少量Mg(OH)2固体,根据是否溶解,可鉴别稀盐酸和Na2CO3溶液 B . 分别加入适量水溶解,根据温度是否明显升高,可鉴别NaOH固体和NaCl固停 C . 分别加入Ba(OH)2溶液,根据是否产生沉淀,可鉴别MgCl2溶液和Na2SO4溶液 D . 分别加入熟石灰粉末研磨,根据是否产生氨味,可鉴别(NH4)2SO4固体和K2SO4固体
2、对一瓶已变质的NaOH溶液进行如下实验,其中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证明溶液中存在Na2CO3

取样,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B

除去溶液中的Na2CO3

加入一定量的CaCl2溶液,然后过滤

C

证明溶液部分变质

取样,加入过量呈中性的BaCl2溶液,振荡后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D

测溶液的pH

用玻璃棒蘸取少量溶液滴在湿润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

A . A B . B C . C D . D
3、对危险化学品要在包装标签上印有警示性标志。氢氧化钠溶液应选用的标志是(   )
A . B . C . D .
4、如图所示,导管内有一段红墨水,试管中盛有适量的冷水,容器的气密性良好。现往试管中加入下列某种物质,红墨水不会移动的是(   )

A . NaOH固体 B . 蔗糖 C . 浓H2SO4 D . 生石灰
5、氢氧化钾性质与氢氧化钠相似,下列有关氢氧化钾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 氢氧化钾固体露置在空气中易变质 B . 氢氧化钾溶液能使石蕊溶液变红 C . 氢氧化钾溶液与碳酸铜反应生成蓝色沉淀 D . 112 克氢氧化钾溶液与 98 克硫酸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6、下列有关 NaOH 的实验方案中,正确的是(   )
A . 用熟石灰和纯碱为原料制取少量 NaOH B . 用酚酞溶液检验NaOH 溶液是否变质 C . 用NaOH 固体干燥CO2 气体 D . 用 CaCl2 溶液除去 NaOH 溶液中少量的Na2CO3
7、Al(OH)3是用途广泛的难溶性固体,可用NaOH溶液来制取,但又可溶于NaOH溶液: AlCl3+3NaOH=Al(OH)3↓+3NaCl,Al(OH)3+NaOH=NaAlO2(偏铝酸钠)+2H2O,现向一定质量的AlCl3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实验现象如图所示,对图象理解错误的是( )

A . b点生成的Al(OH)3质量达到最大值 B . a、c点溶液中的溶质分别是AlCl3和NaAlO2 C . bc段(不含端点)的铝元素存在于Al(OH)3和NaAlO2 D . ad段和dc段消耗的NaOH质量比为3:1
8、小余取 8.0g 干燥的氢氧化钠固体于敞口的锥形瓶中,观察到氢氧化钠固体发生潮解,一段时间后测得锥形瓶内物质质量为 10.0g。为进一步探究上述现象的成因,小余立即用如下装置进行实验:将试剂 X 逐滴滴入锥形瓶中,直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测得装置前后质量减少了 1.1g。(不考虑滴加液体体积、气体密度变化和结晶水的生成)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⑴试剂 X 可以是硫酸

⑵固体 Y 可以是生石灰

⑶滴加试剂 X 前锥形瓶内水的质量为 1.35g

⑷若没有球形干燥管,测得氢氧化钠固体从空气中吸收水的质量会偏小

A . (1) (4) B . (1)(3)(4) C . (2)(3) D . (1)(2)(4)
9、小科完成了图示实验①②③,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实验①中石灰水有剩余 B . 实验②中有气泡产生 C . 实验③中没有明显现象 D . 实验③所得溶液中一定含 CaCl2和 NaCl
10、下列用途中,不属于氢氧化钙的用途的是(    )
A . 在农业上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 B . 作建筑材料,用来抹墙 C . 常用来检验铵盐的存在 D . 广泛用于制肥皂、造纸等工业
11、下列有关氢氧化钠性质探究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甲:向接近沸腾的水中加入适量NaOH固体,液体迅速沸腾 B . 乙:将少量头发加入到热的浓NaOH溶液中,头发逐渐溶解消失 C . 丙:向久置于空气里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检验其是否变质 D . 丁:向盛满CO2气体的集气瓶中加入适量浓烧碱溶液,鸡蛋被“吞”入瓶中
12、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向盛有50g稀硫酸的小烧杯中,慢慢滴加Ba(OH)2溶液至过量,并测得反应过程中溶液的温度、电导率(表示溶液的导电能力)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138

A . 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B . 稀硫酸能导电,是因为其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H、SO42- C . 当加入质量为m1g的Ba(OH)2溶液时,溶液电导率最大 D . 最终溶液电导率小于开始时稀硫酸的电导率
13、如图所示,广口瓶中盛有气体X胶头滴管中盛有液体Y,若挤压胶头滴管使液体滴入瓶中,振荡,一段时间后可见小气球a膨胀鼓起.下表中各组物质不出现上述现象的是(   )

 

X

Y

A

CO

Ca(OH)2

B

CO2

NaOH

C

HCl

Ba(OH)2

D

SO2

NaOH

A . A B . B C . C D . D
14、小科在研究碱的化学性质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五组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甲组实验能观察到无色变成红色,可推出氢氧化铜也能使指示剂变色 B . 乙组实验无明显现象,说明两者不能发生反应 C . 丙组和戊组实验能观察到相同现象 D . 丁组实验产生蓝色絮状沉淀,说明凡是碱都能和含铜离子的溶液发生反应
15、下列物质敞口放置在空气中,溶质发生变质且溶液质量增加的是(    )
A . 石灰水 B . 氢氧化钠溶液 C . 浓盐酸 D . 浓硫酸
16、已知反应CuCl2+2NaOH=Cu(OH)2↓+2NaCl。向一定量盐酸和氯化铜溶液的混合物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P点表示的溶液pH=7 B . N点表示的溶液中含有一种溶质 C . 从M点到N点溶液质量增加20g D . P点表示的溶液比N点表示的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大
17、下列选项中所列物质均不会和NaOH溶液反应的一组是(   )
A . HNO3、NO、SO2、HCl、KCl B . KNO3、NaCl、NH4Cl、NO2、SO2 C . KOH、BaCl2、KCl、NaNO3 D . K2CO3、K2SO4、CuCl2、NaNO3
18、下列关于Ca(OH)2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微溶于水,水溶液呈碱性,能使无色酚酞变红 B . 能与酸反应,可用于降低土壤的酸性 C . 可与CuSO4溶液按一定比例混合配制波尔多液,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D . 其澄清溶液可用来检验CO2 , 与CO2反应后溶液质量增加
19、关于氢氧化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氢氧化钠易潮解,要密封保存 B . 放入水中放出大量热的白色固体一定是氢氧化钠 C . 实验室里称量氢氧化钠时可以将氢氧化钠放在纸上称量 D . 不小心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氢氧化钠进行中和,然后用大量的水冲洗
20、常温下CuSO4溶液显酸性,向盛有一定量CuSO4溶液的烧杯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加入Ba(OH)2溶液的质量与有关量对应变化关系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二、填空题(共10小题)

1、可溶性碱相似的性质。

(1)碱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       ,无色酚酞试液变      

(2)某些碱能和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       和      

(3)碱能和酸反应生成        和       ;

(4)碱能和某些盐反应生成           和       

2、工厂里烧煤产生的烟气中含有较多的CO2和SO2等气体,对环境会造成污染,一般通过碱溶液将其吸收。写出用氢氧化钠溶液分别吸收这两种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1)        ;

(2)       。

3、氢氧化钠暴露在空气中容易吸收水分,表面潮湿并逐渐溶解,这种现象叫做       。因此,氢氧化钠可做某些气体的       

4、氢氧化钙俗称       或       ,化学式为Ca(OH)2 , 水溶液是         ,具有        性。

5、写出石灰水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6、在制作叶脉书签活动中,将洗干净的叶片放在约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煮沸6-10分钟,当叶肉呈黄色后取出叶片,用水将叶片上的碱液冲洗干净。然后轻轻刷去叶肉,漂洗干净,再晾干压平即可。
(1)氢氧化钠具有      ,利用此性质来制作叶脉书签。
(2)用一瓶久置的10%的氢氧化钠溶液制作叶脉书签,未能达到实验目的。实验不成功的原因可能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7、在学习碱的性质时,郭老师做了如下实验:先在试管内加适量的水,然后用酒精灯加热至沸腾,然后撤去酒精灯,发现水停止沸腾了,此时向试管中马上加入氢氧化钠固体。请回答:
(1)加入固体后可以观察的实验现象是      ;
(2)这个实验可以说明氢氧化钠固体具有      性质。
8、选择下列物质的序号填空:①纯碱  ②熟石灰  ③石灰石  ④稀硫酸 ⑤苛性钠固体
(1)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      
(2)通常用于某些气体的干燥剂的是      
9、按要求将下列各组物质的序号填写到横线上。

a.氢氧化铝      b.苛性钠     c.熟石灰      d.醋酸

①可用来配制波尔多液的是      。 ②可用来治疗胃酸过多的是      。③可用来除去热水瓶中水垢的是      

10、下列3种物质:请从①氢氧化钙、②氢氧化铝、③氯化钠中选择适当物质填空(填序号)
(1)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的是      
(2)用作改良酸性土壤的是      

三、解答题(共5小题)

1、

在科学拓展性课程学习中,小柯做了如下实验:先在水槽里的支架上放两个小烧杯,一个盛有较多正在萌发的种子,另一个装有适量的NaOH溶液,再往水槽内注入一定量的水,最后用一个大烧杯罩住两个小烧杯(如图),持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大烧杯内的水面上升,水槽的水面下降,为什么杯外的水会进入杯内呢?请分析实验过程,并结合所学知识作出解释.

2、芋艿是一种常见的食品,既可当粮食,又可作蔬菜。
(1)新鲜芋艿在去皮时会产生一种白色汁液,汁液内含有一种碱性物质皂角甙,沾上它会奇痒难忍。下列物质可用来涂抹止痒的是(    ) (1)
A . 食醋 B . 熟石灰 C . 纯碱
(2)有经验的人遇到这种情况,会将手靠近火源烘一烘,也可以达到止痒的效果;如果将带皮芋艿煮熟后,再用手去皮也不再会有痒的感觉。根据上述现象,请你推测皂角甙的一种化学性质:      
(3)去皮的芋艿在自然条件下,表面很快因氧化变成黄色,但并不影响营养价值。有些不法商贩会用亚硫酸钠溶液浸泡,使其外观变得嫩白,造成食品安全问题。下面做法也会带来食品安全问题的是(    ) (3)
A . 粮库内充入氮气使粮食不易变质 B . 食盐中加碘防止甲状腺肿大 C . 水产品用甲醛溶液保鲜 D . 用纯碱除去面团发酵产生的酸。
3、已知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都能与二氧化碳反应,少量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无明显现象,反应产物为碳酸钠和水;少量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能产生明显的现象。于是小明同学提出了一个问题:      

小明同学联想到在“固体碘溶解在酒精中”的实验时,酒精作为溶剂能溶解固体碘。酒精能否溶解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呢?小明查阅资料并通过实验获知,氢氧化钠不与酒精发生化学反应,但能溶解在酒精中形成无色透明的溶液,氢氧化钠的酒精溶液与氢氧化钠的水溶液化学性质相似,碳酸钠不与酒精反应也不溶于酒精。

至此,小明同学对自己提出的问题有了清晰的解决方案。

⑴小明同学的解决方案是      

⑵写出解决方案中涉及的化学方程式:      

4、请简述氢氧化钠固体为什么要密封保存并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
5、向一含有盐酸的氯化铁溶液边振荡边逐滴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且至过量,某同学了如图,要表明反应过程中,溶液总质量与滴入氢氧化钠溶液质量的关系。

请看图分析:

(1)b点对应的溶液中,溶质化学式为      
(2)图中部分线段有误,请在答题卡的图中,重新画出溶液溶质总质量与滴入氢氧化钠的溶液质量变化关系曲线(要求标出abc折线点)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浙教版科学九上第一章第4节 常见的碱同步练习(基础巩固)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