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6、7节同步练习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0小题)
地球所有的水资源都汇集到一起也只能形成一滴直径约1384千米的水珠,如图。保护水资源是每个地球公民应尽之责,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右图所示是a、b、c(不含结晶水)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某校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想要了解工厂排放的废水对河流水质的影响。图中表示了7个可能的水样采集点(箭头表示水流方向),其中最重要的采集点是()
如图是A、B、C三种固体(都不含结晶水)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或判断中正确的是( )
图1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图2是30℃时,取其中两种固体各1g分别放进盛有10g水的两支试管中,充分振荡后的溶解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如图是甲和乙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
温度/℃ | 0 | 20 | 40 | 60 | 80 | |
溶解度/g | NaCl | 35.7 | 36.0 | 36.6 | 37.3 | 38.4 |
KNO3 | 13.3 | 31.6 | 63.9 | 110 | 169 |
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20℃时100g某硝酸钾溶液,经过以下变化,恢复到20℃,最终析出晶体的质量是( )
①水资源数量本身有限 ②水资源季节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 ③随着人口的增加以及工农业的飞速发展,水资源需求量大增 ④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对水资源污染严重 ⑤存在着较为普遍的浪费现象
南水北调工程连接的四大流域是( )
















二、填空题(共6小题)
如图是A、B、C(均不含结晶水)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40℃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关系是 (物质间用“>”连接);
(2)将30℃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冷却到20℃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小到大的关系是: (物质间用“<”连接);
(3)现有一定质量的B溶液,将该溶液在50℃下恒温蒸发10克水后析出了2克B晶体,再恒温蒸发5克水后,又析出了2克B晶体,则B物质在50℃时的溶解度是: .
Na2SO4是制造纸张、药品、染料稀释剂等的重要原料.某Na2SO4样品中含有少量CaCl2和MgCl2 , 实验室提纯Na2SO4的流程如图1所示
(1)加入Na2CO3溶液可除去的阳离子是 (填离子符号),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添加的NaOH溶液和Na2CO3溶液过量,可加入适量 (填名称)除去.
(2)操作a的名称是 ,该操作中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 .
(3)溶液M中的溶质是Na2SO4和杂质NaCl,观察图2中溶解度曲线,则操作b是:先将溶液M蒸发浓缩,再降温结晶、过滤.降温结晶的最佳温度范围是 ℃以下,因为Na2SO4溶解度 .
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P点的含义是 ;
(2)若B点混有少量A时,可采用 的方法提纯B;
(3)t1℃时,能不能配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的C溶液? (填“能”或“不能”);
(4)t2℃时,将A,B,C三种固体物质各30g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溶解,形成不饱和溶液的是 ;
(5)将t1℃时A,B,C三种固体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其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A B C D F
三、实验探究题(共6小题)
工业上以高纯度的二氧化锰为原料制备高锰酸钾的主要流程如下:
已知相关物质的溶解度(20℃)如下表:
物质 |
K2CO3 |
K2SO4 |
KMnO4 |
溶解度/g |
111 |
11.1 |
6.34 |
若用稀H2SO4酸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K2MnO4+2H2SO4=2KMnO4+MnO2↓+2K2SO4+2H2O
工业上不采用稀H2SO4酸化的原因是 .
电解法也可以实现由向K2MnO4向KMnO4的转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K2MnO4+2H2O2KMnO4+2KOH十H2↑
与“通CO2酸化”相比,其优点是 .
在实验室可用如图装置制取蒸馏水.回答下列问题:
B ;c ;d
如图所示,实验Ⅰ是制备蒸馏水的装置,实验Ⅱ是电解水的装置.
A.食盐没有全部溶解即过滤 B.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就蒸发结晶
C.蒸发后,所得精盐很潮湿 D.称量最终的产品时,器皿上沾有的精盐没全部转移到天平上
a.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顺序为(填上述操作序号次序) ;
b.经操作⑥后滤液仍浑浊,原因可能是 (答出一点即可);
c.④步骤中的玻璃棒有 作用。
a、计算:可计算出需精盐 克,需水 毫升。
b.称量和量取:称量氯化钠时,若发现天平指针向左偏,则应怎么处理? 。
C.溶解:经检测,所配制的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可能原因是 。
A.所用的氯化钠固体中含有杂质
B.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C.将水倒入烧杯时,有少量水溅出
D.将氯化钠固体倒入烧杯时,还有部分氯化钠固体粘在纸上
E.将配制好的溶液转移进试剂瓶时,有溶液洒落
a.实验操作有错误的步骤是 ;
b.步骤③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实验四:操作⑤中需要将圆形滤纸折叠处理,下列图示中不该出现的情形是 (填序号)。
四、解答题(共5小题)
②将自来水蒸馏得到纯净水,把下列物质分别加入纯净水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能形
成无色溶液的是 (填字母)。
A.粉笔灰 B.硫酸铜
C.蔗糖 D.食用油
①带铁圈的铁架台 ②酒精灯 ③漏斗 ④玻璃棒 ⑤量筒 ⑥烧杯 ⑦滤纸
利用蒸发原理可以从海水中提取食盐,仅从①~⑦中选择仪器不能完成实验室蒸发食盐水的实验,还需要的仪器是 。
海洋是丰富的化学资源宝库.通过晾晒海水,可以得到含少量泥沙的粗盐.用来得到纯净的盐(不考虑可溶性杂质),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
从50℃降至10℃的过程中有无氯化铵晶体析出?若能析出晶体,则析出晶体质量为多少?
1926年,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先生创立了侯氏制碱法,促进了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和世界制碱技术的进步,其生产过程中有下列反应:
①NaCl+NH3+CO2+H2O=NaHCO3+NH4Cl
②2NaHCO3Na2CO3+H2O+CO2↑
现有Na2CO3和NaCl的混合样品22.3g,将其放入干净的烧杯中,加一定质量的水使其完全溶解,向所得溶液中逐渐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烧杯中溶液的质量与滴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曲线如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当滴入上述稀盐酸至图中B点时,烧杯中溶液里的溶质为 (写化学式).
②在Na2CO3和NaCl的混合物样品中,含Na2CO3的质量为 g.
③当滴入上述稀盐酸至图中A点时,试通过计算,求此温度时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计算结果精确至0.1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