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八上第一章第6节 物质的分离同步练习(基础巩固)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0小题)

1、小明用如图装置过滤提纯粗盐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玻璃棒起引流作用 B . 滤纸只能让水滤过 C . 滤液为纯净物 D . 滤纸边缘应高于漏斗边缘
2、海水淡化是解决淡水不足的重要方法。下列净水方法中,可以使海水变为淡水的是( )
A . 过滤 B . 吸附 C . 沉降 D . 蒸馏
3、2016年4月25日14时11分,尼泊尔(北纬28.2度,东经84.7度)发生8.1级地震,当地生产生活受到很大影响,尤其是饮用水的污染和短缺。下列几个步骤将河水转化为饮用水:①化学沉降(用明矾)②消毒杀菌(用漂白粉)③自然沉降④加热煮沸。以上处理过程最合理的顺序是 (      )
A .   ③②①④ B . ③①②④ C . ③①④② D . ①③②④
4、小明在做过滤操作时,看到实验桌上有如下仪器:漏斗、烧杯、滤纸、玻璃棒、铁架台,他还需要(   )
A . 蒸发皿 B . 铁圈 C . 天平 D . 酒精灯
5、为了“翠湖”的干净美丽,河道管理人员每天都用网兜(如图)来打捞河道漂浮物,这种方法最接近( )

A . 沉淀 B . 蒸馏 C . 过滤 D . 结晶
6、净化水的以下操作,其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
A . B . C . D .
7、“五水共治”是浙江省政府推出的环保举措,为清理河道,河道管理人员使用铁圈和塑料网做成的网兜(如图)来打捞河道漂浮物,这种方法最接近( )

A . 沉淀 B . 蒸馏 C . 结晶 D . 过滤
8、自然界中的水都不是纯水,通过多种途径可以使水得到不同程度的净化,下列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
A . 沉淀 B . 煮沸 C . 过滤 D . 蒸馏
9、中医药在治疗新冠肺炎中,为全球抗击疫情贡献了中国智慧。下列中药煎制步骤与实验室过滤操作原理相同的是(    )
A . 冷水浸泡 B . 加热煎制 C . 取液弃渣 D . 装袋保存
10、小明在做过滤操作时,在老师给他的仪器中,他发现还缺少一种仪器,其中老师给的仪器主要有:漏斗、烧杯、滤纸、铁架台,那么缺少的仪器是(   )
A . 小烧杯 B . 玻璃棒 C . 药匙 D . 长颈漏斗
11、下列各组物质能用过滤法分离的是(   )
A . 水和汽油 B . 糖和食盐 C . 沙子和硫酸铜 D . 氧气和氮气
12、粗盐提纯过程中三次使用玻璃棒,玻璃棒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
A . 搅拌 过滤  搅拌 B . 过滤 搅拌  搅拌 C . 搅拌 引流  搅拌 D . 搅拌  过滤 引流
13、下列各组物质的分离可按溶解、过滤、蒸发溶剂顺序进行分离的是(   )
A . 蔗糖、食盐 B . 铜粉、铁粉 C . 水和酒精的混合物 D . 砂粒和食盐
14、如图是茶水分离保温杯示意图,按压茶杯按钮,泡好的茶水便会从隔离层缝隙间流出,茶叶留在茶仓从而实现茶水分离,得到一杯香醇的清茶。这种功能类似于物质分离方法中的( )

A . 沉淀法 B . 过滤法 C . 蒸馏法 D . 结晶法
15、“五水共治”是浙江省政府推出的环保举措,为了清理河道,某区河道管理人员使用铁圈和塑料网做成的网兜(如图)来打捞河道漂浮物,这种方法最接近( )

A . 溶解 B . 过滤  C . 蒸馏 D . 结晶
16、预防感染新冠肺炎,口罩成了不可或缺的利器。医用防护口罩通常有三层,其层状结构及对外在物质的防护作用如图所示。医用防护口罩起防护作用的主要原理是(    )

A . 杀菌 B . 消毒 C . 过滤 D . 干燥
17、自制简易净水器如图所示,可将浑浊的河水变成清水。其中石英砂的作用是(  )

 

A . 沉淀 B . 吸附 C . 过滤 D . 消毒
18、中医药在治疗新冠肺炎中,为全球抗击疫情贡献了中国智慧。下列中药煎制步骤与实验室过滤操作原理相同的是( )
A . 浸泡热水 B . 加热煎制 C . 液渣分离 D . 装袋保存
19、预防“新型冠状病毒”,出门必须戴口罩。口罩所起的作用类似于化学实验的过滤操作中所使用的(   )
A . 漏斗 B . 滤纸 C . 烧杯 D . 铁架台
20、在淡水缺乏的海岛上,可利用图所示简易装置从海水中获取淡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水杯中的水是淡水 B . 从海水中获取淡水是物理变化 C . 海水通过活性炭吸附也能获取淡水 D . 获取淡水的快慢与温度有关

二、填空题(共9小题)

1、

目前许多学校安装了直饮水机,其主要工作流程如图甲。


(1)①的作用是         

(1)
A . 杀菌消毒 B . 吸附杂质 C . 蒸馏 D . 过滤
(2)直饮水机使用方便:只要将它与自来水管网对接,截留清除水中的有害物质(如细菌等),便得到直饮水,直饮水属于      (选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2、水是我们人类生活重要的物质之一,自然界中的水都含有一些杂质,生活用水常常需要净化处 理,净化水的操作有:①静置沉淀②蒸馏③吸附等,其中单一操作相对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填序号).

3、

 海水淡化可采用膜分离技术.如图一所示,对淡化膜右侧的海水加压,在其左侧得到淡水.其原理是海水中的水分子可以透过淡化膜,而其他各种离子不能透过.

请回答:

(1)采用膜分离技术淡化海水的原理,与化学实验中常见的       操作相似.

(2)对淡化膜右侧的海水加压后,海水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会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海水中含有大量的氯化钠,图二是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据此可知盐场从海水中得到食盐晶体利用的方法是       结晶(填“降温”或“蒸发”).

4、

 分析图中NaCl、KNO3的溶解度曲线,回答问题

(1)1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KNO3       g;

(2)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的是      

(3)30℃时,将30g KNO3、30g NaCl分别放入100g水中,均完全溶解,降温到10℃时,有晶体析出的是      

5、

 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

(1)1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       乙物质的溶解度.(填“>”或“=”或“<”)

(2)把30℃时等质量的甲、乙两物质饱和溶液降温到10℃,析出晶体较多的是      

(3)20℃时,将50g甲物质放入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最终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g;若将烧杯内物质升温到30℃(不考虑水蒸发),溶液中不变的是       (填序号).

A.溶剂的质量  B.溶液的质量  C.溶质的质量分数    D.以上都不变.

6、

 如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在40℃时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填“相同”或“不同”).

(2)两种物质中      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填“甲”或“乙”)

(3)若要从甲的60℃的饱和溶液中得到甲(固态),应该采用       的方法.(填序号)

A.升高温度到70℃B.降低温度   C.加入一定量的水.

7、我市某学校科学实验考查“粗盐提纯”操作。请回答此实验操作相关问题:
(1)粗盐提纯的过程是      、过滤、蒸发。
(2)过滤操作需要用到的实验器材为烧杯、带铁圈的铁架台、滤纸、玻璃棒和      
8、从自然界中获得的粗盐,含有较多的杂质,需要精制。为了除去粗盐中泥沙等不溶性杂质,设计了如图A、B、C三个步骤。

(1)B步骤称为      
(2)C步骤中,当蒸发皿内出现较多固体时,应该________(填字母)。 (2)
A . 移去酒精灯,停止搅拌  B . 移动酒精灯,用玻璃棒继续搅拌 C . 继续加热蒸干水分,再移去酒精灯
9、如图为精制粗盐的示意图,回答:

 

(1)写出仪器名称②      
(2)漏斗中的液面应      (填“高”或“低”)于滤纸边缘。

三、解答题(共1小题)

1、如图表示城市住宅饮用水的处理过程.


(1)有一个良好的饮用水源很重要。在地底下发现的水被称为地下水。为什么地下水比湖水和河水等地表水有更少的细菌和颗粒污染,请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      
(2)水的清洁处理通常有包括不同技术的几个步骤。清洁过程如图中的4个步骤(数字1~4)。在第二个步骤,水收集在沉积池中。该步骤通过以下哪种方式让水更干净( )。 (2)
A . 水中细菌死亡 B . 水中加入氧 C . 砾石和沙子沉入底部 D . 有毒物质被分解

四、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1、

 粗盐中含有少量不溶性杂质(泥沙),还含有少量可溶性杂质(Na2SO4、CaCl2、MgCl2).现以粗盐为原料制取精盐,生产过程如图所示

(1)写出I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加入过量BaCl2溶液的目的是      

(2)操作a的名称是       ,该操作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主要有:烧杯、      、玻璃棒.

(3)加入适量稀盐酸的作用是除去溶液中的        、        (填化学式).

(4)在加热蒸发过程中,要用玻璃棒不断地搅拌,其目的是      

2、

实验室用的蒸馏水可以通过蒸馏自来水来制取.操作方法是:在如图所示蒸馏烧瓶中加入约体积的自来水,再加入几粒沸石(或碎瓷片).

在确定各连接部位严密不漏气后,加热蒸馏烧瓶,注意不要使液体沸腾得太剧烈.弃去开始馏出的部分液体,收集到10mL左右蒸馏水后,停止加热.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A、B的名称:A       , B      

(2)实验时冷凝管进、出水的方向应该是b进a出,不能a进b出的理由是      

(3)细心观察发现:该装置明显少了一种支撑冷凝管的仪器,该仪器是        (填序号).

a.三脚架   b.铁架台  c.泥三角    d.漏斗架

(4)实验中加入的沸石(或碎瓷片)      催化剂(填“是”或“不是”).

(5)用该装置也可以将硬水软化为软水,区分硬水和软水的常用试剂是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浙教版科学八上第一章第6节 物质的分离同步练习(基础巩固)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