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下学期7.4节 细菌和真菌的繁殖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夯实基础(共18小题)
1、下列真菌中是单细胞的是 ( )
A . 青霉
B . 曲霉
C . 酵母菌
D . 木耳
2、如图是一种简易的食物保存方法,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
A . 引起食物腐败的原因是微生物的大量繁殖
B . 对食物加热的目的是杀死食物中的微生物
C . 加清水主要是为了阻止空气中微生物的进入
D . 该保存方法和冰箱贮存食物的原理相同
3、幽门螺旋杆菌能损伤胃黏膜造成胃炎和胃溃疡。幽门螺旋杆菌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有细胞壁
B . 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C . 是多细胞个体
D . 通过分裂的方式繁殖
4、湘绣是湖南著名的民间艺术,然而湘绣作品的防霉非常重要。你认为下列哪种条件下的湘绣作品最容易发霉( )
A . 低温、干燥
B . 低温、潮湿
C . 常温、干燥
D . 常温、潮湿
5、细菌的生殖方式是( )
A . 孢子生殖
B . 分裂生殖
C . 出芽生殖
D . 有性生殖
6、细菌和许多真菌“无影无踪”,但又“无处不在”,人们对它们“爱恨交加”。以下关于细菌和真菌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所有细菌和真菌都是单细胞生物
B . 空气中飘散着许多细菌的芽孢和真菌的孢子
C . 大多数细菌和真菌都是生态系统的生产者
D . 所有细菌和真菌都是对人类有害的
7、许多食品的制作都离不开微生物。比如在制作酸奶时就主要用到( )
A . 霉菌
B . 乳酸菌
C . 酵母菌
D . 醋酸菌
8、下列环境中,细菌和真菌分布较多的是( )
A . 刚煮熟的食品中
B . 腌制食品的盐水中
C . 市面上流通的货币表面
D . 真空密封的罐头食品中
9、下列食品与酵母菌有关的是( )
A . 酸奶
B . 醋
C . 酱油
D . 馒头
10、将食物放在冰箱中能较长时间保存的原因是( )
A . 冰箱中无空气
B . 低温杀死了食物中的微生物
C . 冰箱中无微生物
D . 低温抑制了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11、匍枝根霉用孢子繁殖,孢子着生于如图标号( )
A . ①
B . ②
C . ③
D . ④
12、下列关于青霉和青霉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青霉是一种真菌
B . 青霉是通过孢子繁殖的
C . 青霉素是一种由青霉产生的抗生素
D . 青霉素可治疗细菌和病毒引起的疾病
13、曲霉、青霉和蘑菇产生后代的方式都是( )
A . 孢子生殖
B . 出芽生殖
C . 分裂生殖
D . 有性生殖
14、地球上不会出现生物尸体堆积如山、垃圾遍地的局面,主要原因是( )
A . 绿色植物的根系能够分解吸收动植物的遗体
B . 动植物的遗体能够逐渐被风化,直到消失
C . 腐生的细菌和真菌能分解动植物的遗体
D . 动植物的遗体会自身分解
15、下列关于细菌、真菌与人类生活关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 酿酒、蒸馒头等离不开酵母菌
B . 细菌能够使食物腐烂,所以细菌都是有害的
C . 制作豆酱、腐乳等食品离不开霉菌
D . 细菌和真菌主要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
16、防止食品腐败所依据的主要原理是( )
A . 把食品内的微生物都杀死
B . 隔绝空气,使微生物不能呼吸
C . 使微生物进入休眠状态
D . 杀死微生物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17、将细菌接种在固体培养基上培养,它会繁殖并形成菌落(如图)。某实验小组欲检测A、B两种抗生素的杀菌作用,下列实验方案中最合理的是( )
A .
B .
C .
D .




18、 和 称作微生物,是自然界中的分解者。
二、能力提升(共6小题)
1、图甲为某微生物的细胞结构模式图,图乙为该微生物的一种生殖方式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合理的是( )
A . 图甲所示的细胞属于真核细胞
B . 图乙所示的生殖方式属于有性生殖
C . 与图甲细胞相比,植物细胞没有液泡和细胞壁
D . 为了减慢该微生物的生长,可以将其保存在较湿润的环境中
2、某科学兴趣小组为探究食品腐败的原因,设计了如下实验:取两个规格相同的烧瓶,编号分别为甲、乙,同时灌入等量的肉汤,煮沸降温后,甲敞口,乙密封。预测实验的结果,可能性最大的是( )
A . 乙腐败时甲没有腐败
B . 甲腐败时乙没有腐败
C . 甲、乙会同时腐败
D . 甲、乙永不腐败
3、如图所示是“探究食物上滋生微生物条件”的实验。一星期后用放大镜观察,结果只有乙中有大量微生物生长。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 . 甲、乙这一组对照实验中,变量是水分
B . 通过甲、乙的对照,说明微生物的生长需要水
C . 设置丙的目的是排除乙中的大量微生物可能来自于水
D . 通过乙、丙的对照,说明这些微生物为自养生物
4、为了研究链霉素对三种细菌的杀菌效果,用3种细菌在事先准备好的琼脂块平板上画3条平行线(3条均与图中链霉素带接触),将平板置于37 ℃恒温箱内培养3天,结果如图所示,从实验结果看,以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它能阻止结核杆菌生长
B . 它对结核杆菌比对霍乱菌更有效
C . 它对结核杆菌比对伤寒菌更有效
D . 它可以用于治疗伤寒病人
5、表中数据来源于一个有关细菌种群在24小时内增长的实验。根据此数据回答问题:
时间(h) |
细菌数量(个) |
时间(h) |
细菌数量(个) |
0 |
750 |
15 |
35000 |
5 |
9000 |
20 |
11000 |
10 |
44000 |
25 |
6000 |
(1)下列最能准确地反映表中结果的曲线是____。 (1)
A .
B .
C .
D .




(2)细菌种群增长率最大的时间段是____。 (2)
A . 在0~5h之间
B . 在5~10h之间
C . 在10~15h之间
D . 在15~20h之间
E . 在20~25h之间
6、某班同学做“检测硬币上的细菌和真菌”的探究实验,甲、乙两组实验方法步骤如表,请分析表中信息并回答下列问题。
组 别 方法步骤 |
甲组 |
乙组 |
1 |
取两套一样的装有牛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已高温灭菌),贴上编号为①、②的标签 |
取一套装有牛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已高温灭菌) |
2 |
用无菌棉棒擦取硬币后,把该棉棒在①号培养皿中的培养基上轻轻涂抹,盖好封严,②号培养皿不作处理 |
用无菌棉棒擦取硬币后,把该棉棒在培养基上轻轻涂抹,盖好封严 |
3 |
把两套培养皿放在室内温暖环境下培养,其他实验条件都保持一致 |
把培养皿放在室内温暖环境下培养 |
4 |
每天观察一次,做好记录 |
每天观察一次,做好记录 |
(1)甲组同学要探究的问题是 ?所作出的假设是 ,该实验的变量是 。
(2)甲组同学设置的①号和②号培养皿的目的是 。 组同学的实验方法步骤不科学,原因是该组实验方法步骤中缺少 。
(3)推测甲组同学在实验中,能在 号培养皿的培养基上观察到菌落。
(4)甲组同学通过重复组实验,在相同编号培养皿的培养基上都能观察到菌落,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