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八上第一章第3节 水的浮力同步练习(中等难度)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0小题)

1、以下对煮汤圆过程中出现的现象,解释错误的是(    )
A . 汤圆刚放入水中时,会沉入锅底,是因为汤圆所受的重力大于浮力 B . 加热一段时间后,汤圆所受的浮力会增大,是因为汤圆的体积增大 C . 汤圆煮熟后会浮起来,上浮过程中汤圆所受的浮力大于重力 D . 汤圆煮熟后会浮起来,汤圆漂浮在水面时所受的浮力大于重力
2、太平洋海水的密度比印度洋海水的密度小。一艘潜水艇保持深度不变从太平洋潜行到印度洋,则该潜水艇受到的(    )
A . 重力不变,浮力不变 B . 重力增加,浮力增加 C . 重力增加,浮力减小 D . 重力减小,浮力减小
3、如图呈现的是体积相同的变质鸡蛋(甲)和新鲜鸡蛋(乙)浸在水中时的浮沉状况。变质鸡蛋和新鲜鸡蛋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分别是F、F , 它们的密度分别是ρ、ρ , 则由图可知(    )

A . F<F , ρ=ρ B . F>F , ρ>ρ C . F<F , ρ<ρ D . F=F , ρ<ρ
4、长方体铁块按如图所示,从下表面与液面刚刚接触处下放至图中虚线位置.能大致反映铁块下降过程中所受浮力的大小F浮与铁块下表面浸入液体深度h深关系的图象是(  )

A . B . C . D .
5、如图所示,将一个生鸡蛋放入盛有清水的烧杯中,然后逐渐向水里添加食盐并轻轻搅动,观察发生的现象。图中大致反映鸡蛋所受浮力的大小F浮与液体密度ρ关系的图像是(      )

A . B . C . D .
6、2020年4月23日,“雪龙”号考察船圆满完成历时198天的南极考察任务,返回上海码头落锚。在铁链拉着铁锚缓慢放入水中时,经历了如图所示三种情况:图甲中铁锚部分浸入水中;图乙中铁锚完全浸没水中但未触底;图丙中铁锚沉底。三种情况下船身受到的浮力大小分别为F、F、F , 它们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 . F=F=F B . F>F=F C . F>F>F D . F<F<F
7、将木棒的一端缠绕一些铜丝,能使木棒竖直浮在液体中,这就制成了一个很有用的简易密度计。 将它分别放到盛有不同液体的杯中,静止时的情景如图所示。对于这个简易密度计所运用的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它在甲液体中所受的重力大于浮力 B . 可以用它直接测出液体密度值 C . 用它可以判断出乙液体的密度小 D . 它在这两种不同液体中所受浮力相等
8、如图所示,潜水艇在海面下根据需要实现上浮或下潜(但始终未露出海面)。潜水艇受到的重力为G1、浮力为F1;在上浮时,受到的重力为G2、浮力为F2,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 . F1>G1,F2<G2 B . F1<G1,F2>G2 C . F1<F2,G1=G2 D . F1=F2,G1<G2
9、如图所示,A.B是自由移动的物体,C、D是容器自身凸起的一部分,现往容器里注入一些水,则一定不受浮力的是(   )

图片_x0020_395

A . A B . B C . C D . D
10、容器内装有一定质量的水,将物体A、B叠放后一起放入水中,静止时如图所示。再将A从B上拿下放入水中,B静止时在水面漂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物体A的密度大于物体B的密度 B . 物体B漂浮后,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变小 C . 物体B漂浮后,桌面受到的压力变大 D . 物体B漂浮后,物体A所受的浮力不变
11、小明利用密度计配制食盐的饱和溶液。他取一定量清水于容器中,放入密度计,再向水中加入食盐并用玻璃棒搅拌均匀,密度计所受浮力为F、浸在液体中的深度为h。在不断向容器中加入食盐的过程中,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12、在高台跳水比赛中,常看到运动员高高跳起在空中完成各项动作后跃入水中,然后在水面下游过一段距离后再露出水面游向池边。下列图象中能粗略反映运动员从跳起到跃入水中再游向池边这段时间内所受水的浮力大小的图像是(    )
A . B . C . D .
13、如图所示体积相同的铝球、铜块和木块浸在液体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铝球受到的浮力最小 B . 木块受到的浮力最小 C . 铜块受到的浮力最小 D . 它们受到的浮力一样大
14、密度计是测量液体密度的仪器。如右图所示,把两支完全相同的自制密度计分别放在甲、乙两种液体中,它们所受到的浮力大小以及这两种液体的密度关系( )

A . F<F ρ B . F=F ρ C . F<F ρ D . F=F ρ
15、某科学兴趣小组制作的潜水艇模型如图所示.通过胶管A从烧瓶中吸气或向烧瓶 中吹气,就可使烧瓶下沉、上浮或悬浮.当烧瓶处于如图所示的悬浮状态时,若从A 管吸气,烧瓶将会(    )

A . 上浮,它受到的浮力增大 B . 下沉,它受到的浮力不变 C . 下沉,它受到的浮力变小 D . 上浮,它受到的浮力不变
16、船行驶过程中,船舷离江面的距离与船速有关。现有一船在平静水面上从静止开始加速,在静止、加速过程和最高时速时,船弦离江面的距离分布为h1、h2、h3 , 则三者的关系正确的是(    )

A . h1>h2>h3 B . h2>h1>h3 C . h2>h3>h1 D . h3>h2>h1
17、装有一定体积水的密闭塑料瓶,静止在A液体中,塑料瓶所受浮力为FA(如图甲);倒置后静止在B液体中,塑料瓶所受浮力为FB(如图乙);若不计塑料瓶的质量及瓶壁、瓶盖的体积,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FA<FB       B . FA>FB      C . ρA<ρB       D . ρA>ρB
18、小明将一只鸡蛋放在盛有水的烧杯中,然后向烧杯中逐渐加食盐,观察到鸡蛋的浮沉变化如图所示。甲、乙、丙中鸡蛋所受的浮力分别为F、F、F , 它们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 . F=F=F B . F=F<F C . F<F<F D . F<F=F
19、如图。室温下气球下面用细绳吊一铁块悬浮在水中静止不动,若将水升温至50℃,气球和铁块会(    )

A . 一起向上运动 B . 一起向下运动 C . 静止不动 D .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20、如图所示,有一木块(密度ρ)浮在水面,当用一铁块A(密度ρ)放在上面时,木块恰在水面下,如图甲所示,当用另一铁块B(密度ρ)吊在木块下时,木块也恰在水面下,如图乙所示。设水的密度为ρ,则VA:VB=(    )

A . (ρ铁-ρ)/ρ铁  B . (ρ+ρ)/ρ C . (ρ铁-ρ)/ρ             D . ρ/ρ

二、填空题(共10小题)

1、小明将重为3N的石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先后浸没在水和盐水中: 石块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甲、乙所示,则石块在盐水中所受浮力为       N;从图中还可看出石块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      有关,若剪断图中的细线,图甲石块将      。(填“上浮”、“悬浮”或“下沉”)

2、弹簧测力计挂着一重为4N的物体A,物体A浸没并静止在水中,如图所示。

(1)图中物体A所受浮力是      N。
(2)如果测力计不拉着物体A,A在水中会      (选填“下沉”、“上浮”、“悬浮”)。判断的依据是      
3、有专家认为,对于现代生活给人们带来的紧张症,可用漂浮疗法减轻症状:在漂浮池内放入一定深度的水,再加入适量的      (填“食盐”或“酒精”)后,人进入池内就能漂浮。当质量为50千克的小明在池内漂浮时,受到的浮力为      牛(g=10牛/千克)。
4、某校科学兴趣小组在学习了“植物体对水的吸收、利用和散失”的知识后,利用食盐、水、新鲜冬瓜和自制土密度计对植物细胞吸水、失水的原理展开探究.他们将冬瓜除去瓜瓤后制成“冬瓜碗”,并在“冬瓜碗”中加入240g密度为1.2g/cm3的食盐水.并在溶液中放置自制土密度计(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通过观察一段时间后土密度计浸没深度的变化,分析研究冬瓜得失水分的状况.若土密度计在溶液中浸没的深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乙所示.请你帮助该兴趣小组完成实验的探究和分析.

(1)实验过程中,土密度计所受的浮力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根据图象数据通过计算可知,一段时间稳定后盐水的密度是      g/cm3
(3)为了提高该实验中土密度计的精确程度,可以采取的办法是      
5、小明同学在学习“浮力”知识时,利用烧杯、细线、乒乓球等器材做了如下实验:在一烧杯底部系上一乒乓球,接着向烧杯中倒入水,然后再将烧杯斜放到木块上,实验现象如图所示。

(1)由甲与乙比较可得,      
(2)由乙与丙比较可得,      
6、轮船大小常用排水量来表示,所谓排水童就是轮船装满货物时排开水的质量。一艘轮船自重为0.8万吨,它的排水量为2.0万吨,当它满载在海上行驶时所受浮力为      N。
7、某科学兴趣小组制作的潜水艇模型如图所示。通过胶管A从烧瓶中吸气或向烧瓶中吹气,就可使烧瓶下沉、上浮或悬浮。当烧瓶处于如图所示的悬浮状态时,若从A管吸气,它受到的浮力      (填“増大”“不变”或“减小”),烧瓶将       (填“上浮”或“下沉”)。

8、小科在一根一端密封的空心玻璃管下端绕上一段细铁丝(体积忽略不计),制成一支自制密度计,用它来测量液体密度,测量过程中杯内液体总量没有变化。

(1)在空心玻璃管下端绕上一段细铁丝的目的      
(2)当密度计在杯中漂浮时,液面高度在A处(如图甲)。此时,密度计受到的浮力      重力(选填“<”、“=”或“>”)。
(3)使用中,小科发现细铁丝很容易滑落,于是他改变这段细铁丝的形状,并把铁丝置于玻璃管内,再次测量同一杯液体密度(如图乙),玻璃管浸入液体中的深度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9、木块的密度为0.6×103kg/m3,冰块的密度为0.9×103kg/m3,若它们体积相等,且都漂浮在水面上,则木块受到的浮力      冰块所受到的浮力,木块浸在水中的体积       冰块浸在水中的体积(均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0、“海中断崖”是指因为某水文要素在竖直方向上出现突变或不连续剧变的水层,海水处于上层密度大、下层密度小的状态。潜艇在水下下潜过程中,如突遭“海中断崖”,潜艇受到的浮力会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可以迅速向潜艇内的水舱供气,使潜艇的      减小,有效地避免发生危险。

三、解答题(共7小题)

1、一个形状不规则的质量为55g的实心物体,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后沉入水底,排开重0.5 N的水。然后向烧杯中加盐并搅拌,直到物体恰好悬浮为止。g =10N/kg,求:
(1)物体的体积是多大?
(2)物体悬浮时,盐水的密度是多大?
2、石料在钢绳拉力的作用下从水面上方以恒定的速度下降,直至全部没入水中,如下图所示是钢绳拉力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若不计水的阻力(g=10N/kg,ρ=1.0×103kg/m3),求:

(1)石料全部没入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多少?
(2)石料的密度是多少?
3、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他将西红柿放入盛满水的滋水杯中,静止时溢出水 450毫升,再用牙签将西红柿轻轻压下浸没在水中;又溢出水50毫升。
(1)当西红柿漂浮时,受到浮力的大小_      (选填“大于”,“等于” 或“小于”)其重力。
(2)当该西红柿全部没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多少?
4、2019年12月17日,由我国自主建造的第一艘国产航母——山东舰(如图甲),正式交付海军。该舰标准排水量(满载时排开的水的质量)为50000吨,航母上搭载的歼﹣15舰载机每架质量为25吨。海水的密度取1.0×103千克/米3 , g=10牛/千克。求:

(1)在标准排水量时,航母所受的浮力为      牛。
(2)当1架歼﹣15舰载机飞离航母后(如图乙),航母排开水的体积会减小多少?
5、“蛟龙号”是我国首台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研制、世界上下潜最深的作业型深海载人潜水器。“蛟龙号”体积约为30米3 , 空载时质量约22吨,最大荷载240千克。

(1)“蛟龙号”空载漂浮在水面时受到的浮力为多大?
(2)若“蛟龙号”某次满载时下沉是采用注水方式实现的,则至少注入多少立方米的水?(海水密度取1.0×103千克/米3)
6、如图,将一个体积为1.0×10-3m3、重力为6N的木球用细线系在底面积为500cm2的圆柱形容器的底部,当容器中倒入足够的水使木球浸没时,求:

(1)木球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2)细线对容器底部的拉力。
(3)剪断细线,木球处于静止时,木球露出水面的体积为多少升。
7、某科学兴趣小组自制了一架简易液体密度计,使用说明书如下:

双精确度简易密度计使用说明书

使用方法:

⒈弹簧测力计左边表示测力计示数,右边表示相应液体密度示数。

⒉将小金属块用细线挂于测力计挂钩处,测力计的示数为2牛,密度计的标记数值为0。

⒊将小金属块完全浸没于待测液体中。

⒋在右边刻度板上读出相应密度值。

(1)下列图中能正确反映浮力F和小金属块下表面到水面距离h的关系的图象是      

(2)将小金属块浸没在某种液体时,左边测力计示数为1牛,则对应右边的密度值是多少? (写出计算过程)
(3)若将小金属块换成大金属块,判断该密度计的量程和精确度将如何改变,并说明理由。

四、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1、小科从课外资料中看到庄子的一句话:如果河中的水积得不够多,那么乘载大船就没有力量。也就是说浮力的大小与河中液体的多少有关。庄子的说法有道理吗?

(1)小科为了验证这说法,他先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木块的重力(如图甲)。再将木块放入烧杯内的水中,木块处于漂浮状态(如图乙),此时浮力为F1。然后他往烧杯中加水,发现木块仍然漂浮,此时浮力为F2。经分析可知,F1=F2=      N。从而得出木块漂浮时浮力大小与水的多少无关。
(2)小科进一步开展了如图丙实验。往两个形状相同的塑料盆A、B中各加入10牛的水,再将B盆放入A盆,B盆漂浮。继续往B盆内加30牛水,B盆仍漂浮。此实验还可得出      的结论。
(3)结合小科的探究活动,给我们的启发是:面对前人的观点,应采取的做法是      

A.普通人的观点可以质疑,科学家的观点也可以质疑

B.只要多数人认同的观点我们就要全盘接受

C.可以通过查阅资料、观察实验等方法去验证观点是否正确

D.到目前为止没人反对的观点我们就可以放心接受

2、如图所示是小科自制的用来探究影响浮力大小因素的装置:将弹簧和标尺固定在支架上,用细线将一个金属块悬挂在弹簧下端,弹簧静止时指针正对标尺上的A位置(本装置使用时,弹簧未超过弹性限度)。

(1)向杯中缓慢注水,从金属块底部接触水面,到金属块刚好浸没水中的过程中,指针由标尺上的A位置缓慢上移至C位置,说明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跟      有关,此过程中支架上O点所受拉力的最大变化量为△F1;继续向杯中注水,指针      (填 “上移”“不动”或“下移”)。
(2)为了探究金属块所受浮力的大小是否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小科将水倒尽,向杯中缓慢注入某种液体(ρ),当指针指在C位置时,他的下一步操作是      
(3)将液体倒尽,用等体积的塑料块(ρ塑料金属)替换金属块进行实验。向杯中缓慢注水,从塑料块底部接触水面,到塑料块浸没到水中的过程中,支架上O点所受拉力的最大变化量为△F2 , 则△F1       (填 “>”“=”或“<")△F2

五、综合说理题(共1小题)

1、小明在拓展课上做了一个"大米跳舞"的实验∶ 将雪碧倒入杯中,再放入几粒大米,大米很快沉到杯底,但一会儿后就向上"弹",露出液面后,又沉入杯底,接着又上浮,如此反复,最终,大米沉到杯的底部。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小明搜集到以下资料∶

资料一∶ 二氧化碳气体的密度小于饮料的密度。

资料二∶从液体中逸出的气体,会在该液体中形成气泡。且气泡容易吸附在固体表面。资料三∶气压越大,二氧化碳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越大。碳酸饮料在生产时,一般采取加压的方法,使大量二氧化碳溶于液体中。

结合上述信息并运用所学知识,对"大米跳舞"的实验现象作出解释。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浙教版科学八上第一章第3节 水的浮力同步练习(中等难度)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