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七上第一章第5节 科学探究同步练习(基础巩固)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8小题)

1、同学们在捕捉鼠妇时发现,它们经常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地方。鼠妇为什么会生活在这些地方?对此有人作出了以下四种假设,其中不符合科学常识的假设是( )
A . 鼠妇躲避天敌 B . 鼠妇喜欢潮湿 C . 鼠妇厌恶取食 D . 鼠妇怕见强光
2、科研人员按如下步骤实验:①将香菇菌种经无菌操作后,等量接种到两份相同的培养基中;②把接种后的培养基,分别放在两个箱子中,在其中的一个箱子中央放入磁铁,另一个不放磁铁作为对照组;③每天观察测量并记录菌丝的长度。该实验要研究的问题是( )
A . 水分对香菇生长是否有影响 B . 培养基对香菇生长是否有影响 C . 磁场对香菇生长是否有影响 D . 光照对香菇生长是否有影响
3、青色的生虾煮熟后颜色会变成红色,一些同学认为这种红色物质可能像酸碱指示剂一样,遇到酸或碱,颜色就会发生变化,就这些同学的看法而言,应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 . 实验 B . 假设 C . 观察 D . 结论
4、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请阅读下列资料:小婷的妈妈从超市买回两袋食盐,一袋标明是加碘盐,另一袋标明为低钠盐(一种含有氯化钾的盐)。小婷看了包装问:这两种盐哪一种更咸?,妈妈也不知道,于是她开始了探究。小婷认为可以将两种盐配成盐水,然后分别尝一下,就可以知道哪一种更咸了。对于小婷的这种想法属于科学探究基本环节中的(    )
A . 提出问题 B . 猜想与假设 C . 设计实验方案 D . 得出结论
5、玻璃杯从一定高度掉到水泥地上会破碎而掉到沙坑里却不容易破碎。老师要求同学们针对这一现象提出一个问题。下面是四位同学的发言,其中较有价值且可探究的问题是 (   )
A . “玻璃杯掉到水泥地上会破碎,是因为地面比较硬吗?” B . “玻璃杯从一定高度处掉到水泥地上会破碎吗?” C . “为什么玻璃杯掉到水泥地上会破碎,而掉到沙坑里却不容易破碎呢?” D . “玻璃杯掉到地上是否破碎与下落高度、地面的软硬程度有什么关系?”
6、2020年初,武汉新冠疫情爆发,各个医院人满为患,各地医务人员对各地的流感患者的病情进行了相互通报。医务人员联合研究和通报这一环节属于科学探究过程中的(     )
A .   提出问题 B . 建立假设 C . 制定计划 D . 合作与交流
7、当你感冒到医院看病时,通常医生会问你是否头痛.咳嗽、鼻塞,然后给你测体温。医生采取这些行动的直接目的是为了( )。
A . 提出问题 B . 建立假设 C . 获取事实与证据 D . 交流
8、到商店购买乒乓球时,陈明同学总要将几只乒乓球从选定的位置放手,观察乒乓球反弹的高度,选择反弹较高的乒乓球。陈明的行为类似于科学探究中的(   )
A . 发现并提出问题 B . 做出猜想和假设 C . 观察、实验收集证据 D . 交流合作、评价证据
9、科学已经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下列不属于科学研究的是 ( )
A . 小明到椒江的大陈岛旅游,为“甲午岩”的雄伟而叹服 B . 麦哲伦航海探险,发现地球是圆的 C . 苹果落在牛顿身上,结果他发现了万有引力 D . 天空布满了乌云,小明觉得特别闷热,由此他认为天快要下雨了
10、某兴趣小组就“不同水质对蛙卵孵化的影响”进行了探究,其实验记录如下表:

你认为该实验设计的不妥之处是(   )

水质

水量

水温

蛙卵数

孵出的蝌蚪数

A组

河水

500mL

23℃

30个

28只

B组

蒸馏水

500mL

10℃

30个

9只

A . 不符合单一变量原则 B . 水量过多 C . 水温太高 D . 水中没有水草
11、当有人宣称通过实验获得一项重要发现时,判断此发现是否可信的最好理由是(   )
A . 该领域其他专家的意见 B . 此人是否为这一领域的权威 C . 撰写的实验报告有无疵漏 D . 他人能否重复其实验并得到相同的结果
12、2019年2月20日下午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任务参研参试人员代表,他强调,太空探索永无止境。关于太空,下列不属于科学问题的是(    )
A . 太空中哪颗星星最美? B . 带入太空的水稻能否正常生长? C . 新型材料在太空中会表现出什么性质? D . 太空回收的植物是否发生改变?
13、下列问题中不属于科学问题的是(  )
A . 哪种品牌牛奶的蛋白质含量高? B . 哪种品牌牛奶的密度大? C . 哪种品牌牛奶的矿物质种类多? D . 哪种品牌牛奶的味道好?
14、在对蜜蜂色觉的研究中,奥地利动物学家费里施怀疑“蜜蜂是色肓”这一说法,他认为蜜蜂能分辨花卉的不同颜色。这一步骤属于科学探究基本环节的(    )
A . 提出问题 B . 作出假设 C . 制定计划 D . 表达交流
15、在用金属框拉肥皂泡活动中,小科认为肥皂泡的形状可能与金属框的形状有关,他做了几个不同形状的金属框,逐一拉肥皂泡,并仔细观察肥皂泡的形状。就“小科认为肥皂泡的形状可能与金属框的形状有关”这一环节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 . 提出问题 B . 作出假设 C . 收集证据 D . 得出结论
16、目前,全球的气候均在变暖,近150年来,全球平均气温升高了1℃,这个数字在气象学上是个不可忽视的大数字。对这种现象,有些科学家认为:可能是由于大量排放二氧化碳而造成的温室效应。科学家提出这种观点是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 . 提出问题 B . 建立假设 C . 收集证据,检验假设 D . 做出解释
17、2020年全球流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小科同学在晨检时,发现自己体温偏高,于是到医院去检查,医生给他量体温、化验血液等。医生采取这些行动的直接目的是为了( )
A . 建立假设 B . 获取事实与证据 C . 制定计划 D . 提出问题
18、有人说:“由于地球自转的原因,在南北半球,马桶下水的旋转方向不同。”小科为验证这个观点是否正确,以下做法属于获取证据的是( )

①相信这种说法

②建立新的假设

③查找资料研究

④亲自动手实验

⑤向南半球的朋友求证

A . ①③④ B . ①③⑤ C . ②④⑤ D . ③④⑤

二、填空题(共9小题)

1、科学探究的过程是通过观察,提出      ,作出      ,制定      ,实施      ,得出      
2、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包括:发现并提出      、作出      、制定并实施计划、得出结论和表达交流等重要步骤.久置空气中的烤面包片,难以生出霉菌.小林同学观察到这一现象,提出:水分对霉菌的生活有影响吗?这属于实验法研究步骤中的      
3、下列是小红同学进行的一次探究活动:

(A)小华发现池中有小白点在浮动,仔细看很久;

(B)心想“这是生物吗?”

(C)于是取一滴池水,做成玻片标本,用显微镜观察;

(D)原来是草履虫.

以上活动中哪一个属于提出问题      ,哪一个属于实验      

4、现代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方法是      ,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重要步骤:

①发现并提出问题;

②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

      

④设计实验方案;

      

⑥分析实验现象;

      

5、在学习科学的时候,我们应该多      、多      、多      ,准备随时运用      和科学方法,为人类创造美好的生活。
6、              是探索自然奥秘的重要方法。
7、媒体报道某餐馆的一道名菜含有黄樟素。

①小明认为微量黄樟素可能会导致癌症;

②于是,他准备了两组老鼠,一组长期喂含微量黄樟素的食物,另一组喂正常食物;

③一年后,两组老鼠都没患癌症。

(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实验以及得出结论。上文①应属于科学探究方法的哪一步?      
(2)当实验结果不符合假设时,说明假设是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3)步骤      采用的是科学探究活动中常用的对照实验。
8、科学探究需要不断地            ,需要通过多种途径      ,还需要不断地      ,用科学原理      
9、以下是某同学开展探究活动的几个步骤,请阅读并回答下列问题。

①某同学发现池水中有小白点在浮动,仔细看了很久。

②他想这是什么生物呢?

③于是取出一滴池水,做成坡片标本,用显微镜观察。

④原来是草履虫。

以上叙述中,属于提出问题的是      ,属于进行实验的是      

三、实验探究题(共5小题)

1、小丽觉得淘米水倒掉很可惜,她想:淘米水还能用来做什么呢?为此,小丽就“淘米水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进行了探究。请帮她完成以下探究过程:

⑴提出问题:      

⑵作出假设:(略)

⑶设计方案、实施后记录结果:

①选取生长状况相同的同一品种幼苗2株,分别种植在甲、乙2个相同的花盆中;并放置在相同的、适宜植株幼苗生长的环境中;

②甲盆每天浇灌淘米水,乙盆每天浇灌       

③种植一段时间后,甲、乙植株幼苗都长势良好。

⑷该探究实验的变量是       。

⑸小丽设计的实验方案有一个缺陷,请找出:      ;改正该缺陷      

⑹根据小丽得出的结论是:       。

2、为便于运输,果农们往往在柿子未完全成熟时就进行采摘,怎样才能使买来的柿子早点成熟呢?小明做了下面的实验:选择20只大小与成熟度相似的同种柿子,分成两组,每组10个,分别放入两个相同的纸箱中,同时在第一个纸箱中放入两个成熟的苹果。将两个纸箱放在同一个地方,通过观察柿子的颜色和软硬来比较是否成熟。实验记录如下:

组别

操作方法

达成熟所需时间

第一组

另加2个成熟苹果

7天左右

第二组

不做处理

将近22天

(1)小明同学设计上述实验,基于的假设是       。
(2)小明通过观察      来比较柿子是否成熟。
(3)小明设计的实验中有何不足之处:       
3、海鲜馆里有一道菜叫“西施舌(一种软体动物)炒九层塔(一种香料植物)”,媒体报道九层塔含有黄樟素。小明认为微量黄樟素会导致癌症(A),于是他准备了两组老鼠,一组长期喂含有微量黄樟素的食物,另一组喂正常食物(B)。一年后,两组老鼠都没患癌症(C)。
(1)上文中A应属于科学探究过程中的      
(2)本实验结果      (填“符合”或“不符合”)假设。
(3)步骤B采用的是科学探究活动中常用的      方法。
4、春雨潇潇,滋润万物。然而有些雨水,却能腐蚀建筑物和户外雕塑,使植物枯萎。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这样的雨水具有较强的酸性,叫做酸雨,酸雨主要是人为地向大气中排放大量酸性物质造成的。酸雨对植物的生长会有影响吗?小明同学就这一问题进行了探究,制定计划并实施:①在一个花盆里播10粒大豆种子,等它们长成幼苗后做实验;②向食醋中加清水,配制成“模拟酸雨”;③向花盆里的大豆幼苗喷洒“模拟酸雨”,每天一次,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实验结果:几天后,花盆中大豆幼苗全部死亡。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此实验中小明同学提出的问题是      
(2)小明同学制定的计划主要不足之处是没有设置对照组,你认为下列哪一组可以作为其对照组           。 (2)
A . 另取一盆完全相同的大豆幼苗,每天喷洒一次等量的清水 B . 另取一盆完全相同的大豆幼苗,既不喷洒清水,也不喷洒“模拟酸雨” C . 另取一盆完全相同的大豆幼苗,并放在阴暗的环境中 D . 另取一盆完全相同的大豆幼苗,并放在低温的环境中
(3)有人认为只要用1粒大豆种子做实验就行了,你认为      (填“行”或“不行”)。简述你的理由:      
5、科学家琴纳在调查时发现,几乎家家都有天花的受害者。只有养牛场的挤奶女工(得过轻微天花)没有人再得天花。这是为什么呢?琴纳想:也许得过一次天花就会对天花产生免疫力。1796年5月,琴纳从一位挤奶女工的手中取出微量牛痘脓浆。接种到一个男孩儿的手臂上。一个多月后,琴纳在这个男孩子手臂上再接种人类的天花痘浆。竟没有出现任何天花病症。人类也从此获得了抵御天花的有效办法——种牛痘。
(1)“琴纳想,也许得过移植天花就会对天花产生免疫力”。这属于科学研究的      环节?
(2)现在“新冠病毒疫苗”的研制需要对病毒经过灭活处理,且必须经过前后3期的临床实验后方可推广使用。由此你认为琴纳的研究忽视了什么问题?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浙教版科学七上第一章第5节 科学探究同步练习(基础巩固)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