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期末卷4 (适用于金华、嘉兴、杭州、湖州、衢州)

年级: 学科: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下面从该图获取的信息中,正确的是(   )

A . 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52 B . 该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C . 该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为52.00% D . 该原子的原子核外有24个电子
2、实验室制备CO2气体并进行简单的实验,下列有关操作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A . 先装药品后检查气密性 B . 先加盐酸后加石灰石 C . 先将气体导管从集气瓶中取出,然后把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检验气体是否收集满 D . 先在蒸馏水中加入1~2滴石蕊试液,然后再通入二氧化碳
3、城市下水井盖丢失导致行人坠入下水道的悲剧时有发生,令人痛心,如图所示为某同学设计的一种警示电路图,井盖相当于开关S,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正常情况下(S闭合),灯L亮 B . 一旦井盖丢失(S断开),灯L即亮起,以警示行人 C . 电磁铁的铁芯是永磁铁 D . 灯亮时电磁铁有磁性
4、简单原子的原子结构可用下图形象地表示,其中“ ”表示质子或电子,“ ”表示中子,则下列有关①②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①②③分别为氢、氦、锂的原子 B . ①②③互为同位素 C . ①②③是三种化学性质不同的离子 D . ①②③具有相同的相对原子质量
5、如图所示,将土壤浸出液进行过滤,收集滤液,放入蒸发皿中,用酒精灯加热蒸干水分,蒸发皿上会残留下白色固体物质。这说明土壤中含有( )

A . 水分 B . 有机质 C . 腐殖质 D . 无机盐
6、淡溪杨梅是乐清的特色农产品。种植杨梅理想的土壤是壤土类土壤,通气、透水、保水和保肥能力强。下列按体积分数构建的土壤组成模型中,符合上述土壤要求的是(    )
A . B . C . D .
7、植物吸收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 )
A . 根尖 B . 茎尖 C . D . 种子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质量相等的氧化镁和硫酸镁中镁元素的质量比为4:1 B . 质量相等的硫和碳分别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硫比碳消耗氧气的质量大 C . 在加热条件下,向装有8gCuO的硬质玻璃管中通入H2的质量必须大于0.2g D . 质量和质量分数均相等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充分反应后向所得溶液中滴加硫酸铜溶液,不会出现蓝色沉淀
9、为验证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研究小组的同学在燃烧实验完毕后,测量进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若集气瓶的容积为200mL,则应该选用的量筒的体积为( )
A . 200mL B . 25mL C . 50mL D . 100mL
10、通电直导线的周围存在磁场,若将一根长导线沿一个方向绕成螺线管,插入铁芯后,就制成了一个电磁铁。关于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有关 B . 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有关 C . 导线绕成螺线管后,每匝线圈产生的磁场相互抵消,故磁性减弱 D . 导线绕成螺线管后,每匝线圈产生的磁场相互叠加,故磁性增强
11、模型常常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或复杂的事物。仔细观察 下列四幅图片,不属于模型的是(   )
A . B . C . D .
12、电磁炮是一种先进的动能杀伤武器,它是利用磁场对通电导体作用的原理,对金属炮弹进行加速,具有速度快、命中率高等特点。下图中与此工作原理相同的是(   )
A . B . C . D .
13、下列是判断一根钢棒是否有磁性的几种方法,其中错误的是(   )
A . 将钢棒的一端靠近大头针,若大头针被吸引,则钢棒有磁性 B . 将钢棒的一端靠近小磁针的 S 极,小磁针的 S 极被排斥,则钢棒有磁性 C . 用细线系在钢棒的中间并将钢棒悬挂起来,钢棒静止后总是指向南北,则钢棒 有磁性 D . 将钢棒的一端靠近小磁针的 N 极,小磁针的 N 极被吸引,则钢棒有磁性
14、十九世纪初,意大利科学家阿伏加德罗在总结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提出的分子概念 认为:

①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的;②分子由原子构成;③原子不能独立存在;

④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粒子;⑤分子的质量等于构成它的原子的质量之 和;

⑥分子在不停的运动。

通过你的学习,你认为上述观点中存在明显不足的是()

A . ①②⑤ B . ①③ C . ④⑤⑥ D .
15、下图所示的一组实验可用于研究燃烧条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图1铜片上的红磷没燃烧,因为红磷不是可燃物 B . 图1水下的白磷没有燃烧是因为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 C . 若将图2中白磷换成红磷,也能观察到燃烧现象 D . 图1烧杯中热水的作用既供热又使水下的白磷与氧气隔绝

二、填空题(共10小题)

1、小华在探究怎样产生感应电流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1)将磁体向右插入螺线管中时,观察到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向右偏转,这是      现象。

(2)将磁体从螺线管中向左拔出时,会观察到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向      (填“左”或“右”)偏转。

2、           
(1)某矿石样品中可能含有碳酸钙、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镁等化合物,经测定各元素质量分数的模型如图甲,由此可推测,该样品中不可能含有的化合物是       。

(2)图乙是某同学模仿图甲构建的尿素【CO(NH2)2】各元素质量分数的模型,则图中的D表示的是      元素。
3、交警常用装有重铬酸钾(K2Cr2O7)的仪器检查司机是否酒后开车,因为酒中的乙醇可以使橙红色的重铬酸钾变为绿色的硫酸铬[Cr2(SO4)3]。根据上述材料写出这两种化合物中铬元素的化合价形成的两种铬的氧化物的化学式:            
4、元素周期表将已知元素科学有序地排列起来,便于我们研究它们的性质和用途。下表表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H

He

N

Ne

Ar

(1)元素在周期表中的分布是有规律的,表中①②③④所代表的四种元素中属于非金属的是       。(填序号)
(2)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有多种,请写出化合价为+5的氮的氧化物化学式      
5、气孔是柏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通道。如图所示为气孔的关闭和开放两种状态示意图:

(1)通过气孔进出植物体的物质主要有      
(2)夏天正午阳光过强时,保卫细胞失水,气孔往往处于      所示的状态。
6、木本植物的茎能逐年加粗的原因是有      结构,将木本植物的茎剥去一圈树皮,过一段时间后上半段树皮伤口处会长瘤子,原因是有机养料向下运输的      受阻。
7、为什么人的肺不是一个大的囊泡,而是由很多小的肺泡构成的呢?用切萝卜的模拟实验可帮助我们理解:如图所示,将一大块萝卜不断等分,测量切块的边长,计算切块的表面积并求和。

_x0000_i1026

(1)通过“切块表面积之和”这一数据的变化可以说明,由于许多肺泡的存在增大了肺的表面积,从而提高      的效率。
(2)人体的消化系统中也存在增大表面积的结构,该结构的名称是      
8、如图甲,植物能将太阳能贮存在有机物中,所需的水是通常由      (填器官名称)从土壤中吸收的。图乙为中国科学家首创的低碳生活新技术,在室温光照下,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同时释放氧气,类似于自然界中植物的      作用。

9、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电路中,开关闭合后,电线燃烧起来,甲产生的原因是      ,乙产生的原因是      

10、如图,小明发现开关闭合后,灯L不亮。小明手头没有测电笔,他利用所学的知识,将电路中的其他支路断开,然后断开断路器,将一盏正常的小灯泡接在断路器两端作为检验灯(如图甲,图乙),发现两盏灯均不亮,则该电路的故障是      。具 体哪个位置出问题了呢?小明又找来测电笔,用测电笔测试 A、B、C、D 四处时, 发现只有 B 处氖管不发光,其他三处氖管发光,则故障具体情况为      

三、实验探究题(共5小题)

1、

如图甲是研究植物蒸腾作用实验的示意图。

(1)该实验的关键在于保证装置的密封性,尤其是橡皮管与U形管连接处的密封性。实验中,判断此装置的密封性良好的依据是      

(2)人们大多选用阔叶的法国梧桐的枝叶而不是松树的枝叶进行实验,其原因是      。 

(3)实验结束后,在此茎的基部上方横切,观察到其中只有B部分呈红色,如图乙。那么图中的A是植物茎哪一部分结构?      。 

(4)随着蒸腾作用的进行,植物体内的水不断发生      (填写物态变化名称),会吸收周围大气的热量。

2、如上图为一种椭球体磁铁,该磁铁磁性最强的部位在哪里呢?小明认为在磁铁的两端。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他做了如下的实验:

步骤1:将两个磁铁按图甲放置,手拿住上面的磁铁,将下面磁铁的两端分别接触上面磁铁的下端,下面磁铁均掉落。

步骤2:将两个磁铁按图乙放置,手拿住上面的磁铁,下面的磁铁不会掉落。   

(1)根据小明的实验,可判断出小明的猜想是       (填“正确”或“错误”)的。   
(2)要确定该磁铁磁性最强的部位,你还能想到的实验方案是      。   
3、某小组同学为研究带铁芯通电螺线管的磁性与哪些因素有关,利用滑动变阻器、带铁芯的螺线管和大头针等器材进行实验。他们先将带铁芯的螺线管和滑动变阻器接入如图a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后,改变变阻器滑片的位置,并用铁芯吸引大头针,观察到如图b、c所示的现象。然后他们另将甲、乙两个匝数不同的带铁芯的螺线管接人电路,闭合开关S后观察到如图d所示的现象。

(1)实验中通过      反映带铁芯通电螺线管磁性的强弱;
(2)分析比较图b和c所示的现象,可以得到的初步结论是:      
(3)图d中将两个不同匝数的带铁芯的螺线管串联接入电路的目的是:      ;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得到的初步结论是:       
4、人们为了揭示原子结构的奥秘,经历了漫长的探究过程。1911 年物理学家卢瑟福用 带正电的α粒子轰击金属箔。实验发现:多数α粒子穿过金属箔后仍保持原来的运动 方向,极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角度的偏转。

(1)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认为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      
(2)当用α粒子轰击金属箔时,图中四条运动轨迹不可能出现的是      (填字母)。
5、下面是“燃烧的条件”实验活动的部分操作示意图:

(乒乓球的碎片的着火点是 180℃,过滤纸碎片的着火点是 245℃)

(1)实验一加热片刻观察到 A 中棉球上的酒精燃烧产生蓝色火焰,B中棉球上的水 不燃烧,由此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2)实验二观察到先燃烧的物质是      ;若将铜片上的物质换成等 量的木屑和煤粉进行实验,观察到木屑先燃烧,说明木屑的着火点比煤粉      
(3)实验三将燃着的蜡烛放在如上图所示的密闭容器中,同时用氧气传感器测出密闭 容器中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填序号)。 (3)
A . 蜡烛燃烧需要氧气 B . 蜡烛燃烧前,密闭容器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21% C . 蜡烛熄灭后,密闭容器中还有氧气 D . 蜡烛熄灭后,密闭容器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为 84%

四、解答题(共6小题)

1、为了提高温室大棚中种植蔬菜的产量,菜农们有以下的经验分享。

经验一:选用无色的棚膜,增加透光性。

经验二:往菜地的土壤里掺入一定比例的沙子增加土壤透气性。

经验三:在棚内植物上端50厘米处悬挂吊袋式二氧化碳气肥(如图)。

经验四:采用滴灌代替传统浇灌,可使棚内空气的湿度降低。

结合上述信息,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对以上的经验能提高蔬菜产量做出解释。

2、小科同学利用绿豆幼苗探究植物对水和无机盐的吸收及运输。将一株健康绿豆幼苗的根浸泡在稀释的红墨水中,一段时间后取出,洗去浮色,进行观察。

(1)如图甲所示为取绿豆幼苗的根制成临时装片,置于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到的图像。该部位为根尖的      区。
(2)进一步在显微镜下观察绿豆幼苗的茎,如图乙所示,可见茎中①      (填“导管”或“筛管”)被染红。再观察绿豆幼苗的叶时,发现叶脉被染红。

上述实验可知这些结构中输导组织是连通的,由此可见植物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3、2020 年4月,国家药监局下发的《药品补充申请批件》显示,连花清瘟胶囊(颗粒)被批准可用于新冠病毒性肺炎轻型引起的发热、咳嗽、乏力,根据化合物的光谱分析发现连花清瘟胶囊总浸膏中含有连翘脂素(C29H36O15) 等18种化合物,请通过分析计算回答下列问题:
(1)连翘脂素属于      (填“无机物”或“有机物”)。
(2)连翘脂素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      
(3)试计算312g连翘脂素中碳元素质量为多少?
4、如图所示,一张百元新钞票好像被一支笔“戳通”了, 实际上这张新钞票依然完好无损,这里应用了磁现象的 有关知识。原来,这支笔的笔杆(纸币的下方)与笔头(纸币的上方)可以互相分离,笔杆与笔头相连的一端 内部装有小磁铁,则笔头内的材料可能含有       (选填 “铜”“铁”或“塑料”)。若想探究笔头内的材料是 否有磁性,现提供下列器材:①小磁针;②大头针;③ 碎纸屑,其中可用来完成探究任务的有      (填序号)。

5、我国从 1994 年开始强制实行食盐加碘,即在食盐中加入碘酸钾(KIO3),以防止碘缺乏病的发生,2010 年开始下调食盐加碘量,由原来每千克食盐加碘40mg下调至 25mg。(碘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127)
(1)碘酸钾中钾元素、碘元素、氧元素的质量之比为      
(2)碘酸钾中碘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计算结果精确到 0.1%)。
(3)现售加碘食盐每袋(500g)应比调整前减少了      mg 碘,即少加碘酸钾      mg(计算结果精确至 0.1mg)。
6、某科学兴趣小组对“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进行了改进:将数显设备、气体 压强传感器和空气中氧气含量测量装置按图所示连接。装置气密性良好,调节右边敞口容器和集气瓶里的水面相平,此时集气瓶内气体的体积为 V1。关闭活塞,点燃 燃烧匙内的红磷,立即塞紧瓶塞,待火焰熄灭后,过一段时间打开活塞,观察到集气瓶中的水位上升。待集气瓶内的水面不再上升时,集气瓶内的气体体积为 V2。然 后向右边容器内加入一定量的水至两边水面再次相平,此时集气瓶内的气体体积为V3。在点燃红磷至打开活塞这一过程中,观察到数显设备显示集气瓶内的气体压强 先上升后下降,再趋于稳定。

(1)数显设备显示,开始一段时间集气瓶内气体 压强上升,这是因为温度升高导致的气压变 化量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 于”)氧气量减少导致的气压变化量。
(2)基于数显设备显示的气压变化,“过一段时 间打开活塞”中的“一段时间”指的是火焰 熄灭后到      所经历的时间。
(3)在整个实验过程中,集气瓶中减少的氧气体积为      (选填“V1-V2” “V1-V3”或“V2-V3”)。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21年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期末卷4 (适用于金华、嘉兴、杭州、湖州、衢州)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