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科学中考真题分类汇编13:化学基础1
年级: 学科: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2小题)
选项 | 实验操作与现象 | 实验结论 |
A | 将1g白磷、1g红磷分别放入两支带塞的试管中,再将试管同时浸约80℃的热水里, 只有白磷燃烧 | 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低 |
B | 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试液变红 | 二氧化碳是一种酸 |
C | 在常温常压下,硫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该条件下, 燃烧更剧烈 | 氧气的浓度越大硫燃烧得越剧烈 |
D | 将铁粉、硫粉按一定比例混合加热后,所得固体物质不能被磁铁吸引 | 铁粉已跟硫粉发生了化学反应 |
类别 物质 化合价 | 单质 | 氧化物 | 酸 | X |
0 | a | - | - | - |
+4 | - | b | d | Na2SO3等 |
+6 | - | c | e | f |






二、填空题(共8小题)
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公元前,亚里士多德认为万物都是由火、空气、土和水四种元素组成的,他把元素定义为其他物体可以分解成它,而它本身不能再分割成其他物体。
材料二:17世纪,玻义耳认为元素是只能通过实验证明不能再进一步分解的物质。他把严密的定性实验方法引入科学中,认识到“混合”和“化合”的不同,把“混合”叫“机械混合”,把“化合”叫“完全混合”。
材料三:18世纪,卡文迪许用酸与金属反应得到“易燃空气”,这种气体在空气中燃烧形成小露珠。拉瓦锡知道后,进行定量实验,发现“易燃空气”与“氧”化合生成水的质量?两种气体消耗的质量,从而得出水是两种气体的化合物,而不是一种元素。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三、解答题(共8小题)
实验次数 |
1 |
2 |
3 |
4 |
5 |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克 |
20 |
20 |
20 |
20 |
20 |
剩余固体的质量/克 |
8.0 |
6.0 |
4.0 |
2.2 |
2.2 |
回答下列问题:



碳酸钠溶液总质量/g |
25.0 |
50.0 |
75.0 |
100.0 |
125.0 |
150.0 |
175.0 |
200.0 |
气体总质量/g |
1.1 |
2.2 |
2.2 |
2.2 |
2.2 |
2.2 |
2.2 |
2.2 |
沉淀总质量/g |
0 |
0 |
2.5 |
5.0 |
m |
n |
9.0 |
9.0 |
提示:①食醋的主要成分是醋酸(HAc)。醋酸和碳酸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Ac=CaAc2+H2O+CO2
②鱼骨中其它成分与食醋反应生成的气体可忽略不计
四、实验探究题(共4小题)
【模型应用】同学们为检验天然气燃烧后的气体产物成分,应用思维模型设计了如图甲实验方案(固定装置未画出),将天然气在氧气中燃烧后得到的混合气体通过该方案进行实验。

实验中,小金在加热前先通一段时间的混合气体,其目的是 ;
①将有底的空纸筒盖上硬纸板、在电子秤上称得质量为5.39克;
②将该纸筒先后两次收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盖上硬纸板。分别正放、倒放在电子秤上,如图甲和图乙、观察并记录读数变化:
③将两次的读数变化绘制成图丙,并得出结论。
回答下列问题:
步骤一:取3个50mL活塞润滑性良好的注射器,检查气密性后备用。
步骤二:称取3团等质量的钢丝棉(每团体积约为6cm3),A保持干燥,B用少量蒸馏水润湿,C用少量食盐水润湿,分别放入甲、乙、丙注射器中。
步骤三:移动活塞,使它们均处于46mL刻度处,再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孔(如图所示)。
步骤四:每隔一定时间,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如下表。
5分钟 |
20分钟 |
1小时 |
5小时 |
|
甲 |
无现象 |
无现象 |
无现象 |
无现象 |
乙 |
出现少许锈斑,活塞未明显移动 |
出现明显锈斑,活塞移动少许 |
锈斑增多,活塞移动明显 |
锈蚀严重,活塞处于39mL刻度处 |
丙 |
出现明显锈斑,活塞移动少许 |
锈斑增多,活塞移动明显 |
锈蚀严重,活塞处于39mL刻度处 |
锈蚀严重,活塞处于39mL刻度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