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期末卷6 (适用于金华、嘉兴、杭州、湖州、衢州)

年级: 学科: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在月球上和地球上都能办到或者发生的是(    )
A . 放风筝 B . 观看流星雨 C . 开采矿产 D . 听到雷声
2、下列物理量中,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是( )
A . 质量 B . 重力 C . 密度 D . 温度
3、盛夏时节,常听见“蛙声一片”、“声声蝉鸣”,有时觉得悦耳,有时觉得吵闹,为了减轻蛙声和蝉鸣的影响,我们常常紧闭门窗或者戴上耳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青蛙的发育过程属于变态发育 B . 我们能分辨蛙声和蝉鸣,是因为它们的音调不同 C . 戴上耳塞是通过阻断声音的传播来控制噪声 D . 紧闭门窗是通过防止声音的产生来控制躁声
4、小徐给妹妹做了一个实验:把桌布平整地放于水平桌面上,上面再放上餐具然后快速拉出桌布,餐具竟然不会跟着桌布被拉出且不会倒下,理由是餐具(   )
A . 受到的拉力小于摩擦力 B . 没受到摩擦力 C . 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与拉力方向相反 D . 具有惯性
5、下列现象是由地球自转造成的是(    )
A . 四季变化 B . 昼夜更替 C . 正午太阳高度变化 D . 月相变化
6、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书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这两个力相同的是( )

A . 力的作用点 B . 力的大小 C . 力的方向 D . 力的大小和作用点
7、2019年的春节(2月5日)这一天,太阳直射点在地表的位置及移动方向是( )
A . 位于南半球,向南移 B . 位于北半球,向南移 C . 位于南半球,向北移 D . 位于北半球,向北移
8、人类个体发育的过程可表示为( )
A . 卵细胞→胚胎→胎儿→婴儿→成熟个体 B . 卵细胞→受精卵胎儿→成熟个体 C . 受精卵→胚胎→胎儿→婴儿→成熟个体 D . 受精卵→胎儿→婴儿→成熟个体
9、如图表示果实形成的简略过程,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   )

A . 子房、受精卵、果皮、胚 B . 子房、胚珠、果皮、种子 C . 胚珠、受精卵、种子、胚 D . 子房、受精卵、果皮、种子
10、味觉形成的部位是在(   )
A . 味蕾 B . C . 味神经 D . 大脑皮层
11、甲同学骑自行车去看望乙同学,得知消息后,乙同学步行去迎接,接到后同车返回。整个过程他们的位置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据图可知(   )

A . 两同学在距离甲出发地1千米处相遇 B . 相遇前甲的速度是乙的4倍 C . 相遇后乙的速度是原来的1.5倍 D . 前10分钟内甲的速度是乙的3倍
12、用下图来表示母体与胚胎进行物质交换,其中不合理的是(   )

图片_x0020_5

A . 氧气 B . 母乳 C . 营养物质 D . 二氧化碳
13、如图所示,甲、乙、丙、丁是不同的声音先后输入到同一示波器上所显示的波形图。则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和乙声音的音调相同 B . 甲和丙声音的响度相同 C . 丙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 D . 甲和丁声音的音色相同
14、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公众防护指南》中提出:紫外线可灭活病毒。有关红外线和紫外线相关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太阳的热主要是通过红外线的形式传送到地球上的 B . 红外线制导导弹可以对任何温度的目标进行追踪 C . 我们肉眼看不见紫外线和红外线 D . 臭氧层吸收了大部分来自太阳的紫外线
15、昆虫的两种变态发育方式的全过程可以分别用如图的部分内容表 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若表示蝗虫的发育,则起点是D,过程为D→A→B→C B . 若表示蝗虫的发育,则C对农作物的危害最大 C . 若表示蜜蜂的完全变态发育,则B为蛹期,C为幼虫期 D . 若表示蚕的发育,则设法延长 C 期能提高蚕丝质量

二、填空题(共10小题)

1、如图甲所示,两个重20N的相同的物块A、B叠放在一起,受到10N的水平推力F1的作用,在水平地面上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此时物体B受到摩擦力大小是      N;若将B与A并列,并让它们一起在同一水平地面上匀速前进,那么需要的水平推力F2      F1(填“>”“=”或“<”)。


2、细菌的营养生活必须从外界吸收有机物。空气中缺乏营养物质和足够的水分,但由于细菌身小体轻,能存在于灰尘颗粒中或短暂悬浮于空气中的液滴内,随空气的流动而传播,既能被送到5000米高的高空,也能被送到千里之外。下表为不同地区细菌的分布情况:

    场所

    空气中的细菌数/立方米

    畜舍

    100万~200万个

    宿舍

    2000个

  城市街道

    5000个

  市区公园

    200个

  市区公园上空

    1~2个

北极(北纬80°)

    0~1个

上述材料说明空气中细菌数目的多少与      有关,同一地区近地面的空气中细菌的含量比高空      

3、今年的清明节是4月5日,农历三月初一。

(1)当时地球公转到如图中       之间位置(填选项) (1)
A . 甲乙 B . 乙丙 C . 丙丁 D . 丁甲
(2)当天晚上的月相是      (填月相的名称)
4、塘栖枇杷可用种子繁殖,而果农一般采用嫁接或压条的方法来繁殖,嫁接或压条的方法生殖类型上属于      。平头大红袍、宝珠、软条白沙等都是塘栖枇杷的优良新品种。如果以平头大红袍为砧木,以软条白沙为接穗进行嫁接,则此接穗上长出的枇杷品种应是      
5、今年2月11日,网上传言“这一天地球的引力最小,最容易将扫帚竖立”。于是,大量如图所示的“立扫帚挑战”照片占领了微信朋友圈。其实,扫帚能竖立的原因是它所受的重力与      二力平衡。要进一步通过实验证明传言的错误,你的建议是      

6、为了美化教室环境,小科同学从家里带来了一盆盆栽花卉,放于水平窗台上,盆栽花卉的总质量为 4kg,花盆底面与水平窗台的接触面积为200cm2 , 则该花盆对窗台的压强为      Pa。小科每三天都要给花浇一次水,浇水后与浇水前相比较,花盆对窗台的压强将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g 取10N/kg)。

7、小科在“探究近视眼的眼球缺陷”的探究活动中,他用凸透镜代表眼球的晶状体,光屏代表视网膜,烛焰代表远处的物体。

(1)小科将近视眼镜放在烛焰与凸透镜之间,如图所示,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倒立、缩小的清晰实像,记下此时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S1。拿走眼镜,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前后移动光屏,使光屏上的像重新变得清晰,记下此时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S2 , 则S2      S1。(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结果分析:近视眼只能把远处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的      。(填“前方”或“后方”)
8、太阳系中还有许多质量很小的天体,统称为太阳系小天体,最主要的有三类:小行星、            
9、在生活中,有人用眼睛看,更有人用耳朵“看”,因为声音向我们传递着很多信息。
(1)养花人挑选花盆时,常常将花盆拎起后轻轻敲击它,根据敲击声来判断花盆是否有裂缝,他是根据声音三个特征中的      来进行判断的。
(2)一位有经验的锅炉工发现,向瓶里灌开水,开始时,水的落差大、撞击力大、瓶里空气多,发出大声的并且低沉的“咚、咚”声。水将灌满时情况相反,发出小声的并且尖细的“吱、吱”声,则该工人判断灌水多少的依据是________ (2)
A . 音色和音调 B . 音色 C . 响度 D . 响度和音调
10、古诗中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美诗句,诗人观察到的落日并非太阳的实际位置,如图所示,而是光线经过不均匀的大气时发生了      而成的像。如果没有大气,日落的时间将会      (填提前、延迟或不变)。

三、实验探究题(共5小题)

1、在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时,某学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步骤一:取4个罐头瓶编号1~4号,每一个瓶底放6层餐巾纸,每一瓶中放1粒大豆种子于餐巾纸上。

步骤二:将1~4号瓶做了如下不同的处理,5天后取出观察到如下实验现象。

编号

处理方法

实验现象

1

不做处理

盖上瓶盖

放入25℃的培养箱中

不萌发

2

不做处理

盖上瓶盖

放入5℃的培养箱中

不萌发

3

向瓶中加水至餐巾纸湿润

盖上瓶盖

放入5℃的培养箱中

不萌发

4

向瓶中加水至餐巾纸湿润

盖上瓶盖

放入25℃的培养箱中

萌发

请你根据步骤和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探究了      种因素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2)对比1号和4号装置,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3)该实验设计了罐头瓶加盖瓶盖,你认为其必要性的理由是      
(4)该实验的缺陷是      
2、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金把一个或两个相同的木块放在海绵上,进行如图实验。

(1)实验中通过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这种物理学研究方法也运用于以下      实验中。(请单选) (1)
A . 用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规律 B . 用悬挂的乒乓球靠近振动的音叉,用乒乓球运动来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 C . 用10粒玉米来探究影响种子萌发的条件 D . 用望远镜观察太空以了解星球的运行规律
(2)对比      两图可得出的结论:当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3)对比甲、丁两图,海绵凹陷程度相同,小金认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无关,小金的观点是错误的,因为      
3、船只停泊在岸边时,常常将缆绳缠绕在码头的立柱上,为什么缆绳要缠绕多圈呢?某校课外兴趣小组展开了研讨,他们猜想:绕绳的圈数越多,绳和立柱间的摩擦力越大。为了验证猜想,该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的实验进行探究:

⑴如图甲所示,将弹簧测力计挂在铁架台上,用棉线将重物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方,测出其重力为7.6N,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⑵如图乙所示,将铁棒固定在铁架台上,将棉线在铁棒上绕1圈,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9N,老师告诉同学们,用重力减去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可以算出棉线和铁棒之间的摩擦力,随后同学们算出此时的摩擦力为4.7N;

⑶逐渐增加棉线绕在铁棒上的圈数重复实验,直至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接近于0,并将有关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⑷棉线绕3圈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丙所示,此时示数为      N,该摩擦力的大小为      N;

⑸分析实验数据,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接近0之前,关于摩擦力与绳子缠绕圈数之间关系的探究结论是:      

棉线绕的圈数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N

摩擦力的大小f/N

0

7.6

0

1

2.9

4.7

2

1.1

6.5

3

4

0.2

7.4

5

0.1

7.5

4、小丽利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的实验。

(1)实验中用两段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      的关系。
(2)在实验过程中,小丽移动蜡烛B,使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确定了      的位置,为了研究平面镜所成的是实像还是虚像,小丽用光屏代替蜡烛B,她不能用光屏接收到蜡烛A的像,由此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      像。
(3)如果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如图2所示,在实验过程中会出现的现象是      
5、有关光的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小明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放在一个光具座上,却发现蜡烛的像成在了光屏的上侧,原因是小明没有使它们的中心处于      。为了蜡烛的像能成在光屏中央,以下操作可达到目的的是      (填字母)。

A.将光屏往上移    B.将光屏往下移    C.将蜡烛往上移    D.将蜡烛往下移 

(2)小明在学习光的色散时,知道玻璃对不同颜色光的折射程度不同,受此启发,猜想:不同颜色的平行光,经同一个玻璃凸透镜后的会聚点(焦点)的位置应该不同,即同一个凸透镜,      (填“红光”或“紫光”)的焦距大一些。
(3)小明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进行实验,在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缩小的实像。接着,他改用焦距为5cm的凸透镜继续进行实验,如果不改变光源和凸透镜的位置,若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应该      (填字母)。

(选填:A、向靠近透镜方向移动;B、向远离透镜方向移动;C、保持不变)

(4)淘气的小明把大拇指放在凸透镜上,则__________(填字母)。 (4)
A . 在光屏上仍能成像,但比原来的喑一些 B . 在光屏上不能成像 C . 在光屏上能成像,像比原来的小一些 D . 需适当移动光屏才能成清晰的像

四、解答题(共5小题)

1、

宁波奉化是水蜜桃之乡。春天,各个品种的桃花竞相开放,相互传粉。小科疑惑:结出的桃子是否会由于异花传粉、受精而改变口味?小科咨询果农得到以下信息:


①种植多年的桃树结出的果实口味没有改变;

②桃核繁殖的桃树结出的果实口味改变,退化严重;

③桃核繁殖的桃树只能作为嫁接时的砧木。

小科思考后明白了其中蕴含的科学道理。请回答:

(1)图甲中的桃花传粉受精后,最终发育成图乙的结构。图中A结构的名称是      

(2)果实口味是一种      ,由基因决定。不同品种的桃花相互传粉受精并不改变      (选填“果皮细胞”或“种子中胚的细胞”,下同)的基因组成,改变的是      的基因组成。

2、如图所示,请将下列光路图补充完整。

  

3、读地球公转图(图1)和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图(图2)回答问题:

                    图1                        图2

(1)地球公转到甲处和丙处相比,杭州正午时物体的影子朝向      (填“相同”或“不同”)。
(2)太阳直射点从B移动到D时,杭州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是:      
(3)当太阳直射点从D移动到E过程中,我国从      季过渡。
(4)请你在图3中画出地球公转到甲处时的太阳光照图(用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用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太阳光线)。

图3

4、为了控制疫情,全国很多地方实行疫区封闭管理,使用无人机进行常态化安全巡査。如图甲所示,是正在巡查的某款无人机。无人机起飞前,放在地面上要确保脚架平稳着地;启动后,利用遥控器可控制它运动和工作。该无人机的部分参数如下表。(g取10N/kg)

无人机自重(含电池)

9kg

最大飞行速度v

54km/h

脚架与水平地面总接触面积S

10-2m2

(1)使无人机上升的力的施力物体是        (填序号:①无人机②螺旋桨③空气④地面)
(2)当无人机停放在水平地面上时(没有携带物体)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
(3)如图乙,交警正在使用此款无人机进行扫码进城登记,当无人机载着5N的二维码等物体悬停在空中时,无人机总共受到的升力是多少?
5、课堂上老师把一光滑的硬纸片平盖在玻璃杯口,将一枚鸡蛋置于纸片上,用木尺沿水平方向迅速击打纸片,可看到纸片飞出而鸡蛋落入杯内,请解释这一现象。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21年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期末卷6 (适用于金华、嘉兴、杭州、湖州、衢州)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