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期末卷5含解析(适用于金华、嘉兴、杭州、湖州、衢州)
年级: 学科: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实验组 | Ⅰ | Ⅱ | Ⅲ | Ⅳ |
处理 | 种皮完整,25℃蒸馏水浸泡三天 | 机械破损种皮,25℃蒸馏水浸泡三天 | 种皮完整0.05%赤霉素水溶液25℃浸泡三天 | 机械破损种皮,0.05%赤霉素水溶液25℃浸泡三天 |
二、填空题(共10小题)
甲
乙
丙
炭疽热(又名炭疽、炭疽病)是一种由炭疽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牛、马、羊最易感染的“牲口病”之一。虽然炭疽杆菌没有细胞核,但它的繁殖能力极强。炭疽热通常在感染炭疽杆菌3~5天后开始发病。经常与牲畜接触的人有时会患“皮肤炭疽”,那是一种不痛的溃疡,但非常难以治愈。若吃了死于炭疽热的牲畜的肉,则会患“肠炭疽”,病情会严重得多。不管哪一类炭疽热,没有得到正确及时的治疗都会发展成“败血症炭疽”或“肺炭疽”,很容易引起死亡。
三、实验探究题(共5小题)
步骤一:将质量为m1克的铜块放在木板上,往沙桶中加入质量为n1克的细沙,使压力传感器的示数为10.00牛,水平向左拉动木板,读出拉力传感器的示数并记录。
步骤二:换用质量分别为m2克、m3克,但粗糙程度和底面积都相同的铜块,重复步骤一,分别读出拉力传感器的示数并记录。
实验结果记录表 | |||
实验次数 | 铜块质量(克) | 压力传感器示数(牛) | 拉力传感器示数(牛) |
1 | m1 | 10.00 | 4.21 |
2 | m2 | 10.00 | 4.22 |
3 | m3 | 10.00 | 4.22 |
实验序号 |
物距u/cm |
焦距f/cm |
像的性质 |
像距v/cm |
1 |
30 |
10 |
倒立缩小实像 |
15 |
2 |
25 |
10 |
倒立缩小实像 |
16.7 |
3 |
15 |
10 |
倒立放大实像 |
|
4 |
14 |
10 |
倒立放大实像 |
35 |
5 |
30 |
12 |
倒立缩小实像 |
20 |
6 |
30 |
15 |
倒立等大实像 |
30 |
①正确操作后表中实验序号3的像距应为 cm。
②从数据可得到结论:物距一定时,焦距不同,所成实像的像距也不同。人眼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为了看清物体,人眼由看远处物体改为看近处的物体时,晶状体的焦距会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竖直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 把直尺,直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A蜡烛为成像的物体。
编号 |
种子数量(粒) |
种子所处的环境 |
|
A |
3 |
培养皿底部垫有浸湿的纱布 |
20℃ |
B |
3 |
培养皿底部垫有干燥的纱布 |
20℃ |
C |
3 |
培养皿底部垫有浸湿的纱布 |
-10℃ |
D |
3 |
培养皿中的水能淹没种子 |
20℃ |
备注:其他外界条件均相同且适宜,A、C、D 中定期补充水分。
四、解答题(共5小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