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滨江杭二白马湖中学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科学期中测试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

1、在科学中,数字被赋予了丰富的内涵。下列化学用语中的数字“2”能表示分子个数的是( )
A . O2 B . 2Na C . 2CO D . O2-
2、如图是一种公交车自动爆玻器,它相当于一个电控安全锤。危急时刻,司机只需按下开关,内部电磁线圈通电产生一个冲击力,带动一个钨钢头击打车窗玻璃边角部位,实现击碎玻璃的目的。下列四个实验能反映自动爆破器工作原理是( )

A . B . C . D .
3、模型法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下图不属于模型法的是(   )
A . 光线 B . 磁感线 C . 水分子 D . 氢元素
4、过度使用氮肥,是造成土壤和水体污染的一个重要原因。硝酸铵(NH4NO3)是一种常用的氮肥,其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   )
A . ﹣3和+5 B . +2和+2 C . ﹣5和+3 D . ﹣1和+5
5、铱﹣192是一种放射性物质,对人体有严重辐射伤害。如图所示是元素周期表中铱元素的有关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铱元素原子的原子核内有77个质子 B . 铱元素是金属元素 C . 铱元素原子的核外有77个电子 D . 铱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92.2g
6、小明在学习电与磁的知识后,标出了如图所示四种情况下磁体的磁极(小磁针的黑端为N极),其中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7、电是把双刃剑,它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带来了安全隐患。下列关于家庭用电安全,说法正确的是(   )
A . 家庭电路电压为220V,远高于人的安全电压,因此人手碰到电线,都会触电 B . 不可用铜丝代替保险丝,不可用手指触碰插座的插孔 C . 使用测电笔时手不要接触笔尾金属体,否则电流经人体流向大地会引起触电 D . 家庭电路中并联的用电器越多,越容易引起电路过载,因此可考虑将用电器串联
8、两个外形完全相同的条形铁条a、b.如图甲,用手拿住b,a掉不下来;如图乙,用手拿住a,b会掉下来,这个现象说明(   )

A . a、b均是磁铁 B . b是磁铁,a不是 C . a是磁铁,b不是 D . a、b均不是磁铁
9、科技人员成功研制出一种新型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液体燃料,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反应的生成物是混合物 B . 反应前碳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C . 生成物的化学式可用C2H2O表示 D . 参加反应的两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1
10、如图所示的家庭电路中,正常发光的两盏灯突然全部熄灭,经检查保险丝完好,用试电笔分别插入插座的两孔,氖管均发光,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A . 插座发生短路了 B . 进户的火线断了 C . 进户的零线断了 D . 某盏电灯的灯丝断了
11、假设1个甲原子的质量为Akg,1个标准的碳原子的实际质量Bkg,则甲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可以表示为(   )
A . 千克 B . 12 C . D .
12、已知FeSO4、Fe2(SO43混合物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则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A . 1-a% B . C . D . 无法计算
13、X、Y、Z是三种不同的元素。已知X+、Y2+、Z2-三种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数。则X、Y、Z三种元素的核电荷数大小排序应为(   )
A . X<Y<Z B . Z<X<Y C . Y<Z<X D . Y<X<Z
14、如图所示,在弹簧的下端悬吊一蹄形磁铁,将一只方框形线圈放在磁体的两极之间,螺线管AB与方框线圈相连接。若方框线圈不动。而将蹄形磁铁竖直向下拉一小段距离后再释放,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螺线管的A端始终是N极 B . 螺线管的B端始终是N极 C . 螺线管周围的磁场不断变化 D . 螺线管周围没有磁场
15、如图所示某汽车起动电动机的电路。当起动器开关闭合时,有细小电流通过器件X,接着有强大电流通过电动机,并将电动机启动,X可能是(   )

A . 灵敏电流计 B . 电磁继电器 C . 电压表 D . 发电机
16、下列物质中存在着氧分子的是(   )

①水②二氧化碳③过氧化氢(H2O2)④空气⑤液氧。

A . ①③ B . ①③④⑤ C . ④⑤ D . ①②③
17、如图所示,若要使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右移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小,则变阻器接入电路的方式可以是(   )

A . C接E,D接F B . C接E,B接F C . A接E,D接F D . A接E,B接F
18、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气体中,碳与氧的质量比为3:5,则该气体可能是(   )
A . 只由CO组成的纯净物 B . 由CO和CO2共同组成的混合物 C . 只由CO2组成的纯净物 D . 由CO2和O2共同组成的混合物
19、出于安全考虑,电梯会设置超载自动报警系统,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电梯厢底层装有压敏电阻R1 , R2为保护电阻。K为动触点,A、B为静触点,当出现超载情况时,电铃将发出报警声,电梯停止运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电梯工作时电磁铁的上端为N极 B . 电磁铁磁性的强弱与电流的大小有关 C . 电梯未超载时动触点K与静触点B接触 D . 电梯超载时报警说明压敏电阻的阻值随压力增大而增大
20、下列关于物理方法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研究电流与电压关系时,控制电阻不变,这用到了控制变量法 B . 物理模型在物理学研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其中“光线”“磁感线”都是理想化模型 C . 将电流比作水流能帮我们较好的理解电流,这时用到了转换法 D . “重心”、“合力”都体现了等效替代的思想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5分)(共7小题)

1、写出下列化学符号:
(1)碳酸钠      
(2)氩气      
(3)n个亚铁离子      
(4)2个氢分子      
2、现代化的生活已经离不开电了。
(1)通常情况下,人体的安全电压是      伏。在家庭电路中,在安装电路之前,必须要使用测电笔来判断火线和零线,如图甲、乙所示是小金同学使用测电笔两种的方法,正确的是      
(2)上图是一个台灯的电路示意图,当把台灯接入电路时,为了安全应将台灯插头的      (选填“C”或“D”)插脚接火线。

3、如图所示是一款鼠标的概念设计,它外形看起来像一个溜溜球,这个设计的核心是在长时间伏案工作时,因为电池消耗较快,你必须经常起身玩一下它,这样既能恢复电力,又对你的健康大有好处。请猜想鼠标电力得以恢复是将      能转化为      能,其工作原理与      (填“电动机”或“发电机”)原理相同。

4、右表是小明收集的一些微粒的资料,请根据表格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粒子名称

质子数

中子数

电子数

A

14

14

14

B

26

30

24

C

14

14

18

D

14

18

14

(1)表中的元素共有      种。
(2)属于阳离子的是      (填字母)。
(3)与A互为同位素原子的是      
5、如图所示,“○”、“●”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以下微观示意图所示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      (填序号,下同),属于化合物的是      

A.

B.

C.

D.

6、将一节干电池正放在磁体上,再将铜质导线绕成线圈后放在电池上,如图所示。你会发现线圈竟然连续转动起来了,这个现象的原理是      。下列对实验现象的判断,正确的有      。(填序号)

①换用磁性更强的磁体,线圈转得更快

②干电池用久了后,线圈转速将变慢

③用同样长度和粗细的镍铬合金线做线圈,转速更快

④线圈与正极间摩擦大小不影响转速的快慢

7、如图甲所示,水平桌面上,两块相同的条形磁铁在水平推力F1的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

(1)取走其中一块后,磁铁在水平推力F2的作用下仍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乙所示,则F2      F1(选填“>”“=”或“<”)。
(2)如图丙所示,磁铁在F2的作用下,匀速直线运动过程中,若闭合开关S,则磁铁运动速度将      (选填“变大”或“变小”)。

三、作图题(本大题共5分)(共1小题)

1、家庭电路安装各个电路元件时,不但要考虑各元件能否正常工作,更要考虑使用的安全性。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中开关和电灯、三孔插座接入电路,使其符合安全用电的要求。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1分)(共4小题)

1、某研究小组在学习氧气的化学性质时发现:铁丝燃烧没有火焰,蜡烛燃烧却有明亮的火焰。该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1)写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2)探究一:蜡烛燃烧产生火焰的原因是什么?

点燃蜡烛,将金属导管一端伸入内焰,导出其中物质,在另一端管口点燃,

也有火焰产生(如图所示)。由此可知:蜡烛燃烧产生的火焰是由      (填“固态”或“气态”)物质燃烧形成的。

(3)探究二:物质燃烧产生火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查阅资料】

物质/℃

熔点/℃

沸点/℃

燃烧时温度/℃

石蜡

50-70

300-350

约600

1535

2750

约1800

97.8

880

约1400

由上表可知:物质燃烧能否产生火焰与其      (填“熔点”或“沸点”)和燃烧时温度有关。由此推测:钠在燃烧时,      (填“有”或“没有”)火焰产生。

2、一般固体受热时,在各个方向上的长度都会胀大,在冷却时都会缩小,物体在某一方向上长度的膨胀称为线膨胀。下表是科技小组的同学探究影响物体线膨胀因素的实验记录,请根据实验记录回答问题。

实验序号

材料种类

升高的温度(℃)

原长(m)

伸长量(mm)

1

黄铜

10

1.00000

0.19

2

黄铜

10

2.00000

0.38

3

康铜

10

1.00000

0.15

4

康铜

30

1.00000

0.65

5

10

2.00000

0.46

6

30

1.00000

0.69

(1)从1、3(2、5或4、6)两组实验记录可以看出物体的伸长量与      有关。
(2)从      (填序号)两组实验记录可以看出物体的伸长量还与原长有关。
(3)从3、4两组实验记录可以看出物体的伸长量还与      有关。
(4)如图所示的电热设备中有一个由黄铜片与康铜片双金属合在一起的温控开关,温度升高时,双金属片向上弯曲,使电路断开。请你参考上面的实验记录确定双金属片与固定触点接触的一边所用的材料是黄铜还是康铜      

3、某化学兴趣小组开展了“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量”实验活动:

图片_x0020_973

(1)图1中红磷燃烧的现象为      ,若红磷不足可能会造成氧气含量的测量结果      (填“偏大”或“偏小”)。
(2)图2为图1的改进装置,图3是通过压强传感器测得图2内压强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①该实验与图1装置相比,该装置的优点是      

②关闭弹簧夹K,闭合电路,图3中a点前压强增大的原因是      

4、为探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跟哪些因素有关,小金做了如下的实验。

步骤1:在水平桌面上放置一小车,小车上固定一块条形磁铁(如图)。

步骤2:当闭合开关时,小车会沿水平方向向右运动,记录小车在水平桌面上运动的距离。

步骤3:断开开关,把小车重新放在起始位置,依次向右移动变阻器滑片,闭合开关,记录小车在水平桌面上运动的距离。4次的实验数据如下: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电流的大小

1.2

1.4

1.6

4.8

2.0

2.2

小车运动的距离(厘米)

15

19

24

30

(1)请你在图中用一根导线(用笔画线代替)完成实验电路的连接。
(2)通过本实验可得出的结是:      
(3)小科在第4次实验后结束了实验,小明觉得实验数据还不够。重新连接电路后,闭合

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电流表均有示数分别记为第5次和第6次数据,小车始终不能从起点向右前进,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4)电磁铁的磁性不仅跟电流的大小有关,而且还与线圈的匝数有关,若要研究电磁铁磁性与线圈匝数的关系,已知线圈的电阻不能忽略,那么将滑动变阻器的连接线从a处移动到b处后,闭合开关后下一步的操作是      ,然后再记录小车运动的距离。

五、解答题(本大题共39分)(共5小题)

1、PTC是一种新型发热材料,它以钛酸钡为主,渗入多种物质后加工而成,目前家用的陶瓷暖风器、陶瓷电热水壶等就是用这种材料做成的。PTC有一个根据需要设定的温度,低于这个温度时,其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高于这个温度时,电阻值则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我们把这个设定的温度叫“居里点温度”,用PTC材料制成的电热器具有发热、控温双重功能。

图片_x0020_977

(1)钛酸钡化学式为BaTiO3 , 其中Ba的化合价为+2,则Ti的化合价为      
(2)家用固体电热灭蚊器就使用PTC陶瓷电热元件,如图(1)为其电阻随温度变化的图像,由图可知,该PTC材料的居里点温度为      ℃。家用固体电热灭蚊器工作时的温度基本恒在165℃左右,若它的温度高于165℃,电阻      ,使其单位时间内消化的电能减少,故导致其温度下降。反之,也能自动调节。因此用PTC材料制成的电热器具有自动调节功能。
(3)某同学利用PTC电阻设计了一个“过热自动报警电路”:将PTC电阻安装在需要探测温度的地方,当环境温度正常时,指示灯亮;当环境温度超过PTC电阻的居里点温度时,由于电阻变化,导致电磁铁磁性减弱,使警铃响。请帮他将如图(2)所示的电路连接完整。
(4)你认为该“过热自动报警电路”的设计或在使用过程中有何不足?(指出一点即可)      
2、葡萄酒中含有的白藜芦醇(C14H12O3)具有美容养颜之功效。问:
(1)白藜芦醇是由      种元素组成,每个分子中有      个原子。
(2)白藜芦醇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3)计算白藜芦醇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3、如图为某牙膏的部分标签,活性成分单氟磷酸钠的化学式为Na2PO3F,请计算下列问题:

图片_x0020_979

(1)单氟磷酸钠中氟元素的质量分数(结果精确到0.1%)。
(2)若牙膏中其它成分不含氟,则每支这种牙膏中,含Na2PO3F的质量为多少克?(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4、如图甲所示是一家庭燃气报警器的部分电路示意图,其中控制电路中的R1是由气敏电阻制成的传感器,R1的阻值与燃气的浓度的关系如图乙。出厂预设当燃气浓度达到4%时报警,出厂测试时,控制电路的电源电压U1为3伏且保持恒定,闭合开关S1、S2 , 移动滑动变阻器R2滑片P的位置,当控制电路中的电流为0.03安,电磁铁A恰好能将衔铁B吸下,工作电路中相应的灯亮起而报警。(电磁铁线圈的阻值忽略不计)

图片_x0020_980

(1)当报警器报警时,      灯亮。(选填“L1”或“L2”)
(2)该报警器要达到出厂预设值,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有多大?
(3)某场地安装该报警器后,想在燃气浓度达到3%时就报警,该如何调节滑动变阻器?理由是什么?
5、材料一: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了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
材料二:1825年,瑞士物理学家科拉顿做了如下实验:他将一个能反映微小变化的电流表,通过导线与螺旋线圈串联成闭合电路,并将螺旋线圈和电流表分别放置在两个相连的房间,如图甲所示。他将一个条形磁铁插入螺旋线圈内,同时跑到另一个房间里,观察电流表的指针是否偏转。进行多次实验,他都没有发现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
材料三:1831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用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里切割磁感线的时候,发现导体中产生电流,从而实现了利用磁场获得电流的愿望。
材料四:法国科学家阿尔贝•费尔和德国科学家彼得•格林贝格尔由于巨磁电阻(GMR)效应而荣获200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图片_x0020_982

(1)进行奥斯特实验时,在静止的小磁针上方,需要放置一根导线。为了产生明显的实验现象,该导线放置的方向应该是      (选填“东西”或“南北”)。

(2)科拉顿的实验中,      (选填“已经”或“没有”)满足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3)科拉顿、法拉第等物理学家相继进行如材料所说的实验研究,是基于      的科学猜想。
(4)如图乙是研究巨磁电阻特性的原理示意图。实验发现,在闭合开关S1、S2且滑片P向右滑动的过程中,电磁铁磁性      (选填“增强”或“减弱”)。此时指示灯明显变暗,这说明巨磁电阻的阻值和磁场的关系是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浙江省杭州市滨江杭二白马湖中学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科学期中测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