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第2章1、2节同步训练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0小题)




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序号 |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 除杂试剂 | 分离方法 |
A | 氯化钠固体(碳酸钠) | 稀盐酸 | 蒸发结晶 |
B | 氯化铜溶液(氯化锌) | 金属铜 | 过滤 |
C | 二氧化碳(一氧化碳) | 氢氧化钠溶液 | 洗气 |
D | 二氧化锰粉末(碳粉) | 水 | 过滤 |

有A,B两种金属放入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生成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结论合理的是( )
往硝酸铜、硝酸银和硝酸亚铁的混合溶液中缓慢连续加入质量为m的锌粉,溶液中析出固体的质量与参加反应的锌粉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Mg2+
②Mg2+和Fe2+
③Fe2+和Cu2+
④Mg2+、Fe2+和Cu2+




①滤渣中可能有铜 ②向滤渣中加稀盐酸,可能有气泡产生
③滤液中一定有Mg(NO3)2、Zn(NO3)2和Fe(NO3)2,可能有Cu(NO3)2
④若忽略过滤操作中溶液损失,滤液中溶质的质量一定大于原混合溶液溶质的质量




二、填空题(共6小题)
某工厂欲从只含有CuSO4的废液中回收金属铜,并得到工业原料硫酸亚铁,其工业流程如下:
(1)操作a的名称是 , 该操作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 . 操作b的名称是 .
(2)写出流程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三、实验探究题(共6小题)
做“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实验时,小科同学发现生成物中有少量黑色固体。黑色固体是镁和什么物质反应所产生的?他提出下列猜想:
猜想一:黑色固体可能是镁和氮气反应的产物;
猜想二:黑色固体可能是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产物。
为了验证上述两个猜想,小科设想:
经思考发现,由于收集气体时相关气体的密度差异及C瓶冷却后瓶内外的气压差异,达不到预期效果。于是,他在老师的帮助下获得了这种气体,观察到镁带在该气体中燃烧并有淡黄色的固体产生;然后用D瓶收集一瓶 气体,把点燃的镁带放入D瓶中,观察到镁带在D瓶中也能燃烧,同时有白色固体和黑色固体生成。
通过以上实验,他得出结论:猜想 正确。同时,他对燃烧有了新的认识: 。
小明在学习金属活动性顺序后,知道钾、钙、钠金属活动性特别强,能与水反应生成碱和氢气,他想镁紧排在钠后面,它是否也能与水反应呢?
【提出问题】镁是否能与水反应?
【实验探究】在两个烧杯中,分别加入等量的冷水和镁条,用酚酞作指示剂,实验过程和现象如图:
【反思与总结】
猜想 | 验证方案 |
可能是氢氧化镁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温度降低,溶解度变小,从而导致溶液碱性减弱 | 将褪色后的溶液 , 如果溶液变红,说明小明的猜想正确 |
小明通过实验证明了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
某工厂的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的FeSO4以及一定量的CuSO4和Na2SO4 , 为减少污染并变废为宝,某学习小组设计以下流程,拟从该废水中回收硫酸亚铁、金属铜,并利用氨碱法原理“制碱”.(除标注外,所加药品或试剂均过量,部分产物及反应条件略去)
回答下列问题:
【提出问题】硫酸亚铁糖衣片中糖衣的作用是什么?
【查阅资料】a.亚铁离子遇具有氧化性的物质易被氧化成铁离子;
b.亚铁盐溶于水时,会水解产生少量氢氧根离子而产生Fe(OH)2沉淀;
c.硫酸亚铁晶体加热会失去结晶水,高温会继续分解产生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
d.SO2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探究一】利用废水回收铜,制备硫酸亚铁晶体并观察其在空气中的变化推断糖衣的作用.
实验中硫酸亚铁溶液中没有浑浊出现的原因可能是 ;
【探究二】某硫酸亚铁晶体(FeSO4•xH2O)热分解研究
Ⅰ.该兴趣小组同学称取ag硫酸亚铁晶体样品按图1高温加热,使其完全分解,对所得产物进行探究,并通过称量装置B质量测出x的值.
①硫酸亚铁晶体完全分解后装置A中固体呈红棕色,放入足量稀盐酸,固体全部溶解,得到黄色溶液;装置B中硫酸铜粉末变蓝,质量增加12.6g;装置C中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②实验中要持续通入氮气的目的是 .
③小明从理论上分析得出硫酸亚铁晶体分解还生成另一物质SO3 .
Ⅱ.某研究所利用SDTQ600热分析仪对硫酸亚铁晶体(FeSO4•xH2O)进行热分解,获得相关数据,绘制成固体质量﹣﹣分解温度的关系图如图2.
①图2中T3至T4过程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②计算FeSO4•xH2O中的x为 .
【提出猜想】从物质组成元素的角度分析,放出的气体可能是SO2、O2、H2 .
【查阅资料】SO2易溶于水,它能与NaOH反应,生成Na2SO3 .
【方案设计】依据上述猜想,实验小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方案:
①甲同学认为是O2 , 收集一瓶该气体,检验方法是 .
②乙同学认为是SO2 , 则只需将放出的气体通入盛有NaOH溶液的洗气瓶中,称量通气前后洗气瓶的质量.写出SO2与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③实验小组同学合作设计了如下组合实验方案,排除和验证猜想的气体.如果放出的是O2和H2 , 你认为方案中的安全隐患是 .
结论:铁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时,产生的气体是 .
①由上述实验可以推出,硫酸铜溶液中可能含有 (选填:“酸性”、“碱性”或“中性”)物质.
②不通过称量,如何判断S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呢?有一同学设计了图2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发现试管内液面上升,就得出SO2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的结论.其他同学认为这一方案不严谨,理由是 .要得到科学严谨的结论,仍利用该装置,补做的实验是
①连接好装置;②检查装置气密性;③装入药品;④ ;⑤D 中黑色固体完全反应变成红色后,停止加热;⑥待 D 中玻璃管冷却至室温,关闭分液漏斗活塞;⑦数据处理。
(3)
四、解答题(共5小题)
某合金由铝、铁、铜三种金属组成.现要测定一定质量该合金中铝的质量.设计以下流程并实验.
(1)通过以上实验也可验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写出判断依据.
(2)为什么要向合金粉末中加入适量的稀硫酸?
(3)为达到实验目的,需要称量上述流程中哪些物质的质量?如何确定铝的质量?
第1次 | 第2次 | 第3次 | 第4次 | 第5次 | |
加盐酸的质量/g | 20 | 20 | 20 | 20 | 20 |
烧杯中的质量/g | 26 | 46 | 65.9 | 85.8 | 105.8 |
请回答下面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