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河南省郑州九十六中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年级:七年级 学科:生物学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30小题)

1、以下生态系统中,自动调节能力最强的是( )

A . 农田 B . 草原 C . 城市 D . 森林
2、“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下列能体现出这一现象的正确食物链是(  )

A . 螳螂→蝉→黄雀 B . 树→螳螂→蝉→黄雀 C . 蝉→螳螂→黄雀 D . 树→蝉→螳螂→黄雀
3、若人吃的牛肉来自以玉米为饲料的牛,人和牛分别扮演的角色是(  )

A . 生产者、消费者 B . 消费者、生产者 C . 消费者、分解者 D . 消费者、消费者
4、在同一个生态系统中,下列生物之间属于竞争关系的一组是(  )

A . 青草与山羊 B . 青草与青蛙 C . 工蜂与蜂王 D . 水稻与稗草
5、下列现象中,属于生物对环境适应的是(  )

A . 大树底下好乘凉 B . 地衣加速了岩石的风化 C . 沙漠中仙人掌的叶特化成刺 D . 蚯蚓的活动使土壤更加疏松
6、观察法是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之一,以下属于观察法的是(  )

A . 用肉眼看书缝里的小蜘蛛 B . 查看介绍蜘蛛的有关知识 C . 上网搜索更多关于蜘蛛的资料 D . 把有关蜘蛛的信息进行归类
7、地球上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是(  )

A . 生物圈 B . 海洋 C . 森林 D . 土地
8、蘑菇在生态系统中属于(  )

A . 消费者 B . 分解者 C . 生产者 D . 制造者
9、为了探究环境因素对蚯蚓生活的影响,生物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多组对照实验,下列对照实验变量设计不正确的是(  )

A . 有空气和无空气 B . 温度与湿度 C . 20℃和40℃ D . 有光和无光
10、下列选项中属于生物的是(  )

A . 蛇毒 B . 进行足球比赛的智能机器人 C . 病毒 D . 计算机病毒
1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A . 青蛙产卵 B . 大雁南飞 C . 山体滑坡 D . 花开花落
12、下列哪个语句能够说明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

A .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B .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C .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D . 朵朵葵花向太阳
13、变黄的杨树叶能够从树枝上脱落下来,这说明(  )

A . 杨树的生活需要营养物质 B . 杨树能够繁殖和生长 C . 杨树能够进行呼吸 D . 杨树能够排出体内的废物
14、以下属于“呼吸”这种生物特征的是(  )

A . 牛羊吃草 B . 人体流汗 C . 鲸鱼喷水 D . 种子萌芽
15、以下各项科学探究中,不属于调查法的是(  )

A . 我国的人口普查 B . 同学们去超市调查物价情况 C . 同学们详细观察并记录了校园的生物种类和数量 D . 小明详细观察并记录了家里种植的蝴蝶兰的生长情况
16、下列归类方法正确的一组是(  )

A . 小麦、虾、鹰为陆生生物 B . 玉米、水稻、大豆为农作物 C . 猪、鸭、虎为家畜 D . 螃蟹、紫菜、鸵鸟为水生生物
17、花开花落,似水流年.自然界的植物五彩缤纷,而又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那么,生物生活的环境是指(  )

A . 生物生存的空间 B . 影响生物生存的其他生物因素 C . 影响生物生存的光、温度、水等非生物因素 D . 以上A、B、C都是
18、“沙漠植被之王”梭梭的种子,萌发所用时间是最短的,只需两三个小时.对于沙漠植物来说,影响萌发的最重要的环境因素是(  )

A . 温度 B . 水分 C . 空气 D . 光照
19、下列几种现象,主要受阳光因素影响的是(  )

A . 仙人掌的叶变成刺 B . 东北三省的参农将人参种在密林下 C . 盐碱地农作物产量不高 D . 苹果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北方
20、能影响青青草原上羊群生物的生物因素有(  )

①草②阳光③空气④狼.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④ D . ②③
21、很多谚语与生物学现象有关,下列谚语中能说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

A .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B .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C .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D .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22、放在潮湿环境中的面包容易生出霉菌.小林同学观察到这一现象,提出:水分对霉菌的生活有影响吗?这属于实验方法步骤中的(  )

A . 提出问题 B . 作出假设 C . 设计方案 D . 实施方案
23、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A . 微山湖 B . 微山湖的所有植物 C . 微山湖的所有动物 D . 微山湖的所有生物
24、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  )

A . 生产者和消费者 B . 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C . 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 D . 阳光、空气、水和土壤
25、校园内郁郁葱葱的桂花树和玉兰树,在生态系统中属于(  )

A . 非生物部分 B . 分解者 C . 消费者 D . 生产者
26、成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生态系统中几种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如果该生态系统被某种有毒物质污染,一段时间后,哪种生物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最多(  )

A . 螳螂 B . C . 黄雀 D . 植物
27、下表为长江武汉段四种生物的调查统计数据:

种类

数量

 1.56×108

 6.42×104

 4.1×1010

 8.3×102

这些生物构成了一条食物链,此食物链的正确构成是(  )

A . 丙→甲→乙→丁 B . 甲→乙→丙→丁 C . 丁→丙→乙→甲 D . 丁→乙→丙→甲
28、生物圈是指地球上的(  )

A . 全部动物和植物 B . 全部生物 C . 全部生物及其环境 D . 全部生物的生活环境
29、被称为“地球之肺”的生态系统是(  )

A . 森林生态系统 B . 农田生态系统 C . 湿地生态系统 D . 草原生态系统
30、下列关于生物圈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B . 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 C . 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D . 生物圈的范围包括整个地球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

1、“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是宋朝词人辛弃疾的著名诗句,试从生物学角度分析这一现象.

(1)蛙鸣是一种求偶行为,但当有人走近时,蛙就不再鸣叫,这说明蛙能      作出一定的反应.

(2)“蛙鸣求偶”是世代相传的一种性状,这反映了生物具有      特征.

(3)青蛙通过求偶产生的卵,经过蝌蚪、幼蛙,发育成为蛙,说明生物能      .长大后并不是所有的青蛙的样子都是一样的,这说明生物后代之间存在一定的      

2、科学实验的本质在于揭示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通过控制单一变量以获得准确可靠的实验结果,是科学实验的最大特色之一,也是实验过程中最难做好的事情.请回答下面“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中有关变量的问题.

(1)如果翻动花园、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块,常常会看到一些鼠妇匆匆爬走.鼠妇爬走是因为环境变亮了吗?根据这一问题,可以确定实验的变量是      

(2)设计实验装置使铁盘内形成明亮和阴暗两种环境时,铁盘中轴线的两侧应该(   )

(2)
A . 一侧盖上纸板,另一侧什么都不盖 B . 一侧盖上纸板,另一侧盖上玻璃板 C . 一侧什么都不盖,另一侧盖上玻璃板 D . 一侧盖上纸板,另一侧也盖上纸板
(3)实施实验时,如果铺在铁盘里的沙土上有小石块,鼠妇可以钻到明亮部分的小石块下面避光.下列对这种情况的处理方法中,正确的是(   )

(3)
A . 把石块下的鼠妇统计到明亮的一组 B . 把石块下的鼠妇统计到阴暗的一组 C . 把石块下的鼠妇弄出来继续实验 D . 把沙土里的小石块筛出来重新实验
(4)单一变量原则是处理实验中复杂关系的准则之一.在本实验中,你认为应该主要排除哪些干扰,以确保“单一变量”下的实验观测?请说出其中的一种      

3、对分布在 A、B、C 三个地区的某种哺乳动物的测量结果如表:


体长mm

耳长mm

体毛

A 地区

695

65

浓密

B 地区

540

86

正常

C 地区

483

103

稀疏

如果上述数据分别取自云南的西双版纳、黑龙江的漠河及江西的庐山,根据测量的结果可以推测:

(1)A 地区为      ,B 地区为      ,C地区为      

(2)动物的耳朵大,体毛稀疏有利于      ;耳朵小,体毛浓密有于      ;说明生物能够      环境.

4、学习生态系统知识后,小王同学对自家的水稻田进行实地调查,绘制了如图食物网简图.请回答:

(1)此食物网中,生物所需能量的最终来源是      

(2)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看,水稻属于      

(3)该食物网包含      条食物链.

(4)图中蛇与田鼠之间是      关系.

(5)若人为大量捕杀青蛙、麻雀,导致虫灾爆发,生态平衡就会遭到破坏,这是因为稻田生态系统的      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6)如果工厂排放的有害物质如铅、汞等进入此生态系统,该食物网中      的体内的有害物质含量最高.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5-2016学年河南省郑州九十六中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