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第四章 植物与土壤 综合练习

年级: 学科: 类型:单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0小题)

1、

如图为生物常见的物质交换模型,以下说法不合理的是(    )

A . 若X为组织细胞,Y为毛细血管,则②可表示为营养物质和氧气 B . 若X为肺泡,Y为毛细血管,则血液流经Y后,含氧量增加 C . 若X为叶肉细胞,①为水,则Y为叶脉中的导管 D . 若X为根毛细胞,①为水,则Y可表示输导组织
2、如图表示向日葵在24小时内的水分吸收和蒸腾作用速率(毫克/小时),据图推断下列正确的是( )
A . 在暗处,蒸腾作用速率总是大于吸收速率 B . 在暗处,吸收速率总是大于蒸腾作用速率 C . 在光下,吸收速率总是大于蒸腾作用速率 D . 在光下,蒸腾作用速率总是大于吸收速率
3、

如图为叶片结构示意图,下列对相关结构和功能叙述不正确是(  )

A . 1、5表皮是由一层细胞组成的,和动物中的上皮组织一样具有保护功能 B . 6气孔是植物蒸腾作用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 C . 3叶脉为输导组织,里面既含有导管运输有机物,也含有筛管运输水和无机盐 D . 2、4叶肉为营养组织,里面含有大量的叶绿体,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4、在探究“根的什么部位生长最快”的实验中,各组同学获得的数据不同,为了得到接近反映真实情况的数据,应该(  )

A . 以最大值作为测量结果 B . 以这几组数据的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 C . 以最小值作为测量结果 D . 各组重新做实验,直至测量的数据一致
5、

将两株生长状况基本相同的玉米幼苗,分别在土壤浸出液和蒸馏水中培养,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实验的变量是水分的多少 B . 实验应该在黑暗处进行 C . 土壤浸出液为植物生长提供了无机盐 D . 实验说明植物生长一定需要氮、磷、钾
6、将等细胞数量的衣藻和大肠杆菌分别接种到只含无机盐的培养液中培养,虚线和实线分别表示大肠杆菌和衣藻的生长曲线,结果是(  )

A . B .    C . D .
7、下列有关农田施肥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无论什么植物,都应该多施含氮、含磷、含钾的肥料 B . 农家肥易造成土壤板结,所以农田施肥应以化肥为主 C . 一般地,多数农作物在旺盛生长期都需要较多的肥料 D . 给农作物施肥后不要浇水,否则会造成肥料大量流失
8、在生长健壮的枝条上,剥去一圈树皮,露出木质部,过一段时间,出现瘤状物的部位是(  )

A . 伤口的上方 B . 伤口的下方 C . 伤口的上、下方 D . 木质部
9、

如图为木本植物茎的横切面结构示意图,下面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1是比较坚硬的韧皮部 B . 5是树皮,其内层的4是木质部 C . 3是髓,它呈浅绿色,结构比较疏松 D . 茎的某一部分受到创伤并露出2,则露出的部分不能增粗
10、昆明市园林工人给移栽后的绿化树“挂吊瓶”,补充水和无机盐,以提高成活率.“挂吊瓶”的针头应插入到茎的(  )

A . 分生组织 B . 机械组织 C . 导管 D . 筛管
11、

如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植物生长过程中不同的生理活动,其中③表示的是(  )


A . 光合作用 B . 蒸腾作用 C . 呼吸作用 D . 水分的吸收和运输
12、形成土壤的正确过程是(   )

①形成原始土壤,积累有机质和养分;②岩石风化;③高等植物生长;④形成矿物颗粒,释放矿物成分;⑤腐殖质不断积累、成熟土壤形成;⑥低等植物着生

A . ①②③④⑤⑥ B . ②④⑥①③⑤ C . ①③⑤②④⑥ D . ③⑤⑥④②①
13、家里养的花卉有时会出现下列现象:老叶和大部分叶片的边缘和叶尖枯黄,呈现褐色,整个叶片逐渐枯焦,而新叶却是绿油油的。这时应该给植物施加(   )
A . 含钾的无机盐 B . 含锌的无机盐 C . 含磷的无机盐 D . 含氮的无机盐
14、如图所示,能更好地证明土壤中含有无机盐的实验是(   )
A . B .    C . D .
15、如图是绿色植物生理活动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若a表示二氧化碳,b表示氧气,则此过程表示植物的光合作用 B . 若a表示氧气,b表示二氧化碳,它们都是通过气孔进出叶片的 C . 若c表示水分,则它在植物体内上升的动力主要来自蒸腾作用 D . 若d表示有机物,则它通过木质部向下运输
16、如图是探究“溶液浓度大小对植物吸水的影响”实验。取两个大小相同的萝卜,各从其顶端向下挖一个大小一样的洞。在图1中萝卜的洞内装上浓盐水,在图2中萝卜的洞内装上等量的清水。过一段时间后,观察现象。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图1           图2

A . 图1中萝卜会变软 B . 图2中萝卜洞里的水会变多 C . 细胞内溶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时,细胞吸水 D . 对栽培作物施肥时,要注意“薄肥勤施”
17、叶绿素的化学式为C55H72O5N4Mg,推测叶绿素中的(   )
A . 镁元素可能是植物通过呼吸作用产生的 B . 氮元素可能是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 C . 氧元素可能是植物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的 D . 氢元素可能是植物通过蒸腾作用从空气中吸收的
18、很多人都喜欢种植多肉植物。多肉植物的茎或叶肥厚,具有较强的贮水能力,在生活习性上他和一般植物有所不同,其气孔白天关闭,夜间开放。以下关于多肉植物说法错误的是(   )
A . 气孔白天关闭,可以减弱蒸腾作用 B . 保水能力强,有利于在干旱环境中生长 C . 根吸收的水份大部分成为光合作用的原料 D . 气孔夜间开放所吸收的二氧化碳,有利于白天光合作用
19、如图,果树上的一段枝条,枝条上有甲、乙两个大小相同的幼果,现分别在枝条的a、b处把茎环剥一圈,过一段时间,请分析两个果实的生长状况(    )

图片_x0020_36

A . 甲果实能继续生长,乙果实不能继续生长 B . 甲果实不能继续生长,乙果实能继续生长 C . 甲、乙果实都能继续生长 D . 甲、乙果实都不能继续生长
20、如图所示,两株长势相同的同种幼苗,按图方法处理后,分别放入等量、等浓度的土壤浸出液中,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 B . 该实验证明了根毛区是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 C . 该实验主要通过比较根生长的长度得出结论 D . 土壤浸出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越大,实验现象越明显

二、填空题(共6小题)

1、

根据探究图“根的什么部位生长最快”的实验回答下列就问题:

(1)实验中所选择的根应是带有      的幼根.

(2)选一条幼根放在上,用钢笔自幼根尖端向上划四条线,这四条线的距离应      

(3)当几位同学获得的数据不同时,为了的到接近反映真实情况的数 据对这些数据应当怎样处理 ?      

(4)如果这项探究活动只有你一个人做,只用一株幼苗够不够?为什么?      

(5)如图所示的根的四个部分中,生长最快的部分是       (用符号表示).

2、

 如图为叶片横切面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结构[②]是       ,其特点是细胞排列紧密.

(2)叶片呈现绿色,是因为图中标号[       ](填序号)所示结构的细胞内含有叶绿体.

(3)结构[①]       中有导管,能将水运送至叶肉细胞进行       作用,制造有机物.

(4)[⑤]是指       ,它的张开和闭合是由       细胞控制的

(5)植物根吸收、运输到叶片的水分绝大部分以       的形式从结构[       ](填序号)中散失,这种生理过程叫       作用.

(6)构成叶片的所有活细胞中都具有的能量转换器是       (填一种细胞器名称).

3、

 如图甲表示生长中的桃树,图乙为桃的叶肉细胞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桃树的栽培中需要施肥,这是因为桃树的生长生活需要       

(2)甲图中A(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B(释放水蒸气)、C(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表示桃树叶片发生的三种生理过程,[C]       过程中只在光照的条件下才发生.这一过程发生在乙图[4]       中.

(3)A、B、C三种生理过程中涉及到的二氧化碳、水蒸气、氧气都是通过叶片上的       进出植物体的.

(4)夏天的正午,植物叶片常常发生枯萎,这是由于乙图中[2]       里的水分过度丢失造成的.

(5)“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决定这一现象的物质主要由于乙图中的[3]       .

(6)桃树是绿色开花植物,桃树开放后雄蕊产生的       到达雌蕊柱头的过程叫传份,传份受精后,雌蕊的       发育成我们食用的桃.

(7)为了保持水蜜桃的优良品质,桃农在繁殖桃苗时通常不用种子,而是用       的方法进行繁殖.

(8)桃的果肉有红色和黄色,这里的红色和黄色在遗传学上属于一对       性状.

(9)从桃树的生理活动看出,植物生命活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对维持生物圈中       平衡起重要作用.

4、读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表示      ,其功能是      。乙图表示筛管,其功能是      
(2)在两幅图旁用箭头表示出水分和无机盐、有机物的运输方向。
(3)筛管的结构特点是(   ) (3)
A . 上、下两端的细胞壁消失,形成筛孔 B . 上、下相连的细胞壁有很多小孔,形成了筛孔 C . 上、下相连的细胞没有界线 D . 上、下相连的细胞质完全融合
5、将两株生长状况相似的新鲜绿萝分别放入两个相同的水培装置,同时用透明塑料袋密封,如图所示。立即将甲装置放在阳光下,乙装置放在黑暗环境下,其它条件相同且适宜,都放置4小时。


(1)实验后发现,两塑料袋内壁都有小水珠,装置内液面都下降。这主要是植物的      作用引起的。
(2)实验后,用仪器测定两塑料袋内的气体含量,发现氧气含量较高的是       (填“甲”或“乙”)装置。
(3)与实验前相比,乙装置中绿萝的有机物总量会       。(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6、在研究植物光合作用的实验中,某研究小组在密封的容器A中充人足量的含有同位还应具有的生物成分是素14C的“14CO2。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发现该植物的不同器官相继出现了同位素C(如图甲,黑色部分表示检测到同位素C的部位),据此回答


(1)14CO2主要是通过图乙中      结构,进入到叶片中.
(2)写出“14CO2在叶肉细胞中被合成有机物的文字表达式      .
(3)叶片中的14C主要是通过茎中的哪一部分结构送到该植物的根部      (选填“外树皮”“木质部”“韧皮部”或”髓”)
(4)一段时间后,研究小组在容器A外的空气中发现了14CO2,请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这一现象      

三、实验探究题(共6小题)

1、

如图是种子进行呼吸作用及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装置。瓶内是潮湿的将要萌发的种子,密封完好的塑料袋内是生长旺盛的绿色植物。

(1)实验开始,将装置从阴凉处移到阳光下,由于温度升高,瓶内种子的      增强。使得       浓度加大,这种物质扩散到塑料罩内后,植物的光合作用会增强。

(2)过一段时间后,会发现在塑料罩内壁上出现小水珠,这些小水珠来自植物的      (填某种生理活动)。

(3)如果将瓶内的玻璃管口堵塞,种子的呼吸作用和植物的光合作用将      (填“增强”或“减弱”),原因分别是       

2、

在探究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活动中,某同学设计以下探究方案,请你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1)如甲图,将植物罩上透明塑料袋,放在光下3-4小时,将塑料袋中气体通过①号试管收集后取出试管,将一支带火星的木条伸进①号试管内,结果木条复燃了,由此得出的结论是:①号试管内含较多的       (气体)。

(2)如甲图,若将透明塑料袋换成黑色的,其目的是为了防止植物进行      作用。上述(1)(2)实验中,分别用透明和黑色两种塑料袋是为了设置       ,该实验的变量是       

(3)在实验过程中,塑料袋内壁出现水珠,是叶片进行      作用散失的水分凝聚而成,这些水分是通过茎的       中的导管自下往上运输来的。

(4)如乙图,将植物罩上塑料袋,放在暗处3-4小时。将塑料袋中气体通入2号试管,结果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得出结论是:植物进行了      作用,释放出      (气体)。

3、

 分析下列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装置①可以用于探究       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

(2)装置②可以用于验证光合作用的产物中有       .

(3)装置③中塑料袋内壁的水珠主要来自植物的       作用.

(4)设置如装置④的多组实验,结果都是刚刚接触水面的种子正常萌发,其他的种子均不能萌发,说明种子萌发需要       等环境条件.

4、林伟同学为了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进行如下实验。

(1)该同学使用图甲中的实验装置来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时,将装置放于黑暗环境中24进行实验,目的是      
(2)24小时后,该同学将正在燃烧的蜡烛放入玻璃缸中,观察到蜡烛熄灭,于是得出“植物的呼吸作用会产生二氧化碳”结论?请你评价该同学得出的结论是否可靠并说明理由      
(3)该同学想要验证“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应该选择图乙中的哪两套装置组成对照实验?      
5、某同学在探究植物枝条失水的速度与哪些环境因素有关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在风速等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进行实验,其结果如下表:

实验序号

环境条件

失水速度/(克/时)

1

25 ℃、光照、潮湿

14

2

25 ℃、光照、干燥

32

3

25 ℃、黑暗、干燥

8

(1)水的表面加一层油,目的是      
(2)该实验装置中,锥形瓶上没有刻度,如何较为准确地测量枝条每小时的失水质量?      
(3)比较1和2两组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4)比较2和3两组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5)如果要研究温度对枝条失水速度的影响,还需要设置第4组实验,那么该实验应如何控制实验变量?      
6、如图所示,图A表示绿色植物叶片横切面的结构示意图。图B表示叶片在夏季睛朗的一天中进行物质转化的两种生理活动的情况,请分析回答:

(1)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气体交换的“窗口”是图A中的      (填序和名称)。
(2)比较图B中的曲线a、b,可以发现曲线a表示的生理活动在白天进行,而在晚上几乎停止了,曲线b表示的生理活动全天都在进行。则曲线a表示的是绿色植物的      
(3)图A中[2]和[3]表示的是叶肉细胞,对曲线a所示生理活动的重要意义在于它们的细胞质里含有      ,它是“养料制造工厂”和“能量转换站”。
(4)“干旱地区的植物叶片一般较小较厚,表面常覆盖角质层,主要目的是      

四、解答题(共5小题)

1、每到春天,漫天飞舞的柳絮给过敏性体质的市民带来了极大的烦恼。近年来我市不少地方的柳絮明显减少了,原来,市园林部门陆续给市区数千棵雌性柳树注射了具有植物激素活性的“抑花一号”抑制剂,它能抑制花芽生长,从而减少飞絮。

(1)柳絮是在雌性柳树开花传粉后形成的种子,由于种子上带有大量绒毛,在微风吹拂下四处传播。柳树在分类上属于种子植物中的      

(2)注射前要用电钻在树干上打孔,孔深须深入到木质部,然后将抑制剂注入,通过木质部中的      运输到树冠各个部分,运输的动力来自植物      

(3)“抑花一号”抑制剂的配制过程是:先将1克“抑花一号”粉剂加入10毫升的酒精中充分溶解,然后再用40毫升的水稀释而成。请列式计算配制后的溶液中“抑花一号”的质量分数。(ρ酒精=0.8克/毫升,ρ=1.0克/毫升,计算结果精确到 0.01%)

2、某同学表演了一个小魔术:取两块等大的萝卜条,各放入等体积的透明液体中,20分钟后,该同学取出萝卜条发现:A烧杯中的萝卜条变硬了,B烧杯中的萝卜条软了.请你帮他分析其中的原因:
(1)“魔术”的奥秘在于A.B烧杯中的液体,他们分别可能是           . (1)
A . 清水;清水 B . 清水;10%盐水 C . 10%盐水;10%盐水 D . 10%盐水;清水
(2)萝卜条软硬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细胞吸水和失水.以下C.D两幅图哪一副能说明B图中的现象?      

(3)根是陆生植物吸水的主要器官,在根尖结构(E图)中,      (选填序号)是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
(4)根细胞吸水的根本原因是土壤溶液浓度      (大于或小于)根细胞液浓度.
(5)农民伯伯深层施肥,这有利于农作物根系向土壤深处生长,这说明根具有的特性之一是      
3、马铃薯(俗称“土豆”)是人们十分喜爱的食物之一。请回答下列问题:
(1)食用的马铃薯属于该植物的      (填器官名称)。
(2)把切好的土豆丝放入清水中,过一段时间后发现土豆丝变得硬挺,从细胞液浓度分析这主要是因为      
(3)如图是发芽的马铃薯,种入土壤后长成新植株。这种生殖方式属于      

4、我们已经学习了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和显微镜的使用,请你完成以下问题。
(1)制作细胞临时装片时,盖盖玻片的正确操作方式是下图中的( )

(2)盖好盖玻片后,要在盖玻片一侧滴红墨水,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水。红墨水的作用是      ,以便更清晰地观察细胞结构。
(3)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一般有四个步骤:

①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清水:②撕一小块洋葱表皮 ③盖上盖玻片 ④将表皮放入水滴中展平。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4)下图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两个视野,要把视野中的物像从图①转为图②,下列操作步骤排序正确的选项是      

①转动细准焦蝶旋②调节光圈③移动装片④转动转换器

A. ③→①→②→④

B.④→③→②→①

C. ③→①→④→②

D. ③→④→②→①

(5)在观察中,当物镜由“10×”换为“40×”时,你应该选用      (选填:“大光圈”或“小光圈”)使视野明暗适宜。
(6)在显微镜的镜头盒里有4个镜头(如下图所示),若要使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量最少应选用的镜头组合是( )

A.甲和丙      B.乙和丁     C.乙和丙     D.甲和丁

(7)如果在显微镜下看到细胞质沿逆时计方向流动,那么细胞质的实际流动方向为      
5、测定植物在自然环境下两昼夜吸收或释放CO2量,经电脑分析得到分析图,S1~S5表示曲线与X轴围成的面积,请据图回答:

(1)第二天中      (填字母)点时,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最多,FG段CO2吸收速率下降的原因可能是      
(2)若S1+S3+S5≥S2+S4时,则植物在这两昼夜内      (选填“能”或“不能”)生长。若将植物放在常温下暗处理1小时,质量减少1mg,再用适当光照射2小时,测其质量比暗处理前增加3mg,则该植物每小时实际制造有机物质量是多少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第四章 植物与土壤 综合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