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二轮专题复习:化学基础 (基础巩固)

年级: 学科: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0小题)

1、模型法是科学学习重要的方法,如图为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图,其中①为道尔顿原子模型,④为近代电子云原子模型。下列排列符合历史演变顺序的一组是(  )

A . ①③②④ B . ①②③④ C . ①②④③ D . ①③④②
2、模型常常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的或复杂的事物,仔细观察下列四幅图片,不属于模型的是(    )
A . 原子结构 B . 接种疫苗标志 C . 新冠病毒 D . 二氧化碳分子
3、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 氦气He B . 氯酸钾KClO C . 硫酸钠Na2S D . 氢氧化铁Fe(OH)2
4、下列结构对功能的自述,不合理的是(    )
A . B . C . D .
5、人体摄入锌不足会引起各种疾病,缺锌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通过服用葡萄糖酸锌口服液来补锌。已知葡萄糖酸锌的化学式为C12H22O14Z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葡萄糖酸锌是由四种元素组成的 B . 葡萄糖酸锌的式量是455g C . 一个葡萄糖酸锌分子含有48个原子 D . 葡萄糖酸锌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6、下列物质的分子模型可用“ _x0000_i1025 ”表示的是(   )
A . 氮分子 B . 氯分子 C . 氯化氢分子 D . 甲烷分子
7、下列符号既可表示一个原子,又可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
A . H2 B . 2N C . Cu D . O
8、人的生存离不开空气。下图为空气成分示意图,其中R指的是(   )

A . 氮气 B . 氧气 C . 稀有气体 D . 二氧化碳
9、C→CO2→H2CO3→Na2CO3表示四种物质之间的转化均由一步反应实现,则上述化学反应中肯定不包括(  )
A . 化合反应 B . 分解反应 C . 置换反应 D . 复分解反应
10、干冰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这一性质决定了它可用来( )
A . 制汽水 B . 人工降雨 C . 作温室肥料 D . 灭火
11、如图为空气成分示意图(按体积分数计算),其中“a”代表的是( )

A . 氧气 B . 氮气 C . 二氧化碳 D . 稀有气体
12、下列不能完成固氮的是( )
A . 氮肥厂 B . 生物固氮 C . 氮肥 D . 闪电
13、把6g碳在24g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 )
A . 30g B . 22g C . 32g D . 44g
14、春节人们喜欢用放烟花来增加节日气氛,高氯酸钾(化学式为KClO4)是烟花中常用的氧化剂,可增加烟花的亮度。高氯酸钾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
A . ﹣7 B . ﹣1 C . +5 D . +7
15、某科研机构成功将一种导电的高分子化合物和普通红砖结合,可制成-种新型“电池”,红砖在该“电池”中起作用的成分为一种铁的氧化物,其中铁的化合价为+3价,则这种铁的氧化物为(    )
A . FeO B . Fe3O4 C . Fe2O3 D . FeO2
1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模型的是(   )
A . 欧姆定律 B . 植物细胞结构 C . 奔驰车标 D . 等腰三角形
17、近日,某省发现部分大米镉超标,镉超标易引起镉中毒。镉元素核电荷数为48,相对原子质量为112,则镉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   )
A . 48 B . 64 C . 112 D . 160
18、工业上可用K2CO3溶液吸收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K2CO3+CO2+H2O=2KHCO3 , 该反应属于(    )
A . 复分解反应 B . 化合反应 C . 分解反应 D . 置换反应
19、高铁酸钠(Na2FeO4)是一种绿色环保高效的水处理剂。高铁酸钠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
A . +2 B . +3 C . +4 D . +6
20、酒精与84消毒液[主要成分为(NaClO)],都是生活中常用的消毒剂,但两者不能混合使用。若混合时会发生的以下反应: C2H6O+7NaClO=5NaCl+2NaHCO3+X↑+2H2O,则X的化学式为( )
A . Cl B . Cl2 C . HCl D . HClO

二、填空题(共10小题)

1、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018年我市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在城市居民小区内,将生活垃圾按图示分三类科学处置。居民常用的锌锰干电池,内含锌、碳、二氧化锰等物质。二氧化锰(MnO2)中锰元素的化合价为      。废旧锌锰干电池因含重金属元素不能随意丢弃,应将其放入      收集容器。(选填“可回收”、“有害垃圾”、“其他垃圾”)

2、  2019年5月加州理工学院建造了一个将二氧化碳分子转化为分子氧和原子碳的反应炉。首先将二氧化碳分子电离,接着使用电场加速离子,撞击就能得到相应产物,相关反应如图所示。

(1)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该反应过程中出现的最小微粒是      
3、在下列空格里,用“元素、原子、分子、离子、质子、电子”填空:
(1)水是由氧、氢两种      组成的;
(2)一定带正电荷的是      
(3)在同一原子中数目相等的是      
4、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创建美丽中国。创建美丽中国需要向人民提供优质食品。牛奶是一种优质食品,除水外,牛奶中富含的营养物质是      
(2)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推广清洁能源的使用,国家已经在推广乙醇汽油,写出乙醇(C2H5OH)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5、H表示的意义有:①      ;②      
6、目前,有些中小学生喜欢使用涂改液,经实验证明,有些涂改液中含有许多挥发性有害物质,二氯甲烷就是其中的一种。二氯甲烷的化学式为CH2Cl2 , 它由      种元素组成。二氯甲烷属于       (选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7、氧气是我们不可缺少的物质。关于氧气的叙述有:①通常情况下,氧气无色无味;②氧气能支持燃烧;③氧气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④氧气能供给呼吸;⑤氧气可使铁制品生锈。
(1)描述氧气物理性质的有      
(2)描述氧气化学性质的有      
(3)描述氧气用途的有      
8、某居民家中每年冬季取暖用煤约400kg,所用煤中含硫的质量分数约为1%。若其中的硫元素全部转化为二氧化硫,那么该居民家中每年冬季取暖向大气中排放约      kg的二氧化硫。
9、写出下列符号中数字2的意义。
(1)Cl2      
(2)2H      
(3)Ca2+      
10、断血流滴丸中含有木犀草素(化学式为C13H2Ox)等黄酮类活性成分,具有止血、抗菌、抗炎及免疫等药理活性。已知木犀草素的相対分子质量为254,请计算:
(1)x的值为      
(2)木犀草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结果精确到0.1%)。

三、解答题(共8小题)

1、

 为测定某氨肥中硫酸铵的纯度(即质量分数)是否与如图标签相符,小林取一定量该氨肥样品与烧杯中配成溶液与足量氯化钡溶液反应,记录有关数据如下表

反应前

反应后

烧杯和样品溶液总质量

氯化钡溶液质量

过滤后烧杯和溶液总质量(滤液的损失忽略不计)

45g

55g

76.7g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42SO4+BaCl2═BaSO4↓+2NH4Cl,其他成分能溶于水但不参加反应】

(1)反应共生成BaSO4的质量为       g.

(2)若所取氨肥样品的质量为15g,试通过计算确定氨肥中硫酸铵的纯度是否与标签相符.(请写出计算过程)

(3)反应前后,溶液中硫元素的质量       . (填“不变”、“增大”或“减小”)

2、

下图是某包装袋上的部分文字说明。

(1)这里的钙、铁、磷、锌指的是      (选填“分子”、“原子”或“元素”)。

(2)这袋奶粉中含蛋白质的质量为      g。

(3)蛋白质是人体重要营养物质之一,在消化道中的      进行初步消化。

3、2017年5月18日,国土资源部发布消息,在南海北部1266米深的神狐海域,中国首次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

查阅资料发现,古代低等生物遗骸大量沉积,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形成石油及天然气,海底的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的固体物质即“可燃冰”。“可燃冰”为甲烷的水合物,遇火即可燃烧且热值高,是一种环保、高效的新能源。

(1)若甲烷的水合物化学式为CH4•8H2O,它的相对分子量是160,则CH4•8H2O中CH4的质量分数为      

(2)可燃冰储存的巨大的化学能量终来自于古代绿色植物通过      固定的太阳能;

(3)可燃冰燃烧时把自己的热量释放出去,就不会再次自动聚集起来供人类重新利用,这说明能量转化具有      性;

(4)人类正面临常规能源枯竭的危机,下列有关能源的认识正确的是        

(4)
A .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B . 积极寻找替代常规能源的新能源 C . 自然界的能量虽然守恒,但还是要节约能源
4、

每年5、6月是蓝莓丰收的时节,蓝莓中含有丰富的花青素(化学式为C15H11O6)。花青素是一种水溶性色素,颜色与细胞液的酸碱性有关,细胞液酸性时呈红色,碱性时呈蓝色。

(1)在白醋中滴加花青素,溶液变      色。

(2)一个花青素分子中共有      个原子。

(3)28.7克花青素中含有多少克碳元素?(请列式计算)

5、汽泡爽是一种冲调饮料。其主要原料为柠檬酸(C6H8O7)和小苏打(NaHCO3);使用时将一包汽泡爽粉末倒入玻璃杯中,加入200 mL冷水,看到有大量气泡快速生成,待粉末完全溶解,就得到一杯果味饮料。
(1)小苏打(NaHCO3),从组成上看,它属于一种______。 (1)
A . B . C . D . 氧化物
(2)一个柠檬酸分子(C6H8O7)是由      个原子组成,
(3)该物质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6、“氨甲环酸”(CaH15NO2)是一种常见的止血类药物,可以安全可靠地降低创伤出血患者的死亡率。有鉴于此,氨甲环酸这种廉价的、非专利药物,已经列入了WHO必备药品清单中,并在全世界得到了广泛应用。
(1)正常人皮肤少量流血后会自然愈合,这是因为血液中的      具有凝血功能。
(2)手术后通过静脉注射此药物止血,经血液循环最先到达心脏的      腔。
(3)计算氨甲环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精准到0.1%)
7、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为“发现青蒿素(化学式为C15H22O5)——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回答下列问题。
(1)一个青蒿素分子中含有      个原子。
(2)青蒿素中的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是      
8、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金属。
(1)下列铜制品的用途中,利用金属导电性的是         。 (1)
A . 铜火锅 B . 铜导线 C . 铜钟 D . 铜钱
(2)某兴趣小组为了测定铜钱(铜锌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取多枚铜钱放入烧杯中,另取

80克稀硫酸,分四次等质量加入,每次均充分反应,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实验次数

1

2

3

4

稀硫酸的用量/克

20

20

20

20

剩余固体的质量/克

20.0

17.4

14.8

13.8

分析上述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第4次实验结束后溶液的pH   ▲   7(填“>”、“=”或“<”)。

②计算铜钱中铜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

③计算参加反应的稀硫酸中的溶质质量(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四、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1、碘是一种由碘分子构成的非金属,某同学利用碘进行了如下的实验:(1)把少量的固体碘放在湿润的馒头上,发现馒头会变蓝色;(2)再取少量的碘溶解在水中,用馒头去沾取碘液,发现馒头也会变蓝色。则:

(1)取少量的碘放入烧杯中,用酒精灯加热,碘升华变成碘蒸气,把湿润的馒头放在碘蒸气中,馒头      变蓝色(填“会”或“不会”)。
(2)把碘溶解在酒精中,可以得到消毒用的碘酒,用馒头去沾取少量的碘酒,馒头      (填“会”或“不会”)变蓝色。
(3)现在从市场上买来的食盐大多是加碘盐,用馒头蘸取少量的碘盐水,馒头却不变色,这说明,我们食用的碘盐中      (填“存在”或“不存在”)碘分子。
2、征服原子——揭开原子的神秘面纱

伟大的科学家费曼说:“假如只允许把人类的科学史压缩成一句话,它就会是——一切东西都是由原子构成”。人类在探索物质是由什么构成的历史长河中,充满了智慧。

(1)1803年,近代化学之父,英国科学家道尔顿(Dalton J)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道尔顿原子论”:一切物质都由原子构成,原子很小、呈圆球状、不可再分……但由于受当时实验条件限制,道尔顿无法用事实证明自己的观点。

1811年,意大利化学家阿伏加德罗提出:有些物质也是由分子构成,原子的基本工作形式是分子。

1897年,汤姆森通过实验发现了      ,进一步发展了原子、分子论。汤姆森主要是纠正了“道尔顿原子论”中      的观点。

1911年,卢瑟福又通过实验,推测原子是由      构成,并提出了沿用至今的现代原子结构理论。

(2)原子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微粒,为了帮助人们理解原子的结构,这三位科学家都运用了      来表达他们的理论成果。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中考二轮专题复习:化学基础 (基础巩固)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