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南三县2021年初中科学毕业生学业水平模拟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第1~10小题,每小题4分,第11~15小题,每小题3分,共55分。请选出每小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错选均不给分)(共15小题)

1、晾晒三条相同的湿毛巾,下列做法最有可能让衣架保持水平的是(   )
A . B . C . D .
2、“零废弃”是一种“变废为宝”的环保理念。下列做法不符合“零废弃”环保理念的是( )
A . 从源头尽可能减少垃圾的产生 B . 充分实现物尽其用 C . 废弃物进行分类投放及回收利用 D . 将垃圾随地填埋
3、下列实验操作规范的是( )
A . 稀释浓硫酸 B .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C . 称量物体的质量 D . 蒸发氯化钠溶液
4、2021年新冠肺炎病毒仍肆虐,我们要做好防疫工作。接种疫苗是预防新冠肺炎的有效方法之一 。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新冠肺炎病毒具有细胞结构 B . 新冠肺炎疫苗对接种人来说是传染源 C . 接种疫苗从传染病预防措施来看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D . 接种疫苗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5、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学反应中的重要规律。在催化、加热的条件下,A与B反应生成C和D,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右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化学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B . 4种物质中,C,D都属于氧化物 C . 反应前后,氮元素化合价保持不变 D . 该反应物中反应物A与B分子个数比是1:1
6、磁场看不见、摸不着。小科想利用细铁屑和小磁针来显示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下列方法错误的是( )

A . 用细铁屑的疏密来显示磁场的强弱 B . 用细铁屑的分布来显示磁场的分布 C . 用小磁针的偏转来显示磁场的存在 D . 用小磁针S极的指向来显示磁场的方向
7、人类在探索自然的过程中,形成了许多对自然界认识的“假说”,下列证据能支持相应“假说”的是( )
A . 气球膨胀时,球面各点彼此远离——宇宙膨胀学说 B . 尺蛾群体中不同个体数量变化——自然选择学说 C . 长江三角洲平原的形成——板块构造学说 D . 地球有昼夜更替的现象——地球是个球体
8、如图甲所示,把一支铅笔水平放在空玻璃瓶的后方,透过玻璃瓶观察到的情形如图a。将玻璃瓶灌满水后,使铅笔由靠近玻璃瓶的位置向远处慢慢地移动,同时透过玻璃瓶观察铅笔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人透过空玻璃瓶观察到a图所示的铅笔是光的反射成像,此像是虛像 B . 人透过装水的玻璃瓶可以观察到b图所示的像,此像是虛像 C . 人透过装水的玻璃瓶可以观察到c图所示的像,此像是实像 D . 人透过装水的玻璃瓶可以观察到d图所示的像,此像是实像
9、长江白鲟在自然界进化了两亿年之久,曾被誉为“中国淡水鱼之王”,如图所示。但在2020年科学家宣布中国特有长江白鲟已灭绝。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它是属于体外受精的脊椎动物 B . 它是用鳃呼吸体温恒定的卵生动物 C . 它的灭绝可能与过渡捕捞和环境改变有关 D . 设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珍稀动物的一种有效措施
10、天问一号是我国的首个火星探测器。火星是离太阳第四近的行星,与地球邻近且环境最为相似,是人类走出地月系开展太空探测的首选目标。火星的直径约为地球一半,自转轴倾角、自转方向、周期均与地球相近,公转一周约为地球公转时间的两倍。火星地表沙丘、砾石遍布。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
A . 火星上有四季变化 B . 火星的一天比地球的一天约长一倍 C . 在火星上不能看到太阳东升西落 D . 火星表层的成分与地球上土壤成分相似
11、为便于研究,某健身器材中训练拉力部分的机械结构可简化为如图所示的滑轮组。若不计摩擦,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 两个滑轮在装置中起的作用相同 B . 拉力F的大小是配重G大小的二分之一 C . 拉力移动的距离是配重上升距离的两倍 D . 将配重提升相同的高度,用该装置与直接提升配重所做的功相等
12、小科为了验证CO2密度比空气大,采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集气瓶中充满CO2 , 大烧杯中放置着两支高低不等的点燃的蜡烛,实验时打开止水夹,移开玻璃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移开玻璃片的目的是缩短实验时间 B . 观察到高的蜡烛先熄灭,低的蜡烛后熄灭 C . 蜡烛会熄灭是因为CO2降低了蜡烛的着火点 D . 导管插入到大烧杯底部比插在两蜡烛之间要严谨科学
13、用图表示各种概念之间的关系,下列选项中与图示相符的是(不考虑比例关系) ( )

选项

1

2

3

4

A

植物体

植物器官

植物组织

细胞

B

生态系统

种群

生物个体

群落

C

种子植物

被子植物

桃树

裸子植物

D

人体系统

器官

上皮组织

肌肉组织

A . A B . B C . C D . D
14、下列四幅坐标图分别表示物质化学反应中所表现出来的一些特征,其中与选项表述不符合的是( )

A . 甲:将一氧化碳气体通入足量的灼热氧化铜固体中,铜元素质量分数变化 B . 乙: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钡溶液中滴加稀硫酸溶液,溶液的pH变化 C . 丙:分别将等质量的铝和铁放入足量的盐酸中,放出H2的质量的变化 D . 丁:向一定量的二氧化锰固体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质量的变化
15、灯泡L上标有“6V 6W”字样,测得该灯泡的电流随电压变化关系如图(甲)所示。现把灯泡L接入如图(乙)所示的电路中,若电路电源电压为9V不变,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电压表的量程为“0~15V”。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灯泡L的电阻值随电压表的示数增大而增大 B . 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最小阻值约为11.7Ω C . 当电流表示数为0.4A时,电压表的示数为6V D . 为了保证电路安全,整个电路消耗的最大功率为6W

二、填空题(本题共7小题,每空2分,共34分)(共7小题)

1、2020年夏至日6月21日(农历五月初一),遇上了本世纪最大的日环食。在宁波的小科同学利用家里的蒸笼片观测日食的过程,结果如图所示:在地面上看到了既有日食的像,又有圆形的光斑,也有大量的黑影。

(1)该晚的月相是      
(2)黑影形成的原理是      
(3)小科在地面上看到日食像的形状是“ ”,则他抬头看到天空中日食的形状应是     。 (3)
A . B . C . D .
2、“智能手环”是一种穿戴式智能设备:具有计步统计、能量消耗统计和心率监测等功能。

(1)如图a所示,以佩戴者手腕为参照物,智能运动手环是      (填“运动”或“静止”)。该手环还可以通过      以无线电的方式向手机发送运动的统计数据。
(2)图b为我国研发的“柔性、可裁剪的薄膜电池”,它能充分贴合人体体表,实现利用体表散热为智能手环供电。其薄膜电池的电能来源于      
3、我国自主研制的“奋斗号”万米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下潜到10909米,创造了中国载人深潜的新纪录。假设潜水器从海面处匀速下潜到5000米深处用时2.5小时。则:“奋斗号” 在海里下潜的过程中,它所受到的海水对它的压强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潜水器从海面下潜到5000米深处的速度是      m/s。
4、幼儿感染流感后,医学上通常利用雾化治疗。雾化器将药液雾化成雾状小液滴,通过呼吸进入幼儿的血液循环系统。

(1)图甲表示雾化器结构原理,当压缩空气从吸水管口快速喷出时,因      (填科学原理),故吸水管口处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药液被喷出。
(2)药液流经图乙中心脏各腔室的先后顺序是      。(填序号)
5、如图所示,水平的传送带上放着一物体,物体下表面及传送带的上表面均粗糙,导电性能良好的弹簧右端与物体及滑动变阻器滑片相连,弹簧左端固定在墙壁上,不计滑片与滑动变阻器线圈间的摩擦。当传送带如箭头所示方向运动且速度为v时,物体与传送带发生相对滑动,当传送带逐渐加速到2v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是      ,灯、泡的亮度将       。(填变化情况)

6、小科在室温为32℃的条件下,利用KNO3晶体和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KNO3溶液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KNO3溶液。取40gKNO3晶体置于烧杯中,并依次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KNO3溶液并充分搅拌溶解,其过程如图所示。

(1)在配制过程各阶段的溶液中属于饱和溶液的有      。(填烧杯序号)
(2)已知KNO3晶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不考虑水分蒸发的情况下,在配制过程中,下列操作中会导致④号烧杯中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大的有      。 (2)
A . 所用KNO3晶体混有少量泥沙 B . 加入KNO3溶液时有部分溶液溅出 C . 配制过程中环境温度升高
7、如图所示,该玩具叫做爱情温度计。这是一种装有乙醚液体的玻璃瓶,瓶子分上下两部分,中间由一段弧形玻璃细管连接。把热的手捂在下面装有液体的部位时,液体会顺着瓶子里的玻璃细管喷涌向上,沸腾起来。松开手,液体就会流回底部。

(1)手握住时,手掌的热量通过      (填“做功”或“热传递”)的方式,改变了乙醚的内能。
(2)乙醚沸腾时,导致玻璃瓶上部气压增大。松开手后,玻璃瓶上方乙醚蒸汽经      (填物态变化名称)又流回底部。
(3)乙醚的沸点约为34℃,比热容为2.4×103J/ (kg·℃),将10g乙醚溶液从室温20℃加热到沸腾,需要吸收       的热量。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4小题,每空3分,共36分)(共4小题)

1、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可以用单位时间二氧化碳吸收量内呼吸或释放二氧化碳的量来表示。图甲曲线表示在恒温30℃时,某水藻在不同光照强度下,吸收二氧化碳与释放二氧化碳量的关系。小科为“研究光照强度对植物光合作用速度的影响”,设计如乙图实验装置。此装置的优点在于,可通过控制灯泡功率的大小或调节试管与灯泡的距离,来改变光照的强弱。

(1)图甲中B点所代表的含义是       。
(2)图乙实验中,每隔5分钟改变一次试管与光源之间的距离,随着距离的增加,密闭的试管中产生气泡减少。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      。(写一种即可)
(3)若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温度调节到25℃时,B点将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
2、小科从课外资料中看到庄子的一句话:如果河中的水积得不够多,那么乘载大船就没有力量。也就是说浮力的大小与河中液体的多少有关。庄子的说法有道理吗?

(1)小科为了验证这说法,他先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木块的重力(如图甲)。再将木块放入烧杯内的水中,木块处于漂浮状态(如图乙),此时浮力为F1。然后他往烧杯中加水,发现木块仍然漂浮,此时浮力为F2。经分析可知,F1=F2=      N。从而得出木块漂浮时浮力大小与水的多少无关。
(2)小科进一步开展了如图丙实验。往两个形状相同的塑料盆A、B中各加入10牛的水,再将B盆放入A盆,B盆漂浮。继续往B盆内加30牛水,B盆仍漂浮。此实验还可得出      的结论。
(3)结合小科的探究活动,给我们的启发是:面对前人的观点,应采取的做法是      

A.普通人的观点可以质疑,科学家的观点也可以质疑

B.只要多数人认同的观点我们就要全盘接受

C.可以通过查阅资料、观察实验等方法去验证观点是否正确

D.到目前为止没人反对的观点我们就可以放心接受

3、某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①在止水夹K1、K2处于关闭状态时,将针筒A中溶液挤入试管B中,接着打开止水夹K1 , 发现D中的部分溶液被吸入试管B中,充分反应后,试管B留下的溶液也显红色;②打开止水夹K2 , 风哨振动鸣叫,C中的部分溶液被吸入B和D中,反应后B、D中溶液都变为无色。回答:

(1)步骤①中充分反应后,试管B中的CO最终转化为      (填化学式)和水。
(2)解释步骤②中“风哨振动鸣叫”的原因      
(3)实验开始时C、D中两种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a%      b%(选填“>”“=”“<”)
4、某兴趣小组用两节新干电池,规格为“10Ω1.5A"的滑动变阻 器等器材,来测导体电阻。请分析回答:
(1)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向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当滑片移到C点时,发现两表才有示数,示数分别为2V、0.2A。根据以上信息思考该电路的连接方式,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按该连接方式,将图1电路连接完整。

(2)继续调节滑动变阻器进行测量,测得数据如表所示,第二次测量时电流表示数如图2所示,据图把表中所缺数据填写完整。

实验序号

电压/V

电流/A

1

2.0

0.20

2

2.5

      

3

2.8

0.28

(3)该小组同学用这套器材(所有器材不变)和阻值为5Ω、15Ω、 25Ω的三个定值电阻继续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中要控制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那么电阻两端电压最小能控制到      V。

四、解答题(本题共7小题,第27、28、30、31小题各6分,第29、32、33小题各7分,共45分)(共7小题)

1、煤酚皂是酚类消毒剂中常用的一种,对病毒有抑制杀灭作用。据了解,煤酚皂的主要成分是甲基苯酚(C6H4CH3OH)。
(1)甲基苯酚属于      (选填“无机物”或“有机物”)。
(2)甲基苯酚中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      
(3)      g甲基苯酚中含6g氢元素。
2、时隔34年,三星堆遗址再次启动挖掘。考古工作者发现了被碳化的水稻种子,这一发现把古蜀先民开始种植水稻、吃水稻的时间推进到4500年前。

(1)甲、乙两图中,与水稻细胞结构相似的是      (选填“甲”或“乙”)。
(2)袁隆平院士团队研究的海水稻在盐碱地种植获得成功。在一块种植海水稻的盐碱地里,从生态系统的成分来看,水稻属于      
(3)海水稻和杂交水稻不同的性状是由      决定的。
3、校车安全备受社会关注,国家出台了《校车安全管理条例》。如图是宁波大市内中小学投入使用的新型安全校车,这种校车的性能完全符合安全标准,车的总质量为5380千克。则:

(1)校车设计最高时速达到80km/h,但《校车安全管理条例》中规定校车最高时速为60km/h,其实质是为了控制校车的     不至于过大。 (1)
A . 惯性 B . 势能 C . 动能 D . 摩擦力
(2)一个质量为60千克的驾驶员驾驶校车空载,每个轮子跟地面的接触面积为400cm2 , 求校车对地面的压强。
(3)小科乘坐该校车回家,校车以45km/h的速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了20分钟后到达目的地,校车受到的阻力为2000N,求校车克服阻力所做的功。
4、2022年,杭州第19届亚运会帆船项目将在宁波东海之滨举行。届时,亚运健儿们将会上演“千帆竞渡、百舸争流”的壮观场景。在帆船航行过程中,运动健儿们需要根据风向随时对帆进行调节,完成这一活动最基本的神经结构称为       。比赛过程中,需要吸入大量的空气,空气进入肺的过程中,肋间肌和膈肌处于      状态。这一系列的生命活动需要通过      的调节。
5、相对于“钻木取火”的不易成功,有网友在网上发布了新式野外求生点火方法:准备一节干电池,一张带有铝箔纸的口香糖纸,最好修剪成下图的形状(中间窄两端宽),将铝箔的那一面两端掐住电池的正负极,很快铝箔纸开始从中间最细处着火,并延伸到其他部位。请你用所学的科学知识解释以上现象。

6、某混合溶液由硫酸和硫酸铜溶液组成。小科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取124.5g该混合溶液于烧杯中,然后将120gNaOH溶液分六次加入其中,每次充分反应后称量所得溶液的质量,所测数据如下表所示。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第6次

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g

20

20

20

20

20

20

反应后溶液的质量/g

144.5

164.5

179.6

189.8

200

200

每次产生沉淀的质量/g

0

0

m

9.8

9.8

0

(1)上述表格中产生沉淀的质量:m=      
(2)所加NaOH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第5次加入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7、专家提示:室内空气过于干燥,发病率会明显增加,室内最佳空气湿度值范围45%至50%。如图所示是某家用空气加湿装置的自动控制电路,R1是一个传感电阻(置于加湿器表面,和空气接触,用于探测空气的湿度),其阻值随湿度的变化关系如表所示。加湿装置上标有“220V 44W”字样。已知定值电阻R0为75Ω,控制电路电源的电压U0为6V不变。当控制电路中的电流增大到某一数值时,继电器的衔铁被吸下,加湿装置电路断开;当控制电路中的电流减小到某一数值时,继电器的衔铁被断开,加湿裝置电路闭合,开始工作。请回答:

空气湿度(%)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电阻R阻值(Ω)

300

210

150

100

75

50

40

30

25

(1)求加湿装置正常工作时的工作电流。
(2)若室内湿度在50%,衔铁被吸下、加湿装置电路被断开,求这时控制电路中的电流。
(3)若要使室内湿度在60%时,才能让衔铁被吸下,加湿装置电路被断开。对控制电路可采取的措施有      

A.串联一个电阻

B.减小R0的电阻值

C.减小控制电路电压U0

D.增大线圈匝数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浙江省宁波市南三县2021年初中科学毕业生学业水平模拟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