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八下第四章 第4节 植物的茎与物质运输(基础巩固)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4小题)

1、关于植物体内导管和筛管的功能,正确的说法是(   )
A . 筛管向上运输水分和无机盐 B . 导管向上运输水分和无机盐 C . 筛管向上运输有机物 D . 导管向下运输有机物
2、有些不法分子盗剥名贵植物杜仲的树皮作药材,致使树木死亡。其原因主要是破坏了树皮中的(   )
A . 导管 B . 筛管 C . D . 形成层
3、观赏植物滴水观音的叶片会“吐水”,这些水分是根从土壤溶液中吸收来的,水分进入植物体以后的运输途径是(   )
A . 在导管中,沿着“叶,茎,根”的方向运输 B . 在导管中,沿着“根,茎,叶”的方向运输 C . 在筛管中,沿着“叶,茎,根”的方向运输 D . 在筛管中,沿着“根,茎,叶”的方向运输
4、“笋有多大,竹有多粗。”竹子长成后的茎与刚钻出地面时的竹笋一样粗,这说明竹子的茎中没有(   )
A . 表皮 B . 韧皮部 C . 形成层 D . 木质部
5、如图所示为某种植物茎的横切面,已知某种蝉是专以这种植物韧皮部中有机物汁液为食。若要分析该汁液的成分,则应该选取的部位是图中的(   )

A . B . C . D .
6、柳树、樟树等木本双子叶植物的茎能不断增粗,是因为它们的茎中具有(   )
A . 表皮 B . 韧皮部 C . 木质部 D . 形成层
7、下列植物中茎的类型与其他三种不同的是(   )
A . 葡萄 B . 爬山虎  C . 牵牛花 D . 丝瓜
8、如图所示为葡萄的茎,按生长方式属于(   )

A . 直立茎 B . 缠绕茎 C . 攀缘茎 D . 匍匐茎
9、制作麻袋用的材料取自于黄麻(植物体)的(   )
A . 根的韧皮部 B . 茎的韧皮部 C . 叶片 D . 茎的形成层
10、下列关于杨树茎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杨树茎由外向内依次是树皮、形成层、木质部和髓 B . 树皮的外侧部分起保护作用,内侧部分是韧皮部 C . 在树皮的内侧部分和外侧部分之间有形成层,能使茎不断加粗 D . 杨树的树干比较坚硬,主要是木质部的作用
11、如图所示为移栽树木时采取的一些新方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营养液的运输方向是自下向上 B . 给树输液时针头应插入木质部的筛管中 C . 布设通气管有利于根进行呼吸作用 D . 树苗移栽过程中根系受到伤害会影响水和无机盐的吸收
12、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在寒冷的冬天也能吃到美味的草莓。据图可知,草莓繁殖靠它的(    )

A . 直立茎 B . 缠绕茎 C . 攀援茎 D . 匍匐茎
13、“山芽儿”早园笋是我县优良农产品之一,早园竹在生长的过程中,一旦长成就不能加粗。原因是(    )
A . 不再获得营养 B . 植物已经停止生长 C . 没有形成层 D . 形成层受到破坏
14、松材线虫病被称为“松树癌症”,松材线虫通过松褐天牛传播,寄生在木质部,破坏细胞,导致松树枯死。如图为松树茎的横切面,松材线虫寄生的部位是(    )

A . B . C . D .
15、人们常给移栽的大树“打点滴”,其主要目的是补充(    )
A . 水和无机盐 B . 蛋白质 C . 淀粉 D . 维生素
16、松材线虫病被称为“松树癌症”,松材线虫寄生在松树的木质部,破坏细胞,导致松树桔死。如图为松树茎的横切面,松材线虫寄生的部位是(    )

A . B . C . D .
17、我们吃的马铃薯块茎是长在地下的,其内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这些有机物来源于叶的光合作用。把有机物从叶输送到地下块茎的是( )

A . 导管 B . 筛管 C . 保卫细胞 D . 茎中心的髓
18、豇豆(宁波人称之为带豆)的茎,虽没有卷须、吸盘等特殊的附属结构,但却有沿着其他物体呈螺旋状缠绕的本领,它的茎属于( )
A . 缠绕茎 B . 匍匐茎 C . 攀援茎 D . 直立茎
19、制作桌子的木材主要是树木的( )
A . 木质部 B . 树皮 C . 韧皮部 D . 形成层
20、如图所示是植物茎中的两种输导组织,其中甲的名称及其作用是 ( )

A . 导管  运输水和无机盐 B . 导管  运输有机物 C . 筛管  运输水和无机盐 D . 筛管  运输有机物
21、有时候,园林工人在移栽较大的绿化树木时,会给绿化树“挂吊瓶”,补充水和无机盐,以提高成活率,“挂吊瓶”的针头应插入到较大绿化树树干(茎)的( )
A . 树皮 B . 韧皮部 C . 木质部 D . 形成层
22、取一小枝条,把它放在水里剪断,然后将切口一端迅速插入稀释红墨水中,并在阳光下光照几小时,再将切口往上的一段做横切,其横切面如图所示,在图中出现红色的部位是( )

A . B . C . D .
23、树洞画女孩王月创作树洞画轰动全国,央视称其“感动冬天”。三台郪江是春秋战国时期郪王国的都城,那里有很多千年古树,有的树心已经朽烂,变成空心洞。可是,这样的古树还是照样枝繁叶茂。由此推断,朽烂掉的“树心”主要是古树的( )
A . 全部韧皮部 B . 部分韧皮部 C . 全部木质部 D . 部分木质部
24、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后,由图中哪种组织把水运输到叶片( )
A . B . C . D .

二、填空题(共11小题)

1、植物体内有两种管道: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是         ,运输有机物的是         。

2、
  1. 植物的茎按形态可分为        、         、        和          茎;按组成可分为                茎。
3、
  1. 植物根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通过木质部中       运到植物的地上部分,叶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通过树皮中的       运到植物体的各部分。
4、在植物的茎结构中,输导水分和无机盐的是      
5、植物木质茎中包括:①木质部;②韧皮部;③形成层;④外树皮;⑤髓。这些结构从内到外的排列顺序为      。(填序号)
6、常春藤的茎借茎本身缠绕他物上升属于      茎,松树的茎直立生长属于      茎。
7、        
(1)大多数植物的茎是直立和结实的,它们的茎叫      
(2)但有些植物的茎却不是直立的,请分别指出下列植物各属于哪类茎。

①草莓      ;②牵牛花      ;③葡萄      

8、下列植物属于缠绕茎的是      ,匍匐茎的是      ,攀援茎的是      。(填写序号)

①牵牛花 ②葡萄 ③草莓 ④番薯 ⑤爬山虎 ⑥向日葵

9、农谚云:“果树割千刀,枝头压弯腰。”如图所示为果树的一段枝条,某兴趣小组对枝条两个部位的树皮进行了环剥,然后对枝条的生长.果实的发育情况进行观察。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A.B两果实中,不能继续长大的是      ,其原因是切断了运输有机物的通道,这种通道存在于茎的      部。

10、表中A和B是分别适用于栽培叶用蔬菜和茎用蔬菜的两种培养液。

A培养液的质量浓度/(mg.L-1)

B培养液的质量浓度/(mg.L-1)

含氮的无机盐

2810

1200

含磷的无机盐

130

250

含钾的无机盐

680

960

(1)根据表中数据判断,适用于栽培叶用蔬菜的培养液是      (填“A”或“B”);
(2)植物的茎中运输无机盐的主要结构是      
11、并不是所有的植物的茎都能增粗,例如单子叶植物的维管束是分散在      中的,维管束没有      ,故茎无法增大。

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1、

一天,小科偶然发现月季茎折断一半后仍能成活(如图甲)。小科想探究月季茎折断后什么情况下还能成活。通过查资料知道,月季茎有韧皮部和木质部,水和无机盐能通过木质部中的导管向上输送,有机物能通过韧皮部中的筛管向下输送。木质部和韧皮部的位置如图乙所示。经思考,小科提出如下猜想:月季茎折断后还能成活可能与折断的位置有关。

   为了验证小科的猜想,可将生理状况相似的20株月季分成五组,设计了下表所示的实验:

(处理方法和位置如图乙、图丙所示。云母片能阻断物质的运输。)

组别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第五组

处理处理方法方法

A处韧皮

部环割

B处韧皮

部环割

A处木质部切断并插入云

母片(不影响韧皮部功能)

B处木质部切断并插入云母片(不影响韧皮部功能)

不作

处理

(1)月季吸收水分的主要器官是       ,当细胞液的浓度       周围土壤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吸水。

(2)若按以上信息判断,一段时间后月季植株一定死亡的实验组有       (填组别)。

2、
  1. 小宇为探究茎的输导作用,做了如下实验:取两个带有几片叶的桑树枝条甲和乙,将甲剥掉树皮,乙不作任何处理,分别把下端插入盛有稀释红墨水的锥形瓶中,放到温暖的阳光下,当看到叶脉有点发红时,他将枝条进行横切和纵切,用放大镜和显微镜分别观察,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


(1)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                              。

(2)枝条带有叶片的作用是                         。

(3)用放大镜观察,看到被染红的部位是                。

(4)用显微镜观察,看到被染红的结构是                。

(5)甲枝条和乙枝条的实验现象                。

(6)通过实验发现,无论是枝条的横切面还是枝条的纵切面都是只有              被染成红色,在茎和木质部中,只有             是上下相通的:这个实验说明根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是通过          运输的。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浙教版科学八下第四章 第4节 植物的茎与物质运输(基础巩固)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