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八下第四章 第3节 植物的根与物质吸收(优生加练)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3小题)

1、在探究“根的什么部位生长最快”的实验中,各组同学获得的数据不同,为了得到接近反映真实情况的数据,应该(  )

A . 以最大值作为测量结果 B . 以这几组数据的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 C . 以最小值作为测量结果 D . 各组重新做实验,直至测量的数据一致
2、关于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根能长长是因为根尖分生区的细胞不断分裂和伸长区的细胞不断伸长 B . 植物根的细胞液的浓度低于土壤水溶液浓度时,根从土壤中吸水 C . 根只有向地生长的特性 D . 根尖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根冠
3、植物的根尖能够不断向前伸长,最主要的部位是(  )

A . 分生区 B . 伸长区 C . 根冠 D . 成熟区
4、

将两株生长状况基本相同的玉米幼苗,分别在土壤浸出液和蒸馏水中培养,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实验的变量是水分的多少 B . 实验应该在黑暗处进行 C . 土壤浸出液为植物生长提供了无机盐 D . 实验说明植物生长一定需要氮、磷、钾
5、要使马铃薯和甘薯高产应当注意使用哪种无机盐(  )

A . 含氮无机盐 B . 含磷无机盐 C . 含钾无机盐 D . 含硼无机盐
6、施肥不当常造成植株“烧苗”,是因为(  )

A . 土壤溶液浓度高,根毛细胞液的浓度低 B . 土壤溶液浓度高,根毛细胞质的浓度低 C . 土壤溶液浓度低,根毛细胞液的浓度高 D . 土壤溶液浓度低,根毛细胞质的浓度高
7、将等细胞数量的衣藻和大肠杆菌分别接种到只含无机盐的培养液中培养,虚线和实线分别表示大肠杆菌和衣藻的生长曲线,结果是(  )

A . B .    C . D .
8、下列有关农田施肥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无论什么植物,都应该多施含氮、含磷、含钾的肥料 B . 农家肥易造成土壤板结,所以农田施肥应以化肥为主 C . 一般地,多数农作物在旺盛生长期都需要较多的肥料 D . 给农作物施肥后不要浇水,否则会造成肥料大量流失
9、一位农民种植的小麦产量总是比邻近地块的低,他怀疑是农田缺乏某种肥料,于是便进行了田间试验.他将农田分为等面积的四块,除施肥不同外,其他管理措施均相同,实验结果如下表,从表中可以看出,该农田最可能缺乏的是(  )

地块

施肥情况

氮肥

磷肥、钾肥

磷肥、氮肥

不施肥

小麦产量(kg)

56.62

67.26

57.80

55.71

A . 氮肥 B . 磷肥 C . 钾肥 D . 无法确定
10、与传统施肥相比,给植物打针输液的施肥方法所具有的优势不包括(  )

A . 见效迅速、高效低耗 B . 提高了水、肥的利用率 C . 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D . 能改良土壤,肥效持久
11、在盛有食盐水溶液的容器中,悬浮着某物体,现向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新鲜蔬菜叶柄,从理论上分析,过一段时间,该物体将      
A . 下沉 B . 上浮 C . 仍悬浮 D . 无法确定
12、家里养的花卉有时会出现下列现象:老叶和大部分叶片的边缘和叶尖枯黄,呈现褐色,整个叶片逐渐枯焦,而新叶却是绿油油的。这时应该给植物施加(   )
A . 含钾的无机盐 B . 含锌的无机盐 C . 含磷的无机盐 D . 含氮的无机盐
13、如图是水分进入根部的途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树木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主要是根尖的伸长区 B . A,B,C 三处细胞液浓度由高到低为C>B>A C . 栓化的根毛细胞主要是为了让植物更好的固定在土壤中 D . 水分进入根毛细胞后,最终进入根的木质部的筛管

二、填空题(共12小题)

1、

根据探究图“根的什么部位生长最快”的实验回答下列就问题:

(1)实验中所选择的根应是带有      的幼根.

(2)选一条幼根放在上,用钢笔自幼根尖端向上划四条线,这四条线的距离应      

(3)当几位同学获得的数据不同时,为了的到接近反映真实情况的数 据对这些数据应当怎样处理 ?      

(4)如果这项探究活动只有你一个人做,只用一株幼苗够不够?为什么?      

(5)如图所示的根的四个部分中,生长最快的部分是       (用符号表示).

2、

把两株同一品种、同样大小的健壮幼苗分别培养在甲(内装土壤浸出液)、乙(内装与甲瓶等量的蒸馏水)两个瓶内,过些日子,看到甲瓶内的幼苗长得       颜色       

乙瓶里的幼苗变得       颜色       ,这个实验表明植物生长需要       

3、探究无机盐对植物的生长的影响,选取两株一样的幼苗,一株放在土壤浸出液中,一株放株放在蒸馏水中,一周后观察如图:

甲幼苗放在      中,说明植物生长需要      

此实验变量是      .实验设计是一组      实验.植物生长所需主要无机盐为                  

4、两株同样大小且健壮的幼苗,分别培养在蒸馏水和土壤浸出液中,过些日子,可以看到在蒸馏水中的幼苗,生长      ,颜色      ;在土壤浸出液中的幼苗,生长      ,颜色      .这说明植物生长需要      
5、请你当一回农业技术员,利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解决或解答下列在农业生产中遇到的问题:
(1)张小明家买了碳酸氢铵、氯化钾、过磷酸钙三种化肥(这三种肥料依次含氮、钾、磷无机盐较多),准备给作物施肥.你认为你认为如果想要绿豆早成熟、结果,那么多应施加一些      ;他家种植的芹菜茎秆细弱,容易倒伏,应施加一些      

A碳酸氢铵          B氯化钾          C过磷酸钙

(2)韩小伟家在移栽白菜时,成活率不高,你认为要想提高成活率应带土移栽,这样可以保护      ,利于植物的存活.
(3)李玲玲家在种植花生之前,在花生地里撒上化肥,你认为这样做是不科学的,应该施用      ,这种类型的肥料才适合做基肥
(4)刘豆豆家引进了无土栽培技术,植物可以进行无土栽培的原因是(  ). (4)
A . 植物吸收的并不是土壤中的无机盐 B . 植物吸收的只是水分和无机盐 C . 土壤对植物的生长无作用 D . 根只吸收水分和含氮、磷、钾的无机盐
6、当细胞液浓度>细胞周围水溶液浓度时,细胞      ;当细胞液浓度<细胞周围水溶液浓度时,细胞      
7、一般情况下,根毛细胞内溶液的浓度总是比土壤溶液的浓度      ,土壤里的水分就会渗入到      里,再向表皮以内的细胞逐步渗入,最后进入      .土壤中的      也随着被植物吸收进来,最后输送到茎叶等器官内.
8、如图表示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示意图,根据图回答:

(1)萎蔫的青菜放入清水中变得硬挺,在这一过程中细胞是吸水还是失水?      
(2)用盐腌萝卜丝时萝卜丝很快变软,在这一过程中细胞吸水还是失水?      
9、把两个同样的细胞分别放在清水和盐水中,细胞分别呈现两种状态,如图所示.请回答:

(1)图中的箭头表示什么意思      
(2)说出A、B细胞所处的状态名称及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A现象的原因:      

B现象的原因:      

10、如图所示是棉花的根系图,请据图填写有关的内容。

(1)图中的1是      根,它是由棉花种子中的胚根直接发育而成的。
(2)图中的2、3、4都是      根。
(3)上述根系属于      根系。从数量上看,构成这类根系的根主要是      根。
11、如图为植物细胞吸水、失水的图解,请据图回答:

(1)A为正常状态的细胞,如果将它放入清水中,细胞将变为       (填编号)状态,原因是细胞      
(2)一次给作物施肥过多,根毛细胞将变为       (填编号)状态,原因是      
(3)图中结构[1]是      ,其中的液体是      
12、如图所示,当植物放入      中时,植物细胞会发生B图的状况,导致植物萎蔫。

A.吸水    B.失水

三、解答题(共1小题)

1、我们种植的农作物,如果一次施肥过多,容易造成“烧苗”,这是为什么?

四、实验探究题(共12小题)

1、根据“探究根的什么部位生长最快”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在本探究过程中,提出的问题是      

(2)根据提出的问题和你学过的知识,作出假设      

(3)根据下表中记录的测量数据,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时  间 根冠 分生区 伸长区 成熟区
第一天 2mm 2mm 2mm 2mm
第二天 2.1mm 2.3mm 2.8mm 2.1mm
第三天 2.3mm 2.7mm 3.6mm 2.2mm

结论是:       。

2、王桦想要验证植物生长是否需要无机盐.他将两株生长状况相同的幼苗分别培养在蒸馏水和土壤浸出液中,观察实验结果如下:甲中幼苗长势很好,乙中幼苗却很弱小.(甲为土壤浸出液,乙为蒸馏水).请回答下列问题:
(1)王桦设计本实验时提出的假设应该是      .土壤浸出液和蒸馏水在物质成分上最大区别是      
(2)通过这个实验,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3)实验法是现代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它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重要步骤:      
3、如图所示,我们从同一个萝卜切下两条大小、质量都完全一样的萝卜条,放入装有等体积清水和浓盐水的甲、乙两个烧杯中,在溶液中浸泡萝卜条后一段时间取出.请根据图片所示情况帮助老师完成下面的实验内容.

(1)请据图回答实验现象:

甲烧杯中萝卜条      (填“变硬”或“变软”).

(2)请你根据实验现象推测:

甲烧杯中萝卜条重量      (填“增加”或“减少”).

(3)根据实验现象,我们推测:

乙烧杯中盛放的是      (填“清水”或“浓盐水”),并且此烧杯中的溶液浓度      (填“大于”或“小于”)萝卜的细胞液的浓度.

(4)乙烧杯中的萝卜条发生的变化应是图中的      (填“A”或“B”).

4、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学生在观察“溶液浓度的大小对植物吸水的影响”时,利用新鲜的萝卜等实验材料按如图所示进行实验,请据图回答:

(1)实验中萝卜条①、②的大小、质量等要      ,这是因为该实验的变量是      
(2)观察比较萝卜条①→③的变化,可推测A烧杯盛放的可能是      ;观察比较萝卜条②→④的变化,可知因为萝卜细胞液浓度大于B烧杯中液体的浓度,萝卜细胞发生了      过程.
(3)用糖拌西红柿时,我们会发现盘中渗出很多汁液,这是由于糖溶液浓度      西红柿细胞液浓度的缘故.
(4)菜农卖菜遇到青菜萎蔫的问题,请你利用图中原理帮菜农想个保持青菜新鲜的方法:      
5、某同学研究植物的生长是否需要无机盐,他选择了两株萌发不久的水稻幼苗,切去谷粒,把一株的根浸在清水中培养,另一株的根浸在土壤浸出液中培养,两个星期后,情况如下图所示。

(1)浸在      的植株长得更健壮。
(2)为使实验结果准确,此实验需要控制的变量有       (至少写出两个)。
(3)你认为此实验       (填“需要”或“不需要”)改进(如不需要改进,则后一空不填)请提出你的一个改进方案:      
6、某同学将甲、乙两种植物种植在成分相同的土壤中,分成A、B、C、D四组(如图①所示),其中B组与C组遮光,降低光照30%。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探究甲、乙两种植物是否会争夺土壤中的养分,就实验设计来看,应比较A、B、C、D中哪两组之间的生长差异?请列出两种正确的组合:            
(2)若选择A、B两组进行对照实验,比较两组植物之间的生长差异。则该实验的目的是      
(3)土壤中含有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各种无机盐,该同学为了验证镁是甲种植物正常生长所必需的元素,设计了如下实验:选择两盆生长状况相似的甲种植物,在一盆甲种植物的土壤中浇灌蒸馏水,在另一盆甲种植物的土壤中浇灌等量的含镁离子的蒸馏水,保持其他实验条件相同,观察比较两盆植物的生长情况(如图②所示)。你认为这样的实验设计合理吗?      ;理由是      

7、蒸腾作用是指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以气体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根吸收的水约有99%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植物的生长需要多种矿物质元素,其中必需元素就多达14种,需要量比较大的有氮、磷、钾、钙、镁、硫、铁等。为了探究植物根系是否等比例吸收矿物质元素和水分,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选用两株各方面均相同的水稻,通过改变光照来调节蒸腾作用,然后测定水稻根系所处溶液中矿物质元素含量的变化。

【提出假设】 植物根系等比例吸收矿物质元素和水分。

(1)【实验设计】 根据上述研究目的,设计相应的实验方案及记录表如下:

实验条件

检测项目

水分蒸腾量

矿质元素含量变化

N元素 X Y ……

较强的光照

m1

n1

较弱的光照

m2

n2

为了确保上述假设的普遍适用性,表中的X、Y等应为      

(2)【数据处理】 要初步证实假设成立与否,实验后对表中的数据应按下列      方式处理。 (2)
A . 比较m1m2n1n2两个比值 B . 比较m1n1m2n2的大小 C . 比较m1m2n1n2的大小
(3)【实验结论】 植物根系不是以等比例的方式吸收矿物质元素和水分的。

【实验反思】

兴趣小组通过探究后否定了他们在开始时提出的假设。关于他们的这次探究活动,你认为是否有价值?       (填“有”或“没有”)。

8、选择大小和生长情况相同的A、B两株豌豆幼苗,分别种植在相同的培养液中(即无土栽培),在相同的生长条件下测量各一天内的吸水量(实验1)。然后再将它们分别放置在与实验1同样的培养液中,同时在B株的培养液中添加较多NaCl(盐),A株不变,一天后再测量它们各自吸水量(实验2)。两个实验的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1结果证明:在实验中,可选择A植株作为B植株的      
(2)B植株的根吸水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9、某班同学在“研究植物根系的分布与地下水位高低的关系”时,经过讨论,提出了三种假设:

①地下水位高,则植物根系分布浅;

②地下水位低,则植物根系分布浅;

③地下水位高低与植物根系分布无关。

他们采用实验室栽培的方案来检验假设,请根据该实验方案回答相关问题:

(1)选取的8株栽培植物应有什么要求?      。其目的是      
(2)4只栽培容器的液面保持高水位,而另外4只容器的液面刚刚接触到根尖最前端,其目的是      
(3)如果实验的结果是高水位栽培植物的根系比低水位栽培植物的根系长度短,则该实验结果支持假设      ,若要支持“地下水位低,则植物根系分布浅”的假设;则实验结果应该是      ;如果实验结果显示8株栽培植物根系长短都一样,则实验结果支持假设      
10、将质量均为6克的新鲜萝卜条(形状大小相同)6块,分别放入装有等量清水和不同质量分数盐水的6个试管中。 30分钟后取出,用吸水纸吸干表面的水,用天平称其质量,数据如下表:

浓度

清水

0.5%盐水

1%盐水

2%盐水

5%盐水

10%盐水

萝卜条质量(克)

7.0

6.3

5.1

4.3

3.8

3.5

(1)该实验中使用盐水和清水相当于控制      不同。(选填“土壤溶液浓度”或“细胞液浓度”)
(2)分析表中数据信息可知,细胞液浓度最接近       
11、桐花树幼苗在盐度为1%-3%的环境中生长较好。

(1)该植物幼苗在盐度为1%-3%的环境中生长较好,说明正常生长情况下,它的根毛细胞液的质量分数大于      

为探究其最适生长的盐度,某科学小组进行了如下的实验。实验步骤:

①将5个培养瓶编号并分别加入浓度为1%、1.5%、2%、2.5%、3%的NaCl溶液。

②在每个培养瓶中分别放入树龄、生长状况相近的幼苗5株。按如图所示的装置装配好后置于适宜的温度和光照下进行培养。观察幼苗的生长状况。

实验结果:4天后幼苗全部死亡,实验失败。

(2)该实验的主要变量是      
(3)从营养供给的角度分析实验失败的原因:      。从呼吸作用的角度分析实验失败的原因:      
12、小明同学通过学习了解到根是植物吸水的主要部分,他首先选择下图四组中的      组;实验进行验证。然后研究:植物根的各个部分是否都吸水?设置了下图B组实验;选取若干株生长旺盛、带有绿叶和根系的幼苗,随机分为2组。将其中一组的小麦植株所有根的前端剪去3~5毫米(即根尖),另外一组不做处理。他的实验目的是      ,本实验中对于实验组的根尖还要进行的操作是      ,如果实验中出现      现象则可验证实验目的。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浙教版科学八下第四章 第3节 植物的根与物质吸收(优生加练)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